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寫作讓自己學得更好,寫作教會我的 3 件事情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7 min readApr 16, 2021

前言

近期重新省視自己寫作的能力,發現這 1 年的功力進步了不少。每日寫作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一個習慣,透過寫作我學習到了以下 3 件事情:

  • 輸出的起點,來自於自然情感的觸發
  • 透過日更維持寫作手感,鑽研 1–2 個主題深入特定領域的知識
  • 寫文章不只是輸出,同時也是輸入

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我在寫作上的心得與感悟。

一、輸出的起點,來自於自然情感的觸發

當 aha moment 來臨時,就是寫下文字最好的時刻

我們常會覺得寫作很難,認為要坐在電腦前面擠出 1000–1500 個字,簡直是一場對腦袋的酷刑。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對寫作的主題無感。

一個無感的文章、書籍、演講,再怎麼逼自己說出幾句話都覺得痛苦。

想反地,如果對一個主題超級有興趣,一看到它彷彿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那麼信手捻來都是文章。

想想過自己被一件感興趣的事物吸引的經驗,是不是腦中突然活了起來,彷彿有千言萬語想要一次脫口而出、或是想要再多一雙手趕快把想法打在電腦的文件上呢?

因此,引發自己輸出的慾望應該來自於「靈感爆發」的時刻,也稱作 aha moment。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有情緒、從而產生許多聯想時,就是輸出的最好時機。

Photo by Dayne Topkin on Unsplash

小量多次數的輸出,可以讓我們學的更好

你可能會疑惑:但是生活中 aha moment 有這麼多嗎?

實際上生活中刺激我們靈感的時刻還真不少,但我們往往會抱持一種「憋大招」的心態,認為知識的輸入要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夠輸出。我們不妨轉換另一種心態 — 小量多次數的輸出。

過去的我總以為要看完一本書後才能輸出,但往往書讀完了,書中的重要感觸也都忘了。

英國作家 Jay Shetty 在 YouTube | How to read a book a day to change your life 中提到了一個 3S 公式,可以大幅提升我們的輸出速度。

Jay Shetty 在 08:50 分享了 3S 公式

每當我們讀完書中的一個章節時,各選出 1 個

  • Story:章節中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 Statistics:章節中吸睛的統計資訊
  • Share:你想要跟別人分享的觀點

用這 3 項資訊就可以準備進行輸出了。

一個簡單又沒有心理壓力的輸出方式,就是在社群媒體上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等)用 3S 公式分享貼文。例如我可以這樣寫:

  • Share
Jay Shetty 在 YouTube | How to read a book a day to change your life 中講到了一個實用的思考公式,可以幫助我們輸出。3S 公式代表的是「Story, Statistics, Share」。
  • Story
Jay Shetty 不光只是讀書輸入,更利用這套 3S 公式幫助他有效率輸出知識 (文章、影片…等)。
  • 總結
如果我們將 3S 公式應用在生活中,就可以小量多次數地進行輸出,不但加深知識印象,更能夠用行動來檢視知識的成效。

其實 3S 公式也符合師北宸在《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中提到的「萬能寫作法」,即 觀點 - 案例 - 總結 的結構來寫文章,可參考我的這篇文章

二、透過日更維持寫作手感,鑽研 1–2 個主題深入特定領域的知識

專注是為了得到含金量更高的輸出

在輸出上要注意的一點是:

多數時候我們的輸出因為沒有一個主題,導致輸出的文章觀點無法積累成觀點深入的文章。

要解決這件事情並不困難。

只要我們根據興趣、需求設定一段時間的研究主題,並且將輸入的資訊都拿來跟這個主題一起想一想,就能夠讓觀點更多元與深入。

例如近期我都在研究筆記軟體 Obsidian,我會將吸收的資訊包含產品管理、專案管理、軟體科技主題的 Podcast、YouTube、電子報…等,都拿來用 Obsidian 來思考一遍,實驗是否能有新的火花。。

透過研究 1–2 個中長期感興趣的主題,就能產出知識含金量更高的輸出 (例如個人課程、出版書籍)。

Photo by Qijin Xu on Unsplash

以量取勝,持續地做最重要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甚至許多時候我們的表現都是拙劣的。

在開始輸出的前期,我們一定會感覺自己的表現不夠好、寫出來的文章質量沒想像的高,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

我很喜歡一句話:

Quantity is the most likely path to quality. The more you produce, the more ideas you will have.

(數量是獲得高品質的的最佳途徑。你產出的愈多,你就會有愈多的想法。)

當我們不斷地產出、不斷地 try and error (試誤),就會發現原來有些作法是不可行的,而有些作法卻能夠優雅地解決問題。

因此,我們看到一個好方法就要去試,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如作者說的那般管用。如果不好用,想想究竟是作者講的我們還沒理解清楚、或是這個方法並不適合我。

舉例來說,我從 2015 年開始在 Google Blog 寫作。為了精進寫作能力,過程中我參考了 :

它們都在說如何寫作才能寫得更好,但是方法各有差異。

看到這麼多方法,我該如何知道哪一個對我最有效呢?很簡單,每一個都試試看就知道了!

因此我開了自己的「365 天每日寫作計畫」,從 2019 年 9 月 4 日開始每天寫一篇文章,到目前為止也已經寫了 600 篇文章 (中間因為365天結束,有休息1個禮拜)。

每天練習,我才在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輸出流程。(當然,有更好的方法還是可以持續修正)

圖片來源:https://dgnlondon2019.blogspot.com/2018/12/december-15-practice-details.html

三、寫文章不只是輸出,同時也是輸入

最後,寫文章是一種輸出,同時也是一種輸入的準備。

我們都知道「文章」不過是輸出的一種形式,其他還有影片、書籍、課程(線上/線下課程)、講座、粉絲團、電子報…等。文章的內容可以經由整理,再次輸出成其他形式的成果。

寫文章是帶有複利效應的投資,當我們寫得愈多,能夠產出的成果也會愈多。

關鍵就是:

不要憋大招,有了輸入就趕緊輸出。

▶︎ 關於文章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2/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3/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關於我我是朱騏,一個組織能力超強的軟體產品經理,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時間管理方法。1/ 我可以提供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生產力工具的「個人問題諮詢」與「講座邀約」。2/ 若是個人諮詢,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吃頓晚餐,可透過 Email/ Facebook 跟我約時間,請參考「聯繫方式」。3/ 若是講座邀約,請直接使用 Email 聯繫。︎▶︎ 聯繫方式-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Facebook:請先加我個人好友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建立人脈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