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GTD (Get things Done)?建立一套完善的時間管理系統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7 min readMar 22, 2021

--

一、為什麼不應該用大腦記住所有的事情?

在時間管理這件事情上,我們每個人都面臨到相同的難題:

如何同時管理多樣的任務?

每一個任務可能在不同時間出現、有不同的重要性、不同的處理狀態,因此處理方法可能都不相同。

下方有 5 件事情,請問你會如何處理:

  1. 媽媽請你今天下班去幫忙買牛奶
  2. 隔壁小明傳給你一個有趣的 YouTube 連結,叫你一定要看
  3. 規劃 1 個月後的旅行
  4. 準備半年後的證照考試
  5. 在網路上閱讀到一篇高品質的老年退休規劃文章

直覺地來看,1、2 都是可以今天順手就做掉的事情。3、4 就稍微麻煩點,就平常晚上抽出些時間有空讀一下。最後一篇跟我現在沒什麼關係,乾脆就關掉。

仔細想想,這樣做有哪些壞處呢?你會發現:

任務發生時間離我們愈遠,我們處理的能力就愈差。

人的大腦其實不擅長記憶,更不用說要邊記憶邊處理任務。

1 個月後的旅行不在現在開始訂旅宿、想行程,時間快到時可能就來不急了 ; 半年後的考試不規劃進度按部就班,到後面就必須熬夜讀書 ; 高品質的好文章現在跟我們沒什麼關係,但也許 5年後就要開始有意識地規劃。

現實生活中的任務實在太多元了,光靠大腦想著如何解決,最後腦中反而一片混亂。多數人就這樣兩手一攤,任務擱在那邊還是沒解決。

二、實用的時間管理系統 — GTD

我曾在《如何建立簡單的時間管理系統?3 步驟任務處理流程-Input、加工、Output》介紹了初階的時間管理系統,它適合完全沒有相關概念的人。

如果你開始對時間管理有些概念、甚至產生興趣,一定要了解 GTD。

2001 年一位美國的生產力顧問 David Allen (大衛・艾倫) 出版了《Get Things Done¹》,從此 Get Things Done (簡稱 GTD) 這套時間管理方法風靡全球,被數百萬個讀者實證有效。

《Get Things Done》封面
[^1] : 中文翻譯為《搞定!:工作效率大師教你:事情再多照樣做好的搞定5步驟

GTD 的概念其實不困難,它是一套非常有架構的任務處理流程,我們只要判斷任務的性質就可以找到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GTD 系統

這邊我簡單解釋這套系統的運作方式,推薦工具下個段落會介紹。

當一件「事情」迎面而來時,我們依照以下的流程來處理:

Step 1.放到「收集箱」

所謂的「收集箱 (inbox)」指的是集中管理資訊的地方,你可以使用數位筆記軟體、也可以使用紙本筆記本,只要你能在「一個」地方看到所有未處理的資訊即可。

例如便條紙的隨手筆記、老闆隨手交辦的事項、腦中靈光一現的想法…等,不論你在當下是用什麼工具記下來,一定要集中在一個地方。

當待處理的資訊被集中時,我們就能在有空的時候一口氣進行處理,處理步驟如下方。

Step 2.這件事情能產生行動嗎?

如果不行,你只有 3 個選擇:

  • 直接丟棄:這個任務跟我沒關係、無價值,別去想了!
  • 放到「也許/有一天」清單: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情有價值,但當下無法產生行動,可以記載一個清單上方便日後查找。這則清單上的項目會隨著時間推移,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產生作用。
  • 歸入系統:這則任務可以當作日後參考的資訊,可歸入自己的筆記系統中備存。

如果可以,進到 Step 3。

Step 3.這件事情能在 2 分鐘做完嗎?

如果可以,立刻把它做完。

如果不行,進到 Step 4。

Step 4.這件事情有多個執行步驟嗎?

如果有,則要納入「專案管理系統」,拆解專案並產生具體可執行的行動,可參考《為什麼你的「規劃」沒有效?將「規劃」當作是一個任務,並且設定執行時間》。

如果沒有,則進到 Step 5。

Step 5.這件事情要由我來做嗎?

如果不要,則交辦給他人,並且自己紀錄以進行後續追蹤。如果要,則進到 Step 6。

Step 6.這件事情需要在特定時間做嗎?

如果是,則將任務紀錄在「行事曆」上。

如果不是,則使用其他工具記錄任務,提醒自己稍後要做。

《Get Things Done》實際上有 3 集,台灣翻譯只有第一集,第二、三集中國有翻譯,在「得到 App」就有電子書可以購買。

參考中國豆瓣網友的書評,第二集第三集 其實評價不高。我的建議也是先讀第一集即可,後面兩集內容相當瑣碎,有時間再讀就好。

三、實踐 GTD 的軟體工具

核心概念說完了,我們來討論一下執行工具。

許多人好奇:我到底要用哪些工具來「儲存資料」、「管理專案」、「安排行程」、「管理行動」呢?

過去我習慣將所有的事情都放在 Evernote 統一管理,如下圖:

過去我用來實踐 GTD 的工具

但後來我發現這樣做會有 3 個問題:

  • 切入使用場景的速度太慢
  • 管理的複雜度太高
  • 降低持續找到更優解的意願

你可以在下面文章看到我對於 All-in-one 生產力工具的想法。

因此我建議還是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來使用工具,以下是我現在使用的工具:

現在我用來實踐 GTD 的工具

我的 GTD 系統有兩項重要的改變:

  • 專案管理工具:只要跟專案、任務、行動有關的事項,我全部都放在 ClickUp 進行管理,同時搭配紙本筆記進行每日工作。
參考文章:《優化你的「蕃茄鐘工作法」,使用高科技 App + 低科技紙本筆記
  • 資料儲存工具:只要是參考資料,我全部放在 Notion 進行管理,Notion 強大的資料組織能力非常適合做視覺化成列。

四、總結

我曾在《如何踏出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拆解時間管理的基本觀念,寫下每天最重要的 3 件事情》說過:

時間管理管的不是時間,而是選擇,我們只能選擇要做或選擇不去做。

你會發現 GTD 這套流程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一個具體可執行的行動,我們依據固定的步驟,以不變的程序應對萬變的任務。

當我們將這套系統熟練地使用在生活中時,任務被有序地處理,時間能產生更大的價值。

▶︎ 關於文章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2/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3/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關於我我是朱騏,一個組織能力超強的軟體產品經理,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時間管理方法。1/ 我可以提供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生產力工具的「個人問題諮詢」與「講座邀約」。2/ 若是個人諮詢,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吃頓晚餐,可透過 Email/ Facebook 跟我約時間,請參考「聯繫方式」。3/ 若是講座邀約,請直接使用 Email 聯繫。︎▶︎ 聯繫方式-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Facebook:請先加我個人好友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建立人脈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