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風很大,世博台灣館一樣荒涼。外部由玻璃保護的絢爛天燈,成了黯淡的黑球,彷彿發霉。2013年3月,新竹市政府以[1]OT方式,委由環球購物中心經營新竹世博台灣館,因連年虧損,於2016年7月結束營業。距今超過半年以上無人使用,如今由兩位警衛管理,避免遊民進入,以維護閒置空間。
《徬徨少年時》,是赫塞第七本小說,當年他四十二歲,正過了所謂四十而不惑。成熟後再回顧青春的徬徨,似乎無足輕重,可也與後來的讀者再次走過一遍青春,一同徬徨。
讀這本書時,若是把一件事情放在心上,那會很有用:赫塞是個裝錯靈魂的德國人,這圍繞著他所有作品。
這本書的寫作時間約略在一九一四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錯綜複雜的巴爾幹半島關係、高漲的民族主義、歐洲皇族的迂腐……
2011年,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六年過後,在今天的台灣對他仍是很不熟悉,理解美國,總比中國深。或許也是因為莫言寫的多是中國社會的過去與當下,碰巧正與台灣歷史教育大相逕庭,而我們正活在位於五十年前的平行時空裡。
呂政達的文章會呼吸,他是散文寫作者當中的佼佼者,擅長創造意象,使用譬喻,行文如流水,善用古典駢文四、六字等形式,無論是閱讀或是朗讀,都是極好的。 也正是因為善用譬喻,所以散文密度極高,像是會發出淡雅花香的茶,需要慢慢、慢慢的,徐步進入這千迴百轉,流轉纏綿的心思當中。一旦走得太快,便像是在走進作者的嘮叨迷宮中。
這本書收錄了三十五篇散文,多為文學獎得獎作品,分成上下兩卷,上卷:「何謂人」;下卷:「何謂神」。從人到神,思索生命,但並非長篇大論的人生道理,而是纏綿的心事,言親身所見,失智的祖父、糖尿病生活、特教班的兒子……
《里斯本夜車》,德國電影,由小說翻拍,在情緒、畫面上一如節制,但在配樂上卻是如輕緩水流,以小提琴為基調,鋼琴為主旋律,使情緒得以舒緩、延展。
原文載於聯合報 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634/2149116)
自上次生病以後,飲食,成了首要改善的項目。也因此,這陣子特別關注在食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