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波蘭節奏」?

Kwen
音樂學音樂
Published in
4 min readFeb 11, 2019

「波蘭節奏」的概念是由波蘭民族音樂學家 Ewa Dahlig-Turek 在其於2006年所出版的專著《十六至十九世紀音樂中的「波蘭節奏」。形態學上的研究》(“Rytmy polskie” w muzyce XVI–XIX wieku. Studium morfologiczne) 中所提出。有別於以往常使用的「馬祖卡節奏」(rytmy mazurkowe),Ewa Dahlig-Turek 的「波蘭節奏」(rytmy polskie) 概念更廣,能夠涵蓋像是波蘭舞曲以及那些早在馬祖卡舞曲出現前的音樂中的節奏型態。

Ewa Dahlig-Turek 針對波蘭舞曲與馬祖卡這兩種(或是四種,因為馬祖卡其實是三種不同舞蹈的統稱)舞蹈中的節奏型態進行分析,並涵蓋了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上半葉的音樂作品,其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找出出現在這些作品中的節奏的共同特徵,以及其形成的過程。Ewa Dahlig-Turek 聚焦在這些舞蹈節奏的兩種型態上的特質:

  • 「遞減性」(descendentalność):也就是在三拍的一小節中,節奏密集度的變化是否逐漸減少?如果後半小節的音符數量少於前半,那麼節奏的密集度就是漸漸變小,因此這小節的節奏「遞減性」就較高。
  • 「平均密集度」(średnia zagęszczenia):也就是將一小節(三拍)每拍出現的音符數量總和除與三,得出來的就是每一拍的節奏「平均密集度」。

Ewa Dahlig-Turek 分析了上百首的波蘭舞曲與馬祖卡作品,並利用電腦算出了這些作品中節奏的「遞減性」與「平均密集度」,找出了所有「波蘭節奏」的共有特質,也就是高度的「遞減性」,而這樣的特徵又與兩種舊時的習慣有關:雙舞蹈 (tańce podwójne) 以及 proportio

雙舞蹈指的是一種將兩種特質不同的舞蹈組合並演奏的習慣,通常會是由第一種速度較慢、雙拍子的舞蹈做開場,並由第二種速度較快、三拍子的舞蹈做結尾。這樣的雙舞蹈組合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可見到,像是帕望舞曲 (pavane) 與加利爾德舞曲 (galliard) 的組合,而在波蘭則是古早的波蘭舞曲與馬祖卡的搭配,也因此有研究者認為舊時的波蘭舞曲很有可能是兩拍或四拍,而非今日所知的三拍,而在像是泰勒曼 (Georg Philipp Telemann) 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標題為「波蘭舞曲」的四拍子音樂創作。

在過去,雙舞蹈中往往只有第一種舞蹈會被以樂譜的形式記載下來,而第二種較快的三拍舞蹈則會使用 proportio 以半即興的方式創造,簡單來說就是將其中兩拍壓縮成一拍,使原本四拍的音樂變成三拍,而波蘭節奏的特質便在這時顯現出來:通常在像是德國等地區會壓縮後面兩拍,但是在波蘭則傾向壓縮前半部分,即如下圖所示:

德國與波蘭使用 proportio 方式的差異比較

也因此波蘭節奏有著「遞減性」的特徵,當然這其中也參雜了其他更複雜的因素,像是波蘭語的重音特色等等,這邊就暫時不詳述。簡單來說,波蘭節奏的雛形出現於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其特色在十七世紀之後越趨明顯。

波蘭節奏的「遞減性」特徵也造成了音樂重拍有著質與量之間的不一致,也就是原本是強拍的第一拍(質)有著比較多、細碎的音符(量),而相反地在原本是弱拍的第二三拍則有著較長(也因此聽起來較重)的音符。這樣的特性適用於所有波蘭舞蹈,甚至是雙拍子的克拉克維亞克也有著這樣的特色。

既然節奏的「遞減性」將波蘭舞蹈與其他歐洲舞蹈區隔開來,那麼節奏的「平均密集度」則是進一步區分了波蘭舞曲以及其他波蘭舞蹈。Ewa Dahlig-Turek 的研究顯示相較於馬祖卡舞曲,波蘭舞曲有著較高的節奏平均密集度,這樣的特色出現於十七世紀,並在十八世紀創造出不同的「波蘭舞曲節奏」,然而後來接近十九世紀時因為波蘭舞曲的節奏密集度增加,使得連在第一拍也增加了時值較短的音符的數量,導致其「遞減性」的特徵有被削弱的趨向。

Ewa Dahlig-Turek 除了討論「波蘭節奏」型態上的發展之外,也一併解說了波蘭舞曲與馬祖卡舞曲的歷史演進,這對從事節奏、波蘭民俗音樂、舞蹈研究的研究者來說是本非常有趣而且富有啓發性的專著。

延伸閱讀:
關於五大波蘭舞蹈波蘭語發音簡介《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波蘭民謠

書名:“Rytmy polskie” w muzyce XVI–XIX wieku. Studium morfologiczne
作者:Ewa Dahlig-Turek
出版時間與地點:華沙,2006年
語言:波蘭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