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以 2012/01 寫的文章為底,配合近年來的經驗改寫的。方法大致上和當時差不多,但寫得更有系統和正確,還有增加新資訊。
預期目標讀者會使用 Linux 基本指令,嘗試回答以下問題:
網路傳輸時需要一些標頭檔決定封包如何傳送,所以封包帶的資料愈大愈划算。以 TCP 為例,TCP 和 IP 標頭檔都是 20 bytes,用 40 bytes 的標頭檔只傳 1 byte 就很不划算。TCP 設定封包所帶的資料上限稱為 maximum segment size (MSS),理論上我們希望它愈大愈好。
以下記錄和 MSS 相關的知識,懶得看的話只要記住一個結論: OS 都處理好了,沒事不要手癢亂改 MSS 的值。
這篇是 “AWS re:Invent 2019: Deep dive and best practices for Amazon Redshift (ANT418)” 前半的讀後心得。
在計算機科學有這麼一句名言:
All problems in computer science can be solved by another level of…
出社會以來,我一直有個疑問:要當通才還是專才?這個探索過程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細節,有時間再整理成文章。直到在 CloudMosa 工作的某天,聽老闆說:「通才不是什麼都會一點,而是能在各領域快速成為專才」、「最重要的兩個能力是學得快和完成目標 (Get Sh*t Down)」 (上述非原文,是中文大意)。我才豁然開朗。
最近剛好看到劉謙用「三週零基礎學給愛麗絲」為例,說明如何快速學一個新領域的東西。這是我看過最簡短清楚的說明,推薦一看。
資料使用模式千百種,必須因事制宜地使用 Cache。網路上有許多不錯的整理,例如:
這篇就不多作類似的整理,而是備忘最近碰到有意思的實例。
DynamoDB 是依 read/write 耗用多少資源收費,有許多眉角要留意,這篇記錄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部份。
Java 發展多年,有多種不同 Garbage Collection (GC) 的實作,JVM 有提供參數可以換不同實作還有微調各實作的參數。這篇文章說明大方向的觀念,並提供詳細說明的連結。
官網的 “Redis latency problems troubleshooting” 介紹相當詳細,若需要自己架 Redis,務必讀過一遍,有些必要設定不是 OS 和 Redis 預設值。
懶得讀的話,至少學會開啟 latency monitor:
CONFIG SET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