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七年之癢|卡住了 … 不做 PM 後我還能做什麼?

Anne Hsiao
3PM LAB 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18 min readFeb 13, 2024

人生是一個單擺,總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盪,不斷地被各種慾望驅使,讓我們奮力的往前攀爬著一層一層的階梯,然而每當經歷了一路的艱辛,終於讓慾望被滿足之後,感受到的永遠是無比的空虛。然後呢? 我們還能做什麼? — — 神經元《自言自語》

迷惘一部曲《找不到人生方向、沒目標又迷惘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但我會看這些文章、做這些事》,迷惘二部曲《不一定要衣錦才能還鄉、過得不怎麼樣的三十歲》,此為迷惘文第三篇,身為一隻鑽牛角尖的迷惘美,相信這也不會是最後一篇。

這篇是回應我自己這段時間遇到的困境:

  1. 兩三年內連續遇到很多負面的職涯事件(公司不賺錢全員降薪、在海外工作被裁員、搬回台灣後去了不適合的團隊於是很快就跑了)
  2. 開始懷疑自己在選擇公司、職涯的決策出了什麼問題?甚至是不是不適合做產品經理、專案經理?
  3. 如果不想繼續做產品經理,那我還可以做什麼?
【文章目錄】
▍我不想做產品經理了啦
▧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 所以我停下來,然後雙手打開,轉一圈確定自己還存在
▧ 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調整與世界互動的角度

▍理解自己:量化分析、質化研究
[1] 量化數據:文章數量
[2] 量化數據:過去的工作內容 ➡️ 履歷資料庫
▧ 停!先收斂一下,做優先級排序!
[3] 質化研究:了解評分背後的原因 ➡️ 從日記中尋找 Aha Moment
[4] 質化訪談:讓身邊的人辨識你的能力 ➡️ Coaching Session
[5] 產業與競品分析:世界上其他類似背景的人 ➡️ ADPList 聊天

▍稍微更理解自己後,下一步是理解這個世界
▍結論: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

▍我不想做產品經理了啦 😭

▧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曾經遇過一個老闆,希望我成為獨裁強者型的產品經理,要很堅持自己的想法、要快狠準做決策,工程師做不完就要想辦法逼他們在時程內達成目標,快速帶領團隊前進,創造產品的成功。

他說我過去的工作經驗中沒有亮眼的成績,他說我做起來有成就感的事都只是小確幸而已。

這幾年工作上遭遇的挫折累積下來,不禁會反問自己:「我是不是做不好產品?」「我這輩子有機會成為一個厲害的 PM 嗎?」「我是不是不適合做 PM?」

明明已經很認真、很努力了啊!

你看到的是,我洋洋灑灑寫下怎麼對付老闆跟隕石的文章,沒看到的是,我硬繃著一張臉調解完團隊衝突後,匆忙躲到廁所偷哭;你看到的是,我分享了多少有趣的產品跟專案、花式利用資源成為一條龍的 Resourceful PM,沒看到的是,忙到崩潰耳朵開始嗡嗡叫的時候,怕自己中風有多想吐。

「這份工作讓我這麼痛苦,為什麼還要做下去?」

▧ 所以我停下來,然後雙手打開,轉一圈確定自己還存在

「我是不是不適合做 PM?」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很常見;但得不到自己的認可,可能才是最可怕的。

產品管理這個工作(至少以我遇到的狀況來說)累死了!都說選擇比努力重要,我還要繼續選擇產品經理作為我的職涯方向嗎?如果不適合、不喜歡,是不是可以考慮換個方向?

欸但是,不做 PM 的話,我還能做什麼?

我相信一定也有其他工作職位所需要的人格特質與技能跟 PM 是重疊的,但要如何找到下個方向?

▧ 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調整與世界互動的角度

在《找不到人生方向、沒目標又迷惘該怎麼辦?》中,提到可以從做產品策略的角度來練習做職涯策略(搞了半天還是只會用產品方法解決問題 …)

產品策略可以簡單分為三個方向:

1. 理解市場/使用者
2. 理解產品與團隊競爭力
3. 進而決定產品該怎麼切入市場,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價值

人生其實也是這樣:

1. 理解世界
2. 理解自己
3. 調整與世界互動的角度、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適合的生活方式

我的路徑比較像是 1 -> 3 -> 2,就是隱約知道世界要什麼,然後努力給他,但到頭來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迷惘。對我來說,「2. 理解自己」就是長大後需要漸漸處理的課題,所以讓我們從這裡開始吧!

▍理解自己:量化分析、質化研究

這幾年,舉凡星座、血型、人類圖、MBTI、Enneagram、蓋洛普優勢測驗 … 等可以幫助自我探索的方式都試過了,《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Designing Your Life》這本書也翻了好幾遍,但還是覺得離認識自己很遙遠。

2024 版本的安:牡羊座、A 型、投射者、INFP、4w3、Empathy/Maximizer/Connectedness

對照到做產品中的「2. 理解產品與團隊競爭力」,第一步先來執行產品研究金三角:質化的使用者研究、量化的數據分析、產業與競品研究。

我的順序是:

  1. 先找到有累積量化數據的部分,簡單地分類與評分,並挖掘其中的高光與低光時刻。
  2. 接著針對大方向、高光與低光時刻、意外的發現做質化研究,手段包含回顧日記、自我對話,訪談家人、朋友對我的觀察,以及反過來被訪談。
  3. 產業與競品分析則是拿著這些我對自己的觀察去 ADPList 上面找些跟我背景相似、但比我資深 5–15 歲的人們,聊聊他們現在過得如何、怎麼走到現在,身為用人主管時又會怎麼看待我的經歷。

[1] 量化數據:文章數量

首先,分析我在產品三眼怪到底都寫了些什麼主題的文章,可以初步觀察到「我對哪些工作內容有共鳴?」

左邊的數字是針對各個主題,我寫的文章、Podcast 數量;中邊的數字則是產品三眼怪 Publication 上各個主題的總產出數量;右邊 % 數則是左 / 中,代表在所有產品三眼怪的關於這個主題的文章中,我參與了多少比例。

(同一個文章可能有超過一個主題標籤。)

如果單看我自己的欄位,前三名的主題是:

  1. 👄 溝通&團隊合作
  2. 📅 專案管理
  3. 🧑🏻‍💻 產品開發

如果看各個主題中,我的文章與總文章的比例,前三名高比例的是:

  1. 🐛 產品測試
  2. 🚀上線管理
  3. 📝 文件

同時也可以發現我對📈 Growth、📊 數據分析比較沒有著墨。

平心而論,我有很喜歡上述六個主題的工作內容嗎?其實真的還好,有些甚至是因為覺得很煩、很希望自己下次不要再踩雷才寫成文章的。此外,這些分類很模糊,例如「👄 溝通&團隊合作」是不管什麼工作職位都會碰到的議題,也有很多案例可以分享,所以常被作為文章主題也不意外。

有這些基礎認知後,文章總覽就當作是初步回應「我對哪些工作內容有共鳴?」的參考資料。

[2] 量化數據:過去的工作內容 ➡️ 履歷資料庫

寫履歷時如果參照美商習慣的做法,一般來說都是謹記:

  • 履歷只能有一頁,最多不要超過兩頁
  • 挑選跟未來要應徵的公司、職位、JD 最直接相關符合的工作成果,並放上關鍵字
  • 每個 bullet point 不能只寫做了什麼,還要具體提出有明確數據的影響力指標

舉例來說(Ref):

  • Led the development and launch of a new SaaS product, resulting in a 20% increase in 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 within the first quarter.
  • Implemented a customer feedback loop, resulting in a 10% increase in customer satisfaction ratings and a 15% decrease in churn rate.
  • Developed and executed a successful go-to-market strategy, resulting in a 50% increase in website traffic and a 30% increase in trial sign-ups.

認真地端詳了自己的 LinkedIn 和履歷良久後,發現其實並沒有真的很在乎被寫上去的每件事、每個數字;反而是有些有趣的專案或內容,卻因為「不完全符合主流、未來產品職位的 JD 需求」而不會被放在這份履歷上。

所以工作這 10 年來、做產品的這 7 年來,我到底做過哪些事?

我想要擁有一個關於我自己的、完整的、不只是有漂亮數字、而是也包含失敗經驗的履歷資料庫。

盡量地毯式的寫下過去做過的所有事情,大至有帶來明確成果的專案維度,小至 QA 測試、寫文案、做使用者訪談、串接新使用者行為追蹤工具、埋點等日常生活,並為每一個工作內容評分。

我一共做了兩份履歷資料庫。一份是以產品工作為主的,這一份就列了超過 50 個子項目,格式請見履歷資料庫(範本)

其中「技能小分類」,我想到什麼就放什麼,但如果想要更有架構的去分類,可以參考 Ravi Mehta 《Product Competency Toolkit》中列的產品經理的 12 個主要能力。

另一份則是非產品工作的資料庫,畢竟我的目標就是找到產品經理以外的方向嘛!所有做過的事都很重要!

非產品工作的資料庫,包含了做產品工作前的三份不同正職工作,以及這幾年其他有人付錢請我做的事,例如去帶企業內訓的設計思考工作坊、主持活動、出演大型實境遊戲的 NPC、撰寫與變現產品文章、提供職涯諮詢服務等等。

這邊的技能小分類跟做產品工作的那份資料庫也會有所重複,舉例來說,在不同產業擔任不同職位的時候,都還是會運用到寫文件、訪談、跨部門溝通等等工作內容。

綜合兩份資料庫的內容,計算重複出現的「技能小分類」並按照多寡排序後,再跟前面各個主題的「文章數量」去做對照,就可以比較容易去回答「我的專業是什麼?」這個問題。

若單純用評分來排序的話,端看評分標準是什麼,也可以更接近「我的熱情在哪裡?」的答案。

▧ 停!先收斂一下,做優先級排序!

評分的標準可以自訂、也可以不只一種,例如:

  • 做起來開心的程度
  • 得心應手的程度
  • 放在履歷上時的爽度

如果有多個評分標準,就可以用類似 RICE Score 的概念加減乘除、給予權重來綜合考量,並為所有的工作內容與專案做「屬於我的」優先級排序。

我當時做的時候其實沒什麼標準,就是一個直覺打分。

比較有趣的是,我在對自己能力沒自信的情況下做過一次,後來在自信恢復後又做了一次,發現在不同情境下,有些項目的分數竟然變得不同了!有點呼應到 Yolanda Chiu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思考自己在順境中的經驗而非逆境」應該會比較接近自己的本質。

無論如何,履歷資料庫可以幫助我更全面的綜覽所有的工作內容、去定錨和比較其對我帶來的價值,並且有個基礎去挑選出一部分來做後續的研究。

[3] 質化研究:了解評分背後的原因 ➡️ 從日記中尋找 Aha Moment

那麼要挑選哪些來做後續的研究呢?

  1. 分數最高的
  2. 分數最低的
  3. 因為打了不只一次分數,所以也挑出了「自信時」「非自信時」差異比較大的

本人很愛寫日記,去翻以前寫的東西的時候,可以回顧在做某件事情、某個專案時當下的心情、有成就感的原因,或是大抱怨的內容!

舉例來說,記下了某個專案完成、指標達成後,卻沒什麼成就感的心情:

我們今年其中一個使用者相關的目標是增加月活躍用戶人數。

其實不管做了多少產品優化,都絕對比不上 sales 簽來一個超大的客戶來得有感,
大客戶會帶來一堆新用戶,月活躍用戶的人數自然而然會多很多,
有大 B 端參戰後,C 端目標直接秒達成。

所以說這種時候 C 端用「總人數」當作產品目標根本沒什麼意義(對公司有公關行銷的意義啦)。
現在也看開了,很樂意幫一些大客戶做客製化(我以前最討厭的),
因為他的目標會幫助我完成我的目標,只是問題是這個目標訂得好不好就是了。

這時候就可以寫下一些小分析,例如:制定能夠驗證產品決策、真實反映產品價值的指標對我來說很重要。

或是日記中提到了一個非常小的產品工作方法推進,卻讓我覺得很開心:

最近有很多新的實習生和行政、財務同事加入公司,
於是跟設計師們一起在公司裡面推行內部易用性測試讚讚的!
看到第一手的訪談資料好感動!

這邊的小分析可能是:協助同事們推動各種產品工作方法,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發揮專長,會讓我覺得自己在團隊裡面有所價值。

發文之後跟朋友聊到,其實平時的 IG 也都會發當下很有感受的事,把這些東西都搜集起來就會發現自己的快樂與哀愁 😂

各個時期的 Instagram Stories ✨

這個「寫日記、再分析」的做法其實來自於《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Designing Your Life》第三章〈找出一條路〉中的「記錄好時光日誌」概念,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分析案例:

舉例來說,如果原本寫下:「員工會議--今天居然覺得滿開心的!」
仔細一想,當時明確發生的事,其實是:
「員工會議--今天我把瓊的話重講一遍,每個人都說:『哇!沒錯!』」

後面個比較明確的版本,提供的資訊比較有用,
可以得知究竟是因為哪個活動或做了什麼事,讓自己全心投入。

因此紀錄員工會議的反省時,可以問自己:
「我更投入,是因為巧妙重述瓊的話(點通大家),
還是因為成功促進共識(當那個讓大家異口同聲說「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發前者才是員工會議的甜蜜點,
需要多尋找提出有益建言的機會,而不是促進團隊共事的機會。

總之,這些從日記、或是自我對話裡面挖掘出的小分析與洞見,就可以列在【履歷資料庫】評分後面的「備註」欄位裡面。

不過還是有一些不太記得、或是覺得自己對自己的判斷有失公允的部分,因此邀請每天看著我做事、開心、痛苦的同事、朋友、家人加入這個戰局也是一個切入點。

[4] 質化訪談:讓身邊的人辨識你的能力 ➡️ Coaching Session

「讓身邊的人辨識你的能力」這個心法之前已經分享過,這邊就不贅述。

半年前跟 Nana Chiang 約了 Coaching Session,主要都是她問我問題、訪談我,追問一些案例、多問5個為什麼,讓我有個安全的環境可以說出真實的想法、理想的目標、擔心的事情與背後可能的原因等等。

這個訪談並不只是以「工作」為主,還包含了希望未來過什麼樣的生活、住在什麼城市、跟朋友與家人的關係等等內容。

Nana 在訪談我時的速記

Nana 會後傳了她的筆記給我,可以一窺她對我的觀察:喜歡自由跟彈性的工作方式、有實驗的空間與鼓勵嘗試的文化、希望產品願景有意義等等。

最後也劇透了(因為通常下個 Session 才會聊)聽到目前為止,根據她接觸過的其他角色與合作經驗,除了產品經理之外,還有哪些職位可能很適合發揮我的能力與熱情,例如:

  • User Researcher:搬回台灣後終於又開始做使用者訪談,重新燃起熱情,才發現我在日本時因為語言困難而不能做這件事覺得很遺憾。
  • Business Analyst:介於客戶經理(AM)、專案經理、產品經理之間的職位,需要商業分析、數據分析的能力。
  • Delivery Manager:過去有做過 Release Manager、Dev Team Ops 的經驗,所以也許也適合專職做最後一哩路產品交付與上線管理的工作。

但相對的,這些職位若要專門分一個正職出來,可能在大一點規模的公司裡面才會發生,或甚至不是在我熟悉的網路、資訊、軟體產業。

若還是比較喜歡待在規模比較小的團隊、享有彈性的團隊文化,就要想辦法找到比較適合的切入點;以及如果台灣這類的工作機會比較少,也要思考有沒有再次出國工作和生活的打算。

上述的 Coaching Session 到現在也已經過了半年,說好要約下一次但一直還沒約。

當時我正準備要開啟一輪大休息與沈澱,人的狀態會變,
我們還在笑說會不會休息和內觀後的結論是先出家歸隱山林哇哈哈哈哈哈!
然後工作什麼的就變得完全不重要了!

總之,如果有下一場的話,在那之前我也還有功課要做。
必須先把理想的狀態,包含生活型態、工作類型、國家等等的想法梳理好。

把目標定義清楚後,再來重新把可能的選項列出來,才能有意識地去探索。

[5] 產業與競品分析:世界上其他類似背景的人 ➡️ ADPList 聊天

拿著上述這些我對自己的觀察,去 ADPList 上面找些跟我背景相似、或我對其職涯路徑有興趣的,但是更資深 5–15 年的 Mentor 們,聊聊他們現在過得如何、怎麼走到現在,身為用人主管時又會怎麼看待我的經驗和履歷?

在這邊將幾個印象深刻的討論翻成中文:

▧ 產業

前提是在說跟不少獵頭 HR 看履歷、聊天後,大部分都還是說我適合做 SaaS、EC、CRM 產品,我自己的話則是似乎沒有特別喜歡或討厭的產業。

來自 Lucie Liew — Senior Product Designer @Singapore 的回饋:

雖然產業可以那樣分,但我覺得你在做的產品和願景都跟 Lifestyle 很有關。

過去的選擇都會反應出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喜歡讓人們輕鬆表達出個人風格/價值觀/獨特性/多元性。

如果 30 歲還沒有特別喜歡的產業,
也許產品或產業本身根本就不用是你找工作的標準之一。
有好有壞,也許你很難對任何產品很有歸屬感、有願景。

有些人擅長發現問題、而有些人擅長解決問題。
也許你可以試試產品顧問/設計顧問/策略顧問。
用你的經驗幫別人解決問題、幫助其他人達成他們的願景。

▧ 職位

前提是在聊我有身為第一個產品經理幫助團隊建立工作流程與制度的經驗,所以可能也會適合做產品團隊營運相關的工作。

來自 Julie Robles — Product Ops Lead @France 的回饋:

我當初也是公司裡的第一個產品經理,建立專案管理工具、工作流程等等,
從產品經理的角色開始兼職執行產品運營工作,
到現在帶領一個由 4 個人組成的產品營運團隊。

主要工作內容就是看產品團隊缺什麼、就幫助他們補什麼,
無論是人、工具、流程、還是其他資源,也負責一部分招募和培訓,
以及看產品團隊跟其他部門的工作流程是否有可以提升效率的地方。

我會說我們公司的產品營運團隊最核心的價值是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我們不只是簡單地改變了工作流程,
有時候更是改變了同事的做事習慣、權力架構,
要有意識的去把「同事」當成「使用者」並發揮同理心才能做好,
這應該是在做這份工作時跟做產品經理時最不一樣的地方。

至於公司為何會成立這個部門?

在法國,「培訓」是很被重視的一件事,
法國其中一種實習制度就叫做 Apprentissage/Alternance(學徒制)。

後來公司與產品開始快速成長,
因此公司希望除了「產品經理」本人外,
也有個全職的單位專門去培訓新手產品經理、協助產品團隊工作更順暢,
才有了產品營運團隊的誕生。

Julie 不認為每間公司都會投資一個團隊來做這件事情,但如果我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她也推薦了一些參考資料和其他類似職位的 ADPList Mentor。

總之,多方的探索,了解潛在的合作對象、潛在的用人主管看到我的履歷、聽到我的分享後,會有什麼建議和看法,再去發想出更多可能的選項。

▍稍微更理解自己後,下一步是理解這個世界

稍微更理解自己後,還要理解這個世界,才能調整與世界互動的角度、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適合的生活方式。上述的第 [4] 點、第 [5] 點其實也都跨一隻腳出去了。

關於這個世界,我也還沒參透,但在理解自己的過程中,我發現我還是喜歡產品工作的很多面向,例如實驗精神、例如一群人一起做有趣的事。

職位、同事、公司、產業,都會影響一個人有沒有辦法貢獻專長、發揮熱情,不能只用「這個職位適不適合我」來看事情。

況且,你說的 PM 跟我說的 PM 究竟是不是同個 PM?

就像是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知道,硬體 PM 的工作技能我就一定不具備、我進去後無法有貢獻、也不會開心,那再更往細的想,就算都是軟體、都是網路產業,也分很多種啊!

例如我在某 Fintech 公司時很痛苦 — — 法規綁手綁腳,每個議題要跟一百個人討論、要勾一百個 checklist,要做足信任感跟測試才能上線,因此很難快速迭代。那就是我對這個產業的認識不夠深,也對自己期待能夠發揮的舞台想像不夠清晰。

當然,不可能找到 100% 契合的位子,最多最多,也就是找到目標與步調大致一樣、願意一起朝更好的方向前進的團隊。

我還是喜歡做產品,只是不適合在工作方法和價值觀差異太大的團隊中做產品,因此繼續待在「廣義的產品團隊」可能會是未來值得繼續探索的方向。

▍結論: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

繞了一圈,好像只是在驗證我已經知道的事情,但其實在這段路途中,我很不確定。

就跟做產品一樣,以為這個功能上線後就會獲得全場鼓掌、指標大漲,有時候猜對、有時候賭錯,而我卻不知道為什麼。

不管最後驗證的結果跟一開始直覺的想法是否相同,透過這些自我分析、一字一句地把做過的事情條列出來,很療癒之外,未來的決策才有機會更精準、更有憑有據,也才會更有自信、更接近真實。

“May your choices reflect your hopes, not your fears.” — Nelson Mandela

共勉之,也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你探索職涯的方式 💛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任何回饋或有興趣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們 📒

如果單純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 1–10 個拍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點幫助,請給我 11-30 個拍手;
如果想看更多商業模式與產品心法相關文章,請盡情長按拍手(max 50)讓我們知道 👏🏻

想要持續追蹤我們的最新文章和 Podcast,記得追蹤「產品三眼怪實驗室」的粉專(◉◉◉)!
想看我們所有的文章與分類,歡迎參考「文章列表」並善用標籤來搜尋與篩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