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競賽素材推薦:議題包】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編輯:國家文化記憶庫2.0專案推動中心

VR腳本設計示範案例:ppt檔

議題包線上看與下載: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預計民國113年完成修復工程的「舊山線多元運具活化再利用計畫」,帶動南苗栗及北臺中舊山線觀光發展。從舊山線的興築與發展之中,思考在產業轉型與時代變遷下,從認識在地到發揚台灣特色之議題探究。一起看看國家文化記憶庫中關於舊山線的介紹:

■ 文章架構如下:

一、 舊山線軌道的發展

1. 日本殖民的軍事與經濟目的

日本領臺之初,為了解決全島交通運輸之迫切需求,即積極展開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興築計畫之佈署。然當時全臺各地抗日事件頻傳,為能快速調派兵力與補給軍需,總督府遂於明治28(1895)年至明治31(1898)年,先後完成基隆到鳳山間「軍用輕便鐵道」的鋪設,其中苗栗到葫蘆墩間是全線最晚完成的區段。

臺灣縱貫鐵路興築歷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舊山線的運搬線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軍用速成線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2. 軌道興築的挑戰

當日本政府規劃興築舊山線後,這份工程隨即遇上生態上的重重阻礙,無論是工程建體、技術,還是相關的工程人員,因三義當地的氣候、土壤、材料與環境經歷了各種「水土不服」:缺乏橋樑與隧道建材、一遇開發破壞即多次崩塌的黏板岩地質、當地環境易使人染上瘟疫疾病等,歷經重重困難才在明治41(1908)年完工,成就巍峨的舊山線景緻。

「水土不服」的舊山線工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軍用輕便鐵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舊山線架橋開隧的成本考量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3. 香茅產業興盛改善居民生活

苗栗的香茅種植始於日治時期,原是印尼的主要產業,然殖民國荷蘭嚴格管控,直到臺北農業試驗場工作的日本技師月岡一強偷偷將香茅草帶回臺灣,才有了苗栗香茅產業芬芳的一頁。

日治時期香茅登場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1950年代臺灣香茅油的交易景觀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香茅油萃取過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煉製樟腦與香茅油的空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鯉魚潭村的香茅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3.0 TW+

二、 產業沒落與軌道停駛

1. 60年代香茅產業沒落

至民國56(1967)年東南亞新產區大量生產香茅草、人工合成香料問世,香茅油價格大跌,聚落居民放棄種植香茅草。

戰後臺灣香茅的國際市場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3.0 TW+
苗栗香茅草的引入和經營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鯉魚潭三櫃圳旁的香茅寮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3.0 TW+

2. 舊山線停駛

舊山線鐵道走過90幾年的歲月,經歷關刀山大地震使得諸多設施嚴重毀損,費時3年再度通車,最終於1998年功成身退。舊山線曾陪伴好幾代苗栗人上下學、跳火車、運糧的時光,故將舊山線的停駛及後來的復駛,列為苗栗大事件之一。

舊山線鐵道停駛與復駛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1998年舊山線停駛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隨舊山線停駛的苗栗隧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2010年舊山線復駛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三、 舊山線轉型

1. 觀光產業發展

發達的交通成為三義發展觀光的基礎。當休閒概念興起,影視文化取景當地,加上地方開始重視文化特色,桐花、香茅、樟腦等產業等三義的山林地景,不再僅是被開採加工的資源,而重新被打造為特殊的遊客體驗。三義的農業地景至此大幅改變,朝向工業與觀光發展。

1970年代後三義工業城市與觀光城市發展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取景舊山線的影視作品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勝興車站的觀光產業發展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四、延伸討論議題

  1. 舊山線是台灣縱貫鐵路興築最難的工區,線上有9個隧道,為何日人堅持興建?又形成了怎麼樣的聚落生活?
  2. 火車與車站除役後,除了保存成為觀光景點外,如何肩負教育目的,讓後代對歷史與環境更有感?
  3. 若發揮更多觀光價值,在鐵道自行車的周邊,能夠透過何種行動更加彰顯在地特色?
  4. 如何在文化保存與觀光發展中間取得平衡?

五、參考資料

(一) 圖片/影片來源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專案推動中心
故事再生機 Memozine :教育部落格

透過維運記憶庫平台、轉譯素材與連結臺灣各類社群,共同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目前由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團隊協力維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