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Persona)、顧客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 Map)、接觸點(Touchpoint)
UX 基石課程來到第 4 週,透過每週課後整理筆記、寫心得,這樣寫下而內化的過程,對吸收新知非常有幫助。因此,在內容開始前,我想以 7 個提問將第 1~4 週的課程連結其間的對應關係。以下是自問自答的過程:
Q1:UX 基石的訓練目的是什麼?
學習打造有價值的使用者體驗。
Q2:有價值的使用者體驗是什麼?
創造使用者願意買單的產品或服務。
Q3:使用者如何會願意買單?
因為有感動、有貼心、有真正解決了使用者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Q4:如何釐清使用者真正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做使用者研究、深度訪談。
Q5:如何知道使用者所說的話與行為背後真正代表的意義?
做質化訪談資料分析。
Q6:如何在可能的顧客群體中發覺使用者的樣貌?他們是誰?他們的需求一致嗎?
發展 Persona。
Q7:如何瞭解使用者真實的痛點、真實的需求,好讓設計可以針對性的做改善或創新?
與團隊成員一起畫出 Customer Journey Map。
透過 7 個提問,可以看到每個階段、工具肩負的任務是什麼,與目的之間的相對關係也很清楚。接下來還有 4 堂課,後面的筆記我會再整理像這樣的問答給各位參考。以下正文開始。
本文綱要:
1# 為什麼用 Persona?
2# Persona 是什麼?
3# Persona 的應用?
4# 如何發展 Persona?
5# 為什麼用 Customer Journey Map?
6# Customer Journey Map 是什麼?
7# Customer Journey Map 的應用?
1# 為什麼用 Persona?
- 如何創造顧客?透過發展 Persona(人物誌),尋找顧客是誰;建立Customer Journey Map(顧客旅程地圖),找出使用者體驗的流程會做哪些事情,並分析 Touchpoint(接觸點);尋找產品的利基、使用者的痛點,要提供使用者什麼產品或服務。
- Persona 的角色定位:問題解析階段的收斂
- 因為使用者是各式各樣的人,這些人當中,較有可能的顧客會有幾種 Type,這個 Type 包含使用者需求、生活樣貌、性格、成長背景。
- 為什麼包含這些?因為這些是影響使用者如何使用這個產品?為什麼需要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可以為使用者帶來的價值是什麼?的影響因素。
- 為什麼要找出差異?在較有可能的顧客中找到幾種 Type 以後比對,可以很快找出差異,接下來可以針對差異之處為不同的客群發想設計與提供服務。
- 對設計有什麼幫助?Persona 在設計過程扮演銜接與轉化的角色,幫助創造設計方向並凝聚團隊共識。其過程為:從目標客群中抓一小群人進行訪談與數據分析,設計團隊透過前面的訪談與數據進行分析,發展每個 Persona 的過程(可能是一個或多個),其過程令團隊成員接受與認同,對產品或服務目標產生共識,以順利進入設計的迭代。
2# Persona 是什麼?
- 希望透過 Persona 看見什麼?接近真實的顧客樣貌、能讓設計產生同理的顧客原型代表。
- 如何創造 Persona 的真實感?你會需要一張可以代表顧客形象的人物照片,照片背景類似內文所述的場景。引言的功能是強化記憶點,描述 Persona 的目標、價值觀或最大的困擾。人物故事描述是主文,可以從訪談研究中擷取,轉化為類似的故事情節。最後可以補充一些背景資料、生活環境、使用物品、活動照片或是輔助說明用的圖像或資料圖表。
3# Persona 的應用
Persona 如何協助收斂?將產品與使用者狀態分類為 4 種象限說明:
- 改寫:為已存在的產品,開發新的使用者。例如,透過 Persona 找到目前的產品使用者有哪些族群,找出過去未曾注意過的族群,針對這個族群提供量身打造的服務,吸引新的顧客群體。
- 管理:為已存在的使用者,優化已存在的產品。
- 創造:研發新的產品,尋找新的使用者。例如,發想新產品之前,以發展 Persona 聚焦首要的使用族群是誰?可以利用桌面研究,設定一個暫時性的 Persona (Preovisional Persona),以發想可以提供什麼新概念給這個客群?
- 延伸:為已存在的使用者,設計新的產品。例如,從已知的 Persona 資料中獲取使用者需求,為這個族群的特定需求打造新的產品。
暫時性 vs. 非暫時性的 Persona:
- 差異:暫時性 Persona 用於研究資料不足的情況;而非暫時性的 Persona 則透過篩選出來的目標對象進行研究,擁有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 使用時機:暫時性 Persona 用於尋找研究對象、概念設計與概念測試;非暫時性的 Persona 則用於產品或服務的設計與測試過程。
4# 如何發展 Persona?
發展步驟:
- 步驟 1 — 區分不同角色:用來比較不同角色之間的差異。什麼是不同角色呢?例如高齡照顧管理相關的產品,假設生病、需要照顧的是媽媽,而資訊收集者是子女,決策者是爸爸。此時這個產品或服務需要同時滿足子女與爸爸最在意的事,並且在體驗流程的設計上也要對應到這兩種角色。
- 步驟 2 — 設定變項:從質性分析中發現,可能影響使用者做決定的因素與相關資訊,常見的變項有:行為/ 任務、態度/ 認知、目標/ 動機,其他如年齡、地區、家庭組成等等。變項可以用來比較同一角色,不同受訪者間的相似與相異之處,或是不同角色之間的比較。如何設定變項?從受訪者之間有差異的、與研究相關的、或容易評估的部分切入。例如從使用者有趣的行為開始分析,或是從訪談的問題著手。易於評估的項目有哪些呢?舉例來說,容易轉換成等級或選項的「使用頻率」就是其中一種。
- 步驟 3 — 將受訪者代入:將一個受訪者代入變項,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找到受訪者最在意的體驗流程,並分析重視的原因是否跟其性格、職業或是其他資訊有關?再來是,將多個受訪者的資料代入同一系列的變項中,便可以從中看出受訪者相似及相異的部分。挖掘這個差異,找到 Persona 的故事脈絡。
- 步驟 4 — 找到「使用者模式」:Persona 的收斂階段。由再次設定目標、區分受訪者間的差異、重組與排序 Persona,目的是透過受訪者之間的比對,為專案找出一種或多種 Persona。Persona 背後所代表的顧客可以是群體,也可以只有一個受訪者。
- 步驟 5 — 設計 Persona:這個步驟呼應本文 2# Persona 是什麼?,目的是製作出可以幫助溝通與同理的人物故事與圖像。
5# 為什麼用顧客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 Map)?
- 顧客旅程地圖的角色定位: 設計階段的發散或收斂
- 透過顧客旅程,得以瞭解顧客怎麼來?顧客要去哪裡?中間經過哪些事情影響使用者做出哪些決定?最後,透過理解顧客旅程的決策因素、思考過程,找出使用者需求、痛點,以幫助重整設計架構或體驗流程的優化。
6# 顧客旅程地圖是什麼?
- 透過顧客的視角(Customer),將經歷服務的過程(Journey)用視覺化的方式(Map)展開體驗的全貌。
- Customer 可以利用 Persona 的定義,作為旅程的主角。一種 Persona 對應一個旅程,若遇到兩種 Persona 可以幾乎對應到同一個旅程,那麼便可以考慮將這兩種 Persona 合併為一種。
- Journey 分析的重點是行為的順序以及行為本身。目的是瞭解使用者的思考脈絡甚至是隱憂。當使用者的需求不同時,旅程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兩種情形:一種是循環的,以美食外送平台來說,使用者可能會在選餐點的過程中來回比較,但最終還是會回到旅程的主線,這是一種;另一種是使用者在遇到某個狀況之後就放棄旅程、離開服務,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他是不是需要切開成獨立一個 Persona。Journey 還有一個重要的分析項目是找到「接觸點」(Touch Point),接觸點是顧客與服務接觸或互動的人/ 事/ 物,最好的狀態是能夠正面影響使用者,讓使用者與產品或服務互動的時候被感動。
- Customer Journey Map 通常由一個團隊進行 Mapping,在依序的使用者行為上標記接觸點,或是機會點(可能的接觸點),並記錄下使用者對接觸點的感受與想法,以視覺化的方式展開體驗的全貌,畫成一張地圖。
7# 顧客旅程地圖的應用?
- 專案開始前:與專案成員一起確認對顧客旅程的想像或認知是什麼。
- 研究階段:與專案成員一起發覺實際的顧客旅程樣貌,以及哪些地方跟我們原本想像的有落差。
- 綜合分析階段:與專案成員一起看見哪些發現、機會。
- 設計階段:與專案成員一起思考理想的顧客旅程應該是什麼,以設計出更好的體驗為目標。
結語
UX 基石前 4 堂課的內容,紮實的訓練 UX 基本設計素養,當中全然沒有納入設計方法論,反倒是一層層的提醒:體驗設計是透過紮實的研究、深度的理解使用者而得出清楚的結論,透過這樣的研究過程,才有機會讓設計師發展出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之後我將分享一個有關設計思考的講座筆記,講座內容我個人非常喜歡,帶給我許多啟發。謝謝閱讀到這裡的你,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或建議,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我很樂意也很期待跟你聊天!
UX 基石課程系列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