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旁觀的冷漠社會:談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Andrea Dai
Andrea’s Discovery
Dec 13, 2020
Source: One Future Collective

常言道,「旁觀者清」,真是清到連責任都推的一乾二淨。

想想看小學或是國中的時候,班上通常都會有一兩個被排擠或是「公幹」(講出來都覺得好屁)的人。想請問,看到這些人被欺負的時候,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會願意站出來?

霸凌其實時常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

沒有人跳出來制止,彷彿就是在對施暴者透露:「你可以繼續下去」,這樣消息的訊號。

但當我們輾轉聽到這樣的故事時,卻會驚訝,人性怎麼如此被泯滅?

是,這就是著名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在作祟!

Source: mtholyoke.edu

還記得之前討論過的病態好奇心嗎?人們本能上就是會駐足於血腥、驚悚、緊張的現場,比如說吵架、車禍或意外,但僅止於此:沒錯,我們就是看,然後不做任何進一步的動作,不報警、不出手相救,善盡旁觀者的職責。

事故現場旁站了滿滿一排的旁觀者,大家都只是看著。

最廣為人傳的旁觀者效應故事,發生於1964年,美國紐約皇后區。當地女子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在燈火通明的街道上公然慘遭亂刀砍殺,而據傳住在一旁公寓、共38位的目擊者,沒有報警,也沒有出聲阻止,更沒有人英雄救美,而眼睜睜看著街頭「上演」這齣謀殺劇。

事件反映出人性的冷漠無情震驚社會,也促使社會心理學界往後數十年對於旁觀者效應的研究,用以解釋在事件發生時,越多人旁觀,願意出手援助的人會越少。

即使2007年,期刊《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對此事件重新調查後發現,38名目擊者的數字過於誇張,而事實上的確有一位居民報了警;《紐約時報》也在2016年刊登聲明承認當時的報導「有缺陷」,卻沒有讓旁觀者效應因此冷卻。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想像以下兩個情境:

你在一條杳無人煙的小巷裡,遇到了一個倒在地上、血流不止的人;

你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大路上,又遇到了另一個倒在地上、血流不止的人,哪一種情況下,你會掏出手機來報警?

事實上,隨著人數增加,反正自己不需要採取行動,因為總會有「其他人」會做嘛!這種「個人是英雄,進入團隊變狗熊」的責任擴散感(正如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及),不只對人類,也影響其他物種。

美國芝加哥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梅森(Peggy Mason)於2011年針對老鼠做了實驗。過往研究曾發現,其實老鼠和人類一樣也有著同理心,牠們會協助受困同伴脫困,甚至還會留一些食物給牠們,不過服用過抗焦慮藥物的老鼠伸出援手的意願較低。

基於這項基礎,梅森的團隊將服用抗焦慮藥物的老鼠組成一個「同盟」,以確保「同盟」內的人本來就會對同伴的受困袖手旁觀,接著再將一般的老鼠放入其中進行實驗,結果發現,比起單獨接受測驗,這些加入「冷酷同盟」的一般老鼠,出手意願真的降低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當一般老鼠被放入一般老鼠的同盟中,並沒有影響牠們的出手意願,這項結果可是跟研究人員預測的不一樣。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即使旁觀者效應相關實驗與研究都頗具爭議,也沒有肯定答案,但不可置否,旁觀者在數位時代中似乎更加猖狂。

回想近期發生在台灣最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2019年7月,25歲鐵路警察李承翰遭車上一名男子持刀攻擊,送醫急救後宣告不治。然而在事件發生當下,好幾名同車乘客卻在一旁拿著手機拍照、錄影。

所謂「拍攝者不救」,成為了正義魔人的口號,抨擊這些人只顧用手機紀錄,而非用來求救;當然可以說,他們也害怕遭受波及,但冷酷的真相,或許正是旁觀者效應被推升至極致。

我們常抱怨社會太過冷漠,但人人都會陷入從眾無知、而錯判情勢的狀況:你以為別人會幫,但別人對你其實也有一樣期望;別人沒動作,你也就跟著按兵不動,造成爛攤就擺在那邊,誰也不想碰。

期許我們未來面對緊急事件時,別再面面相覷、猶豫不決:想像你是唯一的當局者,唯有起頭,才能拋磚引玉,突破群眾盲點。

--

--

Andrea Dai
Andrea’s Discovery

Heyy, this is where I occasionally post some worth-sharing, interesting fun facts, knowledge and notes, with another publication about my traveling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