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機會沾朋友的光吃了幾間中式與法式精緻料理,發現每次吃飯,最好奇的都是主廚如何培養與磨練,才能在廣大的食材庫中,端出這些獨特的味覺體驗組合呢?他們的料理哲學是如何養成的?
上週感謝專業食客尤大師的帶領,闖入晶華軒一探精緻桌菜究竟。
過去幾年花在廚房的時間真心不少,從誤打誤撞走近咖啡廳工作,在簡易廚房裡面烤第一塊焦掉的巧克力餅乾開始(我有吃完自己的實驗品),在廚房摸索的時間已經七年多,這幾年一直在探索自己與料理的關係是啥。
第一次的 #三椅對聊 沒有以自己孤獨的打開電腦開始工作收場,只能說陰德有積夠沒被全世界放鳥(?)今天很開心跟 henry、以慈在大雨的台北午後,享用土耳其咖啡與甜點之際,還講了很多我自己很有收穫、很有感的議題。
起源是先前參加 @uglyhalfbeer 的開幕,喝到好多味道獨特的精釀啤酒,像是紫蘇、芒果等以不同啤酒花比例調出來的口味,迸發我腦中好多味覺感受,但左想右想要用什麼食物提升、凸顯這些好味道,腦中總覺得少了馬上可以信手捻來的說絕配的菜色或零嘴。講到啤酒的下酒菜,直覺的不外乎是炸物、炒物等類型的食物,少了一點邏輯之外的驚喜,於是想要挑戰看看從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味道,找到一些「啊哈!就是這個」的驚喜。
我們去築地不吃海鮮,吃早餐。
最近因為 Rabbie Kao…
大學時期曾經拜訪過九份,當時對九份的印象就是:老街、擠、小吃,當年倒是很捨得花 300…
承蒙好室友的邀請吃了初魚系列料理,讓我有機會一窺好食材創造出來的味蕾威力。這次是拜訪位在泰順街的本店——初魚料亭,七點半入座,九點完時,一個半小時的用餐節奏,一口接一口的吃不停。
「不想洗碗。」不只是我,連兩位夥伴都不約而同的大喊已經洗完一年份的碗,兩桌、18人、9道菜,再併入備餐過程中鍋碗瓢盆的清洗,絕對是200個起跳的洗碗數量。這是做菜的必經之路,想想從第一次正式辦餐會以來,好像也洗了超過500個以上的碗盤,但經驗也在每一次的做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