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行山記Part III

小狸說
so the fox says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Aug 14, 2020

第三天是此行重頭戲,行走距離最長也最有挑戰性,天氣終於轉晴,氣溫卻冷颼颼,頂著強風烈日跨大步向雪山/雪溪走去,看看這兩天儲備的熱量夠不夠!

在遍地岩塊的白馬鑓ヶ岳上回望一路走來,右前方是白馬岳以及白馬山莊,山坳處則是另一個白馬頂上山莊,零星可見小雪溪

Day3。白馬大池山莊 → 杓子岳→白馬鑓ヶ岳 →大雪溪 →猿倉

這次走的黃色路線,很清楚可以看到相對位置(圖片來源:綠洲),除了我們這次選擇的猿倉,其他路線最終都可以纜車接駁到公路/鐵路,相當親民便捷

經過昨天的充分休息,今天得起早趕路。山屋六點開始供餐,難怪一早就人聲鼎沸。等開飯時看看窗外,昨日豐沛的水氣加上一晚的氣溫陡降,竟成一片雪白世界,在久違的旭日底下閃閃發亮難以直視。

(左)隔窗體驗日出時的急凍,看到左前方的劍岳忍不住驚呼; (中)最喜歡日式早餐的小菜 ,還有吃到飽的白飯和味噌湯,要多爬幾座山才能像日本人一樣瘦!!(右)山莊外的草地都結冰了…

趕快把自己包緊緊衝出去拍照,感受一下滑不溜丟的結冰地面,屋簷也是一隻隻冰柱,連外國人都直呼好冷!看著碧藍如洗的天空與翻滾的雲海,今天肯定有大景,簌簌吃完豐盛早餐,清晨7點多,整裝完畢準備啟程!在白馬山莊前與劍岳合影,默默期許自己,下次會在對面望向這兒。

不怕風、不怕凍,和劍岳合影後精神抖擻踏上白馬二山攻頂之路

今天的路程較長,將沿著北阿爾卑斯主稜線完成白馬三山之二(杓子岳、白馬鑓ヶ岳),再原路折返沿大雪溪到猿倉下山,預計7-8小時完成。

(左)一段緩下碎石坡後到達分岔路,東往旭岳,西下大雪溪,我們先往唐松岳方向前進;(右)回望白馬山莊,依偎在白馬岳的環抱裡,下方的迷你雪溪好可愛
沿著飛驒山脈主脊南行,眾山頭宛如小島在雲海裡浮沉

往杓子岳的路上大小岩屑遍布,加上部分結冰尚未融化,偶有強陣風襲來,一開始有些腳滑,所幸稜線非常寬敞,沿著地上的拉繩、踏著雲海小心前行,還算安全。

(左)劍岳(2999M)一路隨行,往左(南向)是我們原本想走的立山連峰;(右)高處都有叠石向山致敬(@杓子岳)

一段開闊稜線之後切入腰繞路段,碎石路一路下沉至鞍部(2600M),沿著平緩山徑前進的我們邊走邊滑,最後200多公尺陡上則徹底喚醒四頭肌,終於在上午8:30左右抵達白馬三山之么弟的杓子岳(2812M)。

(左)踏著碎石上比下好走多了只是爆心臟;(中)杓子岳上也是360度視野;(右)沿著恐怖瘦稜走向一片荒蕪的山頭,強風吹拂之下兩側斷崖讓人腳軟

擺脫杓子岳的危險稜線,往鑓ヶ岳的碎石路上上下下頗有南湖東峰的味道,太陽在山脊東側若隱若現,背陽面還在沉睡,宛如異世界的行軍走到無言,天地間只剩下石頭在腳下滾動的聲音。

(左)從杓子岳看向最後的白馬鑓ヶ岳,看似很近其實還有一小時路程;(右)繼續碎石腰繞路

再次下到鞍部後,繼續上攀300多公尺,雖有點累但想到即將完成白馬三山的挑戰,咬緊牙往前衝,於9:30左右到達鑓ヶ岳(2903M)。山頂視野更好了,雲海散開一望無際,叫不出名字的山頭啊,雖然不認得你們,但是謝謝今天大家賞臉,陪伴我們一路走到此。

一陣亂石崩雲,白馬鑓ヶ岳到了!南行續往天狗山莊(唐松岳方向),會經過日本三大恐怖瘦稜的「不歸嶮」,還好我們至此原路折返
鑓ヶ岳上回首來時路,360度視野超壯觀,連最後一排的立劍連峰都清清楚楚
另一側是龐大黝黑的岩體沈入深谷,腰間纏繞薄雲讓磅礡氣勢轉為溫柔
欣賞走過的路,一道道深深淺淺的刻痕,引領我們上升下降,進入未知的風景

由於我們是原路折返,回頭走腰繞路線,不必再次爆心上杓子岳。太陽已高高升起,溫度明顯回升,風也小了許多,天空藍到不行,完全擺脫昨日的濕冷陰霾。輕輕鬆鬆邊走邊拍,沒多久時間就抵達白馬/大雪溪岔路口,差不多中午時分,在本季已經結束營業的白馬村營頂上宿舍(2730M)前開心放飯!

(左 )攻頂後準備下山的過程最開心了;(中 )行前在好日山莊買的日本泡飯,若不是冷掉其實蠻美味也有飽足感;(左 )沿坡築建的白馬村營頂上宿舍,連招牌都氣派,也是可容納4百人的大山屋

頂上宿舍規模也不小,聽說是以buffet式餐點著稱,可惜我們無法躬逢其盛。只能在空蕩蕩的山屋外,找個舒服的位置,脫下登山靴讓腳而透透氣,打開早上在山莊預先泡好的快煮飯,雖然已經不熱了,搭配豔陽美景一起下肚倒也飽足,心裡默想著下山就可吃好料囉!

從大雪溪上白馬,最後陡上170多公尺的大魔鬼木階梯,迎面山友都氣喘噓噓

離開頂上宿舍,先是一小段陡下木階梯,然後踏著大小亂石1.5小時後,抵達山凹處的避難小屋,陡坡轉為之字坡來到大雪溪的上部蔥平(2250M),之所以名為蔥平,因為這裡在夏天盛開著シロウマアサツキ(白馬浅葱〉的可愛花朵,可惜現在季節不對,只好繼續想像。

回望猙獰山勢烈日逼目,往下看杓子岳和白馬岳之間的U型谷,水氣氤氳美翻了

偷偷觀察走大雪溪上來的山友們,幾乎每個都有戴頭盔,於是我們也乖乖地戴上,雖然這季節雪已經融得差不多,但避免突然的落石襲擊,還是小心至上,日本山友的謹慎確實值得學習。

(左)窩在大石頭底下的避難小屋;(右)戴頭盔的小工人小心輕步走,不製造太多落石

全長3.5公里的白馬大雪溪是日本規模第一的雪溪,寬度約100公尺,高度差600公尺,與劍岳的剱沢大雪渓、針ノ木岳雪溪並稱「三大雪溪」,正常情況需要穿上冰爪,如果是仍有積雪的夏天來走,肯定步步驚心。而此時的「秋道」幾乎雪融殆盡,只剩下裸露的岩塊,沿路有粉紅路條引道,小心前行倒也不是太難。

(左)(右)戴上頭盔可以避免落石襲擊;(中)被綁上粉紅帶子的秋道,路徑相當清晰

正當我們亦步亦趨緩下之際,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似乎今天早上才在白馬二山的路上見到這名越野跑者呼嘯而過,下山時又遇見他,沒多久就被狠狠海放不見蹤影。出發前看了白馬岳單攻的影片覺得神奇,沒想到親眼目睹神人,而這故事還有後續,我們專心過雪溪先。

走雪溪前在平台喘口氣,看雲起和自己的影子

雖然雪溪眼見就在前方,但要走上去還花了一些時間,在石頭間找尋OO記號,順著記號走,就是最安全的橫渡點。

從雪溪左側橫渡到右側之前,要穿過幾座木棧便橋,底下雪水涓涓

此行由於已是登山季尾聲,一路走來其實沒遇到多少山友,繼咻咻咻跑不見的越野跑者後,在雪溪上遇到日本山女三人組,長相穿著可愛極了,看他們小心翼翼的橫渡雪溪,我們自然也不敢隨便。

走上雪溪,這就是傳說中的冰層裂縫,乍看很嚇人
季末的雪溪已經被踩的髒髒的,想像夏天的雪白世界應該很壯觀
(左)雪幾乎都被踩硬了,還好踏點都很大;(右)此生難得的經驗啊,當然要邊走邊照相

對來自熱帶島國的我們而言,踏雪前行的經驗很新鮮,除了白閃閃的雪盲景象外,一陣陣冷風讓我們直打哆嗦。跟台灣的滑滑山徑相比,雪溪的踏點還算穩固,除了裂隙處小心落腳,不要走到太邊緣,善用登山杖輔助支撐,沿著粉紅帶子標註的路線前行,大約半個多小時就走完了。

這個裂縫更大,有沒看到上方的小小人兒啊

這季節的雪溪已經不到100公尺寬,在冰上邊走邊玩的快樂時光過得很快,雪溪盡頭走回融雪濕滑的碎石路,反而比走雪溪要更小心,走著走著,附近的石塊轉為矮灌木,然後是一片美麗的楓林,溫度也明顯回溫,我們在樹林裡快速前進,希望能在天暗前趕到猿倉。

(中)離開雪溪,剩最後3K,即將抵達此行的終點猿倉莊;(右)疊石上提醒「小心會滑」
回首來時的雪溪已經在好遠好遠的地方,前方一片茂密在夏天應該是花海

快速行軍到恍神之際,竟然出現工程車和一堆建材,原來是白馬尻小屋〈1530M〉到了!為了避免雪崩壓毀小屋,每年到了10月會整個拆掉,等到來年再組裝起來,可惜我們在趕路沒法好好參觀,不過對於日本山屋防患未然的永續管理留下深刻印象。

修整中的白馬尻小屋,用大雪溪跟登山客Say Hi

離開白馬尻小屋後,預計再不到一小時就可以抵達猿倉。孜孜為了要先去叫計程車(此時已經沒有例行巴士可搭,只能自己叫車接駁至JR車站),於是馬力全開一路狂飆,剩我再怎樣也快不了的踢著林道走走走,最後這段溫暖的森林,鳥鳴和潮濕的空氣讓我想起台灣的中級山,再新奇新鮮的行程的最後,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家。

最後的1K,像跑馬燈一下走完了

看到猿倉莊(1200M)時大概午後2點多,太興奮了連拍照都忘了。偌大的山莊戶外停車場空蕩蕩只停了一兩部車,淡季就是如此。門開,裡面滿滿登山紀念品,正準備出聲詢問店員,孜孜從一旁竄出,旁邊的精瘦幹練山友很面熟,ㄟㄟ不就是一路海放我們的野跑者嗎?原來是來自長野的Kengo桑,知道我們要招計程車,說我們可以搭他便車到白馬站,真是天降的大禮!

開心上了車,短短十幾分鐘車程,Kengo桑跟我們分享爬山和野跑的經驗,原來他在知名的滑雪勝地野沢温泉工作,只要一有休假就往山裡跑,像今天他是凌晨從長野開三小時的車,清晨跑上大雪溪,然後來回撿完山頭,中間還(戴著頭盔)去泡了個雲上的秘湯(鑓溫泉),然後一路再衝下山,原來日本人的單攻是這樣玩,我們聽得好不羨慕,也很認真邀請他來看看我們台灣的好山好水!

告別Kengo桑,我們順利的上了車,循原路回到富山,回到我們的飯店。說好的慶功宴,因為懶得去壽司店排隊,買車站的富山白蝦便當外帶也不賴,就這樣繼續補充失落的熱量。

此次白馬之行,就這樣在風雨飄搖然後艷陽高照的高度反差後,看到山的不同面貌,還認識新朋友,最後畫下難忘的句點。

(左)白馬站和Kengo先生合影,希望有一天能夠去長野滑雪(或他來台灣跑山);(右)滿滿的白蝦和富山灣海產的壽司,佐在地精釀啤酒和超好吃布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