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的部份

Bowen
儲思盆 | Pensieve
Aug 22, 2021

這一篇接續 原子習慣:基本原理,會仔細介紹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的部份

原子習慣大綱

  1. 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式
  2. 習慣堆疊
  3. 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4. 如何打造養成好習慣的環境
  5. 除此之外,情境也是觸發習慣的提示
  6. 自制力的祕密

讓提示顯而易見

日本的鐵路系統有個儀式:手指不同物體,嘴巴喊出指令。例如,列車靠近號誌時,司機會指著號誌說:現在是綠燈。列車準備開動前,工作人員會指著月台邊緣宣布:「列車可以放行」,每個細節都被確認、被指著、被大聲說出來

這個儀式被稱為「指差確認」,看似愚蠢,效果卻十分卓越,減少了85%的錯誤,避免30%的事故

指差確認之所以有效,就是因為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列車司機必須眼耳手口並用,所以比較可能在出錯之前察覺到問題

就像一般人出門前,會說鑰匙、錢包、手機

作者建議讀者可以做習慣計分卡,列出每日習慣的清單。

例如:起床、看手機、去浴室、量體重、刷牙…

列出來後,審視每一個行為,問問自己,這是好習慣、壞習慣,或是不好不壞的習慣

就可以知道每日習慣中,有哪些好跟不好的習慣,

如何決定好跟不好的習慣:「這個習慣能幫助我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嗎?」,能夠強化你渴望的身分認同,通常是好習慣,與之相悖的,則通常是壞習慣

而改變壞習慣的第一步,就是密切注意壞習慣,聽見壞習慣被說出來,會讓後果顯得更加真實

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

有三組實驗

第一組是控制組,只要追蹤運動頻率

第二組是激勵組,除了追蹤運動頻率,還有閱讀相關的資料,可得知運動的好處

第三組跟第二組相同,除了追蹤運動頻率,閱讀相關資料外,還需要為下一個運動的時間與地點做出計畫。例如:下週我會於某日某時某地進行至少20分鐘的劇烈運動

第一組和第二組,約35%-38%的人每周運動一次

第三組有91%的人,每週運動一次

第三組所做的計畫,也就是研究人員所謂的執行意向,

對何時何地執行一項新習慣做出確切計畫的人,比較有可能去執行。

而「我要吃的健康一點」、「我要多寫一些文章」這種好習慣,但沒有執行計畫,就會將這些習慣,交給機運決定,期待自己會突然要做,最後都沒做。

其實,做出確切計畫很簡單,就是填寫下面的句子

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例如:我會於晚間六點在臥室讀西班牙文20分鐘

例如:我會於傍晚五點,在健身房運動一小時

習慣堆疊

建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

公式

做完目前的習慣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例如:

  • 每天早上把咖啡倒入杯中之後,我會靜心一分鐘
  • 脫下上班的鞋子之後,我會立刻換上運動服
  • 坐下來準備吃晚餐時,我會說出一件當天讓我心懷感激的事

可以繼續延伸的

  • 運動:看到樓梯時,我就不搭電梯,改走樓梯
  • 社交技巧:走進一個派對時,我會向一個不認識的人介紹自己
  • 財務:想要買的東西超過一百美元時,我會等24小時在做決定
  • 極簡生活:購入一樣新東西時,我會送出一樣舊東西

前面的習慣生活卡,列出來後,可以在安插新習慣到舊習慣中,達到習慣堆疊

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波士頓的醫院的醫生安妮,設計一個為期六個月的研究,打算改善醫院數千名員工與訪客飲食習慣,但完全不跟員工們講話

改變飲料的擺放方式

原本,餐廳結帳櫃檯旁的冰箱只有各種汽水,研究人員在每一個冰箱裡放進瓶裝水,另外,在食物區旁邊擺放一籃一籃的瓶裝水,汽水還是擺在主要的冰箱,但所有的飲料區都拿的到瓶裝水

三個月後,醫院的汽水銷售量下降11%,瓶裝水上升25%。

人類選擇某樣產品,往往不是因為產品是什麼,而是產品在哪裡。

如果走進廚房就看到餅乾,就會想吃,如果辦公室放一堆餅乾零食,三不五時就會拿起來吃。

習慣改變取決於你身處的空間以及眼前的提示

心理學家把這一類現象歸納成一個名詞,建議性衝動購物:「購物者第一次看到某樣產品,在腦中想像出對他的需求,就觸發了這種購物現象」,換言之,顧客購買商品,不是因為想要,而是因為這些產品被呈現的方式

許多賣場都會採取同樣的策略,比起放在地板的商品,與視線等高的商品更容易售出。

你會發現店裡比較昂貴的品牌商品都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因為能帶來最多的利益。

便宜的商品則容易放在架上邊緣處

因此,許多人買東西是認為那是因為自己想要,但事實上,許多行為都是受到環境的暗示所影響。

如何打造養成好習慣的環境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的一個郊區,某些住戶的用電量比鄰居少三成,儘管房子大小相同、電價相同

研究人員發現,把電錶裝在自家走廊的住戶,能源使用量少於放在地下室的住戶。

因為容易追蹤電源使用,人們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

每個習慣都是被提示啟動。

例如

  • 吉他放在櫃子,就不容易練習吉他
  • 書櫃放在客房角落,就不容易閱讀
  • 維他命放在食物櫃,就不容易吃維他命

蘋果放在冰箱,就容易忘記吃蘋果,作者後來將蘋果放到餐桌的水果盤,就一個小動作,作者就開始每天吃蘋果

重新設計環境,並讓觸發培養好習慣的提示更為明顯,例如

  • 想要每晚吃藥,就把藥罐放在浴室洗手臺的水龍頭旁
  • 想要練習吉他,吉他就放在客廳正中央
  • 想要多喝水,就每天早上把幾個瓶子裝滿,放在家裡常待的幾個地方

除此之外,情境也是觸發習慣的提示

科學家請失眠者只在疲憊時躺到床上,如果睡不著,就起來到另一個房間待到想睡,時間一久,失眠者就把躺到床上跟睡眠連結,一旦躺到床上,就比較容易進入夢鄉

  • 如果每晚你都在臥室裡看電視,想要早點就寢就很難
  • 如果客廳是打電動的地方,想要專心讀書就很難

因此,想建立好習慣,就替工作、讀書、運動、娛樂區隔出不同的空間,一個空間,一個用途

現在很多人居家上班,反而沒有下班時間,在工作時間結束與私人時間開始之間沒有明確的分野

因此,盡量有一個工作室,穿著正裝,進入上班狀態,下班時間時,就將衣服脫下,離開工作室

讓大腦關閉上班模式,進入私人時間,才能讓身體真正的放鬆

當然,很多人家裡未必有工作室,每個房間都必須扮演多重角色。作者也給出建議:將空間分割城活動區塊:閱讀專用的椅子,寫作專用的書桌等,

當你做在工作專用的書桌前,專注力會不請自來,當處於打電動的椅子時,會比較容易放鬆身心,當睡眠是臥室裡唯一會發生的事,就容易入睡,想要讓行為變得穩定可預測,就需要穩定可預測的環境

包含電子空間也是,現在手機功能強大,幾乎無所不能,但也變成了提示的大雜匯,想要提高生產力,但容易瀏覽fb、看email、打手遊。

故作者提出一個朋友,是名作家,他的電腦只用來寫作,平板只用來閱讀,手機只用來上社群軟體跟收發訊息,每個習慣都應該要有自己的家

(財力夠的話),若是財力不夠,就找對應的軟體給予補助(focus,專注森林等都可以)

自制力的祕密

1971年,美國在越戰的第十六個年頭,發現在越南服役的軍人,35%都試過海洛因,20%的人成癮,此事震驚華府,但在這些軍人回國後,只有5%的人在一年再度上癮,換句換說,100個有吸食海洛因的人,95%都會一夕之間消除毒癮。

這項發現跟當時盛行(包括現在?)的觀念相悖,海洛因成癮被視為永久且不可逆。

但研究這些軍人的科學家發現,只要身處的環境徹底改變,上癮狀況便自然消散

如果換成一般毒癮者,去勒戒所戒毒,而勒戒所沒有刺激吸毒習慣的環境誘因,然後毒癮者又回到本來住的地方,那裡衝制著一開始讓他們染上毒癮的提示,難怪表現出來的數據會跟越戰士兵相反,通常90%的人又會染上毒癮。

越戰軍人的研究和許多關於惡習的文化信念相悖,因為他挑戰了把不健康的習慣是作為道德缺失的傳統觀點

如果你體重過重、吸菸、或是有毒癮,一輩子都會有人說那是因為你缺乏自制力。

一點自制力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這個觀念在許多人化中根深蒂固

然而,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自我控制強大的人,其實跟那些苦苦掙扎的人沒什麼大不同,相反的,自律者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非凡的自制力。換言之,自律者不常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情境

最有自制力的人,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

惡習是自我催化的:過程會餵養自身

壞習慣促進了他試圖麻痺的感覺。

  • 覺得難受,於是吃垃圾食物,吃了垃圾食物,又感覺不好
  • 看電視讓你覺得提不起勁,於是你又因為沒有力氣做別的事,而看更多電視
  • 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而感到焦慮,所以藉由抽煙來紓緩焦慮,而抽煙又讓健康狀況變差,於是你更加焦慮。

這是一個向下的螺絲,一台壞習慣的失控列車

但不太可能忘記壞習慣,因為習慣的紋路被刻進大腦,因此想要剷除壞習慣的好方式,就是盡可能移除壞習慣的提示

  • 似乎無法把一件工作好好完成,就把手機留在另一個房間數小時
  • 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就停止追蹤會激發嫉妒心的社群帳號
  • 浪費太多時間看電視,就把電視搬出臥房
  • 花太多錢買電子產品,就不要再看介紹電子產品的文章
  • 打太多電動,每次玩完電動後,就把插頭拔掉,把主機放到櫃子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