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作所學到的事-資訊服務業 Sales
You are Here. 找出要去哪裡之前,你得先知道自己身在何方。
承上篇,因還不確定未來職涯方向,想先盤點自己過去工作所學到的事:
→第一份 廣告業 AE/SAE (2016/7~2018/2) 文章連結
→第二份
資訊服務業 Sales Specialist 業務專員 (2018/3~2020/8)
資訊服務業 Customer Success Specialist 客戶成功專員 (2020/9~2022/2)
因在同公司內經歷部門與職位轉換,本篇僅先分享第一段經驗:
- ERP 事業群─負責銷售 SAP ERP 顧問服務
- 商業智慧事業群─作為 Power BI 儀表板視覺設計顧問、協助業務 Pre-sales 的客戶成功專員(下篇分享)
Part 1. ERP 業務
[Why I applied for this job]
每個人的人生中,至少都要做過一次業務。
在台北生活將近七年(求學+就業),其實一直更喜歡家鄉─高雄,剛好有些拉力與推力交互影響,某次球友介紹參加研討會,幫我牽線高雄的資訊公司,心想要回南部的話,資訊業薪水會好一點點吧…(至少跟行銷業相比?)
而關鍵因素大概是面試時總經理的一句話:「每個人的人生中,至少都要做過一次業務。」當初似懂非懂,不過隨著經驗累積,真的很認同他的分享,因為不管是怎麼樣的工作,或多或少都需要具備業務特質,如何表達、溝通討論、談判到關係維持;身為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性質業務,偶爾會碰到不同產業的 CIO 或老闆階級,對於日後的眼界幫助不少。
巧合的是,二面後發現好麻吉的摯友 J 也在這間公司,打聽後環境與文化都不錯,應該可以試試!(後來才知道 J 就是非常正向積極的一個人哈),總之即使完全不懂 SAP、也不了解 ERP 是什麼,因為很想回高雄就接受 offer 了…
先稍微科普一下 ERP、SAP 是什麼(知道或懶得看可以跳過這段):
-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支援規劃)
ERP 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整合企業整體作業流程及資源,提供即時而正確的資訊,就像是企業的神經系統,建立、接收、協調各種訊息。
→中大型企業通常採用的 ERP 為 SAP、Oracle、鼎新等廠商 - SAP (既是公司也是其產品名稱,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SAP 是一家德國的軟體企業,主要提供企業管理解決方案,是全球最大的 ERP 企業軟體應用領導廠商(可以把他想成是 ERP 界的豪華進口車)
若一間企業要導入 SAP ERP,需要購買下列 3 個項目:軟體授權、顧問服務、系統設備(硬體/雲端),整個專案總額至少台幣兩三千萬以上,因此主要目標客戶為因應組織擴張需要全球佈局&集團管控、稽核(保留所有交易修正的紀錄)、期望達到業務財務一體化/集團化單一營運平台,且營收穩定的企業。
而我就職的這間公司主要業務就是提供 SAP ERP 顧問服務,團隊組成有:PM 專案經理、AP 模組顧問、ABAP 程式顧問、Basis 系統設定顧問、Infra 系統架構顧問。
如果用多數人可以理解的話來形容,就像是將企業的「產、銷、(人)、發、財」做系統化的管理,各模組可以整合運作,也可以獨立作業;ABAP 顧問則提供程式撰寫服務,大部分做為客製報表及外部系統的介接程式開發使用;因此依據客戶需求與企業規模,決定 ERP 導入專案的規模與價格。
[What do I do]
做為一個銷售 SAP ERP 顧問服務的業務專員,我主要負責:
- 業務準備
客戶背景瞭解(基本資訊/公司組織/財報/近期新聞/產業鏈上 SAP 的客戶/競爭者)、成功案例整理
→養成應徵或面試之前盡可能蒐集完整資訊的習慣,正職就像當 account brief 在做、短期打工則簡單瀏覽公司資訊(確認是間正常公司)。 - 客戶拜訪
從陌生開發開始,到客戶家進行公司簡介、需求了解、提案報告、高階簡報、議價、專案相關會議等,詳如下述階段養成
→我蠻喜歡去拜訪客戶,跟客戶當面交流常常可以獲得許多能量或學習;只是超討厭打電話陌開,後來這也成為不想做業務的主因。 - 研討會協助
在職期間公司曾主/協辦 AIoT、GDPR、SAP 原廠、Microsoft Azure 應用、企業數位轉型等議題的研討會,負責業務邀請、活動問卷調查設計
→有研討會時就會比較願意打電話,畢竟有話題邀請客戶參加。 - 專案啟動會議主持
事前準備(測試/排練)、協助客戶&PM 溝通協調、會議節奏掌控,以及設計公司專案啟動會議的簡報範本
→雙方高層及專案成員參加的會議,因台風不錯,有時候主管也會請我主持其他業務的啟動會議,主持難免會有點緊張,倒是挺喜歡過程;前文提到後來做簡報都很認真排版,因此被交代跟行銷單位合作產出範本時很高興,畢竟簡報風格一致不僅吸睛也更專業,減少 PM/顧問在簡報上花的時間,也提升客戶的閱讀性。 - 業務階段養成
業務就是連結人事物的關係創造者。
- 陌生拜訪及簡報
(1) 名單篩選:資本額 1 億以上/跨國企業/IPO/二代接班/集團母公司使用 SAP 等
(2) 資訊/財務相關主管優先,爭取拜訪機會/初步了解潛在需求
(3) 進行公司 & SAP 簡介 - 建議書規劃及撰寫
(1) BANT 釐清是否成案:Budget/Authority/Need/Time
(2) 其他輔助資訊:公司資訊(營運狀況/人員變動/擴充計畫)、IT 狀況(人員穩定度/成長需求)、資訊專案狀況(最近在忙什麼/大概會忙多久)、對手的服務狀況(同業)
(3) 依照客戶需求提供不同方案的初步建議規劃書(新導入/升級/系統轉換/維運/…) - 溝通協調(客戶/原廠/合作廠商及內部顧問)
(1) 持續探聽客戶評估想法:評選方式(老闆決定或小組投票)、成員(決策者/影響者/支持者/反對者)
(2) 流程需求調研:釐清產業特性與關鍵需求、確認專案規畫範疇
(3) 廠商溝通協調:SAP 軟體授權數量、系統架構/硬體方案與品牌偏好
(4) 專案規劃書與報價單提供
(5) 議題回應:了解對手動態、客戶內部評價
(6) 高階簡報:針對關鍵績效指標與業務痛點,提供解決方案與效益分析,為下一步做準備 - 議價談判
(1) 掌握議價流程:採購先議老闆後議 or 主管/老闆直接議?
(2) 關心對手議價時程與狀況:議價順序安排
(3) 議價準備:價格區間整理,討論上/中/下策 - 合約處理/發票開立
(1) 提供合約:確認合約內容/付款條件,與客戶及雙方法務來回確認/用印(如果是中國公司,要特別注意境外稅的處理,例如增值稅/附加稅/企業所得稅,合約上必須寫清楚誰負擔)
(2) 後續各期驗收單與發票開立
[Who I mostly learned from]
- 小主管─V:有個聰明漂亮又得疼的小主管很幸運,老實說就是多少會被偏愛(例如被指派到比較好的客戶?);很多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正在跟她學到東西,例如每一次的有效溝通都應該要
(1) 準備(目的先想好)
(2) 結尾時 Re-call to double-confirm,可以用「這樣理解對嗎?」這樣的說法來確認
(3) 探聽更多客戶的想法─「你覺得這樣子如何呢?」、「有什麼其他意見或建議?」 - 大主管─S:工作認真且樂愛分享經驗與水果(XD)的副總,每次對客戶/廠商的合作或談判能詳細分析,「報價單不是算數問題,是業務問題。」讓我不僅養成了對數字的敏感度,也更懂很多業務眉角;很感謝他在我提離職時,主動跟總經理提議讓我轉調部門發揮所長。
- 總經理─T:目前工作遇到最有觀察力、且會用人的老闆,而且很有 sense,是很好的領導者,他的理念願景、管理營運策略帶領著公司有方向得前進,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蠻幹一通;當然一定也有不是很認同他觀點的時候,可能懂、可能理解,但還是會基於目前的角度抱怨,或許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畢竟不在其位不懂其故,經營要考慮的面相太多了。
關於總經理善於觀察的小故事:某次研討會排練,他針對某個講者顧問的回饋建議讓我印象很深刻,跳脫原本傳統用的差異比較,馬上用很簡單的概念講故事:可不可以?有沒有?好不好?快不快?並請我協助調整簡報內容,用畫面/動畫輔助理解,搭配講者以生活化比喻說明,最後效果很好,讓難吸收的硬資訊用很好消化的方式傳達,會後詢問度很高。
另個小趣事是那次的研討會,剛好發現他居然是我大學好朋友的公公...台灣真的很小,人與人的連結就是那麼奇妙:)
[Other takeaway]
設身處地,專業呈現。
- 看事高度與立場
業務的角色需要不斷與人合作,不管是客戶高層/資訊/財務/採購各單位、公司內部的營運與後勤團隊、或外部廠商都是,最重要的是學習尊重&傾聽:尊重對方的經驗/立場/使命、以及傾聽&努力理解聽到的話,更或者言外之意。
→即使不當業務後,對於我看事情的角度還是幫助非常多。例如一般 v.s 高階簡報的呈現(點 v.s 面)、簡報架構設計與邏輯、內容規劃、溝通談判等能力。 - 回應客戶的方式
當客戶想的跟你(或顧問)想得不一樣,首先需要委婉表達這是我們的處理原則,但也明白客戶的需求或疑慮,可以再一起討論怎麼解決比較適合。
→除了在必要時須懂得拒絕、調整客戶的方向;也要知道「定義」的重要性,尤其是 What & Why?雙方溝通有沒有在同一個點上?你說得對方有沒有理解、對方想要的是不是這樣? - 專業術語 VS 淺顯易懂
不是所有相關決策者都有 IT 背景或相關經驗,如何用生動的例子呈現陌生的概念很重要。例如想說服客戶將機器放雲端,可能可以用「以前都把錢藏在枕頭下,現在人都存在銀行」、或是系統架構成本可用租車和買車的比喻去說明。 - 擔任公司內部導入 ERP 的 Key User
參與業務流程討論與確認、協助撰寫整合測試劇本/教育訓練範本/測試、特例處理確認,過程中更懂客戶導入 ERP 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狀況。
→導入系統其實並不一定會減少人工作業或流程,但從管理層面來看是必須的。 - 情緒管理
公司簡介裡有介紹一個理念是:「不要為事情的發生為反應、只為結果而行動。」以前常覺得只是個標語,殊不知未來在遇到某些挫折或狀況時卻會想起這句話,可能當下心情很阿雜,但情緒過了以後還是要處理問題,必須回想目標是什麼、可以怎麼解決事情;以我的經驗,通常吃冰淇淋可以讓自己冷靜,冷靜下來就能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
[Speacial thanks]
- 同梯 & 飯友們:感謝受訓期間的同梯、業務夥伴、飯友們,一起吃飯講幹話;在我覺得壓力很大時,會拜託同梯抽菸時揪我,去吸二手菸解悶一下哈;現在大家各奔東西,偶爾小聚聊天也很快樂。
- 風險長─C:專案風險評估對公司營運是關鍵的一環,確保經營穩定和可持續性(檢視是否接單、可上線之評估機制),每次 pre-sales 如果有經驗豐富的 C 大支援就很放心,還跟我分享很多他們重機團的五四三,讓我知道顧問 T (留到下下篇再感謝)的各種搞笑傷心(?)事件。謝謝最豪爽的 C 大,永遠敬你一杯。
- Infra / Basis 主管─J:每次要出架構規劃都很給力幫忙、迅速回覆,把關我總是一知半解的規格們,謝謝總是不厭其煩解答我的疑惑。
- AP 主管─Y:業務很後期才有機會跟 Y 合作,一共事就覺得超可靠,認真負責又很有原則,我超喜歡也超欣賞,是那種如果她今天自己出來開公司,我會想加入的主管。
- 經營企劃─J:其實培訓時很討厭她的管理方式,不過一直對她給的面試建議印象很深刻,很感謝她願意告訴我那樣講不適合(講了什麼就不透露了,那時候還很菜,想知道請私訊:P)。
- 還有太多族繁不及備載的好同事們,請讓我放在心裡(不然這篇文章不知道何時才能見天日),真心謝謝公司的所有主管與同仁,不管是不是同一個團隊或單位或事業群,大家都很好相處、互相照顧,非常溫暖。
一個人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一定也有別人的協助與成全。
[Common problems]
以下是我認為當業務煎熬的部分,但不一定是每個人會有的問題:
- Cold Call:真的超 ! 討 ! 厭 ! 打電話陌生開發,可能是因為臉皮很薄,總是拖到不得不才去做(客戶沒接反而鬆一口氣);如果是已經認識的客戶倒比較沒這個煩惱。
- 薪水不一定高:有些人以為當業務就是靠業績獎金,應該可以賺不少,不過這點每個公司制度不太一樣,像我們就不高,拿到大單才有 bonus,可是接大單沒那麼容易(花費高、公司決策期長等因素),大部分是交給資深業務處理,也要看公司的產能可不可以交付。
- 就是不喜歡:忘記在哪裡看過非常有感觸的一段話:「如果你具備能力,但沒有特別喜歡,你可以把這件事做得好,卻不見得有相應的成就感。你現在可以有好表現,但很難更上一層樓,因為你不會想要求進步。」
That’s me! 常被說反應很快、會說話等很適合做業務,不過其實在業務領域上,我沒有最重要的主動積極、有企圖心,通常是交辦才去執行;回顧來看,對喜歡的事情上心程度明顯差異很多,有興趣的事會努力做到八、九十分(我認為沒有所謂的完美一百分),不喜歡的事情大概追求及格就好,不想花太多心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花時間盤點自己的原因,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
[Some benefits]
相較前一份廣代工作,明顯感受到的好處
- 準時上下班:每天下班路上看到夕陽都有一種「啊~回高雄真好~」的感覺,原來這就是準時下班的滋味,可以吃媽媽煮的飯、跟朋友去打球,下雨也能開車上下班,好幸福。
- 出差頻率:雖然回高雄工作,去台北拜訪客戶或參加活動的機會也不少,可藉機安排跟老朋友相聚。
- 重拾閱讀習慣:除了業務能力外,最感謝公司的一點是相當重視員工的閱讀習慣。不僅定期購買書提供同仁閱讀(也視場合拿來送客戶);其中有幾本蠻值得推薦:《師父》、《刷新未來》、《誠品時光》,礙於本篇主題不是讀書心得分享,我把一些收藏記錄的佳句放在最後面連結供有興趣的參考。
- 企業文化與人文講堂:文化雖然很抽象,但每間真的不太一樣(換老闆也會影響),這間公司很注重人文素養,時常邀請業界知名的講者來分享他們的人生哲學,或多或少應該有讓同仁們更具同理心,不僅僅以專業服人,更重要的是「態度」;對於在職場上相當重要的 Soft skills 也花很多心思,不時有 team building、企業內部競賽等活動。
- 人才養成與傳承─完整的教育訓練課程規劃:一進公司就接受為期兩個月的教育訓練,課程涵蓋相當廣泛,雖然受訓期的管理很像在參加什麼高中生夏令營(讓習慣廣代自由的我備感折磨XD);後續較資深的同仁則有接班人計劃、或是會送去圓桌,不吝投資在培育上。
人才,就是顧問公司的資產。
「謀定後動。」
常需用這句話來勉勵或提醒自己。
我算是一個想做什麼就去做的人,講好聽一點是行動力高,有時則是欠缺考慮。如果能在行動前先想好目的與策略,不僅勝算提高、也事半功倍,so why not?不僅是銷售的時候,提案、面試、任何需要溝通或表達的場合都適用。
計劃和準備是成功的基石,但最終實現目標的關鍵在於:能夠在恰當的時機採取行動。
因此最後分享一個總經理的說文解字:
「當下」的英文是什麼?
HERE NOW.
其實當下,就是此時,此刻。
Right here, at this moment.
兩個字倒過來就變成:NOWHERE.
期許未來能找到一份符合這精神的工作,主要內容可以讓人因完全投入(here now)而感覺不到時間或環境的存在(no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