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專注,還有分心—回顧我最近的高生產力生活

Chialin Chou
Woodchuck.tw
Published in
7 min readAug 11, 2017

所以就先給大家一張看起來很適合分心的圖吧(恩?)

(其實這是張梗圖,你看到後面就知道了XD)

過去從在公司實習直到現在轉正,總共兩年的工作時間,其實我說不上是一位高效率的人,沒有在做時間管理,常常無聊跑去吵其他同事,跟其他同事亂聊一些跟工作無關的事情。

不過遇見了 Bullet journel、Bear Note App 以及《深度工作力》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我的生活好像變得更有生產力,到今天我居然可以把一個禮拜份的工作濃縮到第四天就完成。

(然後第五天一直設法找事做XD)

所以我到底怎麼做的,讓自己變得這麼有生產力?

這就讓我娓娓道來一下。

大約在今年五月左右,我閱讀了少數派的一篇文章:

然後就覺得用一堆可愛的 emoji 😀😃😇🙃🐰💩 來安排生活好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於是開始了我的 bullet journel x Bear Notes App 的生活。

就像之前的那本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提到的,一個核心行為,促起了一連串的改變

我將我的生活安排區分成幾個區塊:生活/寫作/學習/工作/帳本分析/一些零散的想法。

快看那左邊的漂亮又整齊的標籤,身為一個強迫症的人來說,我覺得很滿意XD

原本我照著 bullet journal 的方式走,會安排每天生活中要做的事情,同一個月的每一天會放在同一個筆記裡面。

後來開始自己逐漸改變他,變成屬於我自己的做法。

我會把:

  1. 月目標
  2. 每個新的一週一定要做的事情
  3. 每天想養成的習慣
  4. 每天的心情想法

這些東西打在上面,然後還有為特定的幾件事情標注他們重要性。

每天晚上睡前會把最新的一天打在最上面,重新安排。

月週日都寫下來,日日提醒自己要做啥

而在 Life tag 標籤下,還會有其他除了日程以外的筆記:

各位客官可以往左邊筆記們的名稱
  1. 年目標(future log)
  2. 活動與聚會邀約(Events)
  3. 書單
  4. 我的成就記錄(life tracker)
  5. 我自認為的缺點與優點
  6. 我加入一間公司的原因

等等等等這類東西會令分成一個筆記做記錄。

自從這樣做之後,就突然對自己的生活很有掌控力,你知道你自己專注在哪,也覺得人生目標彷彿比較清楚一點,因為每個月、每一週、甚至是每一天,我都會思考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我為什麼要這麼做,讓我著實覺得不再只是一隻每天混死等死的廢物上班族XD

這使我想起我即將介紹的《深度工作力》這本書所提的:

我們的大腦反而是根據我們專注什麼來建構我們的世界觀,也就是說,你是誰、你思考什麼、感覺什麼、做什麼、你愛什麼—就是你專注什麼的總和。我選擇關心什麼樣的目標,並全神貫注在這些事情上。總之,我將過專注的生活,因為那是最好的一面。

但其實談這些都是只在生活上的,在工作上,當時並沒有什麼幫助XD

這個時候深度工作力這本書就出現了!

這本書有趣的事情是在於,除了他很認真的在說服你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之外,他直接告訴你怎麼樣讓你自己可以深度工作(而且是非常實際的那種)。

說穿了就是讓自己可以專心到一個如落入無人之境的境界,讓自己可以深度思考,就像是公司裡面坐在我對面的那位工程師,他總是專心到連外面的聲音都聽不到,但他明明完全沒戴耳機,還可以這麼專注,我真心的佩服呢。

我看了他的方法之後,開始實踐了幾個方式:

1.開始安排我工作的每一項日程,不只是安排一週的工作內容

在書裡面有提到:

發展深度工作習慣的關鍵在於,為你的工作生活建立常規跟儀式,減少依靠有限的意志力來進入和維繫不間斷的專注狀態

在上一本所看的書有提到,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倘若我每天只看著 Asana 上今天到期的票有什麼然後努力清掉他,有時候完成後會發現,今天一整天好像還很有空,而開始分心,然後有一搭沒一搭的想著那我還要幹麻。

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我開始仿造過去使用熊熊的習慣,在熊熊上面謄寫我這週的工作內容,並且安排每天的工作內容。

跟工作有關,先把一些敏感資訊遮起來XD

每天會對照每週要做的事情還有哪些要做,把所有東西寫上去,並且使用 📌 表示是原本預定要做的事情。

🍤 則是表示我的分心時間。

額外多出來做的事情則是前面沒有任何 emoji。

當我做完一件事情,我就會回去在這裡打勾,並且看下一件工作是什麼,因為已經早有安排,自然而然的分心的時間就減少了。

2.建立起開機與關機儀式

書裡面提到,要為自己的工作建立一道 On&Off 的儀式,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 Trigger 提醒大腦要開始做一些思考行為等等。

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你的儀式需要規範和程序,讓你的努力有架構。有開機儀式,也要有關機儀式。讓你的腦好好休息,才能保持高度專注。這是所謂的注意力恢復理論。

所以我每天早上只要一到公司,就會先去裝水,然後打開 YouTube,開始聽沒有歌詞的 Lofi Music,阻絕跟外界的接觸。

最近聽的是這個XDD 就知道為何我首圖放那張圖了XDD

而在要下班前,會去安排明天要做的事情,然後開心的下班。

我發現這種方式對我而言頗有用的,儀式所帶來的並不只是單純的形式宣告,而是真正對自己的心智做一個呼籲的動作XD,所以每天我進入狀況的時間明顯變快,也讓自己很迅速的可以把事情完成。

3. 減少被干擾而導致分心的事物,然後安排一個讓自己分心的時間

書上提到開放性空間很容易受到干擾,我完全同意,而且我還坐在門邊,常常被關門開門的聲音所打擾。

而此外,還有 slack 上的訊息們、Email 以及自己不自覺的開始滑臉書消息等等,會一直不停地跳出來干擾你工作。

於是我除了會聽音樂阻絕外面聲音之外,也會打開 mac 的「勿擾模式」,讓他不再跳通知出來,然後統一在事情做到一個段落的時候,再去 slack 上看有什麼訊息要 follow up。

然後通常下午我超容易分心,所以吃完飯回來我會給自己 20 分鐘的大分心時間好好滑 Instagram XD

最後的最後

以上大概是我目前的高生產力生活。

這篇被我寫得有點長,但大家可以試試看我用的 Bullet journal 以及《深度工作力》所提的一些方法來 hack self productivity

如果你想知道 bullet journal 到底是啥,不妨參考這裡:

以及我五月所看的這篇少數派的文章:

最後的最後,不論是哪一種方法,重要的是重新意識自己過去的一連串的無意識的習慣,刻意練習讓自己專注,讓大腦有意識的動起來。

PS. 這就是所謂的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既視感好重)

還是換回自己的話說,來為這篇文章做個結尾:

我們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我們

一起加油吧!(好虛偽的表情X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