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的政治苦難:美佔海地至杜瓦里埃政權(海地系列,四)

Yute Kern
台灣邦交國介紹計畫
28 min readDec 8, 2020
本章節歷史總覽。這麼一看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花了將近一萬字還前進不了50年。明明第一章節就直接進展了313年(1491的哥倫布到1804的海地獨立)。

上一章節:成為一個共和國(海地系列,三)

19世紀後期:路德斯事件,德國人與美國人之爭(美佔海地遠因)

二十世紀初期的德國與美國之間幾乎是針鋒相對。德國看見了西班牙島的戰略位置,並且時不時的對海地釋放他的影響力,當中最著名的就是路德斯事件(Lüders affair)。

路德斯事件發生在1897年,事件經過如下:海地警方接獲通報,要找一位竊賊。經過縝密的搜查後,他們在一艘船艦上找到那名竊盜犯。他是個船員,受雇於德國船主路德斯(Emile Lüders)。

就在警方逮捕竊賊時,船主路德斯聽到聲音也加入了反抗。最終兩人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包括竊盜罪與反抗執法。

儘管如此,德國大使代辦(就是大使不在時臨時負責外交事務的代表)接到消息後,要求海地政府立刻放人,並且開除那些執法人員與法官。美國不願意見到海地與德國起衝突,因此介入調停,最終路德斯遭到釋放。

或許是覺得這樣子的外交壓力不夠,在路德斯被釋放的兩個月後,兩艘德國戰艦堂而皇之地駛入海地太子港,也不按照規矩敬禮,其中一艘戰艦船長站了出來,直接向海地宣布德國的最後通牒:

  1. 賠償路德斯兩萬美元
  2. 保證路德斯得以回來海地做生意,不會遭受逮捕
  3. 海地政府撰寫一封道歉信給德國
  4. 向德國旗幟鳴發21響禮炮(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向該國政府首腦行禮的禮儀)
  5. 海地總統府(國家宮)必須升起白旗以示投降。
  6. 現在立刻接見德國大使代辦,海地政府有四小時做決定
德國明信片,上面的圖畫的就是德國船長交出最後通牒的畫面。
德國戰艦SMS Charlotte,就是下最後通牒的船長的船隻。

海地政府最後全數照辦。這件事情光是聽的就明白,是非常非常屈辱的事。但對美國來說,這也是個警鐘,因為這代表著,德國的手已經相當深入加勒比海了。

當時的海地,對外經濟有百分之八十是由德國白人主導。許多德國人和當地的有色人種大家族聯姻,以便繞過白人不得擁有土地的禁令。德國人也透過各種管道滲透海地政治,金援德國在海地的情報單位。

這種種一切最終導致美國政府介入,他們的手法十分簡單:支持美國投資客組成財團,由花旗銀行主導,伸手掌控海地的國家銀行,並在日後由花旗銀行與海地國家銀行支持下,把海地的黃金押到美國去,主導海地經濟。

1915─1934:美佔海地,門羅主義的真諦:我的美洲,只有我可以碰

(1)孤單山姆落難記:美佔海地導火線

上一章節中提到,海地從1911年開始,原先以為要更進一步發展,結果沒想到接下來的四年間,陸續換了六位總統,並且幾乎都不是正常政權轉移。這讓海地的政治極其動盪不安。而美國對於海地境內的德國影響力又非常反感。最終終於在1915年,迎來了歷史的一次轉折。

當時的總統名字叫做孤單山姆(Jean Vilbrun Guillaume Sam),是海地第24任總統。之所以說他孤單,是因為他是一個極其不安的人。他靠著推翻上一任總統上台,並且以高壓手腕鎮壓反對勢力。最慘烈的紀錄是他在1915年7月27日,處死了167名政敵,當中身分最高的是海地第22任總統扎莫(Oreste Zamor)。

山姆的所作所為,讓他在國內成為實在的孤單山姆。民心來到最新低點,憤怒的群眾衝向孤單山姆,山姆不得已,只得請求法國大使館庇護。法國大使館答應了。

憤怒的民眾殺紅了眼,不管你是不是法國大使館。他們衝進館內,找到孤單山姆,把他拖出來,打到不省人事後,討論著要不要讓他比自己更早到一樓,最後的結論是好。因此群眾把他丟往法國大使館外的鐵柵欄,在這之後孤單山姆遭到分屍,群眾們拿著他的屍塊遊街示眾。

圖為完好無缺的孤單山姆(Jean Vilbrun Guillaume Sam)

孤單山姆之死以及海地的暴動,在美國人眼裡,幾乎就是挑戰美國的利益。還記得在瓜地馬拉的介紹中,提到過的獨裁領導人與聯合果品公司連線嗎?

在海地,有海地的獨裁領導人,以及海地美國糖業公司。而海地的獨裁領導人孤單山姆,的確也是一個親美的領袖。當時反對他的聲音許多其實是希望海地不要太向美國靠攏。

不幸的是,孤單山姆之死並沒有改善海地的處境。在孤單山姆死後13天,美國來了330名海軍陸戰隊,打著「重建秩序與和平」的名義,來到了海地。同時當地武裝集團領袖波波(Rosalvo Bobo)試圖掌權,帶領著當地武裝政權與美軍對抗,但卻失敗。

從這天開始,展開了為期將近20年的美佔海地時期。

美國海軍陸戰隊於海地行軍,1934。 Bettmann / CORBIS

(2)美國的金錢樹,美國的新玩具。

在許多文獻之中,海地把法國要求的戰爭賠款還完的時間點並不一致。有人說是1947,但也有人說是1879。這當中的差異,大致上就是在於本金與利息。

當時的海地,向花旗銀行借款,努力還完給法國的欠款後,花旗銀行回頭也在向海地加收那些利息。對於美國來說,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一個借錢不還的國家。如果今天真的放任那些反美的革命份子作亂,讓海地換上一個不還錢的國家領袖,那該怎麼辦?

當時花旗銀行出手押走海地的黃金,其實也有這個意味。到了今天,既然美國都佔領海地了,那作法就更直接了:

掌控海地的海關、行政機關、銀行與國庫。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海地一年的國家收入有將近40%都被拿去還錢。

花旗銀行,1812年成立。

除了強迫還錢外,美國這次佔領海地,其實也想改變點什麼。在上述講到德國白人與當地有色人種通婚以繞過買地禁令的部分,實際上是寫在憲法裡的。因此美國這次佔領,同時也把這條規定從憲法中移除。

1918年,在美國總統威爾遜(那個民族自決十四點的那位)監督下,新的憲法規章通過。試圖阻擋的海地立法院遭到海地總統解散。而美國企業與投資客也就此可以在海地擁有土地。

為什麼海地的總統會站在美國那邊呢?因為在美佔海地開始,打從美國打敗武裝集團領袖波波,並且安排海地總統上任後,海地的總統便一直都由美國扶植上台,直到1930年才有了第一次實質意義上的選舉。

海地總統達蒂格納夫(Philippe Sudré Dartiguenave),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的確像個吊線木偶。

在美國佔領期間,為了要讓美國能夠更好的使用這塊領土。許多公共建設也開始展開,包括道路、橋樑與港口建設、醫療基礎設備等等。但於此同時,美國也推出徵用令,並非付錢請勞工蓋路,而是讓海地當局強迫民眾出來勞動。

(3)海地的國鳥,海地的國人。

美佔海地這段期間,有一種鳥被大量的討論。這種鳥的正式名字叫做伊斯帕尼奧拉咬鵑(Hispaniolan Trogon),另外一個名稱叫做Cacos。同時也是海地的國鳥。

伊斯帕尼奧拉咬鵑(Hispaniolan Trogon)

會反覆提到這種鳥類的原因,是因為在海地當地,從19世紀起,因為其極端的政治環境,衍生出了許多地方民兵軍團。這些軍團許多都穿紅色衣服或是紅色頭帶,如果在台灣的話,或許會被稱為紅衫軍。但在海地,他們想到的是島上的國鳥Cacos,因此這群類似民兵集團的武裝組織就以Cacos作為自己的名字。

Cacos在19世紀曾經參與過反對某幾任總統的流血革命,在美佔海地之前甚至有七任總統曾經雇用Cacos參與自己奪權的過程。這些武裝組織多半位於海地北方,擔任地方酋長或是菁英家族的私人傭兵。

順帶從Cacos再回頭過來看海地的階級問題。從海地建國,南北分治,北方由Henry Christophe統治而南方由Alexander Petition治理開始,海地南北兩地的高階政治人物就有了不同。北方多半是由黑人當道,南方則是有許多Mulatto的地盤。Cacos代表著海地黑人與混血人種之間的衝突產物,武器並不十分精良,有時候甚至只有石塊或是舊的火繩槍。也會靠著半耕半搶維生。也有許多菁英家族與美國人把Cacos當成是麻煩人物。

美軍海軍陸戰隊看守海地Cacos成員,圖片取自網路

在美佔海地期間,Cacos一直都是反對美軍佔領的組織,也反覆在1915–1920年間與美軍有過五次的武裝衝突。儘管都是游擊戰,但在武器差異極大情況下,Cacos傷亡非常慘重,在紀錄上死傷數千人,卻只造成美方約100人左右死亡。最後在兩場戰役中,Cacos遭到美軍將領巴特勒(Smedley Butler)擊敗,在此之後也幾乎無法再起。

(4)種族歧視在海地

美國人對海地黑人的反感與歧視可以說是赤裸裸的直接。在美佔海地期間最一開始,一些軍官與當地的菁英家族還有一些來往。1917年,德國用無限制潛水艇戰術以及煽動墨西哥對美國宣戰未果後,美國宣告加入一次大戰,對德軍宣戰。許多服役於海地的高階軍官調派到歐洲戰場後,剩下來的士官和低階將官軍紀表現,按照海地當地菁英的說法:

「怎麼能夠這麼自大又沒受教育?」

低階將官的低素質反映在很多面向上,包括酒醉後的美軍士兵打架鬧事、性侵害當地女性等等。於此同時,也有報告指出,有些海地人會因為持有槍枝而遭到美軍就地射殺,或是用機槍面對手無寸鐵的民眾。許多海軍陸戰隊的弟兄也不把這當一回事,也不在意自己殺了多少的海地人民。這一切也讓當地民眾普遍是相對支持Cacos的。

Illustration of the capture of Fort Riviere by U.S. Marines (D.J. Neary),繪畫描述的是美軍拿下Cacos據點Fort Riviere的畫作

(5)第二任美佔海地總統、美國共同執政。獨裁還是民主?

在第一任美國指派的總統達蒂格納夫(Philippe Sudré Dartiguenave)卸任後,海地的經濟狀況可以說是糟糕透頂。國家負債約有四年的國家收入總額。而接下這個燙手山芋的新上任總統是博諾(Louis Borno)。

博諾的生平的話,他是一個Mulatto,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海地人。他出生於1865年的海地,所學是外交,曾經赴法留學,擔任過駐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外交官,並在之後擔任海地的外交部長。

在海地被美國佔據前一年,時任外交部長的博諾就曾經拒絕過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要求控制海地海關與財政的要求。因此在參議院選出博諾擔任下一任總統時,美國其實很意外博諾點頭,並且也接受美國將軍羅素(John H. Russell Jr.)以行政長官(High Commissioner)的身分共同執政。

海地總統博諾(右)與美國海軍部長Edwin Denby(左),照片攝於海地太子港,1922年6月14日

博諾上任後做了不少事情,除了基礎化建設的各種實施(1700公里的道路、189座橋樑建設、灌溉設施、醫院、學校等等)、降低出口關稅以增加國家收入,與法國天主教旗下的宗教會眾(Religious congregation)合作提供低廉的高品質教育,甚至允許教育系統使用海地克里奧爾語,都是在他的任期內達成的。

經濟層面上,原先試圖讓海地藉由經濟作物增加收入的計畫並不成功。對外的出口以糖和棉花為主,也試著引入劍麻(Sisal)種植,但更多的其實是將海地農夫以季節聘用方式帶到古巴或多明尼加共和國幫忙,因兩地的糖產業發展比起海地本身更加成熟。

外交層面上,博諾對美國的要求是希望美國能夠好好幫忙發展海地經濟,共生共榮。他在1926年曾經出訪美國,也在1929年重新跟鄰居多明尼加共和國重新劃好國家邊界

博諾與其家人合影。

儘管在外交與內政上的成就不差,博諾並不是一個對於轉移權力很熱衷的人。在自己任內,他組織了國家議會(Council of State),指派了21位成員,並且在1926年由他們選自己繼續擔任總統職務。在這中間出現的反對聲音遭到他的壓制,也有記者因此遭到囚禁。

(6)1929–1934:經濟大蕭條、睦鄰政策、美國占領結束

1929年,經濟大蕭條重重打擊美國與海地經濟。根據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Brenda Gayle Plummer的論文,在1920年代末,博諾統治的海地除了高負擔的稅賦、學生對農業學校由美國管理的不滿、咖啡價格下滑、移民古巴的困難等,博諾的支持度非常低落。

1929年12月6日,1500名農民上街請願,在途中遇上巡邏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被這樣規模的請願震懾的巡邏隊,最後向民眾開槍,造成至少25死50傷的紀錄。史稱萊凱屠殺(Caye Massacre,Caye = Les Caye,海地的地名「萊凱」)

在美國這邊,除了長年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鼓吹反對海地佔領以外,經濟面上,有許多人也認為美國統治海地花太多錢,與美國利益相違背。

1926,海地總統博諾出訪美國

在1930年,美國讓博諾下台,並且開啟了海地的民主選舉。反對美國干政的文森(Sténio Vincent)上台。1933年,深受經濟大蕭條所苦的小羅斯福(簡稱FDR,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爐邊談話的那個)決定採取與之前自己的堂叔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又稱Teddy Roosevelt,在演講過程中被槍殺還活下來的那個)的巨棒外交(Big stick ideology/diplomacy)不同的做法。採取所謂的睦鄰政策(Good Neighbor policy),開始減少對拉丁美洲各國的直接軍事干預。

要說到這件事情,得要從更久以前說起。1900年期間,當時還是紐約州長的老羅斯福曾經在寫給朋友的書信中說,他一直都相信一句西非的諺語:「溫言在口,大棒在手,故能致遠」(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you will go far.)

聲明在這裡,這句話的起源不詳。是不是真的西非諺語也很不一定。但至少老羅斯福是這麼說的。

巨棒外交政治漫畫

在老羅斯福任內,開始了一系列對中南美洲的軍事干預,從1902年的委內瑞拉危機(這件事嚴格來說是美國幫委內瑞拉譴責歐美對其的海岸封鎖,但仍舊與1823年的門羅主義之中的拒絕歐洲介入美洲事宜相符合)、1903年美國煽動巴拿馬獨立(因為想蓋一條運河,所以讓最可能蓋的地區成為新國家比較好掌控),同年取得古巴的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作為軍事基地。後來1913年威爾遜擔任總統時期,一邊對世界闡明民族自決十四要點,支持歐洲列強殖民地獨立,另一邊延續1912對尼加拉瓜的佔領,1914年軍事占領墨西哥的維拉克斯(Veracruz)、1915年占領海地,1916年占領多明尼加等。

但隨著經濟大蕭條以及美國重新調整經濟政策,與這些國家做生意變得更為重要。因此在1933年,小羅斯福推出了睦鄰政策(Good Neighbor policy),試圖扭轉各國對美國的壞印象。這段期間主打的就是美國反對軍事干預,並且一個又一個的退出之前佔領的中南美洲國家,從1933退出尼加拉瓜,1934退出海地等。

簡而言之,睦鄰政策到最後在1945年美國進入冷戰後結束。在這之後的外交策略方向再度修改為用盡一切手段阻止蘇聯進入中南美洲。也就有了軍事干預瓜地馬拉、扶植各種中南美洲親美的獨裁政權的事情。

葡萄牙出生的巴西明星Carmen Miranda在1943一部大力宣傳睦鄰政策的電影《大夥兒都在》(The Gang’s All here)當中劇照。雖然這些香蕉讓我感覺美國人真的是很直觀的動物。為什麼對你好都直白的寫在臉上。(詳見瓜地馬拉介紹中提到的香蕉共和國)

總之,基於睦鄰政策的外交方向修改,美國海陸於西元1934年離開海地,結束長達二十年的軍事佔領。

(7)總結:美佔海地對海地影響

在制度面上,最為人詬病的其實就是威爾遜監督下的海地新憲法。這套新憲法打破以往海地只能夠由黑人擁有土地的規定,讓白人也能夠擁有海地領土。

在軍事層面上,1915年美國占領海地初期,就下令了戒嚴令並且解散了海地軍隊。在欠缺國家力量下,美國海軍陸戰隊先接手了治安問題,於此同時創建了國家憲兵隊(Gendarmerie)。草創初期的國家憲兵隊由美軍士官出任長官,後續陸陸續續由本地海地人擔任。

海地國家憲兵隊合照

海地國家憲兵隊基本上就是美國方的單位,因此在兩次對Caco的大型戰爭中,實際上美方傷亡最慘重的就是海地國家憲兵隊。在美方約100多人陣亡的紀錄中,有7成都是國家憲兵隊的人。

在1928年,美國開始思考退出海地時,也將海地國家憲兵隊改制,後來的海地軍隊就是承繼著這一個美國成立的武警性質的國家憲兵隊而來。整體而言的軍隊訓練素質、裝備以及組織都比以前的海地軍隊來的精良。

海地軍人,實際上在1998年海地軍隊曾經又一次解散。所以與海地國家憲兵隊無實際繼承關係。

教育面上,美國拆解了法國的全人教育,把教育體制改成了職業訓練。這點也讓一些海地菁英份子感到不滿,認為這是對於海地人民的一種歧視。

文化上,美佔海地期間,巫毒、殭屍等一系列語詞進入了美國文化。並且在後續美國文化中有著持續的影響。這裡詳細可以參考我寫的海地介紹文化篇,有著相對完整的敘述。

外交上,德國在海地的影響力在美國統治下分崩離析,加上1917年美國對海地宣戰。德國曾經掌控的情報/經濟影響力都迅速瓦解。

整體而言,美國占領對海地的幫助主要反映在基礎建設上。無論是橋梁、道路、碼頭,甚至是開始有了第一台車。海地在這19年裡有了拉丁美洲的第一台電信互換設備,也開始有了公衛系統。整體而言在美國控管下的海地貪汙腐敗程度也大幅下降

美軍離去的時候留下的權力真空,很快地就把他們建立但無心維持的民主政體給吞噬了。在之後我們會看到,海地的政治仍舊是一個獨裁者換過一個獨裁者,一切都是在空轉。

在加拿大報紙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的一篇意見之中,用比較單向的口吻去描述了美佔海地期間是海地最黃金的時段。在自由、主權與發展上,或許不能夠用很簡單的『海地只有被殖民才是真的光榮時刻』去講述,但也不禁令人思考,究竟如何理解殖民主義的複雜才是好的。

或許就像是日本佔領台灣期間,曾經將台灣在思想上與基礎建設上都改造成東亞一個先進的地區一樣。但即便如此,日本對台灣的殖民手段,以及當時日本人將台灣人當成次等公民對待的歧視,乃至於慰安婦等情事,仍舊是必須被正視的。

海地也有千百個理由痛恨美國(考慮到海地本來還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恨一定比台灣對日本還深)。只是無論對美國的恨有多深,美國仍在1934年選擇離開了。接下來的海地,又是什麼樣子呢?

一位美軍在擊殺了海地叛亂軍後擺姿勢拍照。

1937:香菜大屠殺(Parsley massacre)

在美國離去之後,西班牙島上的兩個國家,海地與多明尼加共和國(以下以DR稱之),共同經歷一個兩國獨裁者角力的歷史。在海地這裡的獨裁者,是1930年,在美國安插的第二任總統博諾被迫下台後上任的總統文森(Sténio Vincent)。DR這裡,則是日後被稱為美洲史上最血腥的獨裁者,集恐怖統治、個人崇拜、暗殺、殘忍鎮壓等於一身的特魯希略(Rafael Trujillo)。

談到特魯希略,很有意思的是,他跟古巴共產黨的獨裁者卡斯楚之間有著想要推翻彼此的惡劣關係,但特魯希略同時也與親美政權的委內瑞拉總統貝當古(Rómulo Betancourt)交惡。貝當古是一個在任內反覆致力於公開中南美洲的獨裁問題多嚴重的總統,甚至在他的第二次總統任期(1959–1964),貝當古推出了「貝當古教條」,聲稱無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是透過軍事力量上台的國家,委內瑞拉與這個國家就沒有正式的邦交關係。

貝當古曾經公開批評過特魯希略是個惡棍、無賴,為此特魯希略特地派人去委內瑞拉暗殺貝當古,造成貝當古的手嚴重燒傷。此舉也讓美國的艾森豪失去對特魯希略的信任,有非常多證據證明,1961年特魯希略死於暗殺與CIA脫不了關係。

圖片取自Vox介紹,影片連結如下:https://reurl.cc/8nmeeo

回到1937年的局勢,就海地與DR的人口與面積大小而言,海地的面積大約只有DR總面積的60%,但人口數卻幾乎相同。

由於人口與土地之間的不均,將近20萬的海地住民前前後後湧入DR國內,散居在DR西北邊的慈寶(Cibao)區域,去找尋農地與工作。海地人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著移居其他國家,像是DR或是古巴尋找工作的歷史。

DR的慈寶(Cibao)區域

海地與DR之間邊境同時也有著相對鬆散與模糊的空間。在特魯希略上任不久,這樣的模糊邊界必然會帶來麻煩。無論是違禁品的運送,減少的海關收入,反特魯希略的政治勢力藉由兩國邊境的反抗行動與逃亡,或是海地住民移居後會不會讓海地趁機擴展邊界等等。

除此之外,在特魯希略眼中,海地人是種族低劣的人種。考慮到特魯希略本人的恐怖統治,他大概也需要一份外敵來支撐自己的政治運作。因此針對一樁海地人偷DR的牛的事件,於1937年10月2日開始,在特魯希略命令下,軍隊進到慈寶區域展開屠殺。整個屠殺進程約有20000人遭到殘忍殺害,儘管確切人數因為DR封鎖消息並處理屍體而基本上從沒有辦法知曉。

香菜大屠殺照片

DR是屬地主義的國家(至少2014年前是這樣),但住在邊境的海地人多半無法證明自己是什麼時候出生在DR境內的。因此在這場屠殺之中,辨認你是不是海地人的方式,主要是以發音去做區分。

用發音方式作為民族的分辨,在英文上稱之為示播列(Shibboleth,原意是穀物,為聖經中基列人辨認以法蓮人所用的字眼)。在歷史上發生的次數非常之多,像是在關東大地震後日本人開始謠傳朝鮮人在日本作亂,因此針對朝鮮人虐殺的事件中,就是以「十五円五十銭(じゅうごえんごじっせん)」發音中去聽有沒有濁音來判斷是不是朝鮮人。或是在228期間,國軍21師以會不會說中文來逮捕殺人,其他有些台灣本土聚落則以會不會說日文、唱日本軍歌來毆打殺害外省人。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芬蘭與蘇聯在二次大戰的交手,當時的芬蘭人用的是Höyryjyrä(蒸氣壓路機)這個只有芬蘭語說得極好的人才能發音正確的字,去辨認對方是芬蘭人,還是喬裝過後的俄國人。

之所以這場屠殺叫做香菜屠殺,就是因為DR軍人針對辨認對象是不是海地人的方式,是拿著一串香菜,問對方這是什麼。無論在法語或是海地克里奧爾語中,都沒有顫音或彈舌音。因此發不出perejil中的r的,就會當成海地人予以殺害。

這件事情直至今日,仍舊是海地與DR之間的一個心結。事後DR賠了52.5萬美元給海地,但因為貪污盛行,那些錢也幾乎沒有發下去給受難家屬。

香菜屠殺的紀念畫。圖中文字為特魯希略在1937年10月2日發表的演說,左邊文字為特魯希略講述他要如何藉由殺害海地人來幫忙治癒邊境DR人民所受的苦難。右邊圖中的英文為perejil,是香菜屠殺中用來辨別是否為海地人的西班牙單字

1946:政治改革?

即便在美國離開後,美國對於海地的政治局勢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1930年上任的總統文森原先試圖把海地打造成自己的獨裁島,但在美國介入之下,最後把位置傳給了萊斯科(Elie Lescot)。

但無論是文森或是萊斯科,在獨裁的路上走的都是相當穩健的。他們打壓媒體、介入立法、破壞軍隊中立化(原先美軍離開後的海地軍隊是中立組織,但在文森開除了帶頭的美籍長官後,就成為政府的打手了。)。而與文森不同的是,萊斯科基本上就是隔壁DR特魯希略的魁儡。甚至許多證據指出,萊斯科上任過程中能夠拿到立法機構的票券,就是因為有特魯希略出資幫忙。這件事情甚至是在1943年兩人分道揚鑣後,被特魯希略爆出來的。

兩人把酒言歡照片。左為DR總統特魯希略,右為時任海地的部長級人物萊斯科

政府的貪污腐敗,外交上對美國的言聽計從,乃至於政治上的極權高壓,都是萊斯科政權不健康的一個面向。萊斯科把許多他的政治壓迫都歸於參與二戰後不得不的戰爭行為。但實際上海地除了賣原料給美國之外,基本上沒有對軸心國開過任何一次槍。而到了1945,二戰在同盟國勝利下告終,海地的政治局勢也變得更加詭譎。

1946年初,反極權獨裁的左派學生周刊《蜂窩》(La Rouche)出刊,當中充滿理想化的馬克斯思想以及對政府的批評。萊斯科於是逮捕了數位的學生編輯,卻引發了全國性的示威遊行反抗。而以黑人組成為主的海地軍隊Garde,同樣也不滿萊斯科的統治。於是在1946年1月,萊斯科辭職下台。這整件事情被稱為1946革命。

1946一月的極左派週刊《蜂窩》的第二頁扉頁,翻譯成英文的版本。意思是「1946匯市自由之年,真正的民主會戰勝所有形式的法西斯壓迫/弗朗哥(西班牙法西斯獨裁者)下台/民主運動萬歲/青年萬歲/社會正義萬歲/世界的無產階級萬歲/1804萬歲」,當中的1804指的就是海地的開國精神。

1946–1950: 埃斯蒂梅政權

萊斯科辭職後,先是由海地的軍隊掌權。但因為示威遊行的民眾聲浪巨大,到了最後,軍隊不得不舉辦自由選舉。這場選舉的最後,由平民出身的埃斯蒂梅(Dumarsais Estimé)當選。

軍隊的不動聲色,讓埃斯蒂梅認為現在是個改革的好時機。但在海地的政治傳統上,有色人種是極佔優勢的。埃斯蒂梅卻幾乎一下子與他們翻牌,先是讓黑人接手本來能夠獲利的政府職缺、開徵所得稅、保護工會成長,乃至於支持正當化巫毒宗教,使其與天主教的地位相同。

這些手段讓有色人種的菁英階級大為不滿,經濟上的地位下降,甚至像巫毒宗教這樣子的原始宗教(這些精英階層許多的觀念仍舊承繼西方貴族留下來的思想)要拉抬地位,這些都是無法接受的。因此在埃斯蒂梅統治四年後,他遭到了許多怨恨。

除了有色人種的政治氛圍外,海地每一屆總統的另一個大挑戰,就是個人的政治野心。每一次都會有總統試圖去碰任期長短。埃斯蒂梅在自己支持度低落下,還是試圖去玩這塊。他的不得人心,最後得到的是軍隊的政變。埃斯蒂梅不是沒有試圖控制軍隊,但顯然光拉抬幾個人的官階是不夠的。在軍隊的要求下,他簽約下台,並在軍隊的「護送」之下,落腳了附近的牙買加。

圖為埃斯蒂梅的妻子露西安娜(Lucienne Heurtelou),與他結婚時18歲。在埃斯蒂梅死後,露西安娜仍然活躍於政壇,擔任過首任海地駐比利時大使,女權倡議者,曾擔任過「女性聯盟社會行動」(Ligue Féminine d’Action Sociale),並對1950年女性開始爭取選舉權的議題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最終海地於1957年開始允許女性投票)

1950–1956:馬格洛伊爾政權

發動政變,將埃斯蒂梅趕出海地的,正是在四年前,當萊斯科被顛覆時的軍政府。在埃斯蒂梅被架離的時候,勞動部部長杜瓦里埃(François Duvalier)在遠處,靜靜的看著這一切發生。埃斯蒂梅已經試圖拉攏過軍人了,卻還是阻止不了自己的垮台。軍隊不能信任的結論,開始在那位部長的心中萌芽。

回到海地,埃斯蒂梅下台後,軍方開始安排選舉。當時的軍隊領袖馬格洛伊爾(Paul Magloire)於是辭去軍政府的工作,並宣布投入總統大選。與1946年,一切都有可能的政治氛圍比起來,1950年的政治氛圍更像是「只有政治菁英與軍方認可的強人才能當選」。在這樣的氛圍之下,馬格洛伊爾幾乎毫無懸念的拿下了海地總統的職位。

馬格洛伊爾的作風方式大概就是海地傳統政治的一個做法:與傳統的既得利益者交好,鞏固私人權位,並且不斷的中飽私囊。用海地的標準來看,他甚至不是那麼極權的統治者。即便仍舊關押比較有威脅性的政敵、仍舊關閉某些太出頭的報社,但在他任內,工會基本運作還做得到(儘管示威遊行是被禁止的)

只是1954年,黑茲爾(Hazel)颶風來襲了。

黑茲爾颶風走向。

黑茲爾颱風的慘況是劇烈的,它造成了海地共400-1000人死亡,將近五十萬美元的經濟損傷,四成的咖啡與五成的可可作物損失,交通阻斷等狀況也非常嚴重。尤其海地經年累月因為過度墾伐,加上殖民時期留下來的經濟作物破壞環境,樹林幾乎都不存在,水分無法被吸收進入土壤,造成更嚴重的淹水災情。

在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到馬格洛伊爾的弱點。的確他的作風符合海地的政治傳統,但他的貪腐是前所未見的。在此之前,馬格洛伊爾壟斷了國內的劍麻、水泥與肥皂產業,一間一間豪宅興起。而在颶風來襲之後,儘管有一些的基礎建設仍在進行,國外對海地後續的援助,包括了美國、西班牙等救援計畫,以及美國紅十字會的25萬美元,很大一部分都進了馬格洛伊爾的口袋。

過分的貪腐造就了海地人民的不滿。而且跟前面總統一樣的是,他在任期最後也想去碰統治時間的這一塊。1956年五月,在他拒絕下台之後,他迎來了巨大的示威遊行。即便戒嚴令都下達了,人民仍舊把太子港的街道佔得滿滿的。

於是和埃斯蒂梅一樣,馬格洛伊爾也決定去一趟牙買加,留下了一幫爛攤子,拍拍屁股就走了。

時代雜誌1954年2月22日的封面人物,海地第31任總統馬格洛伊爾(Paul Magloire)

1957: 即便以海地的標準,這段時間的政治仍然是極其動盪的──維基百科

在馬格洛伊爾去牙買加Long stay之後,海地經歷過大概一年多的混亂政治慘狀。三位臨時總統有兩位被軍人逼退,一位自己辭職。而到了1957的總統大選,在軍方的監視下,最後只剩下兩位候選人,一位是有色人種菁英推出的戴朱瓦(Louis Déjoie),而另一位,則是想辦法獲得軍方支持的前勞動部長杜瓦里埃(François Duvalier)

杜瓦里埃(François Duvalier)照片

在長期以來的政治動盪不安中,你不難想像,像杜瓦里埃這樣的人會多麼多麼的受歡迎。他是醫師出生,曾經參與過美國防止疾病擴散的計畫,包括傷寒、雅思病(Yaws,一種熱帶地區盛行,螺旋體病毒反覆感染造成的皮膚硬化、畸形、潰瘍與骨痛的疾病)、瘧疾等。

他在政治上熟讀馬基維利與凱末爾的哲學,因此多年以來都是透過文字而非槍桿子去爭取支持。

在文化上,杜瓦里埃也熟知巫毒的歷史,他不以傳統那種獵奇、或貶低的視野去看待巫毒。反而將巫毒看作是一種海地的民族象徵那般重視,甚至在跑選舉時,他曾讓巫毒的洪甘(不知道洪甘是什麼的看這裡)替他背書。

他完全明白,海地黑人明明覺得自己的國家該是黑人的國家,卻總是由少數有色人種把持的那種心理不平衡。而他在此之前,完全向這些黑人投其所好。

一個誠實、謙遜、不受強烈意識形態把持的總統候選人,你幾乎找不到比這樣的人更好的總統了。不是嗎?

杜瓦里埃照片

杜瓦里埃的對手,戴朱瓦(Louis Déjoie),另一方面,則是個實在的有色人種富二代。除了利益裙帶關係以外,實在什麼也不剩了。

1957年9月22日,同時也是第一次海地女性也能投票的日子,杜瓦里埃以壓倒性的差距,68萬張票對上戴朱瓦連25萬票都拿不到的情況,取得了勝利。

這一切看起來美好極了。海地終於也要走向一個新的希望了。或許在那天晚上,許多杜瓦里埃的支持者興奮的睡不著。沒錯,或許之前的埃斯蒂梅也給他們類似的感覺,但是埃斯蒂梅畢竟不像杜瓦里埃。杜瓦里埃甚至有個很可愛的暱稱,醫生把鼻(Papa Doc),他對於社會責任,必然會比埃斯蒂梅來的好。只要他不要像埃斯蒂梅那樣,政治上那麼脆弱,應該就好了……

想到這裡,或許有些人會微微擔心。但這那樣的擔心可以明天再考慮。今天終於可以睡個好覺,長久以來的壓迫與痛苦,彷彿都有了意義。

杜瓦里埃畫像,by Pablo González-Trejo

他們不知道的是,杜瓦里埃的政治能耐,比起埃斯蒂梅,是好的要太多了。

--

--

Yute Kern
台灣邦交國介紹計畫

台南人,大學畢業。喜歡隱隱發光的事物與人。聯絡信箱是jamesk85228@gmail.com,歡迎寫信給我跟我說你有多喜歡我寫的邦交國介紹計畫(欸),這樣我會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