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盡頭的藝術旅行─作品篇(1)

2017奧能登國際藝術祭

roronao
Sounds Wild 野聲部落
7 min readMar 9, 2018

--

接下來就以我們參觀的順序,一區區來介紹作品吧!

Photo: Nohagi Naka 取自官網

在直町的休息站「すずなり」觀光案內所買到藝術護照後,就開始我們的第一個參觀行程。

休息站後方就是作品№21,韓國藝術家Gim Hongsok的《善でも悪でもないキオスク (不好也不壞的KIOSK)》,設置在舊珠洲車站月台上。雖然外觀就像一般車站的小賣部,但陳列的方式卻讓這個攤位和周遭空間產生違和感:櫃台擺著瓶裝飲料和珠洲產的鹽等商品,前方展架上像書店展示一樣放了許多外文書籍,屋頂的招牌用有點搞笑的韓文、漢字與英文字體寫著販售的商品種類。

讓人想到,過去珠洲位於周圍各國文化流動的接觸點,如今要如何再找回自己的優勢和定位,就如同作品設置在廢棄的車站遺址上一樣,有點衝突,有點尷尬,但不失對未來的想像。

已廢站的すず車站,留下月台遺址

小賣部裡有工作人員駐守,幫護照蓋章兼賣東西,也很親切地提醒我們後面有很多作品無人看守,可自行找到作品立牌掛著的印章蓋章。

接著我們往東來到正院町,先拜訪一組總共四件分散在不同地區的作品,為№37 《珠洲海道五十三次》。作品命名跟浮世繪畫師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不是有關係呢?

左上:《正院公車站》右上:《正院川尻公車站》左下:《能登洲崎公車站》 右下:《笹波口公車站》

這區先看到的是《正院公車站》和《正院川尻公車站》。俄羅斯藝術家 Aleksander Konstantinov,以珠洲的自然草木為發想形象,用幾何格狀結構的鋁合金管將公車亭包覆起來,搭配周邊的環境如停車場、民宅旁、或背對日本海,設計出不同的造型。作品是在公車亭本體上額外增建,而公車亭內還是維持原本面貌,木牆板上貼著地圖和宣導海報,看得出來有些年紀的木頭長凳,跟公車亭外的金屬結構形成強烈對比,實際會在這邊等公車的居民,會不會覺得自己變得比較潮呢?也算是為日常帶來新的生活風景吧。

在正院的兩個公車站之間,有一組很可愛的作品,設置在一間於2015年歇業的錢湯屋裡,作品№16 麻生祥子的《信心のかたち (信心的形狀)》在原本男湯的浴場,作品№17 井上唯的《into the rain》則在女湯。

已歇業的惠比壽湯

湯屋叫做惠比壽湯,門口大幅的壁磚,繪有漁業之神惠比壽抱著一大尾鯛魚的圖案,色彩依然生動鮮豔。湯屋前半部的櫃檯和寄物櫃都還維持原樣,我們抵達時,剛好有一台遊覽車載著一群阿公阿罵也到了,老人家們一進門便懷念地說:「這跟我們小時候洗的錢湯一模一樣啊,以前就是這種櫃子啊!」

阿罵們也都很興奮地在《into the rain》中彎腰探索

《into the rain》以特殊染布布置成水滴造型,代表自然界的水孕育著珠洲的里山里海,萬物生長的意象,或高或低地掛在女湯浴場,跟浴場原本的富士山壁畫也相映成趣。只要脫鞋並換上專用鞋套,參觀者就可以踏進去跟作品近距離接觸,一邊在作品間彎腰走動或爬行,老人家和小孩都玩得樂呵呵。

《信心的形狀》則是一個動態的作品,泡沫不停地從天花板冒出,延伸至浴池、漫延整個浴場。藝術家在珠洲參加祭典時,體會到人們對於看不見的存在(形而上的神或自然力量)卻確信無疑、從而產生對生命的信心,便想用雖然看似脆弱會破裂消失、但又綿延不絕不斷生出的泡泡來展現能登人的信心。

《信心的形狀》

繼續東行來到蛸島町,在廢線的能登鐵路終點─舊蛸島車站─參觀了兩個作品。在車站本身設置的是作品№13,印尼藝術家Eko Nuguroho的《Bookmark of dried flowers》,他在見到棄置的蛸島車站後,對照印尼本土在二戰時期日軍佔領下建造的鐵路,如今也已廢線的情況來發想創作。車站裡外有塗鴉風格的壁畫創作,車站內播放有印尼鐵路的紀錄影片,交織著日本和印尼之間的歷史,還有圍繞著人與鐵道之間關係的故事。

《Bookmark of dried flowers》車站外觀
《Bookmark of dried flowers》候車室內牆

走進車站來到月台上,剩下一小截鐵軌的兩端是色彩繽紛的作品№14,德國藝術家 Tobias Rehberger的《Something else is possible》。他也是北川富朗主持的藝術祭常客,我曾在2016瀨戶內藝術祭造訪過他設計的餐廳《Was du liebst, bring dich auch zum weinen》。

一座由方型迴旋線框拚置而成的雕塑作品,就位在已無火車開來的鐵軌盡頭,參觀者一邊慢慢沿著鐵軌走近,作品也漸漸放大在眼前,鮮豔的漸層色系,象徵的是時光的變化。而藝術家還有個巧思,當你走到作品中,透過望遠鏡眺望鐵軌另一端,就會看見一個寫著「something else is possible」的霓虹招牌,也是一種立足於現在、望向未來的意象。

這個作品的尺寸和色彩,在森林和田野的背景之下非常醒目,讓人眼睛一亮。藝術祭閉幕兩個月後,我在奧能登官方臉書上看到珠洲的雪景,這件作品映在一片潔白的雪地裡更加吸睛。

而這個作品後方山林的山腳下,停有一節火車車廂,橘黃的車體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靠近些發現這應該就是奧能登藝術祭形象海報之一的那台火車,生鏽的車體,周遭草木叢生,彷彿時間就凝結在火車停下的那一刻。海報形象選中這台火車,是否也意味著,曾經停滯的空氣,在藝術進駐的時候又開始流動了呢?

台灣藝術家也沒有在這場藝術祭中缺席,我們接著來到№15 吳季璁與陳淑強的《Passing》。作品所在地雖然屬於「正院町」,但其實離舊蛸島車站很近。在閒置的大型倉庫,以往是用來修補漁網的空間,藝術家直接就地取材,運用懸吊漁網的機器吊臂、漁網、燈具、和集裝箱等素材,讓移動的光影投射在布幕上,賦予這些曾活躍於海上的器具新的生命,重新站上舞台演出。

以上是我們第一天上午,跑完直、正院、和蛸島三個町看到的作品,下篇繼續沿珠洲海岸往東北方向前進。

參考連結

奧能登藝術祭背景:世界盡頭的藝術旅行─行前篇

我的行程:世界盡頭的藝術旅行─行程篇

藝術祭作品介紹:作品篇(2)作品篇(3)作品完結篇與後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