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2C 產品經理(四)產品設計心態、產品共通特性

Anne Hsiao
3PM LAB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10 min readMar 20, 2022

B2B2C 產品經理(一)使用者研究、競品研究的挑戰
B2B2C 產品經理(二)目標、指標、產品團隊的資源分配
B2B2C 產品經理(三)從初創、成長到成熟期,不同階段的產品策略

之前分享了 B2B2C 產品前期研究與規劃的經驗,接下來則會進到設計、開發、測試、上線等步驟。這篇文章的內容雖然是取自做 B2B2C SaaS 產品的經驗,但也許廣義 B2B 產品都適用~

【文章目錄】
- B2B2C 產品設計心態:兩種客戶、兩種產品設計的靈感方向
- 六種 B2B2C 產品的共通特性
- 結語

▍B2B2C 產品設計心態

▧ 兩種客戶:領域專家 vs 新手小白

做 B2B 類型產品其中一個痛苦卻也有趣的地方是,很容易碰到客戶本身就是領域專家的情況,此時在產品研究和產品設計的挑戰就很大,產品團隊本身的產業知識也需要非常充足,並徹底理解客戶的業務邏輯與工作流程;但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是專家,有些甚至是對這個領域一竅不通的新手小白。

領域專家客戶已經在該領域打滾多年,甚至可能自架過類似的內部系統、碰過許多眉眉角角,因為需要更強大的功能,所以開始找第三方的產品來使用。

至於新手小白客戶可能才剛開始接觸這方面的產品,就是因為還不懂,所以才希望可以快速導入一個簡單好用的產品來開始摸索。

這兩種客戶類型的需求會非常不一樣,一開始在做產品定位時通常只能主攻一個方向,但隨著產品愈來愈成熟,就可以來考慮如何因應不同使用情境、好好服務各式各樣的客戶。

▧ 兩種產品設計的靈感方向:客戶主動 vs 產品主動

之前有提過我認為 SaaS 產品很像是軍火商,我們只是提供武器的人,而不是真的在第一線打仗的人。但同時我們會不斷觀察誰把武器用到淋漓盡致、誰出了我們都沒想過的招、誰用我們的產品打了很好的仗,那這時候也可以借助領域專家客戶的經驗與建議,來幫助新手小白客戶成長。

做產品的靈感可以分為兩個方向 -

(1) 客戶主動

  • 客戶/使用者主動告訴我們他們的問題與需求,我們想辦法透過產品來提出解決方案。
  • 客戶是問題的專家,我們是解法的專家。

(2) 產品主動

  • 我們幫客戶/使用者想到下一步、告訴他們怎麼做可以更好、我們的產品可以如何幫助他們達成什麼成績。
  • 產品團隊就像是策展人,B2B2C SaaS 產品後台有時候很複雜、可以滿足各式各樣的使用情境,主動去教育客戶、找出最適合他們的使用方式可以帶來雙贏的局面。
  • 因此這件事情就不單單是產品團隊在設計時會考慮到,而是所有部門都需要一起規劃,包含客服、行銷、業務等等團隊一起堆砌完整的使用體驗。
  • 舉例來說,可能在業務接觸時開始,產品支援文件、模板做輔助,並在 Onboarding 流程補最後一刀。

我以前在客戶比較小型的 self-service 產品公司工作的時候對於這件事的感受也沒那麼深,但後來接觸到客戶類型較廣、規模有大有小、情境多元的產品階段,發現這種類似於「顧問服務」產品設計與產品推廣方式其實是非常有價值的。

雖然說是產品團隊主動,但是來源一定還是透過產品研究作為基底,無論是客戶端的使用者研究、市場研究、競品研究等等,並從這些研究與資料中延伸出各種潛在的產品設計方向,反覆測試與驗證。當可以滿足新的使用情境時,通常也代表能更好地服務新的客群、幫助業務拓展。

過去在《產品經理日常掙扎:如何制定產品優先級策略(Prioritization)?》也提過一個案例,說明大客戶跟小客戶的問題可能不同:

在 B2B 的產品世界裡,Key Accounts(KA)總是說話最大聲的人,但當面對到只有少數幾個 KA 提出某個問題,而大部份的小型客戶都沒提過,這個問題是否就不重要而應該被排到比較低的優先級呢?舉例來說,其中一位電商賣家 KA 每週上新品的數量達 100 件,因此要求優化後台大量新增、上架商品的功能。此時除了確認 KA 本身的使用情境與需求外(包含老闆、小幫手等不同使用者),也可以透過市場研究、競品研究,並針對一般小型賣家發問卷、做訪談,了解他們目前的狀況:- 如何上架商品、誰負責上架
- 是否曾經有需要大量新增的需求、最大量是多少
- 上架商品過程中遇過哪些問題...等等
瞭解「未發聲」的中小型賣家是否也遭遇類似的問題,或是他們未來成長變大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相同問題,來初步判斷這個問題是否值得優先被排程。

在這個案例中,對於大客戶來說,他們提出的問題是「客戶主動」;但當我們開發一些新的功能、解決新的情境、提供小客戶新的使用方式時,對他們來說其實是「產品主動」的設計方向,我們在他們提出問題之前,就先想到他們未來可能會面臨的情境。

但這也不代表所有由大客戶、領域專家客戶所提出的需求與問題都必須被解決,還是要按照產品團隊自己的步調與策略來排序合理的優先級、找出真正值得關注的問題。

▍B2B2C 產品的共通特性

前面提到的比較像是產品核心價值的提供,那有沒有一些共通的考量點可以參考呢?

每個產品的差異都非常大,這裡盡量列舉一些共通點來說明 B2B2C SaaS 產品的特性,希望讓對這類型產品沒什麼概念的朋友們可以有更多一點認識!老實說我覺得大部分都很偏向 B 端考量點,所以做 B2B 產品可能也會有類似的心得啦~

這邊先來複習一下《B2B2C 產品經理(一)使用者研究、競品研究的挑戰》中提到的使用者類型:

  • B 端內部 — 決策者
  • B 端內部 — 管理者
  • B 端內部 — 使用者
  • B 端外部 — C 端/終端使用者
  • B 端外部 — 其他第三方合作對象

▧ B、C 的裝置差異:Desktop & Mobile 版本

B 端通常都是 Dashboard 後台等各種設定的面板,因此 Desktop 版本的體驗通常對 B 端才是最重要的,甚至要考慮到 windows IE 等等不同新舊瀏覽器版本的相容。

當然也會有些產品製作 Mobile 版本的後台,其 B 端使用者可能是管理者、而非實際操作者,他們的需求通常很不同、只需要看到特定資訊或完成特定任務,例如只需要看到部分頁面、只需要能夠操作少數設定。

而在做 C 端產品的時候,以目前的趨勢來說,要更在意前台 Mobile 版本的體驗,尤其是電商、行銷、溝通類別的產品。

同一個產品裡面,因為會需要面對 C 端和 B 端這兩者截然不同的使用者,產品設計時的考量點會很不同。

▧ 預期管理:B 端的預覽功能、測試功能

舉例來說,在 Mailchimp 後台編輯完信件內容後,使用者(B 端)會想要先預覽、試寄再來正式發送給所有收件者(C 端);或是說,在 Shopify 後台上傳完新的商品後,使用者(B 端)會想要先預覽商品詳情頁面的畫面與內容、確認電腦跟手機版本都沒跑版,再來正式發佈到商店前台給顧客(C 端)。

對於大客戶來說,出錯造成的消耗與成本非常大,所以給客戶的後台預覽與測試功能的使用體驗非常重要。

Ref: Livestorm — Preview Mode

▧ 需求管理:允許 B 端自行變更各種設定與模組

因為每個客戶的需求不同,所以他們會「開啟」的功能與配置(Configuration)就會不一樣,使用的模組(Module)、模板(Template)也會不同,所以好好設計各種設定類型的功能、並且確保當他們有各種排列組合時不會爛掉、邏輯有沒有衝突就是非常需要細心考慮的。

各種設定還有另一個麻煩的地方,就是每個客戶會找到各自最好的搭配方式來滿足需求、服務 C 端,因此測試與實驗並不好做。

除此之外,新功能上線時的「預設開啟」、「預設關閉」也是團隊需要討論的事情。上線的時候,有些新功能我們認為棒到不行應該預設開啟,但這樣上線的同時會影響到所有現有客戶,況且新功能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常見的做法就是上線的時候,現有客戶的新功能都預設關閉、新客戶的新功能則預設開啟。

Ref: Teachable — General Settings

▧ 隱私管理&權限設定

由於 B2B2C 產品是由公司企業使用,對於隱私管理的要求會比較高,不管是針對 B 端還是 C 端的資料搜集都需要有明確的規範,也可能會碰到客戶拒絕提供、共享 C 端使用數據的狀況。

除此之外,因為產品的使用者繁雜,可能包含決策者、管理者、不同職能的第一線使用者,提供一套完整可靠的權限管理系統、甚至針對不同功能/頁面設定不同權限也是很重要的。

常見的權限等級如下:

  • Superadmin — 最高權限
  • Admin — 管理權限,通常有改動權限設定與帳號配置的資格
  • Editor — 編輯權限
  • Viewer — 查看權限(Read-only)
  • Guest — 可能只有部分頁面的查看權限,有時會提供給外部合作單位
Ref: Shopify — Staff Account Permissions

▧ 擴充管理:保持產品的彈性與可擴充性

這邊容我很偷懶地節錄《SaaS 產品該如何設計?談數據指標&設計思維重點》的部分內容 — —

訂閱制的 SaaS 產品除了分為月費、年費制外,會分成不同計畫等級來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務容量上限給不同類型的客戶,有些則會針對大型客戶提供需要額外報價的客製化服務,因此在設計產品時要考慮到功能的擴充性與彈性,來符合定價分層的商業模式,例如:功能有使用的容量/數量上限、進階功能只給付費升級的用戶使用。

Ref: Shopify — Pricing Plan

▧ 第三方串接:融入客戶的日常工作流程

身為企業端使用的工具之一,如果能無痛融入他們原本的日常工作流程中會非常吃香。

其中一種是關於 Onboarding 流程 — — 當他們從其他競品轉換到我們的產品時,資料是否能無痛轉移?或是說不管他們目前使用何種替代方案,我們的產品是否能快速銜接上?

另一種則是我們的產品與他們使用的其他工具的串接,例如:會員資料的流通、資料狀態的同步變動等等,這些就仰賴我們的產品是否能跟第三方服務串接上。有些產品會主動提供公開的 Open API、Public API 來讓第三方服務商讀取與使用自己產品的資料。

Ref: Intercom — App Store

▍結語

這篇簡單分享了產品設計的心態、常見的考量,但離正式上線其實還有一大段路。下一篇會來分享幾種不同的產品改動類型,以及產品開發與測試、上線流程需要注意的地方。

B2B2C 產品經理(一)使用者研究、競品研究的挑戰
B2B2C 產品經理(二)目標、指標、產品團隊的資源分配
B2B2C 產品經理(三)從初創、成長到成熟期,不同階段的產品策略
B2B2C 產品經理(四)產品設計心態、產品共通特性
B2B2C 產品經理(五)產品測試&驗證、上線策略&規劃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任何回饋或有興趣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們 📒如果單純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點幫助,請給我 11-30 個拍手;
如果想看更多商業模式與產品心法相關文章,請盡情長按拍手(max 50)讓我們知道 👏🏻
記得追蹤「產品三眼怪實驗室」的粉專(◉◉◉)才不會錯過最新文章和 Podcast!
歡迎參考「文章列表」並善用標籤來搜尋與篩選我們所有的文章與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