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系大學求生守則第二條

欣賞日出之美──電機系學生的生活

李丞恩
Sep 8, 2021

這是你這輩子第一次遇到這麼棘手的作業,你已經連續四天從晚上七點寫到早上五點,卻還是有抓不完又解決不了的bug。而deadline就在今天午夜12點,如果寫不出來,學期成績的5%就要飛了….奇怪,以前高中的作業只要動筆寫一寫,了不起用電腦打成報告就好了,怎麼現在得為了這一坨英文和阿拉伯數字以及特殊字元的混合物絞盡腦汁?你緊張地看看課程大綱,這麼難搞的事情,這個學期究竟還要發生幾次?四次?七次?還是十二次?

以上的故事聽起來很像鬼故事,然而這在電機系的同學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確實,電機系的生活是充實而緊張的。經常有人說電機系的壓力非常大,課業很重。然而哪個系會說自己課業不重的、讀書不辛苦的?有些人社院的同學每周都要念幾百頁的文本啊?何以見得電機系在全球普遍「壓」冠群倫?

從上一節我們已經了解大學生活的各種活動可分為四類:課業、社團、人際以及打工。從本節開始,我們將專注在課業與人際方面的事情。為此,我要介紹「劇本」的觀念,「劇本」流傳於各系學長姐、教授與同學的耳語間,記載了同學們通常在什麼時候有哪些該完成的事情。以電機系而言,我們需要兩本劇本:描述大學四年的劇本、以及一個學期的劇本。

劇本這個名子是我取的,系上同學並沒有對這個概念有統一的稱呼。至於為什麼不稱為行事曆,是因為行事曆的時間通常是被定死的,比較沒有彈性。

電機系四年的劇本(大劇本)

通常,每個學校的每個系都會有一套關於四年生活的劇本指引每個學生這學期或這個暑假要幹嘛,修那些課(修課會在三、四節解說,故先略過)。故劇本可算是一個系傳統的一部份。以清大電機系為例,一套在本系之間流傳的劇本是:

圖一、清大電機系流傳的一份大劇本

當然每一個世代都有所不同,這兩年遇到疫情,狀況也十分不一樣,也可能從此就不一樣了。而每個人也會有自己不同的安排,例如我大四暑假才去企業實習。不過大方向上至少這套劇本在我們系是行之有年的。在這套劇本中,我認為每件事情都很重要;換言之,正因為每件事情都有它的意義,才會被學長姐們集體的智慧放進劇本中。但除了找專題這種本來就是必修課程的事件外,你也不一定要把劇本當成任務清單,一項一項的完成。因為正如同上一篇所說過的,每個人能承受的總負荷都是有限的。或許你到了大三、大四也會有其他想法也說不定。

因為每個電機系的劇本都不同,如果你不是清大電機系的新生,那開學後首要之務是跟你的學長姐問到這份大劇本。不過,由於各系會有的活動,有些是性質類似或大同小異的,因此我就花一點篇幅簡介這些活動或事件:

  • 新創營

清大電機系每年暑假固定舉行的營隊,只限電機系與電資院學士班新生參加。除了一般營隊常見的活動外,還會有一些與大一課程相關的教學,使新生能對電機系與大學生活有初步的了解,以及先認識一些未來的同學。要注意的是清大電機的新創營不是迎新宿營(我沒有參加過,因此不多作介紹),兩者是分開的活動。

  • 耶誕舞會(耶舞)

各系的耶舞可說是新生的一大盛事了吧!通常耶舞是數個系(可能跨校)聯合,在確保男女比例相等或理論上都能找到舞伴的前提下,在聖誕節前後找夜店或是飯店舉辦。通常會供應一些食物跟酒類,以及讓參加者秀舞技的環節。通常新生最期待的就是跟異性共舞了。不過這個環節通常不會太久,通常只有兩隻舞的時間。

通常舞伴會一開始會由主持人配好,不過對方也有可能直接不理你跑走,所以有些人都是到了教舞的環節才開始臨時找XD

  • 電機之夜

每年電機系固定的演出,通常會有學長姊、教授還有外系的同學前來觀看。通常由大二同學主辦,大一同學表演。包含演戲、熱舞、才藝表演等項目。

  • 找專題教授

如果預定在大三和大四做專題的話,那麼大二下就必須開始找指導教授了。大部分同學會在專題說明會前後開始寫email詢問各位系上的教授,收到信後,通常教授會找時間一對一跟你討論題目,較熱門的教授可能會和有興趣的同學們在同一時間座談。通常人氣較好的老師由於容易有很多同學找上門,有時候會要求同學投履歷,而最常見的篩選標準就是──沒錯,成績。所以大學的成績真的很重要!因此,最晚從大一下一開始就必須嚴格控制好自己的成績。

  • 暑期出國交換

清大電機系補助同學在大二暑假參加暑期交換。清大電機甲組是保證可以交換,而乙組則是需要先申請並通過審核。通常同學可以自行選擇想去交換的學校,去的國家以美國為大宗,對日本文化比較有興趣的同學也會選擇去日本。雖然系上會以獎學金的方式補助一些旅費,不過通常暑假交換所需的費用會比獎學金還要高。可參考我大二那一年的申請通知,未來數年若疫情緩和,可再參考我們系上新的的公告。暑期交換通常是去修對方的學校第三學期的課程(國外的大學通常一年有三個學期,第三學期對應台灣的暑假),或是參加暑期交換生的project,當然各種觀光行程也是不可少的。

本系另外還有一個project是和北京清華的同學交流六周,會有三周在台灣交流,三週到北京交流。據我所知,通常是做一個電機相關的project。

想當年我大二時,乙組含我在內有十二位同學申請暑期交換,選十位通過,而我就是那兩位被刷掉的同學之一……所以成績真的很重要!還是那句話,最晚從大一下一開始就必須嚴格控制好自己的成績。

  • 企業實習:

大部分的同學會在大三暑假或大四暑假參加企業實習,通常可經由系上統一推薦或自行尋找。以電機系來說,一些半導體大廠如台積電和聯發科、英特爾等等是最搶手的職缺。如果在實習表現好的話,實習的公司可能會邀請你在下一個學期中繼續實習。當然實習是會支薪的。

我自己是到工研院實習,實習是一個能讓同學發揮所學的機會,切身體會到電機系教的東西是派得上用場的。我自己也在實習時學到不少業界的基本能力,例如Linux系統的操作、github跟docker這些軟體怎麼用等等。

  • 學期交換或學年交換:

一些有意在未來出國留學、或比較有冒險心的同學會選擇一整個學期或一學年出國交換,需要注意的是回國後抵免學分的問題,以及回國後台灣可能剛好已經開學數週了,因此會有上課銜接的問題。不過這幾年碰到疫情,相關的計畫可能就熄火了。可以參考本系去年的說明

  • 做專題:我會在求生守則第三條與第四條詳細說明
  • 申請研究所:之前已經提過不會講解這一塊。
  • 補習:個人沒有補過習,Dcard和PTT上面有不少相關資訊。

如果我們著重在學術能力培養,那麼電機系四年的安排通常是循序漸進,將同學漸漸培養成一位「能夠成為工程師的人」:

  • 大一:專注在數學、物理、程式能力的培養
  • 大二:系上基礎科目
  • 大三:做專題,以及藉由專業科目培養實力,確立未來發展目標
  • 大四:與大三相同,並補足學分與準備就業/研究所

不過,有些事情是有名額限制的。例如當營隊的工人、出國交換、熱門教授收的專題生人數,這些都有名額限制。能不能獲得這些資格,通常取決於你的課業表現或人際能力,以及──卡位的早。

這一小節也可以當成是清大電機系的一個概況簡介。如果你對我們系有興趣,可以參考以下的網頁:

清大電機系高中生專區

清大電機-獎學金與出國

清大電機-系所簡介

電機系一學期的劇本(小劇本)

這套劇本會描述電機系的一個學期會怎麼度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電機系看起來壓力這麼大。大學一學期共有18周(現已研議調降至十六周),要注意的是每周的事情是不大一樣的。對一個電機系的同學來說,這些事情會需要他大量的心力來處理:

  1. 寫作業:寫作業:電機系的課程基本上都會有作業,出作業的頻率可能是一學期四次、七次或每周一次。通常電機系的同學會把需要花兩天以上才能完成的作業稱為「大作業」。
  • 如果是一學期四次,那麼四次作業應該都會是大作業。大作業至少都需要花一個週末到三、四天,並投入全心全意的處理。
  • 如果是一學期七次,通常一次作業一至兩個平日的晚上就能夠處理完,難度也不會太高。
  • 如果是每周一次(一學期12~13次)的作業,通常不會花太多時間。唯一的例外是本系某位教授開的程式設計,每周的作業都是大作業,要花上四到五天寫……

2. 做實驗:

  • 以清大電機系為例,必修的實驗有兩門,且必須選修三門系上的實驗課,總計五門實驗課。雖然電機系並不是每學期都有實驗課,不過仍要花一些時間處理實驗報告。
  • 然而最累的實驗課應該是普通物理實驗,幸好清大電機系只要修一學期。
  • 請務必拿到學長姐實驗課的考古資料或家傳,以作為預習之用。

3. 平時複習、準備期中考、期末考:就是念書。

4. 每個學期的final project:除了期末考外,有些課程會要求同學在學期末時,使用這學期所學到的知識,實際製作一個作品。Final project會是實體作品、電腦程式或軟體模擬之一,並且通常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製作。

5. 交報告或準備口頭報告:電機系的課比較少見,通常是通識課才需要上台報告並撰寫書面報告等。清大的大學中文(也就是其他學校所稱的大一國文)只有一學期,整學期就是教你如何寫好符合學術規範的讀書心得與通識課的報告,因此這堂課務必要好好上。

6. 做專題:大三或大四,這點會在第四節詳談。

因此,以本系為例,考量到這些事情對時間的分布情形,壓力的變化大致呈以下走向:

圖二、電機系學生一學期中壓力隨周數之變化圖

大四由於學分數通常會比較少,壓力會小一點(如果你有輔系或雙主修例外)。通常我將一個學期分為四個階段:

  • 第一周~第五周:長草期
  • 第六周~第十三周:壓力高原
  •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戰間期
  • 第十六周~第十八周:期末地獄周

讓我們使用大學活動的四大分類來分析發生了什麼事:

  • 第一周:通常只會描述課程大綱,處理加簽(讓沒選到課的人也能修這堂課的制度)等。因此會提早下課,也沒有課程進度。社團會開始發送招生文宣,會有比較多時間和同學相處或出去玩。
  • 第二周:正式開始教學,各社團的活動通常也是這時候展開。直到第五周為止,除了零星的作業,通常不會有太大的事件發生。
  • 第四周:如果有修出四次作業的課程,通常這時會拿到第一份大作業,不過難度通常是四次作業中最簡單的,且此時寫作業的時間很多。
  • 第六周:考三次期中考的科目開始考期中考。壓力高原開始。
  • 第七周~第十三周:大一和大二時,由於科目較多,修的課也可能來自各科系,加上通常同時會有考兩次期中考或考一次期中考的科目,加上大學的期中考延後或調時間算是家常便飯,因此第六周到第十三周的壓力高原,可能每周都會有一次期中考或大作業,以及一周至少一份普通作業要處理。社團活動也正常持續。如果有兼任家教的話,通常家長是會願意讓你在期中考周請個溫書假的。
  •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這三周是戰間期,連續不斷轟炸的期中考終於結束了。然而很有可能有一份大作業(最後一份)會落在此處。通常每個學期最後一份(普通)作業也要在第16周此時繳交出去。第16周同時也是大多數同學開始準備期末考的時間。部分社團的成發(例如弦樂社)通常也是在這個時候。
  •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期末地獄的慘象實在不忍描述,容我直接宣布會發生哪些事情:所有科目的期末考都會擠在17、18周,final project也要在此時做完繳交(好心一點的老師會延到第19周)。基本上電機系沒有人能在這兩周好好睡覺的。往好處想:一旦做完就解脫了~

下圖是我大學某幾個學期的期中考分布表。雖然大三下是我四年來需要期中考與期末考的科目最少的一個學期,不過當時仍有專題、其他實驗課以及有大量作業的課程需要處理,因此也並沒有比較愜意。如果對科目的名稱不慎了解沒有關係,重點是,即使拔掉高微(我在數學系輔系的課),這張表格仍顯示了電機系真的是從第六周一路考到第十八周的系……

圖三、筆者的期中期末考時間分布

注意像是國防這類課程的期中考也是要準備的,國防課的期中考會先公布題目,教官會請同學事先找資料準備。關於國防課的妙用請見求生守則第三條。另外,若將來若改制為一學期十六周,由於備課對教授來說是大工程,如果教授很忙,他可能沒有時間做相對應的修改,因此課程內容可能不會有縮減。我預計是長草期和壓力高原會各縮減一周,而所有時間的壓力值+1。

總而言之,念電機系因為課業上時再是有太多事情要處理,具體而言,一個科目一學期可能有400~500頁的PPT或原文書的10章左右,再加上20次左右的作業(可能有1/3是大作業),以及其他課程的報告等,因此可以確定一定會熬夜。以我個人來說,頻率大約是一學期10天~20天左右。截至畢業為止,我還是不認識哪位同系的同學可以保證自己四年來從來沒有熬過夜。通常要到大四選課與時間較為自由後,熬夜的情形才會有所改善。

對電機系來說通常大一大二基礎科目較多時,準備考試會造成比較大的負擔;到了大三與大四後,由於科目更為專業,實作機會變多,因此壓力的主要來源會是作業與專題。

電機系新生開學後最該做的事情

電機系是一個講求團隊合作的系。在職場,所有工程師都是團隊合作,幾乎沒有單打獨鬥的情形。因此,「如何與他人合作」是電機系最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認為大一前七週是最關鍵的時期。如果能安然度過大一上前七週,通常四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我認為關鍵就在

「你能不能在大一交到足夠多的朋友」

(印象中這也是葉丙成教授所說的)。

以下的篇幅或許對所有系都適用,但是我認為對電機系而言非常重要。

為何要在前七週交到足夠多的朋友呢?不只是因為朋友是出外求學的心靈支柱、學術切磋的好夥伴,也因為在大學,「情報的交換」非常重要,例如各教授開課的評價、成績分布(現在有些教授不會公開)、哪些社團值得參加、學校附近哪裡開了新餐廳便宜又好吃,系上哪位同學分組報告很雷包、通識課的評價……不勝枚舉。因此,如果有類似清大電機新創營或各系迎新宿營的活動,我會十分建議參加。因為你在這類型營隊認識的系上同學,通常在開學後七週內都會是一起探索大學生活的好夥伴。同時他們也會是你系上人際關係的起點,得以由此認識越來越多同學。

而「前七週」這個時間點是因為,大一上除了耶舞以外的活動,通常在開學第一個月就會結束,且根據大劇本,第六周通常就會開始期中考,進入壓力高原,一切都會被迫上軌道。第七周後,通常系上的人際小圈圈已經有個雛形,而到年底前,系上各個小圈圈就會定形。就筆者的觀察,我們這一屆的同學分群,大致也是在大一上定型,大一下穩固的。

(插播一下:也就是說,如果只把範圍限定在同系的對象,那麼「大二聖誕節魔咒」是正確的,甚至我認為應該提前到「大一端午節」。)

通常每個系都會有「直屬」的制度或文化,在一個良善的直屬傳統中,學長姊會熱心的提攜學弟妹,並回答新生大學生活中疑惑。如果你的直屬學長姐與我的直屬一樣用心,那麼他們一開學就會找上你,跟你簡介你的系在做什麼,甚至好一點的應該會請你吃飯。通常直屬會以抽籤或學號決定,在開學前兩週務必與你的直屬,尤其是大二的學長姐混熟,並向他們請教貴系的劇本,如果你找不到你的直屬或被直屬放生,請務必找到其他願意收留你的學長姐。如果沒有,請參加社團,去尋找同系的其他學長姐抱大腿。如果再沒有,就請在日後多參加各種活動,多認識學長姊,與他們交朋友,方能平安的度過大學生活。

此外今年因為疫情很可能又會遠距教學,那麼可以把「開學」改成「開始實體上課的第一周」,或著直接利用臉書、Line系群等等設法找到直屬學長姐。我相信只要你表明自己的身分並有禮貌地請教,他們都會很樂意幫助你。

我也想跟各位已經大二以上(尤其是大二)的同學們說,開學後請去找到你們的直屬學弟妹,多跟他們談談這個系有趣的事情,讓他們對這個系有溫暖的印象。另外,絕對不要因為性別或其他因素就冷落你的直屬學弟妹,這是很讓人鄙夷的態度。

家傳與考古題也是直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大學的考試與作業與高中有非常大的不同,不同科目間的知識內容、使用的工具也有所差異。家傳是過往課程的講義或筆記,以及作業內容;考古題則是過往期中期末考的題目。劇本、考古、家傳合稱電機系的鎮系三大法器。

結論

我利用劇本的觀念簡介了電機系四年以及一個學期內的生活。劇本、考古、家傳三大法器的觀念將會大量的應用在第三節到第五節。最後,大一新生開學時請在兩周認識自己的直屬學長姐,並在七週內交到足夠多的朋友

文末我要感謝我所屬的清大電機18家18~24級的所有直屬學長、學弟妹、以及同學們彼此照應、以身作則建立一個堪為全系,乃至於全校典範的直屬文化。也感謝21級的同學們,在過去四年中充分展現了互助友愛的精神。

求生守則第一條: 大學生必備的妙妙公式 — 論大學生活的樣貌

求生守則第二條:欣賞日出之美──電機系學生的生活

求生守則第三條:傅立葉轉換是什麼,可以吃嗎? — 電機系大學部的課程簡介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李丞恩
李丞恩

Written by 李丞恩

虎火人造纖維海女振動化纖

Responses (1)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