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el Lu
Mom's Murmurs
Published in
May 15, 2018

きりのなかのサーカス(霧中馬戲團)

日文描圖紙繪本
Author:Bruno Munari

描圖紙繪本・1968/2009・法文/日文
日文ISBN13:9784577036976
英文ISBN13:9788887942972
法文ISBN13:9782361931933
義文ISBN13:9788886250399

Bruno Munari(1907~1998)是義大利的圖像大師,但他的工作還橫跨設計、雕刻、建築、寫作等不同領域,投身於兒童創造教育很長時間的他,不斷透過所謂的「視覺語言」或「視覺溝通」來傳達圖像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力。此書就是實踐其理念的代表作之一,原作的初版發行於1968年,距今居然已屆50年!現今看來仍是相當前衛,充滿強烈而洗煉的藝術感。數十年來有許多設計師都受其創作影響。

取得Bruno Munari版權的義大利出版社Corraini Edizioni,對於品質非常講究,大多數的翻譯本都必須在自社的監製下於義大利進行印刷,確保作品還原度。這本日文版的霧中的馬戲團也是這樣出版的。更有趣的是,書中有些前後對不準的印刷偏移,並不是校稿不用心,而是初版當時完成的印刷狀態,出版社刻意將它們保留下來。這樣的歷史感讓我覺得這本書又更可愛了一些。

一台駛向同心圓的車輛剪影,這樣的封面給你什麼感覺?

前言是署名給夏綠蒂的兩段話。先是夏天光明炙熱的風光: 枝葉茂盛,群鳥飛揚,萬物蓬勃,生機無限。接著是寂靜的冬日,霧起迷濛,如夢似幻的場景。隨著讀者翻開第一頁,一趟讓人身臨其境的紙上旅程就展開了。

迷霧中,鳥兒僅低空飛行,
又倏地折返。

由一隻飛鳥起頭。
故事的架構很簡單,以不同紙質來劃分三個章節,走在米蘭大霧瀰漫的街道上,車流擦肩而過。這第一個章節「霧中米蘭」,Bruno Munari很高明地使用了印刷黑色圖案的半透明的描圖紙來呈現霧中的能見度,透過描圖紙能窺見後面幾頁圖形的輪廓;由濃漸淡的印刷透上來,隨著翻頁的動作,遠處的霧中景物也一一變得明晰,閱讀的同時不禁也跟著期待前方有什麼在等待著。

出現的交通工具由大而小轉變,路面電車→轎車→敞篷車→機車。這樣的設計很有巧思:在翻閱初期是看太不出來後方是什麼的,增加了神祕感;但愈往後翻,左側可以看到行駛過去的車輛層層堆疊,慢慢遠去而淡出的景象。在翻過來的左頁還印刷了駕駛和乘客的眼睛、車輛的車頭燈等……帶點謎底揭曉的意味。只是,為什麼人走得比車快?

後來我想到一個可能性:人跟車的方向一致沒錯,但現在是紅燈,所以我動車不動(笑)
才得意一下就被作者打臉,因為號誌是綠燈啊!

Bruno Munari認為,與其用再多再精確的文字向孩子形容霧的意象,不如用圖像來表現來得直覺。他的確很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隨著第一章節的進行,依稀看見後頁的粉紅色透了出來,愈來愈清楚,原來是一座正在排練的馬戲團。
第二章節「馬戲團」,以彩色的紙張為界,揭開序幕。

大馬戲團,排練中。
進去瞧一瞧吧。

這個部分使用的是繽紛的色紙,鮮明多彩,充分詮釋馬戲團喧鬧的氣氛。
另外你一定發現到了,這個章節搭配了大量的挖空設計,後頁的其他顏色也就被納了進來,使得畫面非常豐富。雖說現在許多童書都能見到挖洞設計,但在當時可是相當不容易的技術,成本也非常高。

拿著弓箭的男子已經200歲
小孩是他的叔叔
蒼蠅遠從香港而來
箭矢是否能命中目標?

這一頁的彩色箭靶,在後面每一頁都會變化成不同的東西。

霧中馬戲團曾發行中文版,現已絕版,圖書館館藏也搜尋不到。
這本日文版也是絕版後再版的,譯者谷川俊太郎是日本重量級的國民詩人與知名譯者,他的翻譯品質是極受推崇的。這一版霧中馬戲團的翻譯排版跟位置完全複製原文版,細節也不馬虎。

另外,若不特別說明,你是否會注意到這第二章節完全是黑白印刷呢?
透過Bruno Munari的設計,卻讓讀者有彩色印刷的錯覺。這本書所蘊含的各種元素真的令人折服。

這本書的文字並不多,但是有點無厘頭的。特別是馬戲團這個章節,完全找不到邏輯性。剛入手這本書時,沉浸在翻閱的驚嘆與樂趣一段時間之後,為了共讀總會好好了解一下故事內容,細細琢磨幾次卻仍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我甚至還一一研究第一章節在車輛上印刷的幾個數字,仍找不出個道理。在因為資質駑鈍而有點受挫的情況下,這本書就先被我供在書櫃,一直沒拿出來共讀。直到有天,我看見了Bruno Munari說過的一句話:

要理解一件藝術作品,最大的障礙是『想要理解』的慾望。
(il piu’ gramde ostacolo alla conprensione di un’ opera d’arte e’ quello di “voler” capire.)

霎時間我突然領悟了他想要傳達的意念,用感官去體驗就好,不要將重點放在理解,讓你的想像跟感受自由去馳騁吧。這本書的內文除了簡潔,字體也不大,可見得文字的的確確是配角,不影響畫面整體的美觀與協調。加上文字內容的跳躍思考,更顯得馬戲團的奇遇有超現實的色彩,讓人分不清身處模糊的現實,還是清晰的夢境。不刻意追逐文字,反而更能享受作者特有的幽默感與童心。我想,用孩子的觀點也許能看到不同於成人所看見的東西,很期待哪天孩子來跟我說說 — — 這本書在他眼裡是什麼樣的故事。

結束馬戲團的參觀,又回到霧中,描圖紙的再現就是第三章節「霧中歸途」的入口,這本書也慢慢步向尾聲。
這幾頁都是樹木等自然景觀,跟第一章節的城市街景恰恰對比。
穿過公園,家愈來愈近,寧靜的環境包圍之下,心情也漸漸沉澱下來。

若同時擁有Bruno Munari的圖卡「Plus and Minus」,會很驚喜地發現這本書和圖卡有類似甚至一樣的元素。

以飛過低空的鳥兒為始,以棲息枝頭的鳥兒為終,前後呼應。

善用印刷和紙質的變化,超越繪本的可能性,被許多讀者視為藝術品。這樣一本充滿設計感的童書,適合多大的孩子閱讀呢?當我越過了「理解」的藩籬,就迫不及待地跟我十個月大的寶寶共讀了。我注意到他的神情跟平常略有不同,專注而發亮的眼神彷彿在告訴我,他也覺得這天的共讀感覺很不一樣!

有朋友問我,買了這麼多國家的繪本給這麼小的寶寶看,是希望他學多少語言?老闆上次更逗趣,見了蛋黃還問他法文學得怎樣?(笑)其實我什麼也不要求他學,我略懂的語言會念給他聽聽,目的只是要他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同的語言哦。

更何況童書繪本還是以圖像為主,每個國家的畫風跟設計必然各有風格,多方涉獵也能刺激他不同的感官發展和思考。若要說我共讀的目的是什麼,除了最重要的初衷:「親密而快樂的共處時光」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培養美的鑑賞力。透過每天不斷的共讀,學會欣賞美的事物,享受美所帶來的愉悅,是我最希望他獲得的東西。且不論孩子怎麼看,這本書的美感確實帶給我滿滿的幸福感。至於其他附加學習,就看孩子的興趣適性發展就好。

只是若要多方涉獵,媽媽的荷包就很難補了(笑中帶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