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電腦與倉頡輸入法
朱邦復之所以做得中文電腦之父, 係因為倉頡造字系統, 使得可以用很少記憶體, 就可以處理大量的中文字型.
無 倉頡造字系統 , 根本就不會有中文電腦. 70年代, 電腦發展, 基本上只向羅馬化. 日本在當年的日系系統, 係沒有漢字, 只有片假平假名, 玩過古老日本電腦GAME就知. 係之後MEMORY開始平, 才能加回日本新體字. 而中文電腦當年需要處理4千幾個日常漢字, 係評為無可能, 因為存字型所要的記憶太多, 所以當年不論台灣同大陸, 主流都是向中文羅馬化發展, 因為大陸同台灣, 有拼音同注音, 可以羅馬化中文, 直接用日系系統. 而香港日常以英文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