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多少人去澳洲打工度假?

在打工度假的小眾市場中,澳洲在選擇、名額與網路聲量上,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Patrick Wong
Apr 24, 2023

當別人問自己「每年有多少人去澳洲打工度假?」發現自己一時答不上來,決定加強對澳洲的「全局觀」,查詢關於澳洲旅遊與打工的統計數字。

因此這篇文章,根據我所找到的資料,對於近年來每年旅澳與打工度假的人次與人數,有個概略的了解。

不僅是幫自己,也是幫對澳洲有興趣的人做一次功課。

Photo by April Pethybridge on Unsplash

台灣出國統計概要

根據台灣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資料顯示,出國目的地人次如下表所示:

1980–2022年出國人次

疫情於2020年爆發之前,台灣出國人次已來到歷史新高的1710萬。之後三年,因為疫情緣故,全球封境鎖國,出國人次驟降。

其中,出發目的地為澳洲的人次如下:

1991–2022年旅澳人次

歷年的旅澳僅占出國人次1–2%的比重。旅澳的高峰在2018年的19萬人次,即便如此,仍占不到該年度出國人次的2%。

不過,台灣的出國統計數據只計算「首站」目的地,因此如果是「轉機」因素抵達「中轉站」,台灣的統計只會到此為止。

也就是同樣終點站在澳洲,「直飛」澳洲的才會在統計數據內,從台灣飛到其他國際機場轉飛澳洲,只會統計在其他國家別的數據裡頭。

所以把澳洲入境的統計資料一起拉出來看的話(Visitor arrivals and resident returns, Selected Countries of Residence/Destinations):

2005–2022年旅澳統計

可以發現,疫情前入境實際人次達到26萬,將直飛與轉機占比來看,會發現在疫情之前,在大部分的年份中,直飛占總旅次落在五至六成左右。

旅澳打工度假

澳洲打工度假的年齡限制為18–30歲,但在統計資料的齡年區隔上,則是以五歲為一個區間帶,因此暫以20–29歲的數據當資料基礎:

2005–2022年20–29歲旅澳人次

雖然少了18–19、30-32共五個年齡層的區間帶,實際上18-19歲大部分的年輕人要不是剛上大學,不然就是出社會工作,真會把澳洲打工度假當作人生下一階段選擇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在實際的統計上,僅少了30-32歲的年齡區隔帶。

根據澳洲官方提供的Working Holiday Maker visa program,澳洲政府核發台灣的打工度假簽證數量如下:

2005-2022年澳洲共核發台灣打工度假簽證數量

可以發現簽證核發數量的最高峰落在2012年,之後逐漸減少。

將上面兩張圖表合併再一起看的話,會發現兩者高峰呈現反差:

2005–2022年20–29歲旅澳人次與簽證核發數量

為什麼兩者落差甚大?我也不知道,純粹的猜測如下:

  1. 簽證發放人數:隨著打工度假的知名度打開,吸引許多想賺第一桶金的年輕人前往澳洲。隨著澳幣貶值、稅制調整,以及其他國家也陸續開放打工度假簽證,種種因素導致澳洲打工度假吸引力降低。
  2. 出國旅澳人數:與台灣人次走勢相似,純粹就是出國人次增加,因此旅澳人次也等比例增加。這些人完全就是來澳洲「觀光」,沒有賺錢的打算。

結論

根據疫情前的趨勢來看,2023年澳洲打工度假核發簽證數量,預估全年「至少」可以達到一萬人左右,倘若確實存在疫情導致的旅遊爆發朝,或許人數有機會達到一萬五左右。

根據青年度假打工-計畫簡介資料顯示,澳洲是台灣目前可以旅外打工度假的國家中,唯一沒有人數上限與簽證申請時間限制的國家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嚮往打工度假的人,把澳洲當做Plan B。澳洲高彈性的優勢,沒有名額限制,也沒有期間限定的簽證申請日,因此許多人在搶不到其他國家的打工度假名額下,澳洲就變成最後的選項。

以目前澳洲打工度假人數達萬人的規模來看,唯一在人數上能匹敵的國家僅有日本的一萬名額限制。剩下的國家加起來,都達不到日本的一萬限額!

因此澳洲在旅遊上,或許僅是每年出國人次上1–2%的存在,並非台灣人的旅遊首選,但在打工度假的小眾市場中,澳洲卻是在選擇、名額與網路聲量上,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延伸閱讀:邊境解封護照快拿出來!出國打工網友最想去哪裡 — 網路溫度計

Photo Credits:邊境解封 護照快拿出來!出國打工網友最想去哪裡

結語-統計數據不足的缺憾

沒有單齡的旅遊數據,因此無法拚湊18–19歲、30–32歲實際上的旅遊人次與打工度假人數之比較差異。

真有需要,其實是可以根據總人口出國人旅次放在一起確認是否有相關聯,透過等比例的方式,從中推敲出18–19歲、30–32歲出國人次「可能」的占比與人次為多少。

由於沒有進一步計算的誘因,就只先把找到的資料分享給大家,若讀者有我沒考量到的資料來源,歡迎不吝提供!自己會再研究可行性,並將成果化作文章分享其看法。

另外,由於澳洲官方沒有提供台灣20–29歲入境的統計資料,無法更進一步推敲這段年齡層中,旅澳觀光與打工度假的人數差異有多少,實在可惜!當然,不排除是我英文差,遺漏可以進階搜尋資料選項的說明也說不定。

本文就寫到這,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

  1. 觀光統計資料庫
  2. 青年度假打工-計畫簡介
  3. Working Holiday Maker visa program
  4. Visitor arrivals and resident returns, Selected Countries of Residence/Destinations

延伸閱讀

  1. 澳洲打工最困難的時期?萬事起頭難:「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
  2. 因為紐西蘭而開始的旅程,因為疫情而被打亂的行程
  3. 在澳洲打工的我們,處境與行為跟在台灣的外勞沒什麼兩樣
  4. 那些年在澳洲未果的遺憾:尚未達成的夢想清單與待辦事項
  5. 來澳洲墨爾本兩個月的坎坷找工經驗談
  6. 破除澳洲打工度假的四個迷思:落地就有工、年薪百萬、物價很高以及英文能力提升
  7. 該不該去澳洲打工度假?破除三個常見的職涯與職場迷思
  8.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
  9. 成就更好的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
  10. 找工作?Agency:關於墨爾本找工的另一種途徑
  11. 澳洲買車:如何找到好車主?
  12. 人生很短,青春有限,而留澳時間不等人!過來人建議澳洲買車的幾個理由,哪怕只在澳洲待一年
  13. 澳洲詐騙第二彈!假借包裹郵寄簡訊之名,行詐騙金融資訊之實
  14. 我用三個月的時間,在Google Maps上環了紐西蘭一圈
  15. 好險,差點上當!在澳洲遇到假仲介、真詐騙

觀點啟發

  1. 從採番茄看績效指標對員工行為的影響
  2. 不要在制度面前隨便搞差別待遇,那只會輕易暴露出你對制度的無知
  3. 快手為了速度而不顧品質?那些我在邊緣棚被針對的日子
  4. 制度下的雙重標準:員工隨便吃虧,但公司「一定」不能吃虧
  5. 從下屬的角度看空降主管與資深員工的磨合:空降主管該知道的幾件「小」事
  6. 你想當會做「人」的主管還是會做「事」的主管呢?
  7. 本性到了澳洲還是那本性,習慣到了澳洲還是那個舊習慣

成本與生活花費

  1. 澳洲打工,存不存得到錢?取決於你來澳洲的目的,以及個人的消費習慣而定
  2. 澳洲的消費水準高不高?我在澳洲生活一年七個月的花費總結與分析
  3. 不論是背包客還是觀光客,都必須知道的澳洲購物指南
  4. 背包客必須知道的澳洲兩大龍頭超市會員集點活動,讓你聰明花、精明省
  5. 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食》篇
  6. 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衣》篇
  7. 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住、行、樂與其他》篇
  8. 澳洲打工度假,該不該買車代步?讓過來人用自駕一年五個月的交通成本來告訴你
  9. 澳洲自駕與搭乘公共運輸的交通費用比較-以維州墨爾本為例
  10. 紐西蘭自駕北島14、南島32天的行程規劃與預算花費

農場打工實務

  1. 結束了,我的澳洲打工生活,最後一次的農場薪資收入大公開
  2. 我在澳洲農場半年的採果生活:一個適合新包存錢與集二簽的好去處
  3. 要時數還是要績效?原來打卡的先後順序也是一門學問
  4. 如何成為一個採果快手快快手:掌握核心觀念與時間背後代表的意涵
  5. 基本薪資與績效獎金,專注何者才划算?
  6. 我採果,不代表我賺得多
  7. 如何讓採番茄的績效獎金收益最大化?單打獨鬥與抱團作戰的選擇
  8. 我在澳洲農場半年的薪資結構分析
  9. 我在澳洲農場第二個半年的薪資結構分析
  10. 關於澳洲百萬年薪的神話,讓我用薪資單告訴你,我在農場一年賺多少錢

--

--

Patrick Wong

燃燒著工管魂的企管人,「進步,從不說明天開始」/要求自己人生不設限,並尊重社會多樣性/興趣是廣泛閱讀,夢想是當Serial Entrepren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