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競賽素材推薦:議題包】臺灣山林的交通要徑

編輯:國家文化記憶庫2.0專案推動中心

VR腳本設計示範案例:ppt檔

議題包線上看與下載:臺灣山林的交通要徑

山林一直都是人民生活的主要居所,吊橋和古道成為山林連結的主要交通樞紐,昔日是爲了進出和經濟的便利,到今天的觀賞、閒娛之用,帶領人民重返、認識大自然的奧秘。

■ 文章架構如下:

一、 認識山林

1.地理結構

臺灣地形南北狹長,東西窄,形似番薯。山地、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地殼被擠壓抬升而形成的山脈,南北縱貫全台,其中以中央山脈為主體,地勢高峻陡峭。故產生山脈縱橫、溪深壑險的環境特性,地勢高大陡峭,起伏大。

圖 山澗溪流 撰寫者: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文化景觀 撰寫者:鄭景元@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溪邊(楠梓仙溪) 撰寫者:陳威潭、張育嘉 @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太魯閣的仙寰橋 撰寫者:花蓮縣文化局@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2. 生活樣態

原住民是漢人移居臺灣前就已定居於此的族群,而他們與土地互動所產生的歷史文化,更是重要的人文資產。取之於山林、用之於山林,發展出一套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哲學與智慧讓資源能夠被永續利用,這種對待山林的尊敬態度,正是「永續發展」的精神。

圖 太魯閣峽口 撰寫者:曾乙正@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太魯閣粟島(awashima)的蕃女 撰寫者:吳緯俊@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獵獲山豬 撰寫者:王冠樺@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狩獵情形 撰寫者:阿之寶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PDM

二、 圍繞山嶺而建的交通要徑

1.懸索橋

又稱吊橋,是連接山谷險要之兩端,避開短小流急、缺乏航利、富於水力河川,地形的障礙及距離的阻隔。是連結部落與社區的連結要道,駐足在吊橋上,可以眺望連綿不絕的青翠山巒,也成爲了臺灣山林重要地標。

圖 排灣族的吊橋 撰寫者:簡雲揚@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出磺坑吊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圖 奇美吊橋 撰寫者:朱豈鈺@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圖 天龍吊橋 撰寫者:楊飛容@國家文化記憶庫,OGDL

2. 古道

先民為了生活所需、貨物交易,慢慢走出來的越嶺路線,又或者為了防禦、管理,而修築出來的警備道。在部落尚未通車前,就連需要緊急醫療也是由部落青年組織小隊協力背負,翻越山脈就醫,通車後承載土地記憶的古道逐漸被淡忘。

圖 長野義虎石洞 撰寫者:楊飛容@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圖 孫惠眾神父與關山越嶺古道 撰寫者:卓威翰@國家文化記憶庫,PDM
圖 挑炭古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圖 排灣族的吊橋 撰寫者:簡雲揚@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三、 交通要徑的變遷

1.翻山越嶺開閥的原因

因爲豐富的山林資源,電力、林業和採礦成爲了重要的經濟命脈,吊橋則成爲主要的運送工具;為便利山林居民來往城市採買、生意買賣,也開辟了山林要道。在日治時代,這些通道也用作監視、控制部落居民之用。

圖 施工中的清瑞橋 撰寫者:張家榮/胡朝欽@國家文化記憶庫,PDM
圖 鋼樑式火車鐵橋 撰寫者:黃弟@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圖 1960年代運送煤炭最迷你型火車頭 撰寫者: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國家文化記憶庫,PDM
圖 鐵架型的運煤橋 撰寫者:中央通訊社@國家文化記憶庫,PDM

2.用途變遷

時至今日,古道、吊橋亦為民衆觀光之景點,懸索橋和古道為跨越險阻聯絡交通,帶領民衆認識自然山林。經過時代變遷,山林居住和使用與以前大不相同,我們該如何在今天情景脈絡底下來討論山林資源?

圖 象鼻吊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圖 檜奇吊橋 撰寫者:楊飛容@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圖 施檜林吊橋 撰寫者:楊飛容@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圖 巴達岡一號橋 撰寫者:楊飛容@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四、 延伸討論問題

1.觀看吊橋和古道的變遷,山林永續概念如何在今天脈絡實踐?

2.吊橋和古道於林下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爲何?

3.試分析自然山林和基建的關係,以及兩者如何達到平衡?

五、 參考資料

圖片/影片來源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專案推動中心
故事再生機 Memozine :教育部落格

透過維運記憶庫平台、轉譯素材與連結臺灣各類社群,共同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目前由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團隊協力維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