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Stories published by 鄭龜煮碗麵 in June of 2019
01
02
07
08
09
15
16
21
22
23
24
26
27
28
30

柯文哲的真誠模式與假掰模式

我喜歡(注意:這是偏見)用「表演」跟「故事」來解讀這個世界,而最近讓我特別感興趣的,是 柯文哲 市長。

相較於他早期的頻繁「失言」,我發覺柯市長越來越常同時操作兩種模式的修辭,一種是 #真誠模式,一種是 #假掰模式。

當然,這兩種修辭與表演模式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寄生在歷來的傳媒環境中逐漸演化而成的。一般來說,傳統政治人物 / 非「素人」政治工作者較為精熟假掰模式,而這個模式能跨時間與跨地域地與其他政治言論對接,我們也都很熟悉。


政治恐怖谷 — 談香港的反送中大遊行

上上週在台北參加一場沙龍,主題是《 在大國陰影下的中港台對話可能,由六四30周年談起》, 管中祥 教授當時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有人需要繁榮的香港,有人需要淪陷的香港。」

他的意思是,許多台灣人透過香港的現在來映射自己想像的台灣未來。「後真實」的時代,人們選擇對自己的論述比較有利的香港版本,來強化自己的既定立場。像我這樣偏向反對中共極權、擔憂台灣被中國政府扣的更緊的,會傾向於接收與傳播「淪陷版」的香港,擔心「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而像我許多親友則為著其他的理由,偏向接收與傳播「…


謝謝同學們的示範

#閒聊開始

我覺得最近藉由「模範生與市長合影」的機會,用各種方式傳達訊息給 韓國瑜市長的年輕朋友,真的很棒。

當然,這些年輕朋友他們實際的內心思考我無法觸及,但從他們的表現來看,我非常非常佩服,因為他們一點也不「嗆」。

很多媒體(不管是對韓反感或是支持韓的)說這些學生是接連「嗆」韓,於是有人喝采,有人痛斥。但我認為用「嗆」這個詞卻已經扭曲了,也過分詮釋了實際的狀況;他們並沒有「嗆」,我看見的,都是溫和、幽默且有創意的提醒。


雙重標準

#閒聊開始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樣的感覺,總之我是覺得,台灣大部分的政治爭論,都在「雙重標準」偏差上打轉。

大概有兩種類型:

1. #前後不一:「他以前那麼說,現在竟然這麼說。」或是「他對那件事反應那麼激烈,對這件事卻默不作聲。」(或是相反)

2. #因人而異 或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他對自己人都那樣那樣,對外人跟敵手就這樣這樣。」


點子:紀錄中國網路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首先我要承認,我對於我 9 歲時發生的 #天安門事件,如今並沒有太深刻的感受。

如果要比較,2010年底發生在中東北非的 #阿拉伯之春,對我的影響更大許多。一來那時候的我已經是個對政治有很多想法的成人了(廢話),另一更關鍵的因素是,在我參與的 全球之聲 / Global Voices…

These were the top 10 stories published by 鄭龜煮碗麵 in June of 2019. You can also dive into daily archives for June of 2019 by using the calendar at the top of this page.

About
鄭龜煮碗麵
提供大量的問題,但沒有解答。
More information
Tags
Ed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