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場活動需要安排互動?要怎麼設計活動中的互動橋段?
大家應該都有過一些參加活動的經驗,例如某些講座或分享會。你靜靜地到場參加,聽完以後下課,靜靜地離開,除了你的筆記或是手機裡的照片,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這樣好嗎? 不好嗎?
真實的互動是實體活動最無可取代的特色
我自己主辦的活動,除非是長時間的課程或工作坊 (長時間又帶實作的課程通常本身就會包含一定程度的互動) ,不然幾乎都會安排一兩個互動的橋段;人數多就簡單小互動,人數少那互動就會比較多。
針對這些互動,評價當然也是有褒有貶,多數人都玩得開心、但也收過抱怨表示討厭這種橋段他只想好好聽分享。接過不少反應表示經由這樣的互動真的有在活動中交到朋友,甚至因此人生被改變的也有。
但真正的問題是:
為什麼要在一場活動中安排互動?
帶互動會增加活動執行難度、增加變數、還不會因此多收錢,是一種吃力但不一定討好的行為。所以為什麼要?
如果你有使用過線上課程,應該可以感覺到線上活動相對於實體活動的便利: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中斷、可以重複觀看、可以不用化妝不用打扮穿的極致放鬆 …
而且通常也比較便宜。
那實體活動還有什麼優勢?
…
…
…
劣勢就是最大的優勢:『實體』這件事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價值。
就像網路購物再怎麼方面,實體店面的體驗依然無可取代:可以實際觸摸到商品、聞到商品、現場服務人員提供的即時回饋。
那麼回頭來說,究竟實體的活動可以提供什麼無可取代的體驗?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真實有溫度的人際互動。
面對面的互動是無可取代的
台下台上的互動、台下之間的互動,這種零距離且即時的互動是線上較不容易做到的體驗,至少在這幾年內還會是這樣。
所以為什麼要在一場活動中安排互動?
因為這是實體活動最無可取代的特色,純粹的內容會逐漸線上化數位化,還能停留在實體世界的就剩下溫度。
臨場感,畢竟還是要臨場才能感受到。但如果你的活動是這樣:『參加者靜靜地到場參加,聽完以後下課,靜靜地離開。』那是要臨場什麼東西?
因為台灣人多生性害羞 (?) 又溫文有禮,在活動這樣的公開場合裡常常表現得很內斂。這表示如果不透過一些引導和刻意的安排,互動這件事不太會自然發生。
如果完全放置 play,那最容易自然發生的互動是聽眾與講者之間,以及比較外向比較厚臉皮的聽眾與聽眾之間;那內向一點的人怎麼辦?
真的不想人際互動的人,有,所以我們不能強迫;
根本不需要你安排就會互動起來的人,也有,所以這批人不是重點對象;
關鍵在另外一群看似冷漠但其實只需要一點引導就能開始的人。
曾經辦過一場以人際溝通為主題的講座,理論上會來參加的應該都是『自認不擅人際互動的人。』開場時我規畫了兩個很簡單的小互動,時間大概只有兩三分鐘,大家也是很快地就聊到一個欲罷不能。
在與陌生人互動這件事情上,多數人需要的就是這樣而已:協助他們跨越最困難的第一步,然後他們會自己把接下來的事情完成。
怎麼設計活動中的互動橋段呢?
這一個技巧無論是活動主持或是講者本身都能用上。
首先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則:
1. 這互動最好跟活動主題有關
2. 要循序漸進
首先說一,跟主題無關的互動容易淪為為了互動而互動,那充其量只能算是破冰;但若 跟主題有關,就會有一些開場暖場的效果。一個和主題扣緊的互動,可以在當下給參與者更大的參與動力 & 在事後更容易記住;等於同時提供了動機與記憶這兩個要素。
至於二,畢竟是陌生人不可能一開始就很熱絡,一開始就要大家掏心掏肺也很不人性,於是 需要一步一步來。
掌握了兩個基本原則之後,再來就是要真的設計出一個互動橋段了。要怎麼做出一個好的橋段?讓我們先看看不好的是怎樣~
『大家自我介紹一下』
這樣是不好的嗎? 哪裡不好?
首先它 缺乏明確的指示:從誰開始?要介紹什麼?要介紹多久?
其次它 沒有提供原因:為什麼要自介?這跟今天活動有什麼關係?
最後它 會很難控制,有人講很多有人講很少、有人超偏題有人被跳過。
所以結合起來,再搭配前述兩項基本原則,設計重點就出來啦~
1. 要扣緊主題
2. 要有合理的理由
3. 要有明確的指示
再加上一個小重點,
4. 這個行動最好很簡單很容易做
舉個例子,假設這是一場手沖咖啡的體驗活動。
要扣緊主題 > 交流第一次接觸到手沖咖啡的經驗
合理的理由 > 藉此先回憶對手沖咖啡的第一印象,有助於等等的體驗
明確的指示 > 什麼時候、在哪裡、當時的感覺是? 由你開始順時針進行
簡單容易做 > 最好示範一次作為框架讓大家參照
最後再加上一個貼心一點的小動作:預告這會進行多久。
畢竟人們是來參加活動而不是來互動的,有些冗長的互動會很無聊無謂,先告知這會進行多久,可以化解掉人們的疑慮和戒心,讓他們當下更願意投入。
大概做到這樣,雖然還不到優質,但我覺得這樣就算是一個及格的互動橋段了。更好的互動設計主要就是可以做到:
提供更強大的參與動機、
提供更深刻的互動體驗。
而若能做到這兩點,自然就能產生更強的實際連結,觸發後續可能的效應。但那是高端的事情,畢竟目前還是有很多活動根本沒有互動設計可言。
你還在辦這種活動嗎?
『參加者靜靜地到場參加,聽完以後下課,靜靜地離開。』
下次試試看加入一點互動元素吧~也許你會感受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活動對你的意義會從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