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評論

評論第23號 — 克勞斯.麥凱萊與奧斯陸愛樂樂團

Kritik 23: Klaus Mäkelä & Oslo Philharmonic in Taipei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

【補記2】補列樂譜及來源鍵結。2023年11月19日晨7時

【補記】致新讀者:目前,本篇評論上線不滿一天,已經有超過1.1千次的瀏覽數。在此之前,本站瀏覽數最多的單篇評論,是2022年1月7日刊出的〈呂紹嘉、黃俊文與NSO〉,累積迄今的瀏覽數僅172次。除了站外讀者的閱讀之外,也有幾位Medium用戶因此追蹤了作者的個人檔案,相當感謝。

我想藉機重申,以下所採取的評論角度,是以「指揮學」這個學科,以及相關的實務經驗來進行撰寫。過程當中,佐以特定版本的樂譜,以及音樂廳現場的聆聽感受等。事實上,透過揉合上述的材料所得出的,是一個綜合性質的判斷,所牽涉的項目繁多,如果這個判斷和你所聽到的不同,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評論第23號寫的是重點節目,有相對高的關注本來也是預期中事。對於我以下所寫的看法,不論是正面、反面的意見,有任何建議,我都相當歡迎。如果你是Medium用戶,也請善加利用站上既有的閱讀功能,和我交流。

作為一名指揮,我們為樂團服務,樂團則為音樂服務。我期許自己在評論演出的同時,提出一些形容詞與心得感想以外的具體項目,不僅供專業人士參考,或許也能帶給讀者一些靈感。至於社群平台另起的一些關於現場翻譜等的音樂會禮儀討論,可能已經偏離本篇評論的表達重點。對「需要在演出的時候看樂譜就是你對樂曲不熟悉,又不願意好好當場享受,結束後說了哪個小節哪個小節的處理怎樣,自己覺得好像很專業,但其實看起來超蠢的」的這位網友,只要你看演出有享受有開心就好,其他我都尊重啦。于2023年11月6日晨3時

11月的台北相當熱鬧,先有維也納愛樂樂團打頭陣,奧斯陸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等接力來訪,作客的音樂家包括殷巴爾、索契夫、尼爾森斯、杜梅、薩洛、趙成珍、劉曉禹等,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院長迪亞茲也率團前來演出。國內節目則有台北愛樂合唱團在簡文彬指揮下演出威爾第《安魂曲》,以及台師大、國北教大等音樂系樂團的音樂會。不論交響樂、鋼琴、小提琴領域的愛好者,都有目不暇給的節目及演出可供探索,實在幸福。

筆者早於7月1日便購入奧斯陸愛樂演出票券,除了順利選中中意的座位外,也是希望一睹指揮麥凱萊的風采。這位今日之星已是北歐的驕傲,執掌奧斯陸愛樂之外,同時也是巴黎管弦樂團首席指揮、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候任指揮。所到之處,盡是焦點。率團來訪所帶來的節目,首日排出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第2號交響曲,週六則演出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第5號交響曲,以及開場小品〈黃泉天鵝〉。對樂迷而言,獨奏家楊森是票房保證,二首曲目亦是經典,交響曲部分則選擇西貝流士知名度最高的二首,兼有「芬蘭人、芬蘭音樂」的自信,可以預期是賓主盡歡的一檔節目。

時間與空間的魔法

西貝流士協奏曲第一樂章,第一個讓人驚豔的時刻出現在樂團第一段間奏之前[Ⅰ, 114][註1]。小提琴、中提琴、法國號、定音鼓等所組成的伴奏,為獨奏家營造了理想的空間,成功烘托了接下來的轉折[119],以及樂團間奏[127]。楊森在華彩段的演出不盡出色,反而是後續低音管的回應厚實地令人咋舌[271]。大致說來,奧斯陸愛樂的協奏曲伴奏很有層次,伴奏時,可以適時退讓舞台,主奏時也能立刻回火[343],第一樂章就是很好的演出。與這樣的對象合作,勢必激發出音樂家的潛能,而對室內樂經驗豐富的吉妮.楊森而言,音響空間有如魔法,她身處當中,造出晶亮的片片刻刻,更是現場聽眾之福。

註1
關於這個地方,後續對應的是第395小節一句。
從64拍改成簡潔的22拍,
配器仍大致是法國號-弦樂,
但加記了配合主要聲部colla parte。
樂團在395處的表現更佳出色。

第二樂章選了極磨耐心的慢速(adagio),看起來是真的貫徹了西貝流士的要求(di molto …),指揮的拍子也是清楚的八拍。這個速度很考驗管樂部門的穩定,但低音管、法國號從樂章開始[Ⅱ, 6],就帶來精彩無比的表演。尤其是第二部、第四部法國號,與低音管搭配的音色,是很少在本地聽到的。大部分時間裡,樂團火侯都控制得很好,偶有管樂、弦樂意外分家的時候,但一方面管樂奏的是長旋律,弦樂則突然從原本持續的切分音節奏改成全體震音[38],管樂失去標的,也是難免。

第三樂章反而是相較之下最危險的,指揮者在四個小節前奏所用的過快的速度,使得獨奏在困難的部分,例如連續三度[Ⅲ, 27],即使強如楊森,也無法安全下庄。考慮到麥凱萊自身亦是弦樂背景,筆者對於這個速度「失誤」不以為然。不過不出所料,獨奏家楊森迅速把握了調整的契機,在樂團間奏之後、獨奏展開回應的一句[72],局面已回至正軌,之後直到主題再現[132],便明顯修補了過來。以筆者觀點,獨奏家沒有展現音樂本來的氣勢,楊森個人的特色無法充分發揮,從而削弱了第三樂章的現場評價。

持盈保泰,多所保留

說到第2號,至今仍是受矚程度最高的西貝流士交響曲,筆者過去亦有幾次學習、觀摩排練的機會。第一樂章在聲響平衡上表現清晰,顆粒感也能清楚做到[Ⅰ, e.g. 140],不過若是以素材堆疊、累積期待的角度來看,麥凱萊的詮釋並不特別引人注意。試以颱風作喻,颱風假使有溫暖的水溫、足夠的發展時間和距離,加以適合的方位,撲向台灣往往都是致災等級的事件。在麥凱萊棒下,「颱風」未能加溫,行走的距離也不夠;以突兀的速度轉折,所企圖營造的差異[164],似乎還有些不足。

第二樂章和協奏曲類似,也用了比一般印象中更慢的速度,但倘若考慮國家音樂廳的條件,不失為有意義的調整。樂團在協奏曲所展現的優點,包括特定聲部的音色[Ⅱ, 40],纖細、敏感的極弱奏[98, 179]等依舊,指揮也能在情緒改變時給予清楚的指示[112, 214],演出較前一樂章有所提升。第三樂章的中段,有低音管、法國號溫暖的音色一路相伴[Ⅲ, 293],如沐春風。

意外不斷,一笑泯之

週六開場排出組曲小品〈黃泉天鵝〉,曲釋著者呂岱衛言:「[本曲]以高明洗鍊的手法成功營造幽冥氛圍, 讓人深陷在孤獨寂寥的情緒裡」,一語道盡了要點。除了臨時安排本曲在台北演出之外,英國管首席邱敏華受訪時透露,這首〈黃泉天鵝〉也是麥凱萊在2020年正式上任之後,其所選擇的音樂會曲目之一。在音樂開始之前,指揮所欲營造的氣氛,被樓下觀眾響亮的咳嗽打斷,其放下手後,聽眾一笑回應,這起插曲令氣氛輕鬆不少。

保守來說,英國管的音色的確難以充分傳遞到四樓,然而整體仍然精彩。同樣的人員組合,同樣的曲目,場地則回到家鄉台灣,邱氏的演出內斂而穩健,使這首協奏小品成為一大亮點。此外,本曲的配器相對特殊,包括低音豎笛、大鼓、豎琴等,皆未在節目其他曲目中使用。本曲曲末意外出現的C大調片段純潔、無暇[65],為筆者所至感。

孟德爾頌協奏曲的「意外」不少,最明顯的當屬第一樂章末尾、第三樂章開頭的定音鼓,木管也有毛邊[Ⅰ, 473 Più presto]。當然一流演出者在大架構上的把握沒有問題,也有許多佳作,例如第一樂章呈示部第二主題前的轉折[Ⅰ, 121],或是主要主題再現[414]等,大部分聽眾都會對此感到滿意,但就是一些讓人出戲的訊號,較週五多了些,頗令人感到不安。

第二樂章是完整的C大調歌曲樂章,與〈黃泉天鵝〉相互輝映,筆者尤其喜歡長笛首席陳廷威與獨奏家楊森的搭配[Ⅱ, 83],在小提琴縱聲高唱的同時,低八度的主題雖不是長笛最好發揮的音域,實際聽來則是暖心而動人,短暫且美好的體驗。第三樂章設定了[較週五]保守的速度,可說輕騎過關;主題再現時,由中大提琴-法國號搭配的音色相當高貴(nobile)、亮麗,值得一記。

未臻經典,期待再會

第5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是一起奇特的存在,曲釋亦有說明:「第一樂章其實是由初稿中的兩個樂章結合而成,[...]第一部分的奏鳴曲式以及第二部分的詼諧曲其音樂性格南轅北轍,[…]也讓本曲成為交響曲史上絕無僅有的獨特樂章。」考慮到上文的分析,筆者認為麥凱萊的第一部分用速審慎,動態稍有不足(ppp ff),改行34拍的第二部分則是大火晚起,使得第一樂章的結束有些草率。對於這個自成一天地的樂章來說,未免可惜。

第二樂章記譜雖是32拍,聽起來實在是一首悠閒的六拍子歌曲,G大調則是帶來了田園的印象。此章的問題與第一樂章相彷,例如譜面要求長號極盡所能地弱,之後還要漸弱[Ⅱ, 63],在四樓都是聽不到的。或是在速度略有變化[73 tranquillo a tempo],之後恢復原速的自由程度上,也有所不足。第三樂章在開始後不久再次迎來了C大調[Ⅲ, 165],似乎這個調性串起了週六所有的曲目,法國號、低音提琴的演出非常搶眼。承前,段落之間的對比仍顯蒼白(e.g. Largamente, then Largamente assai),樂團最後的喘息機會[447]看起來是樂團自行,而非來自指揮。最終,「在六個各自獨立的飽滿和弦下,西貝流士果決地結束全曲」,卻在廳內留下失落的懸念。

以指揮的觀點來看這次的收穫,固然樂團各聲部都能為其所用,對於指示也多所回應,推測樂團-指揮彼此的關係不錯。但關於速度、響度平衡,段落和樂章的對比,這些關乎詮釋、感受和評價的設定問題,最終還是指揮者自己的功課。協奏曲的演出雖有許多上乘片段,但可能並不是出自指揮的功能,而是獨奏家自身豐富的經驗所致。指揮者在追求名聲與成就的同時,如何再現一部經典,帶來真正「經典」的詮釋,首先要說服的是樂團,而這點無非得要經過時間的累積和淬鍊。或許,我們正在見證一位大師的成熟,衷心希望下次見到這對組合的時候,有更完整的體驗。也期待奧斯陸愛樂再次造訪台灣,屆時帶來更豐富的節目,以饗樂迷!【作者為臺師大音樂系指揮碩士,藝術音樂工作者】

編按:[]內數字為各作品、樂章小節數,供讀者、專業人士對照樂譜使用。

— Claps 👏👏👏 to convey your support to this publication.

音樂會資訊 Concert info

力晶2023藝文饗宴 麥凱萊與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
Powerchip 2023 Classic Series Klaus Mäkelä & Oslo Philharmonic

演出時間 Time: Nov. 3, 2023 (F) 7:30 p.m.
地點 Venue: 國家兩廳院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Taiwan
座位 Seat: 4F7R-2
演出者 Artists: 吉妮·楊森 Janine Jansen、克勞斯·麥凱萊 Klaus Mäkelä、奧斯陸愛樂樂團 Oslo-filharmonien
曲目 Program:
•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Op. 47
• Sibelius: Symphony No. 2, Op. 43

演出時間 Time: Nov. 4, 2023 (Sa) 7:30 p.m.
地點 Venue: 國家兩廳院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Taiwan
座位 Seat: 4F7R-9
演出者 Artists: 吉妮·楊森 Janine Jansen、克勞斯·麥凱萊 Klaus Mäkelä、奧斯陸愛樂樂團 Oslo-filharmonien
曲目 Program:
• Sibelius: Tuonelan Joutsen (The Swan of Tuonela), from Lemminkäinen suite, Op. 22, No. 2
•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Op. 64
• Sibelius: Symphony No. 5, Op. 82

Noten

  • Sibelius Symphony No. 2: Dover Publications, Mineola, 1993. This is a reprint from the Breitkopf & Härtel edition, 1903. IMSLP15919
  • Sibelius Symphony No. 5: Dover Publications, Mineola, 2001. Reprint from W. Hansen (Edition No. 2103), 1921. IMSLP15922
  •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E. Eulenburg Ltd. (Edition No. 770). Reprint from Rob. Lienau edition, Berlin, 1905. IMSLP769530
  • Tuonelan Joutsen: Breitkopf & Härtel, Leipzig, 1901. IMSLP255071
  •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Edwin F. Kalmus (Orchestra Library A 1706). Reprint from Breitkopf & Härtel edition. IMSLP761698 — this might take some time (61.50MB).

See also

External links

--

--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