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天才或在家拒學,或許只有一線之隔(上)

在現代社會快速變化的複雜情境下,到底要如何學習、如何教養呢?

--

前言

最近從前被教養媒體報導的文章再度釋出,我的父母又被接連問到

「我的孩子也被霸凌了,怎麼辦?」

「如果孩子不想去學校,怎麼辦?」

「我家小孩有憂鬱症,怎麼辦?」

……

基於我的求學與人生歷程之輾轉和少見,父母們很想知道「怎麼辦」藉以幫助自己的孩子。或許我的故事可以作為某些人的借鑒(請待我日後撰寫),但我想個案經歷難以作為所有人的參考,故我想試著整理自己的所見所聞,希望盡量透過更多的案例梳理,以對更多人有些許幫助和指引。

本文結構

一、成為一個人之前所面臨的岔路口

二、何為人?為什麼人會有所不同?(What)

三、「成為人」過程背後的問題複雜性(Why)

四、如何成為一個人呢?(How)

五、走上不同的路,仍能殊途同歸

(一)~(三)為上篇,偏向概念釐清,(四)~(五)為下篇,偏向實踐作法。

01

成為一個人之前所面臨的岔路口

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 約翰.阿摩司.康米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被譽為現代教育之父

圖片引用自博客來

最近我看了唐鳳的自傳書籍「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裡頭提到他的成長背景與歷程,閱讀當下的我一直哭一直哭、又感動又感傷,我覺得他十分幸運的從小遇上理解、支持他的人,以至於今日的我們(台灣/ 世界)能夠受惠於他;同時也十分感歎和有些難過於自己的成長歷程,如果我當初遇上了誰…… 是不是會不一樣呢?

從前在我不想上學、不知道為何而學時,大人總告訴我「不要想太多」、「你長大就知道了」,而唐鳳身旁的大人鼓勵並協助他的身心發展,幫助他探索他好奇的問題,不懂的就去問更懂的人(如教授學者),找到適合他的同儕社群,因而讓他的好奇心不斷發展,使他持續累積自己的獨特能力。

圖片引用自博客來

同時我也看了另一本書「拒學,不要搶救」,在談日本的不登校問題。

國小尾聲與國高中時,我都曾被貼過拒學的標籤,常常請假在家、遇到大考就會頭痛胃痛請假,嚴重點會整週不想去學校,老師會鼓勵我勇敢一點、減少請假次數,父母會為了讓我「回歸正常」,即便腰閃到還是要半拖半拉的把我塞進車裡送進學校。那是段難堪、我想任誰都不願再提起的回憶。直到前幾年我在日本接觸到「不登校」的概念,我才意識到「或許問題不在我,甚至遇到這類問題的不只有我」,只是很多人沒被看見而已。

延伸閱讀:不會爬樹的魚有病?你的孩子不去學校嗎?拒學、輟學和不登校不一樣!為什麼這麼多日本孩子拒絕上學?

我在閱讀這兩本書的過程中重思了自己的生命經驗,發現成長路上遇過很多交叉路口,可能某一個選擇或時機點上,就會使我走上一條悶在家、自我封閉(更嚴重點自殺,因為我確實有過憂鬱症)的路徑;在看唐鳳書時我也發現,如果他在某個當下缺乏了某種支持系統,或許他如今也不會是今天的模樣。

因此,我模糊約略的梳理出人生可能的路徑樣貌。

(補充:我覺得畫得不好,但圖片的高低曲線只是試圖描繪人生的高低起伏,有可能在低點時走偏離「成為一個人」的路徑)

小補充:之所以加上一條走上少年監獄,是因為我觀察我媽帶學生的經驗,但在此就先不岔題、下次再寫,有興趣歡迎看相關報導。延伸閱讀:告別黑道人生:從沒老師喜歡過我,除了卓老師

我一直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梳理出:什麼樣的行為選擇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好、又是什麼樣的環境因素會致使一個人封閉自我呢?

以下是我的初步觀察整理。

02

何為人?為什麼人會有所不同?

容我先在此定義我認為的「人」是什麼(但這是現階段我所認為的答案,未來還會不斷進化調整),我認為:

一個健康自由的人,知道自己是誰、想做什麼,有權利與能力自由的學習、能夠面對未知勇敢探索,真誠地與自己、周遭的人和環境互助共生。

延伸閱讀:顧遠:好的教育使我們 「踏進生活之河,毫無懼色」

基於上述我對於「人的定義」,接下來要談的是如何成為這樣的人?和是什麼讓我們無法成為如此,我簡單用幾種現象作區分:

  • 成為人的路上: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並持續心滿意足的去做……
  • 遠離成為人的路上:在家拒學、繭居、想自殺、隨機殺人……

無論你對於這些詞彙的第一反應、感受為何,我想邀請你先放下所有過去的理解、印象與判斷,嘗試單純的去領會這些「現象」,先不要問題化它們(譬如他們就是有問題、甚至有病才會這樣),試著懸置你的想法和感受、把它先放在旁邊,然後我們來討論一些事情。

延伸閱讀:重新定義理解與探究問題的方式

03

「成為人」過程背後的問題複雜性

要「好好成為一個人」,我想所有人都可以理解這有多困難,要不然就不會常常聽到「人生好難」,但到底難在哪、有多難呢?我們來試著分析成為人的路上究竟會遭遇什麼吧。

(一)個人身心層面

初分為生理與心理、先天與後天,有些人有先天的生理殘疾,或是常見的「亞斯伯格症與過動症」,但這些現象,就必然導致一個人有問題、會過得不好嗎?

讓我們先來看看兩個故事

  1. 關於過動的故事

多年前有個 8 歲女孩,她的功課一塌糊塗,老是遲交作業、筆跡潦草,考試成績也差。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影響課堂進行,不是動來動去發出聲音,就是猛盯著窗外看,甚或干擾身邊同學。於是校方便認為她有某種學習障礙,也許較適合轉往特殊教育學校。

當她的父母收到學校來信,便帶她去看心理醫生。經過 20 鐘的面談後,醫生打開一部收音機,留她獨自坐在房中,便與她的母親離開房間移步到另一間房的單面玻璃留意她的行為。你們猜那女孩開始做什麼?她開始隨音樂起舞。憑她那種自然快樂的行徑,醫生便對她的母親說︰「太太,妳的女兒沒有病,她只是有跳舞的天份,帶她去上舞蹈課吧。」

換成另一位醫生或許會給女孩吃藥,叫她安靜。但非常幸運地,她的母親真的照著建議做,而那女孩亦在舞蹈教室中發現其他跟她一樣,坐不住、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的同學。女孩的天賦得到發揮,之後她成了著名音樂劇 《貓 (Cats)》與《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編舞家,她便是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

—— 出自 TED 演講,被譽為世界教育部長的肯尼.羅賓森「學校扼殺了創意嗎?

2. 關於生理殘疾的故事

大江健三郎之子大江光,出生便嚴重畸形,並因多次腦部手術導致終生智能、視覺、肢體障礙。因此,醫生曾建議讓大江光安樂死。雖然大江夫婦拒絕了醫生的建議,並且包容光的一切,光在學校仍舊飽受同儕異樣眼光。但大江夫婦從不放棄孩子。在他們真誠的陪伴與觀察下,他們發現大江光對環境中的聲音特別敏感,並悉心提供探索音樂的機會。如今,他已是一位專業音樂家,甚至曾被提名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

—— 摘自教育繞道手術計畫(大江健三郎為日本著名作家,著有《孩子為什麼要上學》)

當你不是一般定義下的「正常人」,很容易就會被劃上「有問題」的標籤。但難道這樣的人,真的不正常、真的不能好好成人嗎?我很懷疑,從上述的案例我也看到不同於傳統的可能性。所謂看似「有問題」的狀況,其實不見得是問題,它只是一個現象,需要不同的策略去應對與處理,很多時候基於我們帶著有色鏡片,因而把它視為「問題」。這幾年,醫學界也正名了「亞斯伯格症」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模式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人格特質」,不是病。

延伸閱讀:亞斯伯格被醫學界正名:是人格特質不是病!一次搞懂亞斯伯格與高功能自閉症的差異

所以就好比唐鳳,小時候的他常問各式各樣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你可以說他是個「奇怪」愛亂問問題的孩子,叫他再也不要問這些蠢問題,也可以說他是個「好奇寶寶」,鼓勵他繼續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你的選擇,不僅決定了你與他的互動方式,也大大影響了他未來的成人發展。

(二)家庭互動層面

孩子是否能成人,與家庭有密切關聯。

有些被學校定義為有狀況的孩子,狀況行為的產生很可能是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與學習得來。像我小時候父母很忙,因此在隔代教養家庭中長大,而奶奶滿習慣性的要求完美,若做不好會說去死(那年代好像很容易如此,因為我爸說阿祖更可怕)。在這樣的影響下,也會連帶影響我的自信和與同儕的互動模式。

因此,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大大影響孩子的行為與反應、他的人際關係和未來發展。家庭中的成員如何「支持」與「刺激」孩子,是否讓孩子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與安全感、是否願意放手讓孩子嘗試各種機會與挑戰,都影響著孩子的發展與行為。

根據研究顯示:

父母若能在許多相對的狀態中,取得「支持」與「刺激」的平衡,有助於發展孩子的創造力表現,像是:

- 在建立道德與物質限制的同時,也對個體興趣提供充足的支持;

- 在花時間陪伴孩子的同時,也給他們一定的個人時間與空間;

- 在寄予厚望的同時,也能接受孩子的失敗與錯誤。

但若偏於一端,如過度注重「支持/ 統整」特質,完全拒絕提供自由或挑戰,幫助孩子掌控其活動,則最後很可能導致孩子對其興趣與傾向,失去應有的目標與連結;另一方面,若過度注重「刺激/分殊」特質,完全拒絕在情緒上為孩子提供任何支持,更可能會妨礙其獨立與探索的機會。

延伸閱讀:創造力的複合觀點:以教育創新為例

上面的描述也能在唐鳳的自傳裡面看到,父母花時間用高品質的陪伴與孩子相處互動,同時支持著孩子的興趣探索。

延伸閱讀:「綠豆粉圓爸」 從吼叫爸變孩子行為翻譯機孩子的大腦發育與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有關,但並非意味著一成不變

(三)社會與教育結構層面

最後這個較為複雜,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成人成己,但把「成人=擁有好的工作=擁有好的薪水」,因此對孩子有諸多成績要求,他們會基於愛孩子的求好心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後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孩子「這麼做就對了」、或者是「不要像我一樣」,並告訴他們應該要怎麼樣怎麼樣,他們才會過得好。

但是啊,什麼叫好?好要怎麼定義?成人真的等於擁有好的工作嗎?好的工作真的等於要有很高的薪水嗎?此外,無論是要與父母的路徑相同或不同,有一個非常重要需注意的東西是:

「這是個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時代了!」

對一個接受16年標準教育(國小到大學)的人來說,假設他可以活到60歲,那他幾乎花了1/4的人生全職學習背誦古文詩詞、計算E=mc2、知道各大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點。但搜索引擎在幾毫秒內就可以找到不只一種答案,這意味著一個人花了16年的人生黃金階段去掌握電腦一秒鐘可以搞定的事。

延伸閱讀:周賢:從懸崖到漣漪,面向未來的教育該怎麼教?

除此之外,這個時代還有多不一樣呢?我舉幾個常見的事實例子:

  1. 圍棋人工智慧程式 AlphaGo擊敗中國世界圍棋冠軍柯潔
  2. 以色列 AI 完敗人類律師,26 秒搞定人類 92 分鐘工作
  3. AI取代老司機 陸無人小黃催油門

無論我們過去認為高社經或低社經的工作都正在被取代了,因為現在是科技大爆炸的時代,每個新出生的孩子天生就是數位原住民,他們所能接觸的資訊量跟過往完全不一樣,現代社會的產業結構也快速變化著,用過去的經驗觀念去教育孩子,已經不再完全適用了。(但請注意,我指的不是全部不適用,認真努力還是很重要,但是認真什麼、努力什麼需要重新定義。同時我也並非指所有人往科技產業靠攏就好了,不是的!更多資訊請看:顧遠:AI 促使我們反思 「何為人」,教育幫助我們 「成為人」

圖片取自 Breakazine! 047 未來工作想像指南

有些父母看到成績不好、無法坐在教室好好聽課的學生感到憂慮,怕他們的未來就慘了、自己做父母似乎失職了!

但是,如果我們重新去理解這個現象的話,有問題的不是無法坐在教室內好好上課、取得高分成績的孩子,有問題的是教育制度的設計,以及它跟不上社會變化的速度!從前教育制度的設計是工業時代的產物,為了培養乖乖聽話、懂得3R(Read,Write,Arithmatic;讀、寫、算)的學生,但現在的社會已經完全不一樣,大多數的職場工作都需要懂得運用科技、與人合作,我們卻還在考孩子「無法使用網路、個人獨立式」的紙筆測驗?(現在要知道什麼事情,我們直接Google就知道了,不需要把所有資訊都記在腦子裡,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如何辨識有價值和對自己有幫助的資訊。)

我想說的是,壓抑人的特性、使之成為統一模樣的教育,當然很容易讓某些人無法適應,因而產生了各式反應行為,如憂鬱、拒學…… ,但有問題的不是學習者,我們不應該叫所有人都把自己塞入某個形狀的模子裡,如果不能的就說「是他不夠努力!他有問題!」,為什麼我們偏偏要叫一隻魚去爬樹呢?

假設我們真的把魚叫去爬樹,牠也很努力爬到一半了,你覺得會怎麼樣呢?

日本做過一項研究,觀察每天穿西裝到公園待一整天的退休老人。他們本是頂尖企業高薪員工,滿足了所有外人期待:認真讀書,考進頂尖大學公司,認真工作賺錢,買好衣好車好房,娶妻生子,送孩子去最好的學校補習班……什麼都做了。總算退休,卻仍天天到公司附近公園報到。翻翻財經雜誌,偶爾抬頭看看公司大樓光輝,「下班」才回家。原來,是不知如何跟家人相處,不知上班以外想怎麼活。過去,太少思考什麼對自己重要,更別說好好陪家人了。

如果一直忙著沒思考「什麼對我重要」「我想做什麼」「什麼讓我幸福」,數不盡的選擇容易讓人茫然,金錢洪流也讓人迷失。以為自己什麼都有了,實際上不但沒有「免於干涉」的「消極自由」,更失去「成為自己」的「積極自由」。

——出自「比起「選擇」,「自決」更顯民主真義」—— 跨海專訪社會學家、日本Shure民主大學創辦人 朝倉景樹

所以總上所述,我想請大家不要再單純的把「有問題」歸因或套在孩子身上,問題的面向和層次有非常多,孩子可能根本沒有問題(只是你如何定義造成了有問題)、或問題根本不出在孩子身上(因為你沒有意識到更複雜的問題)。

而這些我們原本認定的「問題」,很有可能抑制了孩子的生長,我們對於問題的定義,很可能就是影響孩子未來能否成人的關鍵:如果你告訴他要像別人人一樣乖乖聽話、好好讀書(因為大家都這樣/ 因為我是為你了好),很可能會使他走向遠離自我的道路、甚至從此一去不復返。

你用什麼視角定義問題,決定了你的解決策略,連帶影響未來能創造多少可能性。

最後再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小例子,有些父母常說:「我的孩子有3C成癮,怎麼辦?」,如前文所述,3C成癮只是孩子的行為表現,這個現象背後可能是孩子試著在滿足他的4C需求(Connection 連結感、Competency 能力感、be Counted 重要性、Courage 勇氣),所以我們真正要問的問題其實是:

「我們怎麼去理解孩子的需求?我們如何陪伴孩子找到滿足他需求的方式以幫助他成人發展、成為自己?」

延伸閱讀:比起3C成癮,其實孩子們在追的是4C!

下一節,我們來談談理解這些現象以後,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人、成為他自己,避免走向相反的路徑。

04 如何成為一個人呢?

05 走上不同的路,仍能殊途同歸

(04、05見下文)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歡迎幫我按 5 次免費的綠色拍手,讓我有一點點稿費可以繼續分享好文給大家

--

--

栗子南瓜
魚水教育催化劑 To Be Educational Catalyst

致力於成為學習生態系統催化者,正在研究、設計和實踐教育創新、集體智慧、複雜/ 學習生態系統。http://fb.me/ToBeEDUcatal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