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除魅化 2] 新手友善:你阿嬤都知道的八大雲端觀念 (上)

HFC
7 min readApr 2, 2023

--

目錄

1. Server 是什麼?
2.
雲端產業 (Cloud Industry) 的本質
3.
雲端 (Cloud) 與地端 (On-premises) 的區別
4.
混合雲 (Hybrid Cloud) 架構 & 多雲 (Multi-Cloud) 架構

5–8 請見下集

Let’s back to the fundamental.

你阿嬤都會的八大雲端觀念,清清楚楚基基本本。
本來想要 1–8 一次給到大家,但真的太多了,索性就拆成兩上下兩集,本篇為【上】集。

商管的同學學會這些絕對足夠你唬爛你的主管,包準以後數位轉型相關的專案都歸你 XD;理工的同學如果還沒了解這些,請去旁邊面壁思過 (笑

1.Server 就是功能比較好的電腦,一樣有 CPU, RAM, Disk, NIC 等,企業的系統/服務 (Application) 運行在 Server 上面提供給 End User 使用

企業使用 Server 來運行系統 (Application) 提供服務。

面向一般大眾的如購物網站、網路銀行、你手機上的 APP 等等;面向企業內部的如 CRM 系統、ERP 系統或是線上打卡系統等等。以上這些系統都運行在 Server 上面提供服務,讓 End User 如你可以連線進去使用。

Server 本質就是一台台比較強大的電腦,一樣有 CPU (中央處理器)、RAM (記憶體)、Disk (磁碟)、NIC (網卡),甚至有些 Server 還有 GPU (繪圖處理器),當然規格會比你的電腦好上許多。Server 的規格會依據運行系統的特性進行特化,例如有些系統需要較多的記憶體,就會將 RAM 規格調高,這與你在選購你的電腦的時候選擇的規格的邏輯完全一致。

為了能夠有效利用這些具備強大規格的 Server,通常企業會運用虛擬機 (VM, Virtual Machine) 的技術切分 Server 的硬體資源,分配給不同系統

2.雲端 (Cloud) 的本質是將企業管理/維運機器 (Server) 的風險外包,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加值服務。最重要的是「以時間計價」。

常見公有雲 CSP (Cloud Service Provider)

Obviously, 雲端是一門 B2B 的生意。

企業自行運行 Server 的時候會遭遇到很多的風險,例如以下:

  • 硬體故障之風險
    企業必須自行負責硬體的維護與更新,當硬體產生故障,無論是硬體本身出問題或是人為操作疏失 (e.g. 設定錯誤、踢到電源等),需要依靠人員逐步檢查除錯,再予以維修更新,恐曠日廢時,造成服務長時間中斷。同時也需要雇用大量人員進行維運。
  • 資源浪費之風險 (容量猜想)
    企業的 Server 可能遭遇大量連線,為避免承受不住而當機 (像是搶演唱會門票的時候時常會在同個頁面卡住很久),企業若是為了避免當機多買了很多台 Server,但其實大部分時間都用不到,這會造成 IT 資源的浪費
  • 災害備援不足之風險
  • 系統升級不及之風險
  • ……

總而言之,企業在自行運行 Server 的狀況下,企業需要自行承受機器維運之風險。除此之外,購買 Server 的硬體是屬於企業的固定成本 (Fixed Cost),若企業為了應付特殊情況而大量購買 Server (e.g. 購物節的大量用戶連線),除了在非尖峰時段造成 IT 資源的浪費以外,在財務上資金使用的效率也會變得很糟糕 (大家應該都能理解當大量資金押在流動性低的資產上是很大的財務風險)。

雲端的優勢

雲端計算六大優勢
AWS, 2017


1. 將大筆開銷轉化成變動費用
2. 從規模經濟中獲得優勢
3. 停止猜想容量
4. 增加速度和靈活性
5. 停止花費資金在資料中心的營運及維護
6. 在幾分鐘內將業務擴展到全球

使用雲端服務,若運用得當,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提及這些風險。

雲服務提供商 CSP (Cloud Service Provider) 提供介面讓用戶可以直接點選的方式在遠端啟用、設定及操控位於 CSP 資料中心的 Server。而實際上在資料中心的硬體設施就會交由 CSP 來負責維護,CSP 會為硬體故障負責。

雲端基本上是以使用的時間進行計價。用戶相當於向 CSP 租用他們的機器及服務。想用就開起來,不想用就關掉,你只會為你機器運行的時間付錢,將固定成本 (Fixed Cost) 轉換為變動成本 (Variable Cost),財務的靈活度大幅度上升,同等於 CSP 為你承擔可能的財務風險。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Console 頁面

雲端服務的本質,就是將維運及財務的風險轉嫁給雲服務提供商 CSP (Cloud Service Provider)。當然,這些服務需要付出你的錢做為酬勞

3.雲端跟地端 (On-premises) 的區別,就是機器 (Server) 「集中放在別處」或「自家後院」的區別而已

順著上一點的內容,企業在自家後院運行的一堆 Server,就稱為地端 (On-premises, or On-prem);而 Server 運行在 CSP 的機房/資料中心,就叫做雲端。

雲端地端的區別,僅僅就是機器 (Server) 運行所在地的區別,跟採用什麼架構或軟體並沒有關係。

順帶一提,若 CSP 的雲服務是向大眾開放的,我們稱之為公有雲 (Public Cloud);若 CSP 的雲服務僅服務特定的企業,或是 CSP 就是屬於某個企業且僅內部使用,我們稱之為私有雲 (Private Cloud)

4.混合雲 (Hybrid Cloud) 架構就是你的機器部分放在雲端,部分在
地端;多雲架構大概率是討論多個公有雲混用的情況

混合雲架構 (Hybrid Cloud Infrastructure)

實務上,混合雲 (Hybrid Cloud) 是企業採用雲端服務的最可行方案。

這是由於大部分的企業在地端已經有大量的 Server,在時間及成本的考量下,採用混合雲架構是最不傷筋動骨,同時能較快產生效益的做法。

混合雲 (Hybrid Cloud) 企業中部分系統運行在雲端 (Cloud),部分系統運行在地端 (On-premises),根據法規、資安及效能以及成本考量 (或者我們整體稱為「雲親合度」) 決定企業將那些系統放在雲端的機器運行,那些系統需要留在地端。

Hybrid Cloud Simple Infrastructure,made by HFC

多雲架構 (Multi-Cloud Infrastructure)

多雲 (Multi-Cloud) 架構則是通常描述企業同時使用多家公有雲廠商 (AWS, Microsoft (Azure), Google (GCP), Alibaba 等) 。當然,使用私有雲作為多雲架構中的 CSP 選擇也是正確的說法。

在多雲的框架下,企業可以策略性的讓不同的系統運用不同公有雲廠商的加值服務。舉例而言,你可以讓 A 系統在 GCP 上運行,使用 VertexAI 訓練機器學習模型;讓 B 系統在 AWS 上面運行,應用它的 Cloud Front 及 Kenesis 系列服務向你的客戶提供順暢的串流服務。

當然,採用多雲架構會貴上許多。而關於企業採用單雲策略 (成本考量) 及多雲策略 (企業風險考量) 的優劣勢,我們可以另外找時間詳細說說

結語

本篇主要專注在名詞解釋和商業模式的說明。以前自己在學/客戶在問的時候,總會被天花亂墜的名詞給搞混,這次藉由相對脈絡化的說明,直接給各位一個懶人包,為整體理解打一個基底,真的連你阿嬤都會。如果你過去雲端接觸的不多,相信會對你的理解非常有幫助。下集 (5–8) 更專注於關於雲端產業的 insights,以及常見的謬誤釐清,對於雲端會有更深層的認識。

如果你對雲端證照有興趣,可以參考目前已經出的 AWS DAS 考取指南,未來還會有更多證照指南釋出,敬請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