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臉書上出現了一篇題為〈社會學系是一個很糟糕的選項〉的貼文。作者鯨尾以勸世語調提出三項理由:(1)若考慮到科系專業與職涯的關聯、學歷對職涯的幫助,社會學既無用處亦出路狹窄;(2)若要享受大學生活,社會學使人徒增負面思考、痛恨世界而無法快樂;(3)若想在大學汲取知識並以之貢獻社會,社會學卻只談空泛的社會正義,相比起其他科系對社會毫無貢獻。因此,鯨尾「建議」升大學的學生們不要選擇社會系。
走出捷運市政府站,穿過條條巷弄,松山文創園區的輪廓逐漸從綠樹層層的間隙中顯露出來。這座由松山菸廠在2010年改建而成的園區,如今已是台北市東區一個重要的文化據點,除了固定經營的書店、餐廳、時尚衣飾店和電影院外,原廠房也改建成了菸廠,提供空間給各式各樣的展覽舉辦。
這次到松山文創園區,主要是為了看「日日器/生活的輪廓」。這個展覽藉由將日常器物的新/舊樣貌並陳,來記錄器物的演化軌跡,並由此展示人類日常生活的演變歷程。其論述強而有力地指出:器物的變化和新器物的誕生,不只是由人依其需求設計製作的結果;其中也存在一種「物導向」邏輯,即器物自身會參照其他…
摘要
打從七〇年代民歌運動打開了由下而上的音樂創作風氣之後,政府便透過各種方式介入民眾創作音樂的過程。本文旨在探討國家權力與獨立音樂(及其前身:民歌與台灣新音樂)創造力(creativity)之間的關係,並試圖回答:國家權力究竟壓制了音樂的創造力,還是反倒提供了創造力滋長的土壤?透過考察國家權力介入音樂創作的軌跡 — — 從七〇年代政府對「淨化歌曲」/校園歌曲的推廣、八〇年代起有系統的歌曲審查制度、九〇年代以權威體制政治為題材之異議歌曲的萌芽,到2000年後由政府所推動一系列的文創政策與計畫 — —…
一、前言:從《單向度的人》到《美學的向度》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以《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這部批判發達工業社會的著作而廣為人知。在這本書中,他指出所謂的發達工業社會其實是一種「單向度社會」,在進步的科學與技術的宰制之下,所有的否定性力量都被肯定性的生活形式/制度所吸納,從而使所有的批判及其所宣稱的替代性選項吞沒於技術-政治的合理性統治之中。在這樣的社會中,無人能倖免於成為「單向度的人」:毫無批判意識地生活在「現實即合理」的幸福意識之中。
一、前言:《悲劇的誕生》與尼采哲學
基於下述的幾個原因,以《悲劇的誕生》(The Birth of Tragedy)作為理解尼采(Friedrich Wilhelm…
沉思生活與主權人
在《倦怠社會》(The Burnout Society)一書中,韓炳哲(2015: 8–9)藉由指出二十一世紀以降當代社會的特徵,試圖提出超越傅柯「規訓社會」(disciplinary society)的社會觀:
規訓社會是為禁制所界定的否定性的社會,主導的否定性情態動詞是「不可以」(May…
人們聆聽音樂的方式與經驗如何隨著各種複製與傳播技術的演進而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又可能有怎樣的潛在意涵?本文從閱聽人角度出發,試圖以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的靈光概念,針對音樂聆聽經驗進行分析。首先,在第一節藉由概要地爬梳與音樂相關的技術史,初步地理解經驗現象,並指出其公共化、私人化、再公共化和延續公共化的趨勢;其次,第二節闡述從班雅明到葛洛伊(Boris Groys)的靈光概念意涵,及其由機械複製時代到數位複製時代的演變,並以葛洛伊的主張 — — 即數位複製靈光的重建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