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下一場演講更成功?活動結束後我這麼做! — 那些我走過的路與故事(校園演講心得)

林鼎淵
Dean Lin
Published in
7 min readDec 15, 2022

--

這是我人生第一場近 2 小時的演講,為了這場演講,我準備了上百個小時(回母校探訪、與朋友深聊、撰寫逐字稿、準備簡報…);儘管前期做了這麼多工作,但實際上台後還是發現許多可以改善的部分。

這篇文章會分享自己「要繼續維持的優點」以及「後續要改善的缺點」,期許未來有相關機會時能做得更好。

文末放上學弟妹「QA 時提出的問題」,也許我的回答能給讀者不同的思考方向。

ㄧ、要繼續維持的優點

好的前置作業,能儘可能減少台上的失誤。

➤ 準備兩種尺寸的簡報

其實我到演講前兩天才想起這件事,因為 PPT 預設的尺寸為 16:9,但絕大多數演講廳的投影設備只支援 4:3。

如果硬用 16:9 的尺寸投影,簡報的畫面就可能會失真或是被擠壓;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我又準備了一份 4:3 的簡報。

比起跟投影設備拼人品,事先準備好兩種尺寸的簡報更萬無一失。

➤ 提前半小時到現場確認器材

每個場地的器材與使用方式可能略有不同,下面是筆者建議要確認的:

  1. 知道自己在講台上的活動範圍,避免擋到簡報。
  2. 注意麥克風與音箱的距離,如果太近會有刺耳噪音。
  3. 如果簡報有設置背景音樂,請確認自己講話時麥克風的聲音是否清晰,兩者音量是否要做調整。
  4. 有影片要先試播,確認音量、畫質。
  5. 到觀眾席確認他們的視角,看簡報是否有模糊、投影不全的地方。

➤ 撰寫簡報備忘錄

這次簡報的總頁數高達 65 頁,為了盡可能讓觀眾把注意力聚焦在講者身上,我設計的簡報以圖片、大標題為主。

這樣的設計,讓我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如下問題:

  • 就算簡報是自己設計的,但光看標題跟圖片還是會忘記要講些什麼。
  • 有時一張圖片就是一個故事,但講故事的過程可能或遺漏幾個橋段。

為了避免自己上台時忘詞、當機,我每一頁簡報都有撰寫備忘錄;現在回想起來,好險有認真做這件事,它幫助我在演講偏離主題時,提醒自己回到軌道上。

二、後續要改善的缺點

讓你持續成長的不是經驗,而是每次結束後的改善。

➤ 演講的流暢度

過去無論演講還是表演都沒有超過 30 分鐘,所以我都能靠反覆練習把稿子背下來;但這次 2 小時的演講,光逐字稿就有 1.4 萬字,已經超過我背誦的能力範圍。

儘管簡報備忘錄都有放上重點,但實際講起來還是有「卡詞、遺漏」的情形。

為了改善演講時的流暢度,往後我會從兩個地方著手:

  • 如果練習時發現某個地方時常出問題,那在備忘錄上會用特殊符號加以提示(ex:「」、**、#)。
  • 假使出狀況的地方是「重點內容」,會直接把它放上簡報或是獨立一頁。

➤ 演講的節奏

這次演講的簡報有 65 頁,而我是依照「主題」來分次練習。

儘管我能大概掌握每個主題的時長,但因為沒有完整的從頭講過一遍,所以產生了兩個狀況:

  • 主題間的切換過於生硬,沒有足夠的前導。
  • 上台後對時間的敏感度下降,導致我越講越快,最後演講比預期提早了 10 分鐘講完。

這兩項問題都會導致觀眾的興趣、注意力下降,針對這塊可以作如下調整:

  • 主題的切換不要只是簡報上的切換,要設計合適的銜接語句。
  • 「頓點」的設計很重要,讓自己與觀眾都喘一口氣。
  • 如果擔心時間分配問題,請在每個段落的開頭標記預計開始的時程。

➤ 橋段的設計

這次演講我平均分佈每個主題的時間,想以此確認當 TA 為高中生時,他們對哪些主題更感興趣。

在演講結束後,我發現如果 TA 是高中生,那「高中、大學、當兵」的話題會有最多共鳴;而「職場、職涯規劃」的議題相對冷感,畢竟太遙遠了。

如果之後還有向高中生分享的機會,我會調整簡報各主題的比重(然後再多設計一些笑話橋段)。

三、學弟妹 QA 時提出的問題

原本 10 分鐘的 QA 時間,因為自己沒控管好變成 20 分鐘,一開始擔心現場會不會跟乾,還好學弟妹的發問異常踴躍;這邊放幾個印象比較深的問題與大家分享。

QA 時間&發問的學弟

➤ 工程師都很爆肝嗎?

工程師爆不爆肝,取決於「公司風氣」與「個人能力」。

如果「加班」是公司文化,那爆肝無可避免,但公司是可以換的;長期來看,會不會爆肝,其實跟能力的關係最大,就像是菜鳥工程師需要一週才能完成的功能,資深工程師可能只要 2 小時。

就像筆者有個朋友年薪 200 萬,但他一年實際的工時也才 40 小時上下(當然這個案例比較極端)。

➤ 讀好基本電學可以年薪百萬嗎?

除非成為王牌名師,不然只會基本電學不太可能年薪百萬,但學好基本電學是年薪百萬的基礎;也許裏面的知識出社會後用不上,但培養的邏輯與演算能力對職涯有很大的幫助。

專業科目的分數要高才能考進好學校,好學校會遇到更多好的同學與教授,正向的循環能給你帶來更多機會。

➤ 現在學校教的課程,有哪些在職場是真的有用的?

國文很重要,不是要你擁有作家的水平,但至少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因為很多工程師撰寫出來的文件根本沒人看得懂;英文很重要,因為知識、技術的第一手資料通常是英文;數學很重要,它所培養出來的邏輯思考能力,是可以終生受用的。

至於專業科目,更多的是在培養「底層邏輯」,實際到業界還有很多要學的。

➤ 工作幾年下來有職場倦怠嗎?如何克服?

如果「工作」佔據生活的重心,那時間一長難免倦怠;面對這個問題,我是透過「斜槓」多個領域來轉移注意力的。

➤ 斜槓這麼多領域不會累嗎?是什麼動機讓你可以持續精進?

斜槓是利用下班時間,無論你對一個領域多感興趣,累都是必然的;但如果是自己想嘗試的領域,那就能堅持的更久,不過讓我願意持續投入時間與精力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真的有做出成果

➤ 如果想完成的事情很多,時間要如何分配?

我會先把事情的優先順序排出來,接著從裡面挑一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然後把時間都投入到那件事情上;我不會同時做很多事情,因為我害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到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 為什麼電機轉資工?

我嘗試過「電機、電子、資工…」等多個領域,因為有比較的對象,所以我很清楚自己在資工方面的天賦更高。

這邊也提醒讀者,不要只拿身旁同學來當天賦的基準,多嘗試不同領域才知道自己真正擅長的地方。

這次演講的經驗分享到這裡告一個段落,希望文章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結束時與學弟妹的合影,感謝輔導室主任的熱情邀請
那些我走過的路與故事

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可能會毀掉人的一生(緣起)
我跟別人有什麼不同?透過差異化競爭累積自信(大安高工)
沒有白走的路!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台北科大)
沒有意志力?那是因為缺少環境的約束(軍旅生涯)
工作好累!壓力爆表!我的付出值得嗎?(第一份工作)
如何用「斜槓」打破職涯框架?(斜槓人生)
過去適合你的環境,現在未必適合你(職涯規劃)
如何讓下一場演講更成功?我在活動結束後這麼做!(校園演講心得)

▶︎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可以點擊下方「Follow」來追蹤我~
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你們的追蹤與鼓勵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

▶︎ 如果你對工程師的職涯感到迷茫

也許我在iT邦幫忙發表的系列文可以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
也歡迎您到書局選購支持,透過豐富的案例來重新檢視自己的職涯

--

--

林鼎淵
Dean Lin

職涯中培育過多名工程師,🧰 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 Software Specialist |✍️ 我專注寫 (1)最新技術 (2)團隊合作 (3)工程師職涯的文章,出版過 5 本專業書籍|👏🏻 如果對這些主題感興趣,歡迎點擊「Follow」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