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分享:在國家級單位做設計研究全紀錄

Celia Zhang
Designers on BUS
Published in
14 min readFeb 19, 2021

嗨!我是 Celia 雅茜,這次很榮幸能於 2021 年初在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實際了解台灣國家級單位如何在各產業或公共場域中導入設計、進行設計研究。

本次與大家分享我在台灣設計研究院的實習歷程,分享內容包含申請與面試過程、進入台灣設計研究院的經歷,以及我在實習專案中,如何從UX(使用者體驗)與服務設計的思維,進行設計研究報告。

既上一篇〈遊石設計 UIUX 實習紀錄:四個月的爆炸性成長〉,希望這次的分享也對於未來想申請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
台灣設計研究院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台灣設計研究院,以及我的申請背景、面試過程與錄取結果:

|關於台灣設計研究院

根據官網資料,政府於2020年成立國家級設計研究院「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TDRI),是臺灣唯一以設計為核心的機構。台灣設計研究院所承擔的使命,在於透過跨部會、跨地方的合作,將設計導入成為中央與地方的共同施政價值,讓設計力成為臺灣重要的國家戰略。

設研院主要任務為建立設計政策機制、驅動產業設計創新、推動公共服務創新、發展社會設計創新、推展國際設計外交,並且推動的計畫包含北花線公運美學計畫、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台灣設計展、新一代設計展、金點設計獎等。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
金點設計展

...........
台灣設計研究院相關關鍵字:#跨域創新 #創新生態系 #服務設計 #社會設計 #循環設計 #防災設計 #公運美學 #設計公衛# 校園美學 #減法設計 #設計政策 #產地永續 #產業聯盟 #產學落差

...........

|個人申請背景

台科設計系應屆畢業學生,修習過台大服務設計與台科服務設計課程、有業界 UX (使用者體驗)設計研究實習經驗。

|審核、面試與錄取

總共有兩個階段的審核,第一階段為履歷及作品集審核,第二階段則採多人面試、分組進行。面試當日有與其他申請者小聊過,發現許多申請者是來自設計系或是設計相關背景。

面試過程包含「請自我介紹」、「你會如何將所學應用在這次實習上?」等問題,因為面試人眾多,每組面試時程不長,必須好好掌握短暫的表達時間。

面試結果:400多位申請人,錄取4位實習生。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
面試時,先至台灣設計研究院服務台報到

|實習時程

分為全月實習與彈性實習,我採彈性實習,每週四天,為期一個月(寒假)。

以下是實習分享的正文大綱

一、前導
-初識台灣設計研究院
-初入台灣設計研究院
二、實習內容
1.台灣設計產業 設計研究專案
1.1 進行專案時,能看出在設研院實習有高度的自主與彈性
1.2 以使用者研究的思維,進行設計研究報告
2.台灣夜市 設計研究專案
2.1 多采多姿的國際案例調查
2.2 自我反思!關於資料蒐集的效率與資料的說服力
2.3 以服務設計的思維,進行設計研究報告
3.規劃新一代設計展串聯活動
3.1 使用者 vs. 使用提供者的角色互換
4.研擬產業輔導追蹤問卷
4.1 實際動手做、檢討、反思及修正
三、實習期間的其他收穫
四、額外分享-台灣設計研究院的環境
五、總結

初識台灣設計研究院

剛進入設計研究院時,院方除了帶我們熟悉院內、院外環境,以及認識各組業務,也將我們各自分配至所屬的組(可以參考台灣設計研究院官網提供的組織架構圖),並且實習生們會有自己所屬的學伴,任何關於學習上的疑問都可以請教學伴。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
台灣設計研究院的實習生證

我也觀察到,設計研究院的步調偏快,每位設研院的前輩都很忙,在院中經常可以看到前輩們來來往往地趕場開會,因此我有問題時都是盡量詢問單一窗口(學伴),方便組內作業、避免溝通管道混亂,因此學伴這個角色對於實習生來說可說是相當重要啊!

本次實習期間十分照顧我的培力賦能組,在設計研究院中負責產業創新的相關業務,經常擔任各產業與設計服務公司之間的溝通橋樑。說到這裡,綜合我之前在設計顧問公司實習的經歷,想分享比較特別的一點:

在業界「設計顧問」的單位實習,以及在公部門「產業輔導」的單位實習,兩者的共通點為 — — 皆是向「從事協助他人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工作者學習,只不過,兩種單位所處的位置不同,一個是乙方對甲方,一個是丙方對乙方與甲方。而這些經歷串聯起來,便是很好的學習歷程。

|初入台灣設計研究院

實習第一天,學伴就介紹了近期組內負責的項目,包含設計導入公部門模式、公共場域研究、產業輔導、產業與人才需求媒合等,並且與我討論想在這段時間進行哪方面的實習。

設計導入公部門案例 - 衛生所再設計 ( Credit : 台灣設計研究院|https://www.tdri.org.tw/32621/ )

當初申請設計研究院實習時,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想進來看看公部門的設計研究如何進行。與學伴溝通過後,培力賦能組很貼心地研擬了每週的實習主題,因此在這短短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我做了「兩主、兩輔」的項目:

兩主:主要進行台灣設計產業與人才培育、台灣環保夜市等兩項設計研究專案協助。
兩輔:輔助規劃新一代設計展串聯活動、協助研擬產業輔導追蹤問卷。

以下將以台灣設計產業設計研究專案台灣夜市設計研究專案規劃新一代設計展串聯活動研擬產業輔導追蹤問卷等項目進行實習分享。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內容

1. 台灣設計產業 設計研究專案

1.1 進行專案時,能看出在設研院實習有高度的自主與彈性

為了進行台灣設計產業的研究專案協助,我先閱讀了一遍台灣設計研究院提出的《2020年台灣設計力報告》(對此報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設計研究院官網的文章: 2020台灣設計力報告:揭露設計產業十大關鍵議題,洞察經營樣貌、未來機會與策略方向揭露十大關鍵議題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
2020年台灣設計力報告

整份報告看完很有收穫,報告以數據資料的呈現方式,統整並接露了許多企業設計部門與設計服務公司對於設計產業的看法,對於我這種應屆設計系畢業學生來說,會更有入職前能力準備的方向。而實習期間閱讀這份報告的好處是,只要對報告的資料內容有任何疑惑,都可以馬上詢問作者本院,真的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XD

印象深刻的是,學伴對我說過「研究前期會大量閱讀很多文獻,不過也不要被設研院的文獻困住,那些不是解答或格式,就只會是你的參考資料。」

以往對於國家級單位的印象,通常是一板一眼的行事風氣,不過簡單地從學伴的話裡也能感受到,在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有高度的自主與彈性,當然這也代表實習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自律與自我規劃能力,否則,會發現寶貴又短暫的實習時光轉眼間就過去了啊!

1.2 以使用者研究的思維,進行設計研究報告

進行這份研究報告時,我思考能如何透過自身經驗與背景知識,做出一份有議題、有觀點,值得初探與討論的報告,認為自己能運用的是 UX (User Experience) 思維、服務設計思維及使用者研究(用戶研究)的領域知識,包含思考脈絡、運用的方法與工具等等,因此在做設計研究實習報告時,我會試著導入使用者研究的概念。

使用者研究方法與服務設計思維
在台大、台科服務設計課程學到的使用者研究方法與服務設計思維

UX 的核心是以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來看待事情,其中蒐集使用者行為及想法的階段極為重要。而「台灣設計產業」這麼大的議題,雖然不像產品(數位產品)或服務會有所謂的「典型使用者」,不過我想到,經常能看見設計從業人員、設計系學生在網路各大論壇發表對設計產業的想法(吐苦水),這其實就是很好的「使用者想法原始資料」蒐集場啊!

台灣設計研究院 實習
設計從業人員、設計系學生想法原始資料蒐集

另外,如何從這些混亂的網民聲音中梳理出自己的邏輯,也是實習時很好的一項學習點!

2. 台灣夜市 設計研究專案

2.1 多采多姿的國際案例調查

進行這個專案時,學伴向我分享前外交官寫的文章 〈士林夜市、全台老街、墾丁旅館 — — 我們需要何種城市行銷?〉,其內容提到:

「曼谷許多夜市各具特色。例如,可以免費搭船遊河的「河濱夜市」、以貨櫃屋為主的創意市集 ART BOX Bangkok、鐵道迷喜歡朝聖的鐵道夜市 Siam Gypsy Junction Market、號稱背包客天堂的 Khao San Road 夜市、創意瘋的 Chang Chu i飛機夜市,其他還有走文青風的、復古風的、女性風的等等不一而足。換句話說,假如你去曼谷五天四夜,四個晚上你可以各自造訪體驗不同的夜市。但對於來台北的外國旅客呢?今天士林、明天饒河、後天通化⋯⋯」

曼谷多采多姿的夜市特色之一:拉差達夜市的彩色屋棚奇景 (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http://bit.ly/2El0j2p )

主要講述台灣夜市看到的、吃到的都大同小異,夜市間缺乏特殊性。不過,這段文字看著看著,我竟掉入曼谷多采多姿的夜市特色中無法自拔,花了好多時間了解曼谷各夜市的樣貌,感受在做國際成功案例調查時,新事物所帶給我的精神洗禮。(之前在〈遊石設計 UIUX 實習紀錄〉中也有提過,這種做研究時產生的驚喜感,成了我喜歡研究的原因之一。)

2.2 自我反思!關於資料蒐集的效率與資料的說服力

然而,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的兩個問題:

一是我在前期資料蒐集的效率很差,會花大量的時間瀏覽相關的文章或文件,不確定是不是因為自己在找資料的時候比較沒有方向、缺乏系統性的蒐集方式,所以也問了學伴,在蒐集資料時是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或架構。

二是關於資料的說服力。以往做質性研究通常會有訪談的階段,幫助研究者更深入瞭解人類行為及目的,並且依照訪談資料來做後續的研究分析與發展,因此我習慣地認為有訪談資料的研究擁有說服力。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需要使用者訪談,導致我會懷疑自己在前期研究時蒐集的資料是否夠有信度(當然,這主要是我個人還沒從使用者研究的思維裡抽離出來而產生的問題)。

使用者訪談
以前做過的使用者訪談,圖中包含受訪者、主訪者與紀錄者

在此分享學伴對於以上問題的回饋:

「我以文獻探討來說明,研究前期會大量地閱讀許多文獻,基本上是讀到你怎麼看都是這些資料,就表示你閱讀的資料就全面了;另外一個問題,則以信息收集的原則回應— — 你的問題是什麼?你的資料是可相信的嗎?若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就不覺得他是沒有力量、沒有效度及信度的證據。」

(在設計研究院工作的前輩果然厲害)

因此以上兩個問題,皆可以在〈何謂文獻探討〉信息收集-智庫百科 獲得回應。

2.3 以服務設計的思維,進行設計研究報告

在本次的台灣夜市設計研究專案中,我以服務設計的思維規劃研究架構與設計方向,像是在前期議題探索的階段,我就將台灣夜市看作服務體系,並利用服務設計中「人、機、環、流」(也就是人、設備、環境、流程)的概念,解構這套服務體系。此外,我也規劃在後續能運用服務設計中「劇本法」(Scenario)及「顧客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 Maps, CJM) 的思考方式分析夜市使用者的情境與歷程。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
服務設計中的「人、機、環、流」概念

前面有稍微提過,不管是服務設計還是 UX (User Experience),其核心皆是以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然而,基於一個月的實習時程,加上每週接觸的專案內容不同,接觸此專案時,時間上僅能進行至議題探索的前期研究階段,無法實際進行使用者訪談,因此關於使用者的行為及想法,我這次主要依據網路資訊搜索的方式來蒐集,可能導致後續關於使用者體驗價值、情境、歷程的分析效果有限或不夠全面。

從這樣的經驗能了解到,「使用者研究」或「服務設計思維」其實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方案或工具,進行研究專案時不須過分執迷於其中。

3. 規劃新一代設計展串聯活動

3.1 使用者 vs. 使用提供者的角色互換

由於我是應屆設計畢業,會參加台灣設計研究院籌辦的新一代設計展,換句話說,我剛好是新一代設計展的目標受眾,因此我在實習期間也參與了新一代設計展串聯活動的討論會議,並協助規劃相關活動。

對我來說,這其實是一種使用者到使用提供者的角色互換過程,剛好對應到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第一步驟的同理心 (Empathize)。以往設計系學生對於新一代設計展所吐的苦水,我都僅止於聽一聽,倒也不曾真的站在主辦方的角度看待事情,而這次能身處於主辦方的環境並與其共事,就是很好的練習換位思考的機會。

設計思考流程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Credit : Stanford’s d. School)

4. 研擬產業輔導追蹤問卷

4.1 實際動手做、檢討、反思及修正

大學時期,經能看到許多大學生於各種社群平台,丟出課堂報告或活動報名等問卷,以招募回饋或受訪者,包括自己也不例外,不過我經常抱持疑惑—這些到底是不是有效問卷啊?!

這次實習中,為了順利協助研擬問卷,我事先瞭解問卷相關的概念與理論,知道問卷其實就是先長骨架再長肉、問卷架構可以⽤八種邏輯重複排列組成等等。雖然這段時間我研擬的問卷還是不夠精準,不過也從中體會,實習時收穫最多的都是自己動手做一遍、接著與前輩討論、後續自我檢討的這些過程。以研擬問卷來說,就是與前輩討論自己做問卷時的思考方式、邏輯出了什麼問題,再看看前輩丟的概念與理論資料,反思、修正自己在問卷上的錯誤與不足。

台灣設計研究院實習
研擬問卷架構的過程

|實習期間的其他收穫

實習生除了進行設計研究專案能學習以外,台灣設計研究院也經常舉行設研院前輩或企業前輩的業務分享會,主題像是市場趨勢、台灣設計力研究、公共服務設計研究、跨域設計研究及產業創新等。實習期間,我從多位前輩的研究報告分享中瞭解設計導入公部門的模式,以及設研院的研究員們如何進行服務設計研究。

除此之外,培力賦能組前輩們的組內業務分享也讓我印象深刻,舉例來說,設研院與其他行政機關合作,在台灣某地推動的水利地區導入設計創新專案,涉及了河川周邊的地域發展,需要與當地的相關廠商、學校單位、商圈、地方行政單位溝通,經過幾十場會議的討論。原來,「設計導入」真的不容易!

|額外分享-台灣設計研究院的環境

設研院位於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園區長駐單位包含松菸風格店家、日出印象咖啡、琉璃工房博物館、閱樂書店、不只是圖書館、設計點、聚珍台灣等,是人文與美學氣息濃厚的場域。

午間休息時,我經常帶著三明治,在有著冬日暖陽的園區內閒晃,時而巧遇位於建築角落的設計展,時而觀察從老窗透至木製走廊的光與影,體驗其中自然散發出的空間美感。

台灣設計研究院
台灣設計研究院建築走廊
不只是圖書館
不只是圖書館
偶然遇到的包裝設計展
下班時遇到位於設研院旁的市集

|總結

在設研院實習,我體認到實習生的自律與自我規劃能力十分重要,關於研究資料怎麼找、研究報告怎麼做,其實都不會有人帶著自己一步一步操作,不過也正是這個自己探索與著手進行、接著與前輩們共同討論、後續自我反思且加以修正的過程,才能真的將學習效果最大化。所以,實習時把自己的手弄髒吧!不害怕犯錯地實際嘗試各種可能,並盡可能地發現自己的不足。

台灣設計研究院
今年與台灣設計研究院一同開工!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喜歡,歡迎在下方幫我拍手(最多可以拍50下),你的鼓勵讓我更有動力
😊
也歡迎與我交流,一起讓世界上的各種體驗更好吧!

--

--

Celia Zhang
Designers on BUS

一位在品牌設計公司耕耘的策略設計師,立志透過設計研究讓社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