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Open in app
Sign inGet started

蔗青文化工作室

從田野出發,向在地學習。

  • 職人印象
  • 轉向世代
  • 返校的那天
  • 蔗農精神
  • 燦爛的昔日
  • 講座紀實
  • 線上共學教室-綻放新華:轉職華德福教育的新人生

    線上共學教室-綻放新華:轉職華德福教育的新人生

    彰化地區教師成長互助社群的線上共學教室,邀請到任教於彰化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教師,透過親身面對教育現場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看見教師身分的多樣,也藉由交流與討論,來共同認識來自彰化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特質與潛力。我們期待看見對於老師這個身分的更多詮釋,也期待讓這些長期累積的經驗,能夠…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May 1
    線上共學教室-向前走又向後看的日子

    線上共學教室-向前走又向後看的日子

    彰化地區教師成長互助社群的線上共學教室,邀請到任教於彰化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教師,透過親身面對教育現場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看見教師身分的多樣,也藉由交流與討論,來共同認識來自彰化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特質與潛力。我們期待看見對於老師這個身分的更多詮釋,也期待讓這些長期累積的經驗,能夠…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pr 9
    線上共學教室-看見真實的力量:紀錄片教室

    線上共學教室-看見真實的力量:紀錄片教室

    彰化地區教師成長互助社群的線上共學教室,邀請到任教於彰化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教師,透過親身面對教育現場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看見教師身分的多樣,也藉由交流與討論,來共同認識來自彰化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特質與潛力。我們期待看見對於老師這個身分的更多詮釋,也期待讓這些長期累積的經驗,能夠…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Feb 15
    線上共學教室-訂做一位快樂的老師

    線上共學教室-訂做一位快樂的老師

    彰化地區教師成長互助社群的線上共學教室,邀請到任教於彰化縣各鄉鎮的中小學教師,透過親身面對教育現場的經驗分享,讓我們能夠看見教師身分的多樣,也藉由交流與討論,來共同認識來自彰化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特質與潛力。我們期待看見對於老師這個身分的更多詮釋,也期待讓這些長期累積的經驗,能夠…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Jan 22
    以地方為教室-3組文化教育實驗方程式(下)

    以地方為教室-3組文化教育實驗方程式(下)

    如何以地方為教室,讓學習回到日常的生活當中?來自台中豐原的路邊工作室,藉由常民文化的田野觀察,設計為充滿地方知識的教案內容;關注教育不平等的所在教育工作室,則是在雲林的虎尾和大埤,展開了一場和土地的交換日記之旅;處於風頭水尾之地-二林的蔗青文化工作室,則從地方文學與生活空間之間的…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Sep 25, 2021
    以地方為教室-3組文化教育實驗方程式(上)

    以地方為教室-3組文化教育實驗方程式(上)

    如何以地方為教室,讓學習回到日常的生活當中?來自台中豐原的路邊工作室,藉由常民文化的田野觀察,設計為充滿地方知識的教案內容;關注教育不平等的所在教育工作室,則是在雲林的虎尾和大埤,展開了一場和土地的交換日記之旅;處於風頭水尾之地-二林的蔗青文化工作室,則從地方文學與生活空間之間的…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ug 25,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在地刊物的活力經營術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在地刊物的活力經營術

    你 / 妳還記得「德智體群美」這五個字嗎?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五育-Five Ways of…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May 15,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當「生活專家」生活在劇場》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當「生活專家」生活在劇場》

    你 / 妳還記得「德智體群美」這五個字嗎?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五育-Five Ways of…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May 8,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走在音樂與視覺的路上 — — 跨域融合的創作與教學經驗分享》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走在音樂與視覺的路上 — — 跨域融合的創作與教學經驗分享》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May 1,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閱讀賴和 實踐行動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閱讀賴和 實踐行動

    你 / 妳還記得「德智體群美」這五個字嗎?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五育-Five Ways of…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pr 22,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我們有點不一樣」一位新二代的自我探索及認同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我們有點不一樣」一位新二代的自我探索及認同

    你 / 妳還記得「德智體群美」這五個字嗎?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五育-Five Ways of…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pr 17,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那些沒什麼的地方小事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那些沒什麼的地方小事

    你 / 妳還記得「德智體群美」這五個字嗎?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五育-Five Ways of…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pr 9,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眼見不一定為憑,假新聞是如何練成的?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眼見不一定為憑,假新聞是如何練成的?

    你 / 妳還記得「德智體群美」這五個字嗎?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五育-Five Ways of…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pr 3, 2021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市場裡的這些人,那些事

    五分之二共學教室-市場裡的這些人,那些事

    你 / 妳還記得「德智體群美」這五個字嗎?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五育-Five Ways of…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Mar 26, 2021
    只和自己比較,是他的「生產」之道!

    只和自己比較,是他的「生產」之道!

    【轉向世代】系列文章,是我們為了讓返鄉青年更真實的模樣浮現而推出的專題。我們認為回到鄉村不見得是種犧牲奉獻,而是一個合情合理的「生活選擇」,這些選擇的背後,可能隱含著許多的故事,鄉村未來的要持續有人居住,必須先有願意留在鄉村生活的人,而我們期待從一個一個的生命故事中,看見鄉村生活…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Sep 6,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鄉村的公民如何參與公共事務?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鄉村的公民如何參與公共事務?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大家晚安,今天是我們最後一場放映會,很感謝大家到最後一場還願意來支持,這個會被我們放在最後一場,其實最後已經講了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地方的發展很重要的是民眾參與,在這一系列其實我們也是很希望有更多民眾參與,跟公部門對話。我們也簡單來回顧這部影片,當然它…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ug 28,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產業、自然與信仰的關係?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產業、自然與信仰的關係?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大家晚安,我們今天人數比較少可以稍微輕鬆一點,這一集是我十集裡面最喜歡的一集,因為談的事情最單純,就談一個概念和諧和合作,從頭到尾一直在講一件事情,是很棒的,蘇巴克這個智慧來自於水,因為資源的稀缺導致必須合作,才能妥善利用資源,另外有一個很強大的信仰…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ug 21,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為什麼二林不是永恆的米鄉?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為什麼二林不是永恆的米鄉?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我們看完池上這一集,有沒有覺得很熟悉?這些都是我們很熟悉的景象,包括水稻田、土地公廟、山景、平原,其實跟前面六週看見的景象很不一樣,包括使用的語言也是一樣的,一切看起來都很親切,但就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點就是,在台灣的東部和西部,農業的環境差很多,剛剛…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ug 14,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畜牧業如何與自環境兼顧?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畜牧業如何與自環境兼顧?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大家晚安,今天看完這一集是美麗諾羊的故事,剛剛看到那個Stotz先生那段MV大家有起雞皮疙瘩嗎?每次看到那段,看了好幾次,都會覺得也太美了吧?有一種神話的感覺,陽光這樣灑下來,大家認為台灣有牧羊人嗎?沒有?其實有,我有一次在濁水溪邊遇過,有一次一個人…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ug 7, 2020
    夢想是夢還是想?他們用每一個早晨來回答

    夢想是夢還是想?他們用每一個早晨來回答

    【轉向世代】系列文章,是我們為了讓返鄉青年更真實的模樣浮現而推出的專題。我們認為回到鄉村不見得是種犧牲奉獻,而是一個合情合理的「生活選擇」,這些選擇的背後,可能隱含著許多的故事,鄉村未來的要持續有人居住,必須先有願意留在鄉村生活的人,而我們期待從一個一個的生命故事中,看見鄉村生活…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Aug 6,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農業科技來了,我們準備好了嗎?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農業科技來了,我們準備好了嗎?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大家好,晚安,我們今天看完荷蘭芬洛綠港的案例,相信大家看了應該覺得不太像農村,充滿科技,但是我覺得他們在談的是一個未來農業的概念,到底未來面臨各種極端氣候,還有包括無法逆流回來的人口往城市走的趨勢,這其實讓我想到一件事,我們在談的地方創生,其實在日本…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Jul 31,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農村裡的有機飲食模式是什麼?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農村裡的有機飲食模式是什麼?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大家好,我們看完今天《美國舊金山-有機生活美學》這一部影片,我不知道大家看完的感覺是什麼?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會想說不就是一群有錢人?退休回去買一塊很大的田,住在裡面務農,但是越看越後面,最後有一個很關鍵的,自己種出來的東西,自己把它煮掉、吃掉,這句話…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Jul 24,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綠地成為發展核心的可能?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綠地成為發展核心的可能?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各位好,今天我們看完荷蘭綠心,其實綠心這一集,是我十集裡面最喜歡的前一、二名,因為覺得他們真的很不簡單,今天其實談的範圍又比前面三集更廣了一點,因為前三集比較從農村的範圍裡,但今天其實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城鄉關係,前半段很長,是在城市裡面,大家有…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Jul 17, 2020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自然農法在二林可行嗎?

    《農村的遠見》放映會-自然農法在二林可行嗎?

    蔗青文化工作室(以下簡稱蔗):大家好,這個禮拜場地比較亮吼,謝謝公所這邊幫我們換了新的燈管,之前比較暗一點,看不太到大家。我們看完今天的放映,等一下要來進行的是討論的部分,今天很開心又有一些新朋友,之前沒有碰過,很歡迎大家每個禮拜三晚上,來這邊一起看一部紀錄片,討論一個關於二林的…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Jul 10, 2020
    縫紉的青春歲月-針車前的素芬們

    縫紉的青春歲月-針車前的素芬們

    素芬國小畢業以後,因為成績不好,自己也不喜歡唸書,農家的觀念一向也不很注重女孩的學業,所以沒升國中,出去學裁縫。她先在鎮上「阿美時裝社」裏,度過一段晨起掃地抹桌椅的學徒生涯,然後才動針線,十四歲坐上縫針機。踩了兩年縫紉機。她已經可以為客人量尺寸,畫圖樣,動剪刀裁布料了。---〈素…
    Go to the profile of 洪崇銘
    洪崇銘
    Jul 4, 2020
    About 蔗青文化工作室Latest StoriesArchiveAbout MediumTerms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