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場景、跨通路的服務設計驗證實務

--

「EyeBus 視障者公車預約服務」歷經一年的設計、開發與概念測試 (Proof of Concept, POC),服務系統串接完成。今年 6–7 月實地於台北市公車南京幹線完成 30 人次服務測試 (Proof of Service, PoS),以 94% 服務成功率成功驗證該項公共服務的可行性。

文章主旨:以EyeBus經驗為例,描述跨場景、跨通路的服務測試之困難與應對。
系列文章定位:後期場域驗證(專案第11-12月)

服務驗證的必要性,在於儘早驗證該服務於真實場域的易用性、穩定性等目標,避免公共服務疏於盤點真實環境因子,建置過於理想的服務系統,以致投入大量資源、完工問世後,才從大眾的回饋中發現斷點重重。

在講述服務驗證的困難前,先從 EyeBus 的專案性質介紹起。

EyeBus 的服務共由 3 項核心設計項目串接(App、車載系統、候車區),服務使用者包含視障者(服務接收者),也包含司機(服務提供者)。服務場景則是不斷變動,從視障者到達 A 公車站作為起點,一路預約到上車,直到於 B 公車站下車。通路部分不必多說,3 項設計線上下串接地非常緊密。

EyeBus 視障者公車預約服務流程示意圖
EyeBus專案性質
多關係人:視障者、南京幹線司機
跨場景:A公車站-公車上-B公車站
跨通路:App(線上)、候車區(線下)、車載系統(線上)

在設計圈內,用戶體驗檢測相當常見,研究的應用範圍卻通常僅限於單一關係人、固定場域,且為純線上或線下的產品。EyeBus 在多關係人、跨場景、跨通路的服務驗證中,團隊除更審慎訂定檢測目標、研究方法外,透過多次測試的經驗,也總結出 3 項這類服務驗證的挑戰:

  1. 定義完整的測試節點
  2. 維護測試場景
  3. 盤點非理想使用狀況

首先快速帶大家走過我們服務驗證的過程,看看今年夏天一群過於熱血(?)的設計者是如何在 36°C 的台北盆地做測試⋯⋯

2020.6.24 服務驗證實錄(已獲受測者孫小姐授權)

在這些測試裡面,我們達成數項成就:

  • 紀錄整體服務成效,提出具說服力測試成果。
  • 突破過往相似專案內定受測者,直接於網路招募視障受測者。
  • 所有視障受測者皆為初次參與測試,在半小時內學會獨力使用服務。

(視障者受感官限制,學習搭公車前須經定向老師多次教學,熟悉公車站環境及車體。其學習門檻之高,導致視障者多半只搭乘固定通勤路線。)

  • 所有南京幹線司機都是在執勤間隨機接收預約訊息,無指定測試班次。

教學 → 體驗 → 訪談,流程看起來不就這樣?

如果先看了上面的影片,各位會發現團隊所規劃的服務驗證流程與多數測試相同,會經過事前教學,再讓視障者自主體驗,使用服務系統預約並搭乘公車成功,最後訪談,每場費時約 2 小時。

測試流程一樣,卻又極不一樣。看似簡單直觀的測試流程,一旦置入真實場域,須耗費極大心力推演可能狀況、還有幕後人員東奔西跑採集數據,才能為受測者營造不耗體力(對視障者更須增加安全感)的測試流程、一個包容其自由行動的測試環境。

一起進入正文,看看跨場景、跨通路的服務驗證有哪些挑戰、我們如何應變及後續成效。

一、定義完整的測試節點

挑戰:

產品的成功,使用者經驗只是測試指標之一,還得經過壓力測試等多種評估才能更接近上線,公共服務亦然。為在擴大實施前驗證服務系統的可行性,我們必須以 E2E (End-to-end)的角度出發,逐段檢視每個接觸點串接的成效。

作法:

團隊首先定義服務成功率:

視障者初次預約公車,

即可搭上該路線公車並於指定站牌下車。

接著以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的思維深入服務系統劃分指標,製作出近似電商常用的轉換漏斗 (Conversion funnel),釐清達成成功服務指標的茫茫路途上,會經過多少可能的流失斷點(交集)又有哪些流程能達成備援效果(聯集)。

在列出下圖的檢測指標後,再將具體依據列出,接下來就可以討論獲得依據的方法:視障者易用性方面,通常能在研究員跟隨在旁時紀錄;後台傳輸狀況,則須依賴工程師在後台撈取紀錄;司機有否於行駛間成功辨識車機,則是以司機主觀回答為準。

在 EyeBus 案中,車載系統是由既有廠商擴充車機功能而來,因此後台的傳輸成敗更能用來驗收廠商之施工品質。

EyeBus 服務歷程的 9 個檢測依據及它的產地 (XD)

成果:

在蒐集 30 場的測試數據後,服務成功率高達 94%,可向政府證明服務落實於真實場域之穩定性。

使用者易用性達 94%,代表絕大多數視障者可於初次教學後正確使用系統;後台傳輸穩定性、前台提示成功率各為 84%,凸顯預約自 App 傳輸至車機發出提示之成功率目前受制於廠商技術及提示載體,應以 100% 穩定為改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服務人員配合度達85%,在司機順利停靠至候車區之前提下,無論預約有否順利傳遞至司機,皆致最後成功接乘視障乘客。

同時,我們也在訪談時供受測者、司機填寫問卷,以利前後測比較。結果證明 EyeBus App 相較其他同類型 App 之易用性提升、車載系統之預約提示未增加司機負擔、候車區相較於設置前有效幫助視障者辨識候車位置、司機辨識視障者位置。

全盤的測試成效評估,雖然導致每一場測試都得出到 5 人才能流暢運作,但能獲得服務成效的鐵證,還是相對超划算!

二、維護測試場景

挑戰:

EyeBus 作為嵌入現有公車系統的無障礙服務,必須面對場域中大多數人不是服務使用者、線上下的串接必有誤差⋯⋯等等多種情形,它不是控制好一切變因的設計,必然得面對不理想的使用流程。

為了最終設計出足以包容各種狀況的流程,我們得讓視障受測者在情境下依自由意志與真實環境互動,以便將狀況盤點萬全

在真實場域測試,就是單純不介入嗎?

在測試中,我們給予受測者「使用 EyeBus 服務乘車抵達某站」的任務,接下來就任其自由行動。然而在真實情境中,我們必須記得受測者本來就能搭上車,比如:直接問隨便一台公車司機,有行經 XX 公車站的就上車;等車時被熱心路人帶離候車區去招車等等。

無論主動或被動地達成任務目的,在未使用 EyeBus 服務的狀況下,無法滿足我們的測試目的,因此偶爾仍是必須喊卡、介入維護測試場景。

使用者無法繼續使用 EyeBus 的種種狀況,會導致該次測試未能回收有效資訊。

作法:

我們將脫離測試場景定義為:受測者無法繼續使用 EyeBus 服務。

同上段舉例,我們透過過去將近一年間的原型測試、訪談經驗,研擬出一系列可能脫離測試場景的狀況。測試現場的研究員都握有一份測試計畫的 pdf 檔,鉅細靡遺地寫好狀況與應對方法(簡直在當大地遊戲的關主)。

另外,雖然系統已可自動運行,但因串接多方廠商、系統,是為廣大交通系統下的一小塊設計,仍容易因為環境變動而時時阻礙系統的順暢運作。比如:南京幹線作為高需求的幹線公車,業者常臨時從鄰線調度增加公車數量,卻也因此混入車載系統未被團隊更新的公車,即受測者預約該輛公車,司機永遠不會收到預約提示。團隊為此特地設置已更新車機的公車白名單,在測試期間避免預約調度車輛,以維持核心服務的順暢運作。

測試規劃中的狀況與應對方法表,這還只是 part1。

成果:

不得不說,環境的變動相當大,經過30場的測試,狀況應對表大概長了一倍長。

測試的短短兩個月內,團隊遇到數位工具、合作業者的多次變動:串接的伺服器無預警維修、客運業者臨時調派未安裝更新版車機的公車、廠商自行更新車機設定⋯⋯等等狀況,每每殺得我們測試現場措手不及(汗)。

體會更深的在於,就像 App 得跟著 iOS 版本持續更新,各個關係單位都有本身持續變化的業務,唯有服務上線後繼續維運與修正,才能支應這瞬息萬變的環境。

三、盤點非理想使用狀況

挑戰:

同前半篇文章一再強調的,在跨通路、跨場景的服務中,接觸點之間的串接必有誤差;若只以單一線性的理想流程規劃服務,使用者遭遇狀況時易缺乏引導、補救措施,最終導致使用率低落。貼近真實場域測試,是為最終設計出足以包容各種狀況的流程

作法:

關於應包容的狀況,團隊將其定義為:

受測者尚能使用任一段服務的前提下,

會產生、遭遇的非理想狀況。

同樣,團隊延續先前的測試經驗主動出擊,攤開每個接觸點,盯著每一個通路之間的關係,沙盤推演出各式狀況,並設計相應補償的流程。以下舉兩個例子:

針對公車類 App 串接 PTX 系統,公車動態難免過快/過慢之問題,團隊設置「詢問是否已上車」之功能,於偵測公車離開該站時主動跳出。如果視障者已經上車,可接著設定下車提醒;如果視障者錯過車,或車子其實還沒到,也等於提醒視障者確認公車位置,避免空等公車。

為避免視障者預約之公車過近,司機不及反應進站,團隊加入「不可預約即將進站班次」之限制。在視障者搭乘常用公車的情境下,直接等候進站車輛可能更為方便;當然也可選擇預約,更能保障搭上正確的路線。

至於丟入真實場域中,盤點更多未能想像的狀況,設計出更完整的應變,就是服務驗證的目的之一。

成果:

真實測試場景發生的種種狀況

在事前已經推演過多次的狀況下,意外事件其實不至於無邊無際。既充分保障受測者在測試中行為的自由度,也發現視障者、司機多能結合過往經驗,在服務不足之處做出應變。比如公車被違停車輛擋住,無法完全靠齊候車區時,視障者能依照經驗聽聲辨位;司機則因接受預約,主動下車尋找視障者。

在測試中,我們也更確信包容使用者既有行為模式的公共服務,能被個人經驗加乘,達成更好的服務成效。

30 場測試完成~灑花~

使用者的簡單測試流程,是背後一切複雜的精煉

如同文章前段提到的,為受測者營造不耗體力、安全感的測試流程,又能包容其自由行動的測試環境,在涉及多關係人、跨通路、跨場景的服務驗證裡,是尤其困難。筆者個人總結如下:

  • 跨通路的測試:
    尤須注意系統串接之間的誤差,定義理想與不理想的測試環境。
  • 跨場景或多關係人的測試:
    則特別需要考量不耗時、簡便的紀錄方式。
  • 公共服務的測試:
    牽涉關係單位甚廣,須持續盤點服務影響因素。

雖然規劃上真的是超級麻煩(大概有 60 頁長⋯⋯),但是萬全的測試規劃,就能獲得充分、有說服力的成果分析。老話一句,沒有適用於所有服務的研究工具,只有從研究目標回推,才能做出最適合的測試規劃喔!

系列文章目錄

服務設計流程三鑽石模型 by 政大別蓮蒂教授 & 台科大唐玄輝教授

EyeBus專案依據三鑽石服務設計流程完成,以下為各階段的心得分享,由團隊成員接力編輯:

需求研究篇

設計迭代篇

場域驗證篇

如果覺得我們的心得有幫助到您,也請您不吝嗇地給予我們 50 個拍手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