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倫敦的街道上,從沒想過會是這般的冷清與靜默。
原來,平常幾乎客滿到人們拿著酒杯在人行道上聊天的酒吧,會有熄燈、關門的時候。地鐵站內外,總是川流不息的餐廳、咖啡廳,不論是連鎖大品牌、還是小型個體戶,竟然也拉起鐵捲門,貼出暫時停止營業、或是僅供外帶的告示。而那些超市、藥局,調整了營業的時間,以及管制起入店人數;地面上,也用膠帶貼出一條一條相隔一大步的警示線,隨時提醒人們:保持社交距離。
Richard Baldwi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 Twitter)
The Globotics Upheaval: Globalization, Robotics and the Future of Work
一、台積電、捷安特,Dochi?
到底要一間台積電,還是要一千間捷安特,看專利申請數量、僱用人數、薪資與福利、內外銷產值、周邊產業相關度等數據,都只能反映一部分的事實;要討論國家的產業政策,在回顧這兩間公司的經營成果時,必須從歷史與政治的角度來加以討論。
台積電、捷安特(正確來說應該是巨大公司,捷安特是巨大公司的旗下品牌之一)的成立,各自代表着政府與民間的兩股力量。1970…
Envisioning Real Utopia (中譯:真實烏托邦)的作者 Erik Olin Wright 於2016/10/6 應 King’s College London 之邀,就 How to be an anti-capitalist for the 21st century 發表演講及與聽者互動。 Wright 於本次演講中提出裂解資本主義的四大策略,並針對「什麼是資本主義的替代方案」、「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協助弱化資本主義嗎」以及「誰是行動者」三個問題提出個人的見解。
當代科技的進展,通常以自動化與數位化的型態,影響著各個組織和職業對於員工技能的要求。有個常見的論點是,在科技持續創新的情形下,具有辨識、判斷和決策能力的(智慧)機械,將取代現有的白領工作者,未來社會也將因此面臨更嚴重的失業危機。
真的是如此嗎?ManpowerGroup(下稱MG)在訪談全球43國(包含台灣)的18000位雇主後發現[1],更進一步的自動化,雖然可能在某些國家帶來一波淨失業的結果;但同時在某些國家(例如台灣、日本、以色列和加拿大等),自動化意味著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