WiDS Taipei 2020 | 客戶旅程優化:談測量、分析與落地 — 徐紹婷 Angie

Anne Hsiao
Taiwanese in Data Science
9 min readApr 4, 2020
講者介紹 -  徐紹婷(Angie)
📍現任遠傳電信資深數據分析師,5年前即加入當剛成立的內部創新部門「企業策略發展辦公室」並在公司內部推動數據驅動的企業文化。目前服務於分析暨客戶旅程管理部門,專案經驗橫跨策略、行銷、產品分析、全通路體驗優化等。活躍於 Data & Tech 相關社群,現任 R Ladies Taipei Co-Organizer。
📍講者簡介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878838242580332

為什麼我們要優化客戶體驗?客戶體驗好,就會傾向繼續使用這個產品或服務,反之,如果客戶體驗差,就有很高的機率不再繼續使用並成為流失用戶(Customer Churn)。

客戶旅程優化的目標是透過優化客戶體驗來提高客戶忠誠度,讓客戶更願意繼續使用、付費,進而提高客戶終身價值,為公司獲利。

在這個優化過程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客戶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LTV)以及邊際成本(Incremental Cost),目標是增加 LTV / IC 的數字,透過優化使用者體驗來提升前者,並做好資源管理(人力資源、行銷預算等等)來降低後者。

關於 LTV 的討論與衡量方式,可以參考《WiDS Taipei 2020 | AI 賦能的行銷科技趨勢與組織實踐 — 鄭芝郁 Josie》的分享與 Q&A!

▍客戶體驗衡量框架(Customer Experience Measurement Framework)

整個顧客體驗的衡量框架如下,從優化客戶旅程(Customer Journey)中各接觸點(Touch Points)的使用體驗開始,來達到「提高客戶終身價值」的最終目標。

客戶旅程可以簡單拆解為購買前、購買中、購買後的接觸點。

  • 購買前:被動地在信箱中收到產品 EDM、主動地在社群媒體上徵詢朋友的意見
  • 購買中:實體通路體驗、網路商店瀏覽與下單
  • 購買後:售後服務、遇到問題時尋找客服支援、收到帳單

如何衡量客戶體驗?

要了解我們提供的客戶體驗的好壞,客戶忠誠度調查(Customer Loyalty Survey)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方式。這部分可以請第三方專業的團隊調查、有些大型公司也會有自己的內部團隊來做研究,調查管道包含真人客服(Agent)、機器人客服(Auto-Dialer)、SMS、Email、App Pop-up 等等。

常見的調查內容與指標為:

  • 客戶滿意度 (CSAT):你會如何評量你的服務體驗?
  • 客戶淨推薦值 (NPS):你有多願意將本公司產品、服務推薦給你的朋友或同事?

以 NPS 為例,0–6 分視為不滿意、會跟朋友分享負面評價,9–10 分是會主動推薦給朋友,7–8 分則是不預期會有額外行動的普通使用者。

Ref: NPS(淨推薦值):一個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數字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優化調查流程:

  1. 招募更多的受訪者、蒐集更多的資訊,以降低偏差。
  2. 透過選擇正確的問卷管道、調整溝通方式和問題的內容,來增加回覆率。
  3. 自動化整個流程來降低人力成本,包含建立名單、寄送問卷、蒐集與整理回覆等流程都可以自動化。

挑選合適的客戶忠誠度指標也很重要,一個好的指標能夠應該要與客戶流失率(Churn Rate)有很高的關聯性。以 Airbnb 為例,他們發現 NPS(他們內部又稱為 likelihood to recommend, LTR)跟回購(Rebooking)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將它認定為有效的參考指標。詳細的分析方法可以參考《How well does NPS predict rebooking?》這篇 Airbnb 工程團隊分享的文章。

Ref: How well does NPS predict rebooking? — AirbnbEng

▍客戶旅程分析的方法論(Customer Journey Analytics Methodologies)

整個流程包含描繪用戶旅程與定義客戶痛點、探索解法與排序優先級、設計與執行、衡量指標成效與持續優化。

從用戶旅程出發,不同人接觸到的 touchpoint 不同、造就了截然不同的體驗。從下圖這個付費案例可以看到,第一個人在手機 APP 上付費、接著收到確認簡訊,前後只花了十分鐘;而第三個人,一直想在網路上繳費但是失敗,花了很多時間找客服排解問題,最後卻是在店面才終於繳費成功,一共經歷了痛苦的五天。

Ref: Journey Science in Telecom: Take Customer Experience to the Next Level

客戶經歷不同的旅程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將客戶分群,找到個別類別需要特別關注的痛點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舉例來說,區分出習慣在實體店面繳費者、喜歡在線上繳費者後,也許會發現前者在「尋找客服支援」的面向通常不介意走出門到實體店、也願意長時間等候或撥打電話口頭向客服說明問題;後者則傾向用手機 App、Chatbot 溝通,並在線上使用手機解決一切的問題。

▍思考解法與執行細節

在思考提升客戶體驗的解法時可以朝兩大方向嘗試:

  1. 優化個別客戶體驗,例如分別改善實體店面、電話客服、線上客服等不同類型客戶旅程的每個接觸點與流程體驗。
  2. 若從研究中發現 A 流程比其他類型的流程有更高的總體滿意度、成功轉換率,則可以考慮將從其他渠道、BCD 流程進來的客戶引導到體驗較好的 A 流程去。

而在衡量要使用哪一種解法、排序優先級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來考量:

  1. 可行性:技術上和流程與組織變革上的可行性
  2. 影響力:影響人數、提升滿意度的機會
  3. 成本效益:時程長短、資源是否容易取得等

【延伸閱讀】
產品經理日常掙扎:如何制定產品優先級策略(Prioritization)?
給產品經理和分析師:如何用指標框架計算產品改動影響力(Impact Sizing)?

更重要的是,如何跟不同的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溝通來推動事情發生也是一個需要持續訓練的技能,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 要得到上級主管與老闆的支持
  • 與其他團隊建立共同的目標
  • 跟其他團隊合作的時候,如果有好的產出與結果,他們也會成為你的夥伴,未來在公司內推動其他事情時會是有利的幫手與口碑傳播者
  • 持續做,不要放棄!

【延伸閱讀】
PM夥伴攻略 — 老闆到底要什麼?如何有效地向上管理?

▍Q&A

Q1、以這些數據驅動(data-driven)的專案來說,迭代的過程與週期花多久時間?怎麼跟其他團隊配合?

整個過程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 (1) 研究與分析、(2) 討論解法與執行。

  1. 研究與分析:通常會花 2–3 天探索問題、客戶旅程中可優化的空間。
  2. 討論解法與執行:在遠傳的專案中很多 touchpoint 跟實體門市相關,不像一般的軟體或網路產品能夠這麼快速的應變與執行,因此通常需要 2–4 週去執行和驗證。

中間會有許多來來回回的溝通,舉例來說,若解法是去更改第一線客服人員的行為,要經歷的過程包含第一週跟雙方大老闆確認、第二週進行客服或門市人員的訓練、第三週及第四週才真正在百分之百執行、搜集回饋與驗證結果。

當然也有一些耗時較短的優化,例如嘗試將某些分群的客戶從 A 流程導到我們認為體驗比較好的 B 流程,這種實驗通常 1–2 週就可以有結果。

因為一個專案執行和迭代的過程很長,也有遇過執行後完發現這個新方法沒用、數據沒提升,做了一個月的實驗失敗是很讓人氣餒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寧願前期多做一些研究、小的測試,來降低失敗率。而也因為每個專案時間都很長,所以每個分析師身上會同時有很多個案子、多線同時進行。

Q2、遠傳的客戶忠誠調查是如何做的?有做哪些事情來提升?

遠傳內部有很多的分析和報告、以及專屬的 dashboard 讓內部人員可以查看顧客忠誠度的狀況,大至公司層級,細到每個客戶旅程、接觸點,都有專屬的數據可以查看,分析師要去觀察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同時關注 operational kpi,從數據中找到可以優化的機會。

我們也有從外部、第三方專業的服務商取得客戶忠誠度的研究,舉例來說我們就從外部研究發現「通信品質」對於電信業中取得客戶忠誠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就有針對通信品質來做優化。

通信品質優化的流程非常複雜,跟技術、實體建設有關,我們可能透過數據推算出多蓋多少機台、蓋在什麼位置最有效益,但要測試並看見成效,還是需要等機台真的蓋出來,因此所謂的迭代時間非常非常長,甚至是以年為單位。

想更深入了解 WiDS Taipei Conference 2020 的活動內容嗎?歡迎到此連結索取當天活動的 12 份完整簡報檔!

更多 WiDS Taipei 2020 精彩演說紀錄,回索引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