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素人的理財筆記:投資產品介紹&操作經驗分享

Finn Yeh
Finn Tech Life
Published in
24 min readMar 19, 2018
投資的新手村任務,就是穿越起始徬徨的隧道

「投資」這個詞隨著年齡增長,想必在你的生活圈已成為耳熟能詳的話題。這是個大學時不常提及,只有在出社會人之間才說的術語。以前我總以為它艱深難懂,直到出社會開始看書研究、線下朋友討論、線上網友切磋、再和高手們請教,才得以投資不蝕本、甚至獲利。

這篇文章適合誰?

一直以來,我想寫一篇文章給當初對投資懞懂無知的自己。

我想寫一篇讀起來有感、有用的入門文章。這篇文章可能不用十分全面、不用講得太專業,但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邏輯,並包括他實際操作的心得,從此歸納出他的建議;這篇文也需要告訴我:若我想繼續深讀某個段落,該前往何處求知。最後,我希望看到總體而言他推薦我如何理財,即便我不一定照著他說的做。這篇文章便是基於這些需求寫成的。

透過這篇文章,我想幫到一群人:

不熟或不懂投資,在投資大門前徬徨的理財投資新手。

如果你是這群人,也希望你可以繼續看下去。先說好,我可不是拿著執照的理財專家,總投資期間也不長,但我願意做一件事:以過來人的身份,與你分享我怎麼走過那條青澀的投資初始之路。

涵蓋的部分

不免俗地我會先定義一些名詞,包括投資的定義,到各種你需要了解的投資名詞。

再來我們看看一些投資商品,我會盡可能分享那些容易入門、我自己操作過並獲利過的商品,包含他們的基本原理以及上手方法。

最後,我會建議不同性格、風險屬性的人使用適合自己的投資商品。

點擊你有興趣的主題移動位置:

  1. 投資基本介紹
  2. 投資商品介紹
  3. 投資應用分享

▍投資是什麼?

對許多首次投資的人來說,犧牲一些錢、得到更多的錢,就是一筆投資。這講的是投資的廣義定義,也就是只要我得到比我付出更多

狹義定義

將錢放置在某個地方,看中其長期的獲利優勢,企圖在其優勢減弱至目標獲利前,都予以存放的動作。

因此投資可以很簡單,比如朋友向你借 1,000 元,下個月還你再外加一杯飲料,這也是投資(飲料以 30 元計,年化報酬約 42.6%)。

名詞解釋

加權指數(Stock Market Index)

是一群股票(或標的)整體的情況,指數成長代表整體情況成長。通常一間公司的市值(股價 x 發行股數)愈大,影響加權指數的力道就愈強,例如台積電之於台灣股市加權指數。

近10年台灣股市加權指數, screenshot via Google Finance.

年化報酬率(annualized rate)

年化報酬為將時間價值考慮進來,以年為單位計算的報酬率。例如你投資某標的 4 個月、報酬率為 4%,則年化報酬率為 1.04 的 3 次方約等於 12.5%。

年化報酬率公式, made by 小畫家

風險與報酬(Risk and Reward)

風險愈高、報酬率愈高,風險愈低、報酬愈低,但不代表高風險一定會有高報酬。

一般交易 vs 信用交易

一般交易是指透過金錢來交易,不管是買賣股票期貨或各種投資商品;信用交易是你借錢或借股票來做各種投資商品交易,借錢是融資,借股票是借券。(更多關於信用交易的介紹)

空、多(Short, Long)

空就是跌,多就是漲。看空就是看衰標的,看多就是看好標的。做空就是看空所以賭了一個它如果跌,你就會賺的投資(機),反之做多就是做看漲的交易。

每個投資商品都有深奧的操作手法,這裏分享的內容盡可能以無負擔的方式說明,敘述他們是什麼、優缺點、以及操作建議。

定存

這東西我只有小時候被老媽強迫使用過,長大後發誓不再使用,因為報酬率太低了。定存平均只有 1% 左右,但卻會卡你現金流,不太推薦使用這產品。

新臺幣存(放)款牌告利率, http://rate.bot.com.tw/twd

優點

優點是穩定、比活存利率高,只要選的銀行大間點,風險幾乎是 0。

缺點

  1. 完全抗不了通膨(台灣 2018 預估通膨率: 1.21%),甭提報酬率
  2. 提早贖回的話通常 1% 就沒了
  3. 500 萬以上的話利率會驟降至最低 0.1%…
操作建議
如果你風險承受度較低,還是想使用定存相關的產品,建議你把錢存進新世代的數位銀行例如Richart,這是我正在使用、並推薦你使用的選項。它提供活存1%,不僅擁有大部分定存的報酬率,還不會要求我們一段時間不能領出。想得到1%活存,請參考這篇教學
此投資商品為本人唯一不推薦使用的商品。

外幣

最簡單入門的投資商品之一,莫過於外幣投資了。操作非常簡單:1. 開外幣戶 2. 買賣外幣。簡單來分,有兩種投資方式可以做:

  1. 外幣存款
  2. 外幣匯差

外幣存款

簡單來說就是買外幣做定存
我們來看台銀提供的一年期外幣定存,美金、人民幣、澳幣以及南非幣都超過台幣定存 1%,尤其是南非幣更是擁有 4.5% 高額定存。

這邊需要注意的風險是,願意提供高利率的外幣,同時也代表著其外幣的價格波動較大。請看近 6 個月的南非幣匯率變化,最低與最高相差了 25% 的價差,如果我們剛好衰,買在 2.5,即使年利率能補貼 4.5%,整體還是損失慘重。

外幣匯差

玩外幣需要做的功課可大可小,最簡單的可以做統計投機,比如俯瞰美元與台幣的關係,平均在 31 左右,當現在美元 28 時,統計來說我們可以較有信心地認為,現在是長期匯率走勢中的震盪,可以考慮買進。

美元兌台幣匯率, xe.com http://www.xe.com/zh-HK/currencycharts/?from=USD&to=TWD&view=10Y

但不代表現實真的會照著歷史的軌跡重演,例如台幣對美元,從 2017 年開始升值,有一部份是來自於川普上台後對匯率操縱國的施壓,而非短期性的影響,再加上操作台幣 20 年的前央行總裁彭淮南退休,代表著台幣與美元的匯率關係將改變,過去的歷史匯率資料甚至將變得不具代表性。

這些都需要多吸收更多、更新的總體經濟資料,靈活改變自身的外幣策略,才不至於失利。

快問快答:美金定存如何?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較定存高,但仍屬偏低,獲利亦然。建議適自己的風險程度,選定歷史匯率變動率相對應的外幣做定存。

股票

股票代表的是我們對一間公司的所有權的證明

即便只買入一股,我們也可以宣稱自己是該公司的股東之一(台灣最美風景:股東會紀念品獵人會只買一股,去股東會領物資)。

在台灣,股票以「張」(1,000股)來交易比較容易,例如某股股價 120 元,一股就是 120 元,一張則是 120 * 1000 = 120,000 元。相較於台股的零股需要在盤後才能交易(更:2020/10 已可以),美股可以在盤中直接零股買賣。

想交易股票你需要先開證券戶,每家的手續費折扣、服務都不太一樣,線上下單比線下便宜,我是使用台新證券(2.8 折)。股票的發展非常成熟,這使得它操作的方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可單純可多樣,術語也生的多。讓我們看看幾種常見的操作:

做價差

這應該很好理解,就是買低賣高,我們得先了解「為何股價會漲、會跌」。可惜……沒有人猜得出來,因為:

股票的價格只是市場議價的結果

影響股價的原因有很多:

  • 企業獲利能力/競爭力
  • 產業未來
  • 國家數字不給力(e.g.失業率太高)
  • 全球景氣(COVID-19)
  • 法說會表現
  • 輿論風向, etc.

不僅影響原因多,每個投入資金、觀望的股民對各個原因又有不同的期待,如此錯綜複雜的交互影響下,使得股價難以預測。

以巴菲特的操作原則來看,購買「被低估的股票」再等他漲(巴菲特早期買股),或是購入價格合理但很會賺錢的公司(巴菲特遇到蒙格後的買股方式),這兩種都可以讓你獲益。但不論你要用的是哪種方法,查看公司的財報和各種資料是絕對必要的,建議可以使用財報狗來研究,該網站整理非常多個股、選股的資訊!

一般做價差的可以以期間長短來分:

當沖
當日沖又稱當沖,當日買進某股,當日就賣出該股,或是借股票來賣。若你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價差夠大,能夠高於操作手續費(買、賣、交易稅、信用利息),當沖可是幾乎無成本的!適合心臟大、對於即時操作局勢能敏銳觀察的人。

養飆股
2017 的強勁飆股模範莫過於玉晶光,從年初股價約莫 60 元,到最高幾乎600 元,現在則持續回檔到 200 多。若仔細查看營收,會發現這一年多玉晶光的營收並不特別,但外資和法人十分看好,隨著新聞一起炒作,股民對該股的期待也愈高,導致在九月時飛昇到高點,然後如依卡洛斯般墜落。
(p.s. 2018 被動元件正夯,今年的依卡洛斯會是國巨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玉晶光近期走勢, via 鉅亨網

所以如果在 2016 時,你就覺得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報不錯,其公司內部價值高於股價的呈現,甚至預測今年會炒一波光學元件,則可以試試看相關公司的股票,逢低進場等待。

自從蘋果紅起來,每年 6~9 月都是蘋果概念股(蘋概股)的發燒期。在這段期間,跟蘋果產品有關的上、中、下游產業公司,幾乎無一逃過上漲的命運。例如美律、GIS、大立光。其實還有 AI 概念股、IoT 概念股等等。不過概念股危險就危險在,該產業如果只是泡沫,而未在泡沫破掉前出場,下場可能就是虧損不少。

總之,這種投資方式難就難在進入點、資金的分配、以及何時該出場。根據投資界大佬們的建議:賺取不錯的利潤就得心滿意足。不過前提是沒虧。

概念股
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話題,將同類型的股票列入選股標的的一種組合。由於概念股的廣告效應,因此不具有任何獲利的保證。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高,獲利相對也高。建議先研讀自己有興趣、最為熟悉的產業,多看繼個相關個股技術面的分析,適自己的風險程度分配部分資金進場。

存股

選定高殖利率*、高發息率的股票投資。存股派想要的是一年一度的股利發放,畢竟公司賺錢就會有盈餘,通常公司會撥出一部份給股東、一部份留下來做投資。

*殖利率
每股股息(現金股利) / 每股股價

這種方式風險度較做價差者小,一般都選擇規模大且穩定賺錢的公司投資,例如中華電信、部分金融股。尋找標的方式不外乎先辨別公司,包括那些有政府撐腰的公司、在該市場擁有獨佔優勢的公司、願意每年派息分享給股東的公司。

也有人不看殖利率,只看股價的成長(資本利得)來挑股,這也算是一種存股的方式。例如台積電的殖利率雖然只有 3% 左右,但幾十年下來,股價的平均成長十分強勁。

台積電近10年股價, screenshot via Google Finance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中,獲利算是不錯。建議先研讀自己有興趣的公司,確定其在各方面的優勢,殖利率穩定且可接受,並且每年或每半年確定其優勢是否存在,或是殖利率是否穩定,基本上就可以高枕無憂坐等獲利。

衍生性商品(Derivatives)

衍生性商品都擁有高槓桿、高風險的特性。根據台灣銀行局的定義

衍生性金融商品係指其價值由利率、匯率、股價、指數、商品或其他利益及其組合等所衍生之交易契約。 一般可分為直接衍生型商品組合型,而常見基本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有遠期契約(Forwards)、期貨契約(Futures)、交換契約(Swap)及選擇權契約(Options)等四種。

簡單來說,衍生性商品的價值,是依附在其他有價值的商品上,例如我跟你簽一份約,若明天股市大盤漲一點我賺1000元,跌一點我給你1000元。這份契約本身的價值是依附在大盤上,故稱其衍生

當然,我們也可以讓這份契約只 run 一天,或無限制 run 但任一方有權停止;跳一點可以只要 50 元(小台)、200 元(大台);付權利金以取得「能以某價格買(賣)約定商品」的權利(選擇權)。

想交易期權你需要開一個信用戶,通常券商會打來跟你做基本對保,若額度超過一定金額,甚至會需要提供收入證明。以下介紹我比較常做的衍生性商品:權證、股票期貨。

權證(Warent)

權證是一種權利,讓人可以以約定價格購入或賣出約定的股份

比如有一份台積電的購權證,約定股價 280、可購入 500 股(半張)、2018/06/30 截止,只要我相信台積電(假設現在 250)在期間內會漲高於 280元,那麼到時候我使用這份權證,就等於可以低價買進台積電。

實際上操作沒那麼複雜,你可以把它當作股票漲跌的放大,例如台積電股價漲 1%,台積電購權證可能漲 7%,台積電售權證可能跌 7%。至於權證漲跌的幅度和股價漲跌幅度的關係,則主要看該權證的隱波率。有些券商會在情勢對自己不了的時後調整隱波率,因此挑選時要挑相對穩定的券商和權證。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高,但可能獲利將非常豐厚。建議短時間擁有,跟著短期會上衝的股票一起搭配,若成功漲起來,獲利將非常可觀;反之若做錯方向,虧損也十分慘重。
和股票相比,手續費低許多。還有個不錯的點是,它最多只會讓你本金歸零(笑)。

股票期貨(Stock Futures)

買賣雙方透過簽訂合約,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

當現貨改成股票時,就是股票期貨,你也可以選擇現貨是大豆、玉米、石油、黃金、甚至指數來做期貨。相對剛剛說的那些例子,我對股票比較熟,因此期貨方面我專做股票期貨。

期貨的單位是「」(很有趣),1 口可以操作 2000 股現貨(相當於 2 張),且需要保證金。股票期貨的槓桿比例是固定的,大約 7.4 倍,比一些權證還多,但卻在幾個地方比權證更優秀:

  1. 可以當沖
  2. 獲利當天可以拿到
  3. 不用擔心隱波率

股票期貨市場需要多點人一起玩,才不會冷清、買不到賣不了。台灣股票期貨沒有太多好標的,除了幾個大股適合做之外。舉我比較常做的台積電期貨為例,台積電的價格點通常是 0.5 元為單位,假設我買一口台積電期貨在254元(做多),當價格從 254.0 變成 254.5 元(向上跳一單位),我實際上是多了 0.5 * 2,000 = 1,000 元的未實現獲益。

而我實際需要出的錢,只需要保證金 254(股價) * 1,000(購買股數) * 13.5% = 34,290 元而已,比起購買兩張台積電股票(50 萬),我花的投資成本不僅低得多,手續費也低超多(我是談一口 50 元)!

保證金
用以抵押來買賣證券、期權或期貨的交易,而抵押的作用是抵消處理保證金的銀行或證券行的信用風險。難聽一點就是拿來槓桿、以小博大的籌碼,賭博的虧損就拿它來賠。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高,但可能獲利將非常豐厚。由於每個月期貨都會結算一次,建議短時間擁有,且跟權證很像,跟著短期看準的股票一起搭配成功的話,獲利將非常可觀;反之若做錯方向,虧損也十分慘重。

共同基金(Mutual Fund)

由基金經理人管理,向我們公開募集資金以投資於證券市場的投資基金。

他們操作的標的可能為股票、債券、商業票據、商品或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操作債券,該基金就是xxx債權型基金。

由於我個人沒有花太多時間研究「他人如何幫我操」,因此共同基金這方面我較不熟。主要是因為我不想花錢請人幫我操,績效可能還比我丟 ETF 還低。

最常提到的「建議不要買基金」原因如下:

  1. 要付各種費用:申購手續費、信託管理費及轉換手續費
  2. 基金經理人有績效壓力,可能做出不利長期投資的決策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適你選的市場而定,若選擇的是債券基金,通常風險是低的,反之若是衍生性基金,風險則很高。如果想要進的市場只有某證券公司的基金才有,或是有足夠強的經理人操盤(夠長時間的績效都證明),則可以嘗試基金。

ETF(Exchange Trading Fund)

誠如剛剛所說,通常買基金是為了請對方操作進入某個「市場」,那除了使用基金參與該市場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做到類似效果呢?答案是 ETF!

一種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提供投資人參與指數表現的指數基金

簡而言之,他是在模仿某一個指數的表現。例如我想追台股加權指數(跟大盤),我可以買進 0050(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台灣50),而不用買某一個跟股市大盤的基金。以股票 ETF 來說,買一張 ETF,就等於買了幾千種股票。績效方面,從 2003 年到 2017 年底,年化報酬約為9%。

被動型基金

ETF 是被動型基金,意思是他沒有一位經理人在絞盡腦汁想要多買什麼股票、賣什麼股票。若大盤現在某個股票的加權比例增加,它要做的是「模仿大盤該股的更改比例去改變」。

透過這樣的選股(標的)機制,它比起共同基金少了更多費用(因為不用人在那用腦選股),也減少了績效壓力的不安因素。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不遜於目標指數的績效!而長久以來,基金經理人想要做到的,就是嘗試打敗該基金的目標指數。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一樣是適你選的市場而定,但他有做到足夠的風險分散,比起共同基金也少了不少費用。如果看完整篇文章還是不知道要投什麼,我建議你可以放心把錢投入ETF。建議不要選產業太窄的ETF。
雖然ETF績效算不錯,但別忘了他還是會跟著景氣循環而有賺有賠,就跟整體市場一樣。因此還是可能今年進場,結果明年報酬-5%。但長期來看(時間夠久),他的績效是好的。0050的績效分析

P2P

如果各位 Google「投資商品介紹」,你絕對不會看到 P2P 這個結果,因為銀行沒有在賣它,銀行是拿來自己做、自己賺。

LnB信用市集

它的全名是 P2P Lending:媒合借貸雙方的服務。我們可以透過 P2P 平台購買債權,也就是把錢借給另一位想借錢的人、當個放款人,每月穩地回收本金與利息。簡單來說,就是你來當銀行,借錢給想跟你借錢的人。

優點

  1. 每月回收本金、利息
  2. 不需要盯盤、挑選標的幾乎不花時間
  3. 可以真的幫助一個需要錢的

風險控管

風險部分一樣最好挑選愈多案件愈好,做到分散風險,也建議挑有針對案件「風險保護」的平台來投資。

案件做到風險保護的意思是,平台針對這些案件做類似保險的承諾,若該案件的借款人倒帳,則願意賠付剩餘本金的某個比例給我們。例如某人向你借 10萬,還錢還到剩5萬結果倒帳,而當初約定的比例為90%,則平台會賠付5萬 * 90% = 4.5萬給你。目前市面上風險保護比例的部分,只有 LnB信用市集有在做。

若你對 P2P 有興趣,建議看看 P2P 介紹文投資教學文。(雖然在國外已風行 10 年以上,但在台灣還是較新的投資工具)

操作建議
此投資商品風險度中低,績效不輸於ETF,且是每月穩定回收本金利息。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購買的標的太少,無法分散系統風險。若被倒一筆帳,執行法律取回本金將耗時許久、甚至拿不回來。
建議在標的數上愈多愈好,且選擇良善的平台參與債權投資。

我的操作經驗

我至今為止的投資可分成兩個階段:積極操作期、價值投資期。操台股資金,閒置時就放在 Richart 活存(1%),要操作時就轉去台新證券戶(記得設定約定帳戶)。

積極操作期

在正式進入「投資」人生後,我著迷於各種投資商品,即便大部分的「投資」商品都不是投資,而是投機。一開始大量閱讀巴菲特、蒙格、雷浩斯等教你如何長期投資的書、文章,根據這些技巧、心法去挑股,結果發現怎麼一個月內都沒什麼績效,甚至未實現報酬還是負的。

開始投機
很明顯這時的我跟「投資」尚未結緣,我所渴望的是短期的「投機」獲利。於是我把長期投資的書拋開,轉向研究「如何投機」,也是就前面提到的養飆股。

籌碼面
既然要投機,就要有把握能預判標的可能漲幅時機。我開始閱讀籌碼相關的資料,操作的工具從股票、期貨、選擇權都有,整天盯著三大法人、量價關係、指標殺來殺去,曾經多次當日賠光、也賺過自己的年薪。剛好在 2017 台股多頭時,我趁勢在對的時機做多目標標的,過程雖然有賺有賠,但總體來說表現還不錯。尤其是彩晶(6116),由於其股票和權證在很早就進場,並在衝到頂時獲利了結,兩個月下來獲利非常可觀。

刺激但疲累
這是非常刺激的半年,我早上中午一邊盯盤一邊上班,晚上回家研究操盤手法。由於我待在新創公司,需要的專注和 Loading 都不少,雖然初期能夠兩邊兼顧,但時間一久我也愈來愈疲累。持有資金和一開始相比雖已增加不少,但心靈卻還是空虛。

心境轉換
身邊親密的人們開始發現我的改變,我變得只關注「錢」而非他們;任何話題我都可以把它跟「錢」關聯起來,也希望用錢來衡量。累積的財富增加,雖然變得更願意花多點錢在生活,但變得更斤斤計較,也認為錢可以解決任何事,我討厭這樣的自己。

籌碼面經驗分享
投機時,我曾以「籌碼面」分析多檔股票,幾乎不顧該公司對營收、純利、ROE、現金流量等基本面數據,只看三大法人、量價等資料,只要趨勢對了就加碼下去。
我曾以此方法押過不少檔股票,一週內至少一次達到漲停板。許多股票的公司名我甚至記不起來,零星記得一家叫「太極」,但完全不知道該公司的業務與財務表現。

長期投資期

很突如其來地,我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也開始思考更多深刻的問題。

捫心自問

  • 需要賺多少才足夠?
  • 什麼能讓人生更圓滿?
  • 我想要怎樣的人生?
  • 現在的生活能幫助我達成理想的人生?
  • 我需要做什麼改變?

真正想要的
我不想天天殺進殺出,不想再花時間研究線圖、指標,過著賭博的日子。他們可能替我帶來財富,但可能那只是我運氣好!工程師腦這時發揮功用:統計來看,我的績效會歸於平均,而研究更多只是讓我的向上斜率高一些而已。究竟可以高多少?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件事:

我可以透過正確且經得起考驗的投資分配,得到平均來說不錯的報酬,且有更多時間做我真正想做的事!

進入「投資」殿堂
看不知道哪本書說,投資本身就是「長期」置產、針對價值標的進行出資。因此這個「投資」,就是大家常講的價值型投資長期投資。從書櫃角落重新拾起巴菲特、漫步華爾街這類的書,覆蓋著灰塵的封面似乎在低聲埋怨。從此我也塵封了技術分析、籌碼面分析、期權操作的書。

我的現行配置

下圖是我目前(2018.03)的投資組合配置:

Finn's portfolio

一般資產配置建議「債券」的比例要大於等於你的年紀加上%,這是一個不精準的配置,但是個好方法。因為隨著年紀增長,你應該要多加重些幾乎無風險的投資,而不是風險性高的股票、衍生性投資。

我的風險承受度算高,除了債的比例只有約 20% 外,我也認為「只要將 P2P多樣且分散,不僅能擁有高於債券的收益,風險也能控制在一定水準」。另外我在國內也有申請信貸,P2P 每月穩定的回收剛好可以配合我每月還款的節奏(有在借錢投資的人相信可以理解我說的痛點),因此沒有特別去買債券型基金,或買國外的債券。若你的風險程度較低,建議多配置些資金在這,讓你每個月都可以有穩定收入。

一半以上的投資資金我是放在 ETF,分散在各個市場(e.g. 美國市場、全球市場),因為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選股,我想買一籃子的股票,花更多時間在生活、家人、事業與學習。不過這筆錢是丟在國外,平常只能透過網路看看他有沒有長大,多少有點寂寞。

股票方面我則是選擇穩定成長且自己喜歡的股票來投(e.g. APPL, FB, BRK)。我非常同意<The New Coffeehouse Investor>書中提到的:

自己選股,你會賺到樂子

他建議一開始自己選股時盡量 5%~15% 資金就好,每年年底再看選股的報酬和 ETF 的差距做調整。我的建議是,買你喜歡的公司的股票,最好他的產品或服務與你的生活有密切關係,讓你不只在數字上而是情感上喜歡他,即便他跌了你也不會不開心。

每一個人生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投資策略,本文內容為 2016~2018 的操作經驗與心法分享,以下為其後的幾年改變,供各位做參考。2020 紀錄更新
兩年下來我的資產配置有做重新調整,主要是:
1. 股票比例增加
2. P2P 比例增加
3. ETF 比例減少
其中蠻多因素的,有些事件已經過去、有些則正在發生:
1. 因應 COVID-19 襲擊下的經濟變動
2. eToro 的興起(可每月輕鬆入金美股)
3. 個人投資視野更開闊、閱讀與吸收夠多相關知識
2021 紀錄更新
由於全球情勢的改變與自身知識與經驗的提升,我做了以下操作:
1. 虛擬貨幣比例增加
2. 股票比例增加
3. P2P 比例漸少
調整原因
1. 對虛擬貨幣在未來的地位具有信心,也認為應該某個比例的避險
2. 個人成長啦

選擇美股券商

我的 ETF 和股票目前全使用 Schwab 來交易,簡而言之就是大家所謂的「投美股」。有幾個原因:

  1. 美國券商手續費低廉(幾乎都不收手續費,台股卻是抽 %)
  2. ETF 賺的是市場成長力道,我想投資成長力道大的市場
  3. 美股可以選擇世界不同的市場,讓你的風險更分散
前往美股?
美台灣人常用的券商有Firstrade、嘉信、TD Ameritrade,目前每家手續費、優惠和服務都是免費。詳細的比較和經驗分享,你一定要看綠角的部落格
個人建議使用 TD Ametritrade,可以自動幫你處理美國扣稅的問題,且介面做的不錯。雖然他的手續費多其他券商一些些,但說真的也沒差多少,如果你是長期投資的話根本就不應該在意這個,buy and hold!
介紹美股投資券商 Schwab / TD Ameritrade

除了「正規」的美股券商,另一股新興投資平台也飛起來:eToro

eToro 是一個買賣股票或 CFD 的投資平台,我們這裡僅討論他買賣股票的部分(i.e. 不開槓桿、只使用 1X 買非基金的股票)。

從 2020 開始我在台灣每月的正向淨現金流,都會提撥一大部分送往 eToro 以投資我有興趣的股票。我總結他對我的好處:

  1. 入金自由性:可使用台灣發行的信用卡刷卡入金(+信用卡回饋)
  2. 槓桿自由性:少數股票我想用小錢拉槓桿時,可以直接操作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申請 eToro 帳號試試:點我申請讓我拿推薦金

結語

投資是一條不歸路,指的不是你的錢有去無回,而是你的價值觀將被重塑,從此察覺世界的角度又多了一個。

在投資新手期,通常會被一個問題困擾:投資資金從哪裡來?

除了親人、好友(年輕人應該自己都已不活了)、自己的薪水,若你適當地了解借貸本質的話,建議你也可以嘗試利用「貸款」來取得資金。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心投資所帶來的報酬能比貸款衍生的利息更多,那借錢又有什麼問題呢?甚至還可以增加你的信用分數呢!(假設你都有正常還款)

投資自己,持續學習

投資也需要持續學習,最無負擔的學習就是閱讀,許多投資大師的作品都可以買來參考,多擷取他們的思考方式。當然,若你是選擇投資 ETF,那就更簡單了,選好市場把錢分配下去,結束。

開始接觸投資,你會發現「複利」這個概念的強大。先開始的人會比晚來的人滾資本滾得更快,先後的距離會愈拉愈大,如同採行資本主義的結果。而「資本複利」可以不只是錢,可能是你的知識、技能、經驗;你也會發現只要愈早學習、持續學習,你和其他人的拉鋸就更大,這是投資教會我的。

其他關鍵字

本文因篇幅有限,許多關鍵字無法全部帶到,例如:定期定額停利停損分散風險集中投資多頭空頭、入場出場點、複利安全邊際等等。

總體投資建議

  1. 配置專屬的 portfolio
  2. 分散風險
  3. 享受人生與精進自我

世上有太多比投資更重要的人事物,值得我們花寶貴且珍稀的時間、精神在其上。你可以玩玩看投機的工具,也可以試試投資分配,總之別讓這些事使得自己不開心,享受投資同時更要享受人生。

祝各位找到適合自己與生活的投資道路!

如果你對金融、科技或生活主題有興趣,可以將我加入追蹤
若文章讓你學到新知,請不吝給我 1~50 不等的claps👏
這可以讓我知道你們較關注哪類文章~

Refer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