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ER,你可以不只是活動人員。淺談員工關係(Part 2)。

Wendy’s wor(l)d
wicareer
Published in
Jan 18, 2021

在企業普遍認為「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的時代,經營員工關係已成為每一間企業不容忽視的議題。大家開始積極思考員工關係的內涵、效用、實際方案,以及如何創造良好的員工關係進而吸引、留住人才。因為,現今的優秀人才選擇雇主已非單單看薪資或獎金上的條件,而是同時考量雇主所提供的整體團隊氛圍、工作環境與薪資福利。

第一個要了解的是—員工關係究竟可以為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如果沒有為企業帶來好處或解決困擾,那想必大家不會去關注這樣的議題。現今,員工關係已經是企業不得不關注的議題,除了來自業界的比較競爭,還能夠減緩勞工意識抬頭所帶來的衝突。

#吸引人才:人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企業都得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優秀人才的加入。且現今人才的需求愈發多元,甚至不能單用金錢或報酬式的獎勵來滿足,因此與現有員工型塑良好的關係,讓員工幫企業背書,可以造就好的企業形象,更容易吸引人才的注意。

#留任人才:透過各種方式,如:內部溝通、員工協助方案與諮商、申訴管道、福利等措施,經營與強化現有員工的關係。這些方式若可以從員工的角度出發,真正幫助到員工與其眷屬,相信企業在留才方面就不會止停留在金錢上的獎勵。

#提高工作&企業績效:當員工認同企業時,工作投入度跟積極度都會隨之提升。企業透過經營員工關係讓員工對於企業的認同度增加,或藉由企業的種種關懷員工措施,讓員工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在工作當中,達到雙贏。

#減少爭議與糾紛:員工關係做得好,勞資關係沒煩惱。勞資爭議的開始通常源於過於嚴苛的勞動條件、員工不滿企業對待員工的方式、缺乏完善的溝通管道等。而這些爭議一旦發生,企業與員工都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甚至金錢來處理糾紛,如:在各大平台互相用言論攻擊、雙方對簿公堂或是走上抗議或罷工。

擁有良好的員工關係可以避免糾紛或減少糾紛帶來的傷害,且許多研究也顯示創造良好的員工關係可以提升公司績效。那員工關係到底該包含哪些項目呢?實務上,又有哪些操作方式?

員工關係內涵

辦團康的ER vs. 無所不能的ER?!

因為個人興趣跟工作的關係,最近陸陸續續研究了一下員工關係的內容(也就是,員工關係到底在幹嘛?該做哪些事?)。不查還好,一查發現,眾說紛紜阿。員工關係似乎沒有固定的框架或是理論可以概述,那我這邊是參考學者李誠與周子琴的主要架構並整合其他專家有提到的員工關係內涵,統整以下給大家做參考。

一、溝通與申訴管道

內部溝通可以透過很多方式來進行,其目的是企業可以將相關政策順利傳達給員工,並提供開放的環境與正向氛圍,讓員工可以針對相關政策提供回應。如:town hall meetings、CEO的信、CEO的部落格、電子報、公司內部網站、績效面談、離職面談等。此外,政府所提倡的勞資會議,若有定期舉辦,也是一個跟員工面對面溝通的管道。

另外,提供員工抱怨或申訴的管道,其目的是創造一個安全且可靠的環境與機會讓員工可以抒發內心真正的想法,並且在合理的狀況下解決員工的問題。比如說各樓層的員工意見箱、定期的員工滿意度調查及法務部申訴管道,員工可以用匿名的方式暢所欲言或是舉報不恰當的行為。

二、員工協助方案(EAPs)與諮商

員工協助方案(EAPs)是企業透過系統化的專業服務,規劃方案與提供資源,以預防及解決可能導致員工工作生產力下降的組織與個人議題,使員工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工作,讓企業提升競爭力,塑造勞資雙贏。員工協助方案(EAPs)透過組織一個完整的系統,從問題發現、問題辨識、問題解決,來減輕或是解決員工的問題。例如:心理諮詢、法務諮詢、財務諮詢、醫療諮詢與管理諮詢。想更進一步了解員工協助方案EAPs規劃與上手指南,請參考新手實戰-員工協助方案(EAPs)(1)(2)(3)

三、 員工福利

雖說員工福利是整體薪酬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間接報酬。但員工福利其實也是員工關係非常重要的一環,其定義是企業針對員工在工作上及生活上的需要,有系統的舉辦各種不同的福利措施,以滿足員工精神及物質上的各種需求。其目的可以強化整體獎酬的內容並且用多樣化的管道滿足員工的需求。另外,還可促進管理階層與員工間或員工彼此間的交流。例如:定期健康檢查、彈性工時、工作生活平衡方案、團體保險、久任獎勵、醫療人員駐廠服務、特約商店合作、尾牙、各項社團活動、員工團建活動、聖誕節交換禮物、一日志工、慶生會等。

四、多元化管理

多元化管理的基本原則是認知到員工有不同的需要,必須用不同的方法來滿足這些需要。多元化並不只意味著膚色、國籍、性別的差異,還包括信仰、年紀、性取向、傷殘情況等。其目的是創造一個平等包容的工作環境,以利企業內每一位員工可以發揮所長並融入團隊。其實這塊政府也有針對企業管理多元化員工做出基本規範,如下:

◆ 一般員工:就業服務法勞動基準法

◆ 性別平等:性別工作平等法

◆ 原住民就業: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 身心障礙就業: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 外籍人士進用: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加強外籍勞工管理及輔導措施

多樣與包容(Diversity & Inclusion)

除了上述相關法規外,也有越來越多企業自行提倡多樣與包容(Diversity & Inclusion,簡稱D&I)的文化或將D&I融入在企業的價值觀當中。其目的是讓各式各樣的員工能夠在企業中擁有平等的地位,順利協同合作,共同達成企業目標。那Diveristy與Inclusion各自所代表的意思與其差異是?

在此分享一句我個人很喜歡的解釋:

‘Diversity is being invited to the party and inclusion is being asked to dance.’

多元(Diversity)代表著企業的員工彼此間擁有差異或是相似性,而包容(Inclusion)是提供平等的環境讓各式各樣的員工在此發揮所長,並且共同達成目標。

五、工作倫理

工作倫理,或稱為職場倫理。是發生在工作場域中的人際或群體之間的倫理規範。職場中的倫理,不能只是片面的要求基層員工,也包含管理階層,群體在工作場域中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與倫理規範。如若屬於正式的規範,企業可以採用制定工作規則或員工手冊等來做規範。

在工作當中關於道德的部分,屬於非正式的規範,如工作態度、與主管、同事相處的方式或是在職場中所應有的誠信原則,這些是屬於約定俗成或是各企業的文化。企業通常會採個案處理的方式,例如:個別溝通或諮商、紀律規勸、問題員工處理程序等。

以上五項員工關係之項目,是延伸學者李誠與周子琴的主要架構並廣納其他專家的說法所整理出來的。員工關係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關係好不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但延伸出來要有什麼具體作為或是改善,其實這都得依照企業調性或是員工實際需求來思考。所以未來的ER要能夠對於員工的需求有更深刻的洞見並且用開創性的方式來提供解決方案。

--

--

Wendy’s wor(l)d
wicareer

溫蒂。生性寒,所以致力當個溫暖的人。體質冷,所以認真挑戰與人高度相關的工作,如:獵頭、人資。聊聊職涯、談談發展、說說笑笑,交流不愛冰燙,溫溫暖暖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