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社會問題的迷霧,來一場視障服務設計的研究吧!

--

此系列文章將講述由台科大唐玄輝教授、余能豪教授,交大張永儒教授及多位研究助理與設計師們組成執行的,「輔助視障者公車搭乘體驗 — — 服務體驗設計與開發」一案,紀錄自 2019 年 7 月初至 9 月中之研究所見,描述前期調研對於定義陌生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釐清在現實場域中的脈絡,進而提出初步概念設計。

團隊訪談現場,全部餓著肚子聽受訪者侃侃而談XD

以終為始,從定義題目開始

科技部於 2018 年啟動「科技突圍(Breakout)實驗專案」,透過專案創建網路平台作為問題發聲管道,公開募集需要科技突破、創新整合方案解決的社會需求提案,其中「身心障礙者友善搭公車需求」獲得 21184 最高票的附議人數,主旨為改善視障者使用網絡最密集、卻也最不便的公車體驗。

就跟所有設計案一樣,服務設計的最開始,必須評估服務規模。我們將「視障者」、「友善」、「搭公車」三段分開定義:

  • 哪些視障者要搭公車 (Who):依照衛福部定義,視障者可依視力受損程度分為輕、中、重度視覺障礙,最重度為雙眼全盲、無光覺者。
  • 如何友善 (How):協助視障者完成固定通勤路線,或是賦予乘車出行探索的能力?是必須有旁人支持,還是以獨立出行為前提?
  • 哪裡的公車 (Where):以示範專案為出發點,考量各業者、縣市之公車營運狀況不同,得先以合理實施、視障者活動習慣劃分出設計區域。

專案本質以無障礙設計 (Barrier Free Design) 角度出發,必須將情境最艱辛的使用者擺在設計核心,填補被現有大眾服務排除的狀況,最終敲板定案的 HMW (How might we?) 命題如下:

「如何讓重度視障者能獨立在雙北市搭公車達成固定通勤需求?」

公車本身相較於其他大眾運輸工具班次不穩定、路線多樣,對不少視障者來說實為不得已的交通選項。在本次計畫中,優先希望幫助原先無搭乘公車習慣的視障者能順利搭上基本上班、上課的固定路線公車;搭乘多樣路線、自由出行探索城市,則是更進階的願景了。

設計目標確立後,接下來就是擬定研究計畫啦!我們將研究架構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研究以視障者為中心的需求,二是盤點跟視障者有關的現行支持系統。

不熟悉用戶旅程的話,就跟隨 (Shadowing) 個幾趟吧!

作為明眼人,我們對於視障者的行為模式是難以共感的,由於搭乘公車的任務流動於多個場景之中,我們選擇場域跟隨 (Shadowing) 這項研究方法。首要目標是繪製視障者共有的用戶旅程地圖,次要目標是從中找尋不同視障者的習慣差異。

招募受訪者時,我們事先建立不同背景參數,希望了解視力程度、先後天視力受損、學歷職業等因素對乘車習慣之影響。底定條件後委由視障資源單位尋找適合的受訪者,或是透過視障者的社群直接轉介,這樣有計劃的進行方式會比在線上漫無目的招募好上百倍。

我們將所有在意的背景參數都記錄下來,用來了解實際行為偏好是否存在差異。

事前聯絡時,我們先以搭車目的、頻率初步分流受訪者的搭車熟練程度,分別安排乘車任務:

  • 搭乘固定路線通勤者 → 遵循他既有的通勤時間與路線
  • 搭乘不定路線者 → 在他可接受的出發點安排陌生目的地,並請受訪者事前規劃路線(當然,我們都查過可以直達的公車路線囉!)

在訪談前,團隊組成 3~4 人的訪談小組,一半負責影像紀錄受訪者的行為、突發狀況,另一半則紀錄周圍關係人如路人、司機的應變舉止。詳細的執行規劃都會在未來的文章釋出,敬請期待!

在跟隨現場,由於視障者比起明眼人更需要集中精神接收公車、環境的提示,這時相對很不適合使用放聲思考 (Think Aloud) 的方式同步分享;同時我們也希望紀錄旅程中隨機的他人協助或錯誤流程,因此必須與受訪者保持一定距離,最常用來幫受訪者心理建設的話就是:「請當我們不存在!」

完成搭車任務後,則在附近咖啡廳進行約 1.5 小時的訪談,用來了解當天搭車經驗、過往搭車習慣、學習搭車歷程、搭車輔助工具經驗(App/手杖/追跡物等)。訪談的邏輯大概就是鑑往知來,驗證已知的行為傾向,探索未知的個別感受,如此一來便能將用戶旅程地圖畫得更加細膩。

盤點現行支持系統,搭上巨人的肩膀

你可能會想,咦~服務設計聽起來要顧慮很多關係人事務,但盤點的目的為何呢?

我們先要有個認知,如同大家平常搭公車時會遇到持白手杖的視障乘客,在專案起始之前,許多視障者早已熟練地搭乘公車前往各地,其中必然存在著各地的服務案例,支持著視障者建立現有的搭車習慣。

平常在商業世界研究別的設計案例,大概有三個目標:找競品優劣勢、參考創意、避免抄襲。但在非商業類的服務設計中,關鍵不在於提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新解法,不是開發超先進的技術,而是找到整合各方資源的機會點。這個題目裡沒有競爭者,誰都可能是可以合作的夥伴。

從使用者的觸點出發,接續其脈絡,借力使力串接成更好的設計系統。

除了向關係單位取得資源,也要適時回報進度,能讓單位更有參與設計的感受。

使用者整趟乘車的觸點 (Touchpoint) 可以包含人員、工具、環境元素,從而擴大探討其使用狀況、習慣,或是演變脈絡、現有缺陷。有時像這樣大型的社會議題,使用一些社會架構的分析方式(比如 PEST 分析所考量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面)可能更有助於有系統性地拆解問題。

從人員而言,包含最直接關係到公車接乘的公車司機,能問到執勤期間輔助視障者上車的個人經驗,以及業者所擬定的無障礙政策;也能透過視障者學習生活自理所接觸的定向老師、電腦老師,向他們詢問成熟的指導乘車教則,同時也能從這類專家身上獲取另一角度的議題見解。

工具方面,除了研究視障者經常使用的公車 App、地圖 App、手機語音報讀系統 (iOS 的 VoiceOver、Android 的 TalkBack) ,跟公車業者無障礙預約服務高度相關的公車車載通訊系統,更是過往讓司機提早知道該站有身心障礙者乘車需求的唯一管道,是計畫中重要盤點方向。

環境則擴大到視障者能以替代感官定向的各種觸點,包含用白手杖敲擊的導盲磚 、公車站亭,以聽覺獲取的車外路線廣播、車內到站廣播等等,每個獨立的視障者都有一套順利搭乘公車的方法(有些甚至會用太陽西曬在臉上的熱度判別面對方位,之後系統文章會再提到),我們的目標之一是讓環境提示更系統化。

讀到這邊,感覺研究計畫順順地下來,好像流程跟其他設計案沒有什麼差異?hmm,同樣是研究的發散與收斂,看似確實沒什麼不一樣,我們卻想跟各位讀者聊服務設計裡的兩件事:

維繫資源,說易行難

牽涉各方的服務設計案件中,牽起窗口是一個門檻,維繫窗口又是一個門檻,這可能是設計公司的 PM 很感同身受的事。

經過盤點列出的所有關係單位,必須要牽起各方資源才能構築出完整解法。

我們曾被質疑在存在已久的議題上又多花時間金錢重新研究、也被懷疑尋找受試者的條件是否真的有助於設計,但在激動地拿出設計師的尊嚴對抗之餘,若用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也許能更同理每個單位的意見背後的脈絡:

政府每年都撥了不少預算在翻新交通設施,嘗試過多次友善身心障礙者的試行方案,但還未找到能實際落地的解法向廣大民意交代;與視障者相關的公益機構多年來也配合著大大小小的測試委託,同樣的實驗性題目可能已經測到不想再測。

所謂知己知彼,知道他們的過去背景,就更有可能將我們每個行為的原因、目的講得更精準,甚至切中需求,比如適時地展示研究成果、說明與過往專案不同之處,將每次溝通的目的定義清楚,拿出好的佐證,剩下的就是語言表達的藝術了。

當然,質疑總是好事,我們總有可能因此把設計改良得更經得起火煉。

研究計畫沒有固定,只在於如何拼湊出解法

為了充分盤點用戶旅程,團隊除了外出訪談,還舉辦一場內部工作坊。

設計的研究計畫普遍集中在自家產品與競品,說服對象是乙方對甲方、甲方對自家部門,目的通常在開發新功能、做出產品差異化,資訊查找的範圍較為清晰。

社會議題的服務設計研究目的則不然,如何妥善借力使力,讓專案落地不是 1 人走 100 步而是 100 人走 1 步,研究規模便因此擴及市面技術成熟度、政策支持方向、民間相關議題團體等等。初期擬定研究大綱時,用更巨觀的角度思考,便有機會盤點到更多有潛力影響這個議題的人事物。

研究時程也能適時變動。面對解法模糊、未知數個合作單位,從訪談中獲取新線索的機會多得是(比如透過介紹訪談定向師、負責公車通訊的調度員都是一開始研究大綱沒列到的對象)當時因為以視障者為中心的用戶旅程提早訪到可收斂階段,我們便在每週週會檢討的過程中調整人力,在時限內發展額外的研究方向。

透過以上的研究概述,是不是對於我們的專案更認識了呢?

「輔助視障者公車搭乘體驗 — — 服務體驗設計與開發」計畫從 2019 年 7 月開案,預計執行到隔年 6 月底,執行細節會像這篇文章一樣陸續公開(會有很多我們摸石頭過河的研究所見XD),相當歡迎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你一同參與與討論喔!

系列文章目錄

服務設計流程三鑽石模型 by 政大別蓮蒂教授 & 台科大唐玄輝教授

EyeBus專案依據三鑽石服務設計流程完成,以下為各階段的心得分享,由團隊成員接力編輯:

需求研究篇

設計迭代篇

場域驗證篇

如果覺得我們的心得有幫助到您,也請您不吝嗇地給予我們 50 個拍手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