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這只是開始 · AppWorks School

Nia Fan
Now I’m Again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an 13, 2019

--

結業快兩個月,在準備開工前夕,決定好好沈澱,紀錄這短短半年在 AppWorks School 的奇幻之旅。

最早知道 AppWorks,是源於實習時的 AIC 工作坊,那時候曾邀請 Jamie 分享 NYU talk。(延伸閱讀:實習│IOH 六個月的奇幻旅程

後來,經友人小龜 (組圖二左下角那位) 無限推坑,而展開了我與 School 這段難忘且深刻的緣分。

本篇將會分為幾個部分:School起源、課程簡介、心得收穫

收到錄取通知的 Email 當下真的開心地想要大叫!

AppWorks School 起源

AppWorks School 由 AppWorks 於 2016 年成立,致力提供想投入數位、網路與電商產業的人才,免費、實作、高效與業界結合的紮實培訓計畫。 過去兩年多,已畢業 106 位學員,其中 85% 的校友,在 KKBOX、91APP、Tagtoo、CHOCOLABS、UDN、WeMo Scooter、巴哈姆特、早餐吃麥片等知名企業擔任軟體工程師,工作表現普遍獲得企業肯定。 現經營有 iOS、 Android 與 Web Class。

以上擷取自 School 官網,在求職面試時也很常會和面試官聊到 School 的成立和運作方式,免費高效的培訓計畫更是在畢業後感到相當珍貴的一點;如果有興趣的話很歡迎參加分享會(相關資訊可關注 School Facebook Fan Page),校長 Enid 會有更全面仔細的介紹。

從駐點開始,以下的句子就是我生活最簡單的縮影寫照:

我不在家,就是在 School;

不是在 School,就是在往 School 的路上。

在 School 到底在做什麼?

AppWorks School Training Schedule

以上時間軸簡單劃分了不同時期對於開發技能的規劃。以下再針對各細項補充個人親身經歷心得:

  • 遠距預習|六月底離職後,七月整個月都在家裡看 TreeHouse 影片,這是我非常崩潰的開始,對於程式語言一竅不通,電腦系統運作也是一知半解,後期影片看了三、四次還是不明所以然,非常想放棄的時期⋯
  • 指定專案|在三週內根據設計教案內容實作,更加熟悉遠距所練習的觀念與功能,倒吃甘蔗、開始進入似懂非懂的懵懂期。
  • 專題研討|會根據重要觀念進行分組討論和報告,當下依舊還是一知半解,在後期準備面試時才瞭解這些專題的重要性。
  • 共同協作|有兩次共同協作的練習,跨組和組內都有,透過溝通協調來完成和學習如 Firebase 資料結構設計、如何在現有的程式碼中開發新功能,以及使用 Git 進行版本控制。
  • 個人專案|從發想到實作都由自己獨自完成,成就感爆棚的時期,有絕對的彈性和空間去實現天馬行空的想法,特別是看到自己的 App 出現在 App Store 架上,真的是超感動!
    (延伸閱讀:iOS |我的第一個 App — LOTs 誕生
  • 就業求職|前面的練習和努力,最終都是以求職為目標,School 提供許多資源,讓學員能夠更有效的進行求職。
    (延伸閱讀:求職|轉職工程師之面試心路歷程

在 School 的每天都是充實忙碌的度過,常常一不注意天就黑了,寫完一個 feature 和解完 bug 就又是下一餐的到來。

心得收穫

近期和我見面的人應該都已經聽我分享 School 的事分享到爛了 (笑)
狂熱的推薦程度應該不亞於「你有聽過⋯⋯嗎?」系列

現在教寫 Code 的地方如雨後春筍,線上課程也是豐富地目不暇給,可以選擇在課後或下班之餘進修,真的有必要全心全意的駐點集訓這麼久嗎?

我個人覺得,很需要。

學習程式最常遇到就是沒人可以問的窘境,好比我初期在遠距真的是每天都想撞牆,希望撞一撞就懂了(但,只會流血。)

在 School,不僅有助教,更重要且更珍貴的就是身旁的同學。
良性互動的環境更幫助學習有正向的發展。

Love my iOS classmates so much.

每個人的學習背景不同,有人早已上架 n 個作品,也有人我看她的 Medium 長大 ⋯⋯ 但,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大家都願意不藏私地分享

當遇到問題時,除了 Google 和 Stack OverFlow,最有可能和你有同樣遭遇的就是坐在你旁邊的同學們(像是一起為 Optional 的資料找了一晚的 Curry),同學們都很樂意研究那些光怪陸離的 bug,然後用千奇百怪的方式解決,再和助教 Luke 分享所製造出來的「小彩蛋們」。

就是透過這些每天的不斷練習,積累出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讓我從一開始的害怕,漸漸找到寫程式的感覺,進而享受完成任務或功能的成就感。

Hiring Day 時意外變成像是男子團體的一群人

求職面試也是我很喜歡 School 的一環。

除了在「求職|工作求職 101–軟體工程師」所分享的,School 所畢業的學長姐們都非常專業、熱情及熱血;後期有兩次的模擬面試,校友們在結束繁忙的工作之餘,還抽空擔任面試官。

透過身為「面試者」與「觀察者」的角色,讓自己能更客觀且全面地瞭解到自己在面試上的不足,觀察同儕們的表現來釐清自己的優勢。

跨屆的校友分享會,有機會可以認識超多學長姐們

以及,每個月的「聊聊」分享會和每屆一次的「校友回娘家」,都有機會認識學長姐們,透過這些經驗談,進而對於軟體產業更加熟悉。

左:親切迷人又美麗的校長 Enid,右:刀子嘴豆腐心的恩師 Luke

一開始遠距時,我的狀況很糟糕,常常會有種迷惘和焦慮感,很謝謝 Enid 和 Luke 給我許多的關懷,在求職的路上也是常常分享很多心靈雞湯。

我也理解到妳的努力,不要灰心,妳的努力不會白費,要堅持下去喔。

這段截圖始終存在我的電腦桌面,每當遇到挫折或瓶頸時就會點開來看。

2018 年相處時間最長的一群人

和 iOS 班的大家,每天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聊天內容也是越來越宅化⋯
(希望上班以後大家都維持好身材💪🏻)

一起烤肉、一起煎牛排、一起變成了 Line 貼圖,2019 年也繼續多多指教!

AppWorks School 2018 夏季學期的大家 ❤️

在這裡,遇見了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在逐漸熟稔的過程中,一邊打屁聊天、一邊努力學習,很喜歡 AppWorks School 這個溫暖的大家庭,祝福每個人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繼續前行。

而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謝謝每個幫助過我的所有人,完成了我在程式宇宙中邁開的一小步。

Feel free to leave any comment or feedback.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的話,歡迎幫我拍拍手👏🏻👏🏻👏🏻

--

--

Nia Fan
Now I’m Again

主修中文、待了兩年公關公司,努力成為 iOS 軟體工程師 💪🏻 熱愛美食和旅遊 🎬 http://bit.ly/niaYoutube / 📷 http://bit.ly/niaeat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