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風流天子

宋夏再戰

五十萬伐宋

西夏三戰立國,都是北宋出兵,深入西北。因為缺乏軍馬,運輸和機動性嚴重不足,導致大敗。

宋哲宗元祐元年(夏惠宗李秉常天安禮定二年;1086年)8月21日,夏惠宗李秉常去世,夏崇宗嵬名乾順(1083年-1139年7月1日,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年8月-1139年7月1日在位。父惠宗李秉常,母梁皇後)即位,時僅3歲,梁氏專政。

宋哲宗紹聖三年(夏崇宗李乾順天祐民安七年;公元1096年)十月,西夏梁太後與夏崇宗李乾順親自率領軍隊,號稱五十萬大軍攻宋。

十五年前,宋神宗元豐四年(夏惠宗李秉常大安八年;1081年),宋五十萬伐夏,梁後採用“但堅壁清野,縱其深入,聚勁兵於靈、夏而遣輕騎抄絕其饋運,大兵無食,可不戰而困也。”的方針擊敗宋軍。

這一次粱太後大概忘了勞師遠徵的教訓,入侵宋朝。宋哲宗聽到奏報,處之泰然:“五十萬眾深入吾境,最多不過十日,攻占一二個砦子。”攻防易守,兩個主政者的反應倒是類似。

(紹聖三年)初,哲宗聞夏人來寇,泰然笑曰:“五十萬眾深入吾境,不過十日,勝不過一二砦須去。”已而果破金明引退。

— —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傳第二百四十五·外國二·夏國下

古時的戰鬥,進攻方兵多,給後勤補給的壓力太大,反而不如精兵簡從,更有戰鬥力。

三年九月,大入鄜延,西自順寧、招安砦,東自黑水、安定,中自塞門、龍安、金明以南,二百里間相繼不絕,至延州北五里。
十月,忽自長城一日馳至金明,列營環城,國主子母親督桴鼓,縱騎四掠。知麟州有備,複還金明,而後騎之精銳者留龍安。邊將悉兵掩擊不退,金明乃破。守兵二千八百人惟五人得脫,城中糧五萬石、草千萬束皆盡,將官皇城使張俞死之。
既還,留一書置漢人頸上,曰:”貸汝命,為我投於經略使處。”其言曰:”夏國昨與朝廷議疆場,惟有小不同,方行理究,不意朝廷改悔,卻於坐團鋪處立界。本國以恭順之故,亦黽勉聽從,遂於境內立數堡以護耕,而鄜延出兵,悉行平蕩,又數數入界殺掠。國人共憤,欲取延州,終以恭順,止取金明一砦,以示兵鋒,亦不失臣子之節也。”

— — 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傳第二百四十五·外國二·夏國下

此時的西夏夏崇宗李乾順年幼,祖母梁太後和粱太後的哥哥梁乙逋(?-1094年,西夏大臣,梁乙埋的兒子)專政,政治腐敗,軍隊衰弱。集賢殿修撰、知渭州事章楶(1027年-1102年,,音同“”也作章㮞,字質夫,建州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時的名將、詞人。著有《寄亭詩遺》、《成都古今詩集》6卷)是章惇的堂兄,乘機建議對西夏採取經濟制裁和碉堡作戰。

宋哲宗紹聖四年(夏崇宗李乾順天祐民安八年;1097年),章楶授涇原路經略使、兼知渭州(平涼)。上任後即開始築平夏城於葫蘆河川(今清水河)的石門峽江口,又在好水河之陰築靈平砦,以逼西夏。“夏人以其眾來乘,章楶迎擊敗之”。

隨後宋軍攻克西夏洪州、宥州、會州、青唐等地,環慶路兵馬鈐轄(宋代軍職名。以職權、官資、駐地的不同區分為二等三類若幹種)張存(不是司馬光岳父張存,字誠之)一度占據鹽州,但在勝利回師途中,被西夏軍追襲,宋軍蕃官承制趙宗銳等人被殺,鹽州得而複失。

平夏城之戰

平夏城的修建,使得西夏軍從沒煙峽進攻宋國的通道被堵死,因此在宋哲宗紹聖五年(夏崇宗李乾順永安元年;1098年),梁太後偕同夏崇宗李乾順再次猛攻平夏城。但遇到大雪,西夏軍人困馬乏,章楶遣殿侍折可適、郭成輕騎夜襲,俘獲西夏大將嵬名阿埋與妹勒都逋及其族人,西夏大敗。

宋哲宗親自到紫宸殿接受大臣的祝賀,並擢章楶為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隨後興建西安州與天都寨,打通涇原路與熙河路,控制橫山大部分地區後,秦州變成內地,宋軍終於取得對西夏戰略上的優勢。

夏統軍嵬名阿埋、西壽監軍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戰,楶諜其弛備,遣折可適、郭成輕騎夜襲,直人其帳執之,盡俘其家,虜馘三千餘、牛羊十萬,夏主震駭。哲宗為禦紫宸殿受賀,累擢楶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

— —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八十七

宋哲宗紹聖六年(夏崇宗李乾順永安二年;1099年),16歲的夏崇宗在遼國暗助下,設計毒殺梁太後,崇宗給母親上諡號昭簡文穆皇後。隨後西夏以皇太後逝世為理由,向宋國遣使告哀並謝罪,宋國不納,遼國隨即派遣簽書樞密院事蕭德崇,為宋夏兩國“調停”,宋接受西夏求和。

紹聖紹述

神宗時期的黨爭,還不失文人的體面,行事總要有塊遮羞布。哲宗、徽宗時期的黨爭,已經近於肉搏。新法的旗幟,不過是一面招魂幡,來來往往,只問立場,不問政見。打擊政敵,也完全沒有了神宗時期“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拿捏,都是往死里整。

李漁(1611年9月13日-1680年2月12日,初名仙侶,後改名,字謫凡,號笠翁,後人常稱之蟹仙。祖籍浙江省蘭溪縣[今浙江省蘭溪市]夏李邨)作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園林建築設計師,曾經評定四大奇書,《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西游記》。李漁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肉蒲團》、《覺世名言十二樓》、《無聲戲》、《連城璧》等小說,與《閑情偶寄》等書。以及戲劇《笠翁傳奇十種》,包括:《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改編自《柳毅傳書》與《張生煮海》)、《憐香伴》、《風箏誤》、《慎鸞交》、《凰求鳳》、《巧團圓》、《玉搔頭》、《意中緣》。

老兄,老兄!自古道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你既不肯舍慈悲,我也不敢行方便。
渾身剝得赤條條,兩個光頭齊出現。
你謀人依舊被人謀,騙我還須遭我騙。
這是你自家作孽自承當,莫把我這一班善男信女來埋怨。

— — 李漁,意中緣·第十八出 沉姦

哲宗親政

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神宗母太皇太後高氏病死,宋哲宗趙煦親政。

哲宗在高太後壓抑下,可謂“國仇家恨”。當然也有伸張父皇神宗之志的願景,但可惜再次變法,幾乎完全成了政治上的“報複”。

親政後次年,哲宗改元“紹聖”,表明紹述的思想,追諡王安石為“文”,允許其配享神宗廟廷 。重用章惇、曾布(1036年-1107年,字子宣,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北宋大臣,進士出身,為曾鞏之弟)蔡卞(1048年-1117年,字元度,仙游人,北宋政治人物,兄長蔡京)、蔡京等人。

紹聖元年(1094年),恢複免役法、保甲法。二年(1095年),恢複青苗法。四年(1097年)置市易務。元符元年(1098年),頒行《常平免役敕令》。各項新法基本按照熙寧、元豐時期的糢式進行。

哲宗親政,有複熙寧、元豐之意,首起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於是專以”紹述”為國是,凡元祐所革一切複之。引蔡卞、林希、黃履、來之邵、張商英、周秩、翟思、上官均居要地,任言責,協謀朋姦,報複仇怨,小大之臣,無一得免,死者禍及其孥。甚至詆宣仁後,謂元祐之初,老姦擅國。又請發司馬光、呂公著冢,斫其棺。哲宗不聽,惇意不愜,請編類元祐諸臣章疏,識者知禍之未弭也。遂治劉安世、範祖禹諫禁中僱乳媼事,又以文及甫誣語書導蔡渭,使告劉摯、梁燾有逆謀,起同文館獄,命蔡京、安惇、蹇序辰窮治,欲覆諸人家。又議遣呂升卿、董必察訪嶺南,將盡殺流人。哲宗曰:”朕遵祖宗遺制,未嘗殺戮大臣,其釋勿治。”然重得罪者千餘人,或至三四謫徙,天下冤之。

— — 宋史·卷四百七十一-列傳第二百三十

紹聖年間大力打擊元祐大臣,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於嶺南(今廣西、廣東、海南一帶),甚至直指高太後“老姦擅國” , 欲追廢其太後稱號及待遇。同時命翰林學士承旨曾布修神宗正史。

時方推明紹述,盡黜元祐群臣,希皆密豫其議。自司馬光、呂公著、大防、劉摯、蘇軾、轍等數十人之制,皆希為之,詞極其醜詆,至以“老姦擅國”之語陰斥宣仁,讀者無不憤嘆。

— — 宋史·卷三百四十三 林希傳

雖名“紹述”,但新法的恢複參差不齊,效績不彰。新黨為了“複仇”,對元祐諸臣進行殘酷的迫害,被定為元祐黨人者共七十三人。

紹聖初年舉行郊祀大禮,按例,朝廷大赦天下,通常連死囚都免去死刑。有大臣請示哲宗趙煦,可否赦免貶謫的舊黨官員,哲宗立刻拒絕。

紹聖四年(1097年),曾布建議讓謫居嶺南的呂大防、劉摯等遷徙到近一些的地方,以“感召和氣”,哲宗依舊拒絕。

(紹聖四年)布又言臣昧死,更有一事,欲上幹聖聽。
上曰:”何事?”
布曰:”呂大防、劉摯初貶淮南、湖北,至昨來明堂赦,方逾年,故有不得遷□指揮。今皆在嶺表惡地,與前日不同,今以天變肆赦,謂宜稍徙近地,足以感召和氣。”
上笑曰:”劉摯等安可徙”
布曰:”臣所見如此,更在陛下裁擇。編刺配隸罪人,亦分廣南與遠惡處為兩等,若稍徙之於端、康、英、連之界,亦是嶺表,似亦未為過。”
上極難之。

— — 畢沅,續資治通鑒卷·卷四九一

宋哲宗自幼時有嚴重的結核病(Tuberculosis,又稱TB,為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致死率為 50%。結核病的典型癥狀包含慢性咳嗽、咳血、發燒、夜間潮熱,以及體重減輕。感染其他器官則可能導致其他癥狀),在當時是不治之癥。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至十月時,其子女連續夭折,哲宗十分悲傷。

元符三年正月,哲宗病重,無法上朝。同月十二日(1100年2月23日),崩於福寧殿。

然古之王天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德之可宗者。莫大乎哲。昔之稱堯曰知人則哲。稱舜曰浚哲文明。稱成湯至於帝乙。曰經德秉哲。稱文王至於武王。曰世有哲王。竊考大行皇帝運量酬酢。萬世可得而宗者。哲也。蓋帝之所難。而王之所由興。非天下之至明。其孰能與於此。大行皇帝尊諡。宜自天錫之曰欽明睿武昭孝皇帝。廟曰哲宗。

— — 宋大詔令集·卷八

哲宗年間,新、舊黨爭已經成為了政治常態。新、舊兩黨更迭執政,新法時行時廢,臣民無所適從。終於導致北宋不可挽救之局。

哲宗以沖幼踐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馬、呂諸賢,罷青苗,複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幾仁宗。奈何熙、豐舊姦枿去未盡,已而媒蘖複用,卒假紹述之言,務反前政,報複善良,馴致黨籍禍興,君子盡斥,而宋政益敝矣。籲,可惜哉!

— — 宋史·哲宗本紀

禁言亂政

紹聖紹述的領銜人物是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章惇父親是章愈。章愈二十來歲結婚。丈母娘姓楊,二十歲不到丈夫就死了,含辛茹苦地把女兒養大。拉扯女兒長大出嫁,自然高興,經常來往女婿家,一來二去和章愈上了牀,生下的就是章惇,假冒其同母姐(父親之妻)之子。

章惇風流如父,年輕時進京科舉,借住在族叔家。章惇“惇豪俊、博學善文”,人也風流,把族叔的小妾讀到牀上去了。一次幽會,族叔返家,章惇翻牆而走,慌不擇路之間跳到一個老奶奶身上,被告倒官府。

當時的開封府尹正是包拯(999年3月5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東]人,諡號“孝肅”。被後世稱譽為“包青天”)。大堂之上,章惇全然不懼,侃侃而談。包拯非常驚異,也是因為章惇的族叔章得象(978年-1048年,字希言,建州浦城人。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始為相為相八年,對慶历新政持緘默態度是當朝宰相。一旦深究,必然會暴露宰相家醜,最後判章惇賠錢了事。

章惇晚年的小妾也偷情寺廟中的和尚,按民間說法,也算得是報應吧。

嘉祐二年(1057年),章惇和蘇軾、蘇轍為同科進士。章惇和蘇軾交好,同游南山,看到仙游潭下臨絕壁萬仞,只有一個橫木可過。蘇軾不敢過,章惇不懼,過潭題壁而還。蘇軾說到,能不惜命者,他年必能殺人。章惇大笑。

與蘇軾游南山, 抵仙游潭, 潭下臨絕壁萬仞, 橫木其上, 惇揖軾書壁, 軾懼不敢書。
惇平步過之, 垂索挽樹, 攝衣而下, 以漆墨濡筆大書石壁曰:”蘇軾、章惇來。”既還, 神彩不動,。
軾拊其背曰:”君他日必能殺人。”
惇曰:”何也?”
軾曰:”能自判命者, 能殺人也。”
惇大笑。

— — 宋史·章惇傳

章惇支持熙寧變法,受王安石重用。元祐九年(1094年),章惇出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首相),主持恢複熙豐新法。章惇為了打擊異己,特別設立元祐提制局,專門訪查官吏言論,摘取語言近似者指為謗訕。

章惇既相,乃置局編類,摘取語言近似者指為謗訕,前日應詔者大抵得罪。

— — 秦緗業、黃以周,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十五

元祐提制局應該是第一個系統性通過文字獄,鉗制言論的國家機構。甚至猖獗到,在宮廷內部興獄。

紹聖三年(1096年),章惇以巫蠱詛咒的罪名,要求宋哲宗廢宣仁太後所立的孟皇後昭慈聖獻皇後1073年-1131年,孟姓,洺州[約在今中國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人,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後,曾二度被廢、二度複位,並二次於國勢危急之下實行垂簾聽政),改立劉皇後(昭懷皇後,1079年-1113年,名劉清菁,宋哲宗第二任皇後。父劉安成,庶出。獻湣太子、康懿公主、揚國公主生母。史稱“明艷冠後庭,多才多藝”),連宋哲宗都大嘆:“章惇壞我名節!”

惇遂追貶司馬光、王珪,贈遵裕奉國軍留後。結中官郝隨為助,欲追廢宣仁後,自皇太後、太妃皆力爭之。哲宗感悟,焚其奏,隨覘知之,密語惇與蔡卞。明日惇、卞再言,哲宗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宗廟乎?”惇、卞乃已。

惇又以皇後孟氏,元祐中宣仁後所立,迎合郝隨,勸哲宗起掖庭秘獄,托以左道,廢居瑤華宮。其後哲宗頗悔,乃嘆曰:“章惇壞我名節。”惇又結劉友端相表里,請建劉賢妃於中宮。

— — 宋史·章惇傳

章惇將北宋黨爭推向了制度性建設。黨爭历朝都有,唯獨在中國历史上成為宋朝的形象標志。

初,神宗用王安石之言,開熙、河,謀靈、夏,師行十餘年不息。迨聞永樂之敗,神宗當寧慟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輔推本其意,專務懷柔外國。西夏請故地,以非要害城砦還之。惇以為蹙國棄地,罪其帥臣,遂用淺攻撓耕之說,肆開邊隙,絕夏人歲賜,進築汝遮等城,陝西諸道興役五十餘所,敗軍覆將,複棄青唐,死傷不可計。知天下怨己,欲塞其議,請詔中外察民妄語者論如律。優立賞邏,告訐之風浸盛。民有被酒狂訛者,詔貸其死,惇竟論殺之。用刑愈峻,然不能遏也。

— — 宋史·章惇傳

風流天子

哲宗無子,因此駕崩後,繼統的問題浮上水面。最終,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趙佶[jí]即位,是為宋徽宗(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元符三年正月)己卯,上(即哲宗)崩於福寧殿。……
皇太後曰:”邦家不幸,大行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
(章)惇厲聲曰:”在禮、律,當立同母弟簡王。”
皇太後曰:”神宗皇帝諸子,申王雖長,緣有目疾。次即端王當立。”
惇又曰:”論長幼之序,則申王為長;論禮、律,則同母之弟簡王當立。”
皇太後曰:”俱是神宗之子,豈容如此分別?於次端王當立。兼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又仁孝,不同諸王。”
於是知樞密院事曾布曰:”章惇未嘗與眾商量,皇太後聖諭極當。”
尚書左丞蔡卞曰:”當依聖旨。”
中書侍郎許將亦曰:”合依聖旨。”惇默然。……
俄頃,王至,獨召入,於福寧殿東起居訖,升殿。惇等從至寢閣簾前,皇太後諭曰:”先帝無子,端王當立。”
王對曰:”申王,兄也。”固辭。
久之,皇太後曰:”申王有疾,王次當立,王不須辭。”
王又辭再三。太後再三宣諭,惇等進曰:”天命所屬,大王當上為宗廟社稷大計,不當辭。”
徽宗乃即皇帝位。

— — 畢沅,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五百二十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力主徽宗繼統的向太後也去世了,徽宗皇帝主政。作為一個藝術天才,自然游獵廣泛,喜好天下奇珍。“妄耗百出,不可勝數” — — 宋史·卷一七九-食貨志。

趙佶,欲借風霜二詩帖

徽宗任用新黨蔡京任丞相與宦官童貫為將軍,常年施行的新法侵奪民財,破壞了宋朝的商業、農業,政治黑暗激起各地民變。

徽宗崇信道教,尊號“教主道君皇帝”。道士劉混康向宋徽宗表示,東京地勢平緩,皇室的東北方形勢稍下,陰氣極盛,影嚮皇室的繁衍,解決的辦法就是修建“艮[gèn,八卦之一,卦形為☶,代表山]岳”來抬高地勢。

艮岳,初名萬歲山,後名艮岳壽岳,或連稱壽山艮岳,因園林正門為華陽門亦名華陽宮。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有三圍,從內到外依次是宮城、里城、羅城。艮岳是里城東北部的大型人工山水皇家園林。

徽宗責令宰相蔡京設專門的機構建艮岳。宦官梁師成(?-1126年,字守道,開封人,自稱“蘇軾庶子”,與蔡京、童貫、王黼、李彥、朱勔被時人合稱“六賊”)和大臣朱勔(1075年-1126年,,故有書亦稱朱勉。蘇州人,朱勔為人姦險,六賊之一)具體執行。朱勔是為整個園林採辦“花石綱”的主持者,石料以太湖石、靈壁石為主,當時在蘇州設置了以他為首的應奉局。花石綱所到之處,地方負責民役錢糧以供運輸,而交通盡斷,甚至城郭被毀,搞得民怨沸騰。

宋徽宗禦筆“崇寧通寶”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史斌及楊志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濼,今山東省梁山縣、鄆城縣之間)起義,率眾攻打河朔、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轉戰青州、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至濮州(今山東鄄城北)間,攻陷十餘州縣城池,聲勢日盛。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1月1日)方臘(?-1121年10月7日,又名方十三,一名方朕,原籍安徽歙縣,後遷居睦州青溪縣[今浙江省淳安縣]。北宋末年江浙一帶“吃菜、事魔”的“明教”領袖)率眾在歙[shè]縣七賢邨起事,假托“得天符牒”,要殺朱勉,廢花石綱。

方勺(1066年-?,字仁聲,北宋金華人),應試不第,遂無意仕途,寓居烏程泊宅邨,自號泊宅翁。著有《雲茅漫錄》十卷(已佚)、《泊宅編》十卷,附《青溪寇軌》一卷。

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
且聲色、狗馬、土木、禱祠、甲兵、花石靡費之外,歲賂西、北二虜銀絹以百萬計,皆吾東南赤子膏血也!…
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不可得,諸君以為何如?…
清溪農民聞風嚮應,人數到達萬人,其軍尊稱方臘為”聖公”,改元”永樂”

— — 方勺,泊宅編

徽宗風流倜儻,和北宋角妓李師師(?-?,汴京[今中國河南省開封市]人)有不少民間佳話。角妓都是才貌出眾的知名藝妓,和賣淫為主的色妓有別。這和現今的日本藝妓類似,所謂賣藝不賣身,但是遇到知遇有才貌的客人,也是可以談情做愛的。

張端義(?-?,字正夫,號荃翁,原籍鄭州,南宋文人、官員)少時勤於讀書,又習技擊。因三次上書得罪朝廷,被謫韶州(今屬廣東)。著有《貴耳集》三集,另有《荃翁集》(已佚)。

道君幸李師師家,偶周邦彥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於牀下。
道君自攜新橙一顆雲:”江南初進來。”遂與師師謔語。
邦彥悉聞之,隱括成《少年游》雲:”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師師因歌此詞。

— — 張端義,貴耳集

中國的黃河在古代稱作河水大河,簡稱,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六長河流。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時,會帶走大量泥沙,中下游的河水历年泛濫渾濁。黃河水變得清澈是極為罕見的現象。春秋時就有詩“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曾有“聖人出而黃河清”的說法

黃河壺口瀑布

聖人出 黃河清

— —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幼學瓊林

而宋徽宗在位的25年329天期間,黃河出現過三次河清:

第一次,大觀元年(1107年),”乾寧軍、同州黃河清。”
第二次,大觀二年(1108年),”同州黃河清。”,
第三次,大觀三年(1109年),”陝州、同州黃河清。”

尤其是第一次,“乾寧軍言黃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晝夜,詔以乾寧軍為清州”。為此在韓城建立記載這些祥瑞的“河瀆碑”,立碑十五年後,北宋亡。

趙佶,瑞鶴圖

宋徽宗藝術天分極高,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對瓷器、茶學、音律、金石學等領域有所研究,並擅長古琴、蹴鞠、擊鞠、打獵、射箭、馬術等,自創“瘦金書”字體。

趙佶,聽琴圖

王士禛[zhēn](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小名豫孫,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齋號蠶尾山房,人稱王漁洋,山東新城[今山東桓台]人)是清代文人,進士出身,康熙年間官至刑部尚書。工詩文,勤著述,著作有《漁洋山人精華錄》、《池北偶談》等五百餘種。

元臣□□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炙輠錄》記周正夫曰:“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此語在□□之前,可謂絕對。

— — 王士禛,池北偶談

橫山之戰

哲宗、徽宗時期,西夏國內多經變故,國勢日衰。夏崇宗親政後,對外採取依附遼朝,與北宋修和的策略。對內推廣漢文化,註重經濟,使得社會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

徽宗繼位後,蔡京專權,延續了神宗時的熙河開邊政策。

宋徽宗崇寧二年(夏崇宗李乾順貞觀三年;1103年)六月,王厚、高永年率宋軍再次攻取湟州並於次年四月攻取青唐。

宋徽宗崇寧三年(夏崇宗李乾順貞觀四年;1104年),宋軍滅唃廝囉國(藏文:ཙོང་ཁ།,威利轉寫:tsong kha;1032年-1104年。又稱宗喀國,是吐蕃人唃廝囉在青唐[今青海省西寧市]建立的政權),設置隴右都護府,治所駐西寧州(今青海西寧市)。

宋徽宗政和四年(夏崇宗李乾順雍寧元年;1114年),徽宗以西夏招納宋叛將為由,遣童貫、種師道率領六路宋軍(包含永興、秦鳳兩路)伐夏。雖然西夏多次擊敗劉法、劉仲武與種師道等宋將,但宋軍也攻陷不少堡壘。最後西夏緊急向遼朝請求斡旋,到宋徽宗重和二年(夏崇宗李乾順元德元年;1119年)宋軍才率軍而退,夏崇宗再度向宋朝表示臣服。此時西夏國勢不如以往,而北宋也瀕臨危機。

旭,2022年9月29日-9月30日,10月25日修改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行在地獄之上,凝視繁花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體天法道·王以民為天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體天法道·民以食為天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黨項崛起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元昊立夏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三戰立國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慶历和議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慶历新政·真心半解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慶历新政·朋黨之爭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書生意氣作三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天道無常惜英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法家非法作無法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總把新桃換舊符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天將生意與人間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不畏浮雲遮望眼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涿州沙上飲盤桓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人生失意無南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肯與君王卷土來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越南立國·城頭變換大王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越南立國·南國山河南帝居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知兵止戰,好戰國亡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里昆侖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元祐更化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風流天子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唯金不變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燕雲十六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盟約如紙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殘陽如血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震懾無聊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千波競湧水無心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人情共恨春猶淺,不問寒梅有幾枝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握手更知禪迫遠,隔雲靈鷲碧千尋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拔地萬重清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不是攝心除妄想,求真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直至如今千載後

關註我,和我一起看朝陽;分享我,我們就是世界;贊賞我,我們一起榮燿天地

— — 旭,日在九天

--

--

iLighter, Gazing at flowers from the roof of hell

I walk on the roof of hell, Gazing at flowers. - 此世,如行在地獄之上,凝視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