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未來趨勢,訂定更好的策略

由 CCA 的 DMBA 學生所領導的工作坊,讓我瞭解到如何在訂定策略之前進行有效的溝通,也完整了我對設計所處理的議題的想像

Daniel Lee
UX/UI 新手村
10 min readAug 26, 2018

--

前言

大家好,好久不見!在正文開始前先來鋪一點梗。最近幾個月來,我經歷某種程度上的想法變化,而且還在繼續進行中。在校內專案中,我們常常以排除商業可驗證性與科技可行性兩種創新要素為前提,以便「體驗」何為使用者中心設計/服務設計/設計思維等等的流程。然而仔細想想,在真實商業環境中,這樣流程的產出似乎很容易遭受挑戰,究竟商業目標要怎麼與使用者的目標契合?設計師又要怎麼在技術成本的限制下做出最大程度的創新?這兩個簡單的問題就這樣一直盤旋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到現在其實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次的《找出未來趨勢交點 玩出創新商業模式》工作坊,由來自台灣目前在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讀 MBA 的李宛儒 Angelique 以及她的同學 M.C. Abbott 主辦,場地在出版「獲利世代*」的方。略。觀點 Busniess Model Inc.,也是我第一次來到他們的辦公室,一進門覺得空間比我想像的小XD,但是有大片窗戶讓陽光灑落,加上木質工業風卻又帶點溫馨的裝潢,讓人覺得是個非常舒適的工作環境。(不過最後因為太陽太大很熱就放下窗簾了XD)

剛好兩個講者都閉眼,不要殺我

The New MBA

工作坊的講者都是就讀 MBA 的學生,

MBA in Design Strategy* 設計策略企管碩士於加州藝術學院 ,創辦所長 Nathan Shedroff 設想出一個完全不同型態的研究所。位於美國矽谷灣區,熟悉當地最新趨勢及科技,為知名策略設計公司 IDEO 主席 Tim Brown 與其他數名科技業界嶺頭者共同創辦 DMBA 學系,是全世界少數著重企業管理並納入創新感性標竿,培養設計規模化的領導人才。多數學員與校友為矽谷當地業界先鋒,並已有數年各產業工作經驗。學系融合策略規劃、市場分析、創新研發,並融合舊金山灣區的創業家精神與業界密切合作完成專案。」(節錄自活動說明)

DMBA 課程規劃,我絕對沒有幫這間學校打廣告

他們認為自己的價值在於能夠在混亂的商業環境中找出一條出路,因此也把 MBA 三個字母重新詮釋成「Master in Business Ambiguity」,而這次他們要帶的內容主要為「The Model of Impact」,是從第一個學期的課程「Strategic Foresight Studio」發展與演變而來。

Angelique 後來跟我分享了為什麼會想回台灣舉辦工作坊:

The trip is led by Wan-Jou Lee and M.C. Abbott. Wan-Jou is born and raised in Taiwan and currently studying abroad in the DMBA program. She combines her Eastern background with new learnings while pursuing the answer of Design Strategy in class. By being inspired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M.C. shares the motivations to learn in Taiwan. As one of the amazing experiences to study in the DMBA, that is, you can always inspired by your incredible peers. The more Wan-Jou and M.C. share the inspirations the more people wants to join the adventure. And this is why they commence this student-led studying abroad project.

Angelique 從小在台灣長大,後來才到 DMBA 就讀,在追求設計策略真理的過程中,她總是嘗試結合自身的文化於其中。由於她的同學 M.C Abbott 被這樣不同的文化與思維所啟發,就提出了直接到台灣體驗與學習的想法;而在 DMBA 中,其中一個最令人感到驚奇的體驗,就是你總是可以從一群很棒的夥伴獲得啟發,因此當 Angelique 和 M.C. 分享越多,就有越多人想要一起加入這趟旅程和冒險,這就是爲什麼這群 DMBA 的學生要自主籌劃這樣的海外學習專案。

The Model of Impact

Three Horizons

工作坊提到的第一個 Tool 就是 Three Horizons,用於幫助描述與建構團隊成員對於未來創新的想像。

Three Horizons Framework

每一個曲線都代表同一種類的產品/服務,而在不同的時間都有各自發展具潛力、成熟、衰落的階段;舉例來說,假設現在電動車正夯,可以視為第一曲線,而在可預見的未來,自駕車將成為主流,現在也正如火如荼的發展中,不妨把它視為第二曲線,而在自駕車之後,又會是什麼呢?利用描繪第三曲線,開始展開對於未來願景的討論,這就是 Three Horizons 的用處,而在這個例子當中,或許「鋼鐵人的飛行裝*」就可以視為第三曲線。

Alternative Futures

當我們在討論未來的時候,常常會有各自傾向相信的方向或趨勢,但總是不脫「突破」、「成長」、「限制」、「毀滅」四個種類:
1. 突破 Transformation:某些於社會或系統根本上的轉變,指出了一些目前系統可能的突破點
2. 成長 Growth:現在的情況或趨勢,不論好壞都如以往繼續發展
3. 限制 Constraint:社會、政府或者是一般平民,採取了某些措施、手段來限制某些群體或個體的行為
4. 毀滅 Collapse:某些改變超出了社會可以承受的極限,造成系統崩壞與社會混亂

Alternative Futures

透過這樣的歸納,我們可以在想像未來願景時,確保將四大類的可能情境都納入考量,比如在突破或成長的未來,或許鋼鐵人的飛行裝真的會開始成為主流,然而在毀滅的未來,地上已經沒有資源與新鮮空氣,或許地下傳送裝置才是解決移動需求的方式。

Trend

趨勢就是發展或者改變的一般性方向。例如「服務即產品」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現在越來越少公司或企業提供或販售單一產品,而是在提供服務中將某項產品納入接觸點之一;例如 Uber App 本身並沒有辦法提供完整的移動體驗,而是需要考量如車輛、司機、客服、天氣等等綜合性因素,甚至與異業結合產生 Uber Eats,滿足為買食物而移動的需求。考量趨勢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未來的走向。

Revenue Model

獲利模式請大家參閱任何一本講 Business Model 的書,通常要設計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可以先參考現有的模式,再根據身處的情境做變化;要考量獲利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才能繼續存活下去。(好像在講廢話)

而在此次的工作坊當中,我們被指定了一個 Alternative Future、一個 Revenue Model,並且 Brainstorm 出一些趨勢和第三曲線,最終製作出了我們心目中的未來的原型(我們利用情境故事板和演戲的方式呈現,每一組都不同)。

What’s Next?

在討論出這些東西之後呢?可以吃嗎?在工作坊的最後,講者提到了 Cone of Possibilities,透過這個方法,可以聚焦出對於未來策略制訂的共識。

Cone of Possibilities

簡單來說,就是把可能性做區分,而且時間拉越長,可能性就越多。Cone of Possibilities 將可能性分成「Possible」、「Plausible」、「Probable」、「Preferred」四個集合,前三者的關係是 Possible 包含 Plausible 包含 Probable,而 Preferred 源自於上述團隊對於未來的討論。我們要達成的共識,就是 Preferred 與 Probable 的交集,透過找到交集,即可將願景轉化為制定未來策略的準則。

Cone of Possibilities

在演講的最後,講者用這張投影片作為總結,期許大家都能成為未來的建築師。

We are called to be architects of the future, not its victims. — Buckmister Fuller

總結來說,我認為這次的工作坊,讓我接觸到了一個完全沒聽過的新領域,上網找了一些資料,雖然有人在談這個卻也不是很多,然而我認為這部分剛好能夠補足我對於設計所涵蓋範疇的想像,因為原本我認為產品一開始會是從策略開始擬定,卻忽略了一開始其實應該是有願景的。

使用者體驗從業者的職責

回到本文的一開始,我開始思考,在以創新為前提下,究竟一位使用者體驗從業人員的職責該有哪些,第一時間我們很容易的可以把 UX 拆成研究與設計兩大部分,然而只有這樣嗎?

我想了很久,最後覺得以價值驅動的設計所要處理的範疇,大概可以從產品願景開始一直到使用者接觸、使用、分享產品等參與的過程,可以看出來如果只把 UX 拆成研究和設計,就把自己侷限於傳統的 4D* 而已。

Fast Company 在兩年前就發表了一篇文章「5 Design Jobs That Won’t Exist In The Future」,提出 UX Designer 與 Design Researcher 將在未來 15 年內消失(從今年算的話就是13年了),並由現在較不流行的 Design Strategist* 取而代之,便是因為 Designer 若不具備 Research 能力,則無法產出好設計,而單純做 Design,很難應對複雜與充滿不確定性的系統,唯有了解策略如何訂定才能做出更好且可以落地的設計。

切回主題,或許我們可以把研究設計拆開的 UX 當做第一曲線,而在可見的未來,Design Strategist / Strategy Designer 會是主流,然而第三曲線是什麼?我不清楚,也沒有答案,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看看!

附註:
註一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
註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 MBA,我們這組的 Facilitator Sam 提到,這個 MBA 相較傳統偏企管的 MBA,課程更緊湊,四個學期的課都是必修,沒有什麼選修空間,Design Thinking 基本上被視為是基礎的先備知識,會接受全方位的訓練,包含管理、策略、設計、開發等等
註三GRAVITY 已經提出概念設計、甚至開發出類似鋼鐵人的飛行裝備
註四:關於設計思維模型的介紹,我的想法意外地與唐玄輝老師這篇簡介提出的模型類似
註五:我們這組組員問了 Sam 為什麼叫自己 Strategy Designer 而不叫 Design Strategist,他認為兩者處理的事情不同,後者比較是接手他人的資料,再轉而發展出執行設計上的策略,然而前者則是以更高層次的角度看待問題

--

--

Daniel Lee
UX/UI 新手村

Global Growth Product Manager @ Jodoo | UX/UI 新手村村長,清大服科所。最新文章:https://daniellee.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