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言論只代表戰略學中的特定一派觀點,純粹是比較白話的解釋
民主跟自由是不一樣的,只是兩者的相容度比較高,相信多數讀者都可以理解這之間的差異。只不過在戰略學中(註:筆者個人主要碰的,以下的戰略學,均指稱偏筆者以權力分析的這派),我們對民主的認知,並非一般民眾在課本上說的,民主制度的權力屬於人民,主權在民是也。(註:權力者,支配資源的能力)
一開始,其實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一點點利益而已,保路同志會的立憲派們,並不打算要採取激烈手段抗爭。他們最後採取的罷市、罷課作法,與其說是絕望的行為,不如說是一種籌碼,要逼川督趙爾豐表態與北京的態度轉變。
但卡到兩個問題,其一是私人的,鐵路大臣端方算是親袁世凱的,但郵傳大臣盛宣懷可是袁世凱的政敵,在私人鬥爭上與鐵路總局一系的頑強鬥爭,且盛宣懷以照顧自己的產業利益優先,自然不會在乎這條與他無關的川漢鐵路。其二是公開的,川督趙爾豐本身就是挺鐵路國有政策的,根本上就想要瓦解保路同志會的勢力。
這篇總結一下,中國無法奪取台灣,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最大最大的因素,就是在地球上,並不是只有中國跟台灣兩個玩家。在古代的中原大地上,大吃小到統一成一個大國,是每一個國家的目標,而歷史常常是小國到最後被滅亡,鮮少看到有流亡的例子。
這說穿了沒什麼,一個大國要更多的權力、掌握更多的資源,所以會在能力範圍內,吃掉他看的到的國家。小國的資源基礎就在土地上,古代要流亡千里去建立新國家的難度太高,所以除了談條件投降外,就只有死守到底了。(註:賣也要賣好價錢,不過因為信任問題,結果多半很極端。)
吱吱為吱吱、不吱為不吱、是吱也
這篇因為不知道要歸類到哪,就歸到雜談吧。把最近朋友常問的問題,作一個整理與回答。當然,這不會一定是對的,只代表筆者個人的觀點,以及用戰略學的角度看一些事情,提供讀者另一個角度的切入點
==========
What is 戰略學?
純感想,沒理論,也沒道理
筆者對「台灣共識」這四個字有點興趣,在辯論台上馬英九說蔡英文提的台灣共識非常空洞,根本不知道內容是什麼。但下台後倒說選完要一起找台灣共識,呃…
筆者在想,多數讀者應該都知道,所謂台灣共識指的是一種民主過程,把各種可能放入討論,然後大家經過公平、公正、公開的程序通過,則此共識將成為總統與外交人員對外談判的最大利器。(註:所以大國很不願意台灣這樣做,但又不能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