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捷運百貨公司

Gambulus
電信看交通
Published in
May 13, 2020

左邊這本教科書,江湖人稱白算盤,不過封面已經換過好多遍,作者賺翻了。能在生命週期極短的資訊領域,存活快要卅年,只代表一件事情:這是聖經本!基本上這部聖經沒讀通,大概進不了資訊相關菸酒所當不上攻城獅;小弟承認細節忘光了,不過核心哲學倒是烙印在腦袋裡面一輩子!

書中最重要的觀念是 cache,翻譯成快取,按照價值高低重要程度依序存取,才能得到效能的頂點。舉例來說,出門旅遊身邊會帶皮夾手提包行李箱,價值密度最高的小東西放在皮夾裏面,最輕笨或笨重的往行李箱塞,算是重要的東西就放手提包。比如證件車票總不適合藏行李箱,圍巾擺手提包占空間也不大好,皮夾裡面硬幣更塞不了幾個;依照重要性,各有各的最佳去處。

賣場 100 秒大搬家,要如何取得最高價值?答案是柿子挑軟的吃,有限時間內只能專攻價值密度最高的金字塔頂層產品,其他千萬不要多想。

捷運路線該怎麼找?其實道理跟賣場百秒大搬家一模一樣,完全取決於價值的數字排名。只要腦袋裡面還在乎著 “起點”、“終點”、“中途點”,選出來的路線大概都會變得沒效率。缺乏資訊背景的一般人,尤其是最後拍板決定路線的行政首長,就算智商再高,照樣隨著馬邦伯一起掉進這個陷阱!台北捷運最大敗筆是松山機場那個銳角彎,華國美學華氣沖天,一看就回憶起是哪位過客爺 (咦?) 們幹的好事。

江湖一點訣。前一篇曝光的台北捷運假想圖,就是讀通白算盤才有辦法光憑肉眼,在毫無其他輔助下,就手繪弄出這樣的東西。同樣公里數,不只比業內有著更高的覆蓋率,市區運輸能量還整整翻倍!小弟並沒有要別苗頭的意思,所以這篇將完全公開方法毫不藏私,希望能幫助全台即將遍地開花的捷運建設,別再重複犯同一個錯!

摘要

原理:
.關鍵下重本、整體降成本
.百貨公司快取架構

應用:
.十大設計技巧

交通跟電信一樣,基礎建設的部分並不適合做市場機制:透過物競天擇將不適者淘汰,這樣搞下去馬路是要挖幾遍呢?僅僅才挖一遍市民都會跳起來,哪有可能先挖個五遍,再追求效率競爭?結果基地台還真的多花一兆裝上五套,花大錢省小錢,完全競爭的感覺真好!

日本人當年搞糖鐵為了找出最佳解,不惜血本採用暴力法硬幹,反正路線全部撒上去,效益不好的地方再摸摸鼻子認賠廢棄,於是在美國人的地圖裡面,糖鐵到處藍字標記著 probably abandoned。在殖民地都願意下重本逼明牌,想必在自己國內也不會差太多,真是頑強的萬歲衝鋒大和魂!順帶一提,“JR 台湾” 的在來線別亂用,會萬歲衝鋒!

圖片來源:UNIX以及Internet的歷史

電信業是最早的高科技產業,需要最強的數學頭腦,才能找出最精簡有效率的建設拓樸;所以小弟以前服務單位的辦公室門一打開,學歷都是菸酒所起跳,每個長官都嘛科學怪人。早在市場機制給出答案之前,科學怪人們光憑直覺就照樣輾過一個又一個抽象的數學難題,做出一套洗鍊的系統。以骨幹網路為例,競爭對手的骨幹長得像一條很多節的蜈蚣,數據所卻只是一顆頂點長毛的三角御飯糰,減少無謂浪費後省下來的成本,拿來增加頻寬升級設備還有找,而且又快又平穩

兩張圖擺在一起,只要有眼睛都看得到不同:一個抽象思考,城市地點標註與現實無關;另一個把城市名稱放在正確地理位置旁,連架構規劃也被地理位置限制住。但真正能看懂箇中奧妙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連競爭對手都看不懂不知道要抄,難怪在市場上被巴到嫑嫑的,最後遭併購成為消滅公司

問題問對答案就會跳出來。從各地出發要連到國外網站,最多需要走幾步?耗掉多少成本?上方最多兩步,北中高下重本長途高速互連,其餘只剩便宜的短途低速電纜;下方雲林好辛苦要走三步,其餘各地為了減到兩步,砸大錢多花一堆長途電纜,冤枉路繞來繞去。

高速長途電纜的單位長度成本很貴,高速短途電纜的單位長度成本更貴,低速短途電纜就便宜多了;所以大原則是高速電纜盡量長、單位成本較低,短途要多採用低速電纜,這樣才能壓到最低成本。

像競爭對手想不開,蜈蚣骨幹用一大群高速短途串起來,表面上每一段短途的成本都只有數據所高速長途的一兩成,但把總價全部加起來,系統頻寬單位成本大概比數據所御飯糰骨幹貴上一倍,甚至用起來比較慢也比較不穩。難怪當年在市場上賣不了好價格,輸得不明不白!

同樣道理,一般人不敢想澎湖隧道與大武山隧道,但在一流電信人眼中,這兩路非挖不可!因為只單純考慮隧道看似很貴,但全盤考量飛機車船整體交通運輸後,系統運作成本卻不升反降。不說別的,嘉義到馬公搭高鐵比搭船快又便宜,高雄到台東也是搭高鐵比自強號快又便宜;就算前者懲罰偏鄉,全額負擔隧道附加費,票價照樣便宜很多。算盤打一打都已經確定比較划算,幹嘛不挖?

這也是前面台北捷運假想圖,為何可以用較短長度,卻達到更高的覆蓋率,與兩倍市區運輸能量的根本原因。因為在城內下重本投資之後,可以讓系統整體設計簡化,又快又平穩;省下城外大量無謂成本後,最終假想圖的總長度反而較短,尤其省下環狀線等於吃到大補丸。要是抽象思考能力被具象地圖卡住,北捷路網自然無緣邁向卓越,跟那家消滅公司一樣碰到天花板。

白算盤的快取概念,現實生活中最相像的地方就屬百貨公司了;經營者也許並非資訊科系出身,但因為市場機制會自然收斂到最佳解的關係,倒也運用得淋漓透徹。

樓層導覽 | 中友百貨公司 — 快適生活提案者

隨便一家百貨公司走進一樓大廳,絕大部分都是化妝品香氣撲鼻而來。第一印象賞心悅目只是表象,深層的原因是坪效最高,女人的錢最好賺。坪效公式的分子是櫃位營收,分母是樓地板面積,什麼樣的商品週轉快單價高,貨品佔用空間又小?答案是一小瓶上千元的化妝品,還帶了就走,顧客不會待太久。化妝品說穿了不過是化工產品,原料成本極低,貴在研發與行銷;因此產業高毛利,付得起最貴的店租,設在整棟百貨公司最好的地點!

百貨公司經營者其實不用花太多腦筋就可以排出最佳解,因為不用安排,只要按照樓層人流量訂出對應的租金價格,離一樓入口越遠越便宜,很自然所有櫃位廠商會依自身獲利能力,各就各位租在自己該去群聚的樓層,追求利潤最佳化。要是化妝品故意開在八樓高位低就,消費者來得少利潤將嚴重萎縮,遠大於省下的租金;反之湯姆熊亂搞開在一樓入口低位高就,得扛嚇死人的租金,甚至客流翻好多倍後努力賺到的錢,還是不夠繳租。

當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收斂到最後,自然就會變成上圖這樣,一樓越往樓上樓下人潮越少,賣的東西通常利潤越來越薄:像停車場被打到最底層,兩坪大每小時只能收到幾十塊停車費,還平日空蕩蕩養蚊子。

捷運何嘗不是如此,地下隧道貴得嚇死人,蛋黃區才挖得起;蛋殼區土地便宜可以高架化,豪邁拉線大筆一揮,但人流不夠的情況下還不是要賠錢。看看北捷的柵湖線,像不像湯姆熊搬到百貨公司 1 樓硬扛;高捷延伸湖內與機場捷運走線,是不是化妝品專櫃故意打進 8 樓冷宮納涼!

設計捷運系統所追求的,就跟百貨專櫃一樣,不過就是 “各就各位” 四字而已。對的架構對的路線對的方案對的長度對的設站,全部弄對功德圓滿。只不過跟百貨公司相比,捷運路線市場機制很隱晦,得搬出抽象思考能力才好對付。

百貨專櫃盈虧自負,更可以終止租約儘快停損;但捷運建設只有科學怪人會去深究盈虧的發展趨勢,用盡各種方法逼明牌,畢竟基礎建設開弓沒有回頭箭。然而糟糕的是,華國藍綠各級行政首長眼中只看得到選票,對於系統永續經營一點也不關心,等問題發作炸開早退休了,債留子孫關爺們屁事。於是歷年基礎建設就變得好像結繩記事,歷史斑斑可考,光看地圖就想起這是誰做的好事那是誰幹的壞事!

對百貨公司挑軟柿子吃的快取架構有概念之後,捷運要怎麼挖?其實可以整理出 10 個重要思考方向:

1. 最重要的是全局觀。由於台灣人口已經進入負成長,有效樓地板面積持平就偷笑,不易明顯變多,再也不是供給引導需求的時代。如果有一座城市的市區成長 1 單位面積,暗示會有其他城市一共萎縮 2 單位面積 (因為大城一棟華廈排擠小城一排透天)。少子化已經發展到大學退場,當然很快就會輪到建商。

規劃路網應該以現有最繁華聚落為重點,還在想著要搞造鎮計劃大概會陣亡一半;路網設計應該一次到位,全部畫好並判斷優先順序,而不是擠牙膏,今年一條明年一條。因為等規劃出完整路網產生綜效,這座城大概已經失血過多,連早先蓋的捷運都跌落營運門檻,關門認賠。

2. 反正市區好賺,範圍也不大,貴貴的潛盾有機會就挖好挖滿:不只縱橫交織,甚至人潮密集區的站距線距故意比 1 公里短,路線變形提升車站分布密度都屬合理;反之出了市區適度找機會改高架或平面,可以省下不少工程經費,但也不用刻意強求出土,結果反而弄巧成拙 (如機場捷運)。

市中心人潮匯聚處,可路線變形或縮短站距,盡量分流

3. 捷運就好像掃地機,尋求最短一筆畫把地上超商芝麻粒掃乾淨。路線不要想著起點終點中途點,而是順著道路脈絡走,只考慮走哪邊超商會更多,這個聚落走完下個往哪邊會更順。例如新莊不該沿著河邊,浪費掉大片覆蓋面積,心中想著廟街就會為了眼前幾顆樹木放棄整片森林。

在設計者眼中只有超商,新莊不走河邊,路線開叉盡量掃乾淨

4. 往城外適度使用開叉。因為生活圈的人潮流動主要是放射狀,相鄰放射線條之間內圈相距近外圈相距遠,開叉才能儘量維持一公里線距,減少覆蓋死角。此外越往城市外圍走,居住密度越來越低,分叉可以多掃下一些超商,左右線輪流發車末端車次減半,減少車廂在路線末梢的閒置浪費。

5. 賣場百秒大搬家,只拿有價值的,便宜貨根本不屑一顧。環狀線呢?城內小環勉勉強強,城外大環根本就載不到多少乘客,因為繞了半天都沒有進城,離圓心完全沒變近。對城外居民而言,大環只有住處附近一小段具備轉乘價值,不會有人沒事坐車繞三圈過香爐。幹嘛耗費珍貴的資源,去搶公車的低階生意,硬柿子有那麼好吃嗎?

城外為何選開叉而不是環?有沒有發現各種上網方案都是上行少下行多的非對稱頻寬?因為在機房看到的實際需求就是如此,所以產品線這樣規劃。從公車路線運輸能量也看得出來,城外的人流多數是放射,少量是環,非對稱所以捷運放射公車環,順應需求各就各位罷了。

戀環癖要不得!

6. 捷運路線是 “找” 出來的,而不是 “設計” 出來的;早在都市計畫下筆時就已經註定路線會怎麼走,路線會切西瓜也只是萬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紅色必走黃色盡量走,其他不要亂搞!此外都市計畫做太爛,會害捷運蓋不成,所以都市計畫審議的時候盡量放砲沒關係!像台中北屯跟水湳機場明明還是素地,卻路線困難,都市計畫失敗!趁房子還沒蓋應檢討修正才對。

台中北屯路線困難,排列工整卻畫不順
高捷紅線往大社,不只成本低還載到更多人,幹嘛蓋台跟台鐵搶?

7. 台鐵區間車同樣也是捷運概念,單站交叉轉乘合理,路線重疊只不過是相互蓋台,兩個和尚扛水喝。明明台鐵沒覆蓋到的地方還那麼多,幹嘛一直搶?沒出息,新北台中高雄全都有份!

8. 城市確實會成長,但不一定能野蠻生長,要看當地產業有沒有競爭力。航空城計畫要配捷運不是問題,問題是當畫大餅萬一變成吹牛皮,有誰會負起政治責任買單?穩健的做法是預留路廊車站土地做成公車專用道,流量真能跑起來再來談升級。竹科 40 年到今天捷運都沒著落,只要產業有實力,晚蓋個幾年又不會怎樣。幾梯的啊!

9. 超商訊息有限,只看得到 “人” 卻看不到 “流” 。城內沒指向性,猜縱猜橫都不會錯;城外流動方向通常多數往返市區少數往返郊區,也能大膽猜放射狀,原則不蓋環。下圖鶯歌已有鐵路不該蓋台重複浪費,但三峽應該走東西向還是南北向?值不值得延伸?東西向拉灰色走台3,南北向佳園路灰紅皆可,正確答案不用猜也不該瞎猜,直接比對手機流動,或是公車票箱。

10. 公車是市場機制溫度計。原則上將路線全部畫出來,流量過門檻的都可以拿來升級軌道。台北公車全覽圖,是不是跟捷運假想圖很接近!只要不是翻山越嶺亂剖西瓜,計畫路線應該都能開闢同站位捷運公車。新設路線行不行,捷運化公車的票箱一翻兩瞪眼,硬拗只不過是債留子孫。高雄臨港線明明貨運使用,工廠搬走房子還沒長出來,首長戀環癖一發作誰也擋不了,白白浪費子彈排擠更重要的建設!

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

捷運路線明明就很簡單的事情,怎麼會搞到各地局處集體失智呢?江湖一點訣,這篇已經把重點訣竅公開,下兩篇就來應用看看 6+1 都的捷運路線要怎麼拉。台中難度太高不強求,這篇讀完後其餘城市再沒能力預先畫出全套城市脈絡,担当者可能該考慮轉行!

下期預告:11. 捷運草圖、12. 台中大魔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