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擠都市中的空間想像——共活|共享|共創

都市中的空間想像

愈來愈擁擠的城市,愈來愈喘不過氣的壓力

台北市,台灣的首都,設籍人口數約為 270 萬人,人口密度高達 9900 人/平方公里,是全台各縣市中最高;若加上通勤或租屋,等等在這裡工作但沒有設籍的流動人口,超過 500 萬人,每天擠在這個小小的盆地裡。

擁擠,生活壓力自然就大了。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以 15 倍榮登世界第一( 2018 數據);至於租金,根據好房網所做的調查統計,台北市的租屋壓力也高達 34.7%( 2012 數據,租屋壓力 = 8 坪套房租金佔新鮮人平均起薪的比重),是全台最高,暫時找不到更新的數據但整體租金指數這幾年來是年年升高。

於是,沒有家裡可以住的人只能選擇犧牲時間(租遠一點通勤),或是犧牲空間(租小一點的雅房),才足以負擔台北市的生活。

同時,因為龐大的商機,台北市已所剩不多的空間,仍然繼續被各個大型商業開發案爭搶分食,公園綠地消失了,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豪宅與百貨。先是商業,然後是更多的商業,正蠶食鯨吞著台北市的空間,商業之外,那條防線正一點一點的緊縮與退讓。

然而,無論如何緊縮,如何犧牲,人們對於空間的需求仍然不會消失,只是暫時被壓抑了;空間,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腳色,也逐漸地引起了許多思考和關注。

於是,有了閒置空間活化的計畫,有了公有開放式空間的規劃,各式獨立特色咖啡館、餐酒館如雨後春筍般地現身於各處,共同工作空間也誕生了,都是希望透過更可負擔的方式,來滿足市民們對於空間的需求。

在一個這樣繁忙喧鬧的都市裡,對於空間,身為小市民的我們,可以有些什麼樣的想像?

我認為有三個方向可以思考:共活共享、與共創

共活,找到像家人般的一群朋友

台北市擁有全台灣最多的流入流動人口,數不清的人們,離鄉背井來到台北實現夢想,尋找機會;然而現實總是殘酷,龐大的壓力,冷漠的人際互動,孤單的生活,缺乏情感與親緣上的支持,台北的生活並不如想像中美好。

若有一個空間,讓這樣的一群人得以認識彼此、交流,並在生活中互相扶持、打氣,給予情感上的支持,營造共同生活的氛圍,提供家庭的部分功能;共活,或許能補足城市中這些情感上與心靈上的缺口。

共享,和陌生人之間建立信任

就業衰退、薪資 M 型化、資產價格高漲、環保意識抬頭,這些情況不只發生在台灣,而是全球的趨勢,因應而生的一種經濟型態為「共享經濟」。例如媒合空間供需的 Airbnb;「使用,不必擁有」是其概念,媒合閒置資源的供給與需求,更有效的發揮物品及空間的效用,降低使用者的負擔。

空間當然也能共享,例如廚房。黑心食品當道,養生觀念興起,自己動手下廚是必然出現的需求,然而套房雅房多無廚房,為了不常使用的廚房而改租公寓又不划算,那為何不共享一個廚房?

廚房可以共享,那麼書櫃能否共享? 各自用自己的書來放滿一個書櫃,所有人都可以翻閱書櫃中的書籍。工具器具可以,經驗和技能也都可以共享,一個共享空間,可以同時滿足多樣化的共享需求。

共創,我或許不行,但我們就可以

最後談談共創。城市生活雖然擁擠,但它的優點就是提供了多種可能和連結機會,生活在此,總會有些想要嘗試的事情,無論是創業,或是某些理念的實踐,或是針對某些議題的關注和行動;但也許缺激勵,也許缺夥伴,也許門檻太高,真正會起而行的畢竟是少數。

一個共創空間,可以幫助媒合夥伴,互相打氣激勵彼此,也能以更低的門檻,扮演第一階段的實驗舞台;簡單說,一個共創空間不僅可以促發更多的創意,也可以促發更多的實際行動!

當一群各有技能的人們合在一起,許多有趣的事物就誕生了,類似的情節已在許多共同工作空間上演著。在知名的 PTT 討論板上,也常見許多鄉民接力共創出的作品,各種藏頭詩、音樂影片作品,也許粗俗,也許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其創意都令人驚艷。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若我們團結起來,就有更大的成就。」- 海倫凱勒

開放知識的時代,單打獨鬥已成過去,個人的創新速度難以跟上世界改變的速度,透過開放與分享,個體與個體之間可以交流共創、跨領域共創,共創不一定非要有空間不可,但一個空間,仍可以幫助媒合更多的共創發生。

這篇寫的是我自己對於空間的想像,當閒置空間要活化時,要拿來做什麼?有些人想要開一間自己的店,搞一個自己的空間時,要做什麼? 除了帶來人流錢流提高空間物件估值之外,實際上空間可以發揮那些社會價值?

但要做到這些,當然一點也不簡單~

延伸閱讀

--

--

東東 (吳東軒)
一個 NF2 罕病患者的斜槓人生

業務出身的行銷人,確診 1/40000 機率的 NF2 罕見疾病後,從此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喜歡思考、喜歡書寫、喜歡自由,也是一個加密貨幣愛好者,期待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普及到日常生活的那一天。著有《人生很難,就想活成喜歡的樣子》一書,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eohex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