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以性別的觀點,去看待偶像產業和追星迷群,以及閱讀過程中發掘的其他延伸議題,基本上我以KPOP、韓國偶像團體、韓國綜藝為主要的關注對象,有些是單一書籍或論文的心得,有些是自己的觀察和推論。
#耽美文體;女性凝視;偶像文化與性別自覺與性別塑造;真人RPS
我對於耽美文體感興趣的原因,除了自己作為一個創作者,從性別觀點來看,一個創作者和閱讀/消費者絕大多數都是女性的文類,它興盛的內在動力,以及它的擴散力和影響力,探討起來都非常有意思。
#性別教育#情感教育 #性教育 #愉悅#身體經驗#自我監視#消費性陰柔特質#霸權陰柔#異性戀慾望法則
#讀書筆記
#楊幸真《性別好好玩:流行文化與情慾教學》
緒論、流行文化與性別教育、性教育和情感教育
性教育與性別教育、情感教育,雖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可是至今仍然在學校教育中處於一個邊緣的位置,多數學校仍是以「預防受害」的角度在講述性,而非認定「性是一種慾望」,並且在異性戀中心的思維中進行教學…
#偶像 #流行文化 #性別學習 #青少女 #身體經驗 #性別二分法不可取 #異性戀中心
這篇是我對張雯詔《偶像雜誌與性別學習-青少女閱讀經驗之探究》 讀後的摘要與心得。
偶像雜誌的主要消費族群是15–25歲的女性,而論文中的訪談對象則集中在國中青少女,我想,這篇研究提供了一種年輕女性凝視的視角,讓我們理解這個年齡層的年輕臺灣女性,可能是以怎樣的視角與價值觀在選擇觀看偶像,而偶像雜誌與流行文化又對這些年輕女性閱聽人發揮了什麼樣的影響力?這其中的交互影響值得去理解與分辨。
#追星族 #流行文化#男子氣慨 #國族主義#反韓情結
最近看了一些和追星族有關的論文,例如 〈追星族的新人:少女時代男性迷群的消費與認同〉,大部分都指出流行文化以及偶像崇拜/追星行為,是被女性化並且被和負面的刻板印象(瘋狂、無腦、庸俗)相聯繫的。有些女性會因此在擁抱流行文化的時候抱有矛盾的心理,有些女性會選擇抗拒和批評流行文化。
而在男性身上也會有這種現象,因為追求流行文化和男子氣概相違背,所以成年男性追星族可能會格外強調自己的理性、把自己和年輕人/女性追星族劃界;在面對男性化的國族主義的論述(反韓)…
#韓流 #kpop全球化 #流行文化 #偶像 #視覺化 #身體化 #陰性知識 #愉悅 #身體資本
覺得很神奇的是,我多年來第一次跳真人/流行文化/偶像/韓國這些交集的坑,每天都在跨越舒適圈的感覺。前幾天讀李明璁 〈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性、身體化與性別展演:以「少女時代」的MV 產製和消費挪用為例〉,探討為何Kpop能跨越文化(東方/相較於歐美優勢文化)與語言(韓文)並非強勢的阻力,在架構「亞洲的」流行想像以後,更進一步跨出亞洲傳播到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