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產品設計師之路 — 2018 Fall MS HCI/IxD/UX 申請心得與資源分享

Michelle Chou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37 min readApr 24, 2018

前言

過去四五年在台灣資訊科技業打滾,從商業的角度深度參與了產品的策略規劃、管理、國際拓展與在地化,橫跨 B2B enterprise solutions 和 B2B2C 平台產品,面向大中華區與東南亞市場。這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參與產品的規劃設計、開發、迭代優化,讓科技發揮價值為人所用、協助人們解決問題、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我認為產品設計者是整個產品價值鏈中最關鍵的角色。如果設計出一個無法解決使用者問題的產品,投入開發生產後亦無法發揮效益,浪費資源;且業務行銷同仁再用力推廣,先天的缺陷都限制了成效。如果設計出難用、難以理解的產品,那縱使有高深巧妙的技術能力來解決問題,卻無法廣為人們所採用。

2017 年 4 月我決定申請美國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人機互動 / Interaction Design 交互設計 / User Experience 使用者體驗 相關的就業導向研究所,希望能學習如何更好地打造使用者與 artifacts 的互動橋樑、學習專業的設計思考與方法,讓科技技術為人所用、發揮價值。目標是未來能在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擔任 Product Designer,打造能帶給人類更多福祉的科技產品。

最初決定申請時其實對於這個領域仍一知半解,從為搞清楚有什麼 program 可以申請、適合申請就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在全 DIY 申請過程中受了許多人的幫助,翻閱了許多資料,這個領域到底是什麼樣的才逐漸立體了起來。所以我希望能把個人經驗、從五湖四海蒐集來的資訊與學習資源分享給後繼有需要的小伙伴,早一點了解更多,少一點走彎路。

總之這是份 #毫無相關學術背景 #工作幾年想要擴增職能 #DIY申請 的分享。若這也是你想前往的方向,願能幫到你,祝順利!:)

現在也仍持續在學習摸索,請前輩們不吝指教也期待與小伙伴們多多交流。

Program:

Master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 Interaction Design (IxD) / Information Science with User Experience (UX) track

Decisio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aster in Design for Interactions

-

Admission:

IUB HCI/d /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Award: $12000+TA/RA) (Mar. 8)

UW MSIM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r. 9)

CMU Design for Interactions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aster of Arts in Design (Award: $4000+TA/RA) (Mar. 15)

Waitlisted:

Cornell MPS IS / Cornell University, Maste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Mar. 13)

Pending:

UMich MSI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Withdraw:

NYU IDM (Mar. 29 獲邀面試 → Mar. 30 婉拒面試 撤回申請 )

Rejection:

UCB MIMS (Feb. 17), CMU MHCI (Mar. 6), UW MHCID (Mar. 13), UW HCDE (Mar. 15), CMU MIIPS (Mar. 19), GaTech HCI (Mar. 20)

-

Education:

NTU, B.B.A, Major in Finance

Work Experience:

  1. VP Product Management @ international student organization’s HQ in Mainland China (Beijing, 1 yr)
  2. Greater China Business Development Associate @ US enterprise software company (Taipei, 1 yr)
  3. Business Strategy Associate / 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 Product Manager @ internet company for Taiwan & South East Asia markets (Taipei, 4 yr)

Test Score:

TOEFL 111 / GRE 327

HCI / IxD / UX 領域介紹

HCI 人機互動顧名思義是 人 與 artifacts (人造物 不只是電腦) 的互動,是個相對新的領域,也是個橫跨非常多領域的領域(繞口令?)。在工業時代所發展出的人機互動是:藉由好的人機介面幫助使用者更簡單、更正確、更迅速的操作機械,也能使機械發揮最大效能並延長使用壽命。而現在人們更重視起「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方式來打造解決問題的產品及其使用體驗,追求易用性 (usability) 高、更直覺 (intuitive)、 無縫 (seamless) 的使用者體驗。

引用知乎 Gitaco 的分享「早期的軟件設計過程中,人機介面被看作僅僅是一層包裹於功能核心之外的包裝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其結果就是對人機介面的開發是獨立於功能核心的開發,而且往往是在整個開發過程的尾聲部分才開始的。這種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對人機交互的設計,其結果帶有很大的風險性。現在流行的設計過程注重以用戶為中心。用戶體驗的概念從開發的最早期就開始進入整個流程,並貫穿始終。其目的就是保證對用戶體驗有正確的預估、認識用戶的真實期望和目的、在功能核心還能夠以低廉成本加以修改的時候對設計進行修正、保證功能核心和人機介面之間的協調工作。隨著數字和信息化進程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消費者會為一次使他們感覺舒適的經歷付費,這就是尊重美學和用戶體驗的產品設計的力量。每一個產品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情感和身體需求而設計的。」

要達成這樣的目標,當中包含非常多面向,例如 電腦科學、設計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認知科學、人因工程、機械工程、工業設計…。由於面向廣、分支多,不同的相關人士或機構(學校、研究單位、業界公司)會採取不同要素的排列組合、不同的 approach。當你問「HCI/IxD/UX 是什麼?」、「他們是什麼關係?有什麼不同?」,10 個人可能會給你 >10 種回應。個人覺得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會藉由他所接觸到的面向、廣度與深度的不同,發展出獨特的理解與側重點。

先用多樣的圖表感受一下他的地大物博 博大精深:

推薦閱讀這些文章來接觸不同人分享的知識與理解:

什麼樣的背景適合走這條路 / 申請學校?:

這個領域在非工程、非學術研究的兩個主要就業方向是 Designer v.s. Researcher。如果對 Research 特別有興趣的可以閱讀 此文介紹、關注 Conversion Lab。個人選擇 Design,故以下都主要介紹 Design 方向的狀況。

如前所述這是一個包含多樣專業的領域,所以自然而然造成每個 master program 都非常不同,有各自排列組合的特色。然而也造就這個領域對跨領域學生的歡迎度相對較大,每個人過去的學識、研究或工作經驗 mix 起來,都會給你一個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 in this domain。所以碩士班申請大多強調採取「holistic (整體 全盤)」的審查。從先前學位的在校成績 GPA、GRE、TOEFL、SOP/PS、作品集 進行綜合評估。每個 program 要求繳交的項目與內容也不盡相同。除了部分有分數上的硬性門檻外,沒有誰一定不適合、沒有什麼條件是一定不會上,也沒有有什麼就一定會上的。你真的沒有的無法變出來,但也不用過度擔心,可以強調個人特色/過去經歷與這個領域的相關性,連結未來發展計畫,突出優勢亮點,來提高綜合表現的呈現。

目前全世界大學學士班就有 HCI/IxD/UX 的非常少,台灣也幾乎沒有,所以大部分的碩士班申請者在學術背景上都是或大或小的「跨」領域,但可能已有實務的 UX 設計經驗。一大波跨領域小伙伴襲來。這當中我發現有幾種學科背景相對是比較常見,也有所吃香的:

(1) 電腦科學 資訊工程:有的是以 CS 為主,其中研究領域偏向 HCI;有的是棄碼轉設計,但有技術背景加持。

(2) 工業設計 建築設計:將原領域的 理解使用者、定義問題、解決問題、設計美感、評圖 critique 等等能力轉而應用到資訊領域。

(3) 心理學 人類學:適合轉做 user researcher,或是多學設計後成為用戶調研能力強的 designer。

(4) 資管 圖資。(延伸閱讀:UX 設計與圖書資訊學有什麼關係

雖然好像包容跨度大,但其實也因此競爭激烈,各路人馬都有很與眾不同的經歷。當我決定要申請時,對申請概況也不甚了解,覺得好像很 niche 很少人申請。結果到了大陸留學論壇 一畝三分地 發現已經是個廝殺嚴重的超熱門領域 😂 大家說申請水平年年水漲船高 誤入叢林啊!🐇

從我接觸到的留學申請社群的資料與討論度看來,目前(主要為華人)赴美留學申請熱門度約是 Computer Science 相關 >> Data Science 相關 ≥ HCI 相關。大 CS 時代 CS 量體巨大,DS 和 HCI 約在第二個梯度。無確切數據佐證的不負責任目測:CS 可能是 HCI 的八九倍?DS 可能兩三倍?不過 HCI 就是 — — 坑少(機會名額少)。CS 和 DS 現在許多學校有開設相關院系,相對能把不同程度的學生分散開來。而 HCI program 選項相對少很多,再依照「偏好方向 / 適合方向 / 分數條件 / 是否要求GRE或作品集 個人擅長與否 有無時間準備」進行篩選後,更是所剩不多,可能五到十個。所以大部分同學申請的都是重疊的,真的是搶坑大作戰的廝殺。

(每次想說感覺 HCI 競爭好激烈 好難啊 的時候,想想申請 CS 的同學,就覺得還是過得下去的~ 😆)

補充:國際學生 User Research 方向就業難度問題?

  1. 對語言能力要求高(例 設想情境:訪問很多使用者 然後用非常洗練的語言描繪用戶輪廓 作出 insightful 總結)故普遍來說國際學生競爭力較低
  2. 又人類學為美國人就讀大學的熱門科系 故英文好+有人類學背景的競爭者眾
  3. 雇用 PhD 畢業生較多
  4. 務必閱讀此文:

美國相關 Master Program 概況

根據我個人認知,如果要快速理解目前美國相關領域 master program 概況的話,可粗分為以下幾類:

CS 類 / IS 類 / IM 類 / HCI 類 / Design 類 / 藝術類 / 特定主題 / 其他

但請注意,這是根據他們現在風格特色狀態去作粗略的歸類,這些類別並不實際存在,沒有 program 是為了成為某一類而開設,而是各自有其歷史沿革、學校特色與資源,逐漸發展出來。例如可能是 CS 大校,其中有教授開始研究人機互動,因而在 CS program 底下開始有 HCI 資源、收相關興趣的學生。或是藝術院校過去開始重視科技的運用,發展出交互設計的學科。或是合併了多個學院的資源發展出來的綜合 program。

沒有哪個最好,只有哪個最適合你自己(與自身已具備條件較符合 錄取機率較大)或 最符合你想發展的方向(需強調連結性、展現已將熱情投注在實際努力上)。每類之中不同 program 也有不同側重。我個人主要申請的是 IS, IM, HCI, Design 這幾類,因為非 CS 背景,也不打算走藝術路線。對於我沒申請的項目理解較少,若見解不精確還請見諒。也歡迎提供 inputs 分享。

💡 CS 類:技術導向的 program,其中有 HCI/UX 方向或重視 digital media,需要較扎實 CS 背景、coding 能力,部分可能要求 CS 學士學位。

Stanford MS CS, UC Irvine MS Informatics, MIT Media Lab, Purdue CGT (HCDD Track), Cornell Tech Connective Media 應該還有別的

💡 IS 類:其中有「較大比例」重心/課程/資源給 HCI 的資訊類 program, 名稱多為 Info Science / Informatics。

Cornell MPS IS (half CS half HCI), U Michigan MSI (HCI track) (HCI 最大宗), UT Austin MSIS (不確定佔比大小)

💡 IM 類:其中 UX「占比較小」的資訊類 program,名稱多為 Information Management。(註:不代表每個叫做 IM/MIS 都有包含 UX 或都佔比小。例:CMU MSIM 不含 UX。)

UC Berkeley MIMS, UW MSIM

💡 HCI 類:名稱為 HCI,每個皆有各自側重方向跟特點。

CMU MHCI, UW MHCID, UW HCDE, GaTech HCI, IUB HCI/d (design emphasis), U Maryland HCIM, IUPUI HCI, ISU HCI (VR focus), RIT HCI

💡 Design 類:科技校的 Design School。design meets tech,各有特色。

CMU Design for Interactions, IIT Design

💡 藝術院校類:NYU ITP, NYU IDM, Parsons, SVA, Pratt, CCA, ACCD, AAU

💡 特定主題:CMU MIIPS 產品與服務創新, METALS 教育科技, ETC 娛樂科技

💡 其他:

SJSU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人因工程與人體工學。

GaTech Digital Media 似乎較偏文科,申請要交一份較學術性的 [digital media critique writing work sample] and/or [online portfolio]。

UC Irvine MHCID 是 online program,無法辦理學生簽證,但學費跟其他學校 on-campus program 差不多。

申請時程

2017 Apr. 上班、上 MasonGRE 課程

2017 May. ヾ(*´∀ ˋ*)ノ 出去玩了…

2017 Jun. 準備 GRE

2017 Jul. 準備 GRE

2017 Aug. 考 GRE、準備托福

2017 Sep. 考托福*2

2017 Oct. SOP/PS 文件構思、學 PS/AI/Sketch/HTML.CSS、聯絡推薦人

2017 Nov. SOP/PS 文件前幾版、學 PS/AI/Sketch/HTML.CSS、作品集準備

2017 Dec. SOP/PS 文件衝刺、作品集準備

2018 Jan. SOP/PS 文件衝刺 (Deadline: 1/1 IUB, 1/6 UCB, 1/12 UW MHCID, 1/15 CMU Design, CMU MHCI, CMU MIIPS, Cornell, UMich, 1/16 UW HCDE, 1/17 UW MSIM) (實在太密集了 簡直崩潰 😂)、作品集網站衝刺

2018 Feb. SOP/PS 文件 (2/1 GaTech, 2/15 NYU)、作品集網站衝刺

建議:

  1. GRE/TOEFL 考場提早(兩個月)報名,別等準備好才來想報名,早就沒考場了!並且最好一次報接連兩場,如果一戰考不理想還可一鼓作氣再衝二戰,別等考不好才報二戰,可能近期考場也沒了,過度拖長申請時程。
  2. 要寫出 SOP/PS 不難,但要寫出好的 SOP/PS 真不容易。越早開始想越好,越早寫出第一版越好,這樣還有很多時間一直改到三四五六版(笑)。並且當聯繫學長姐詢問是否能夠聊聊、給自己一些意見時,如果你有已寫好較滿意的版本可以提供,能夠展現出你是「來真的」認真要申請、已付出努力,較有機會得到用心具體的 feedback。
  3. 作品集網站其實完全可以用 Wordpress、WIX 之類的方便的建站工具直接套用模板。許多前輩都提及內容呈現是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寫代碼架站沒關係。時間精力有限下完全可以省下自行架站,更多重心放在加強提升各個作品內容的思考邏輯、流程、視覺呈現 以及 SOP/PS 文件編修上。如果再來一次,我會更早開始文件跟作品集衝刺,有更多餘裕更優化。
  4. 推薦人也是越早聯絡越好,我是比較晚了。若「非」近期仍保持聯繫、聯絡方便 回應快、擅長英文書寫、tech savvy、相信他會答應 的前輩,務必提早聯繫。

申請流程要求與準備

我共申請了 8 個學校 12 個 program(非 CS 類、非藝術類),以下分享。

2018 Fall 申請文件與成績要求:

【 請注意:每年各家要求都很可能變動,以上僅為 2018 Fall 版本供參考。申請者請務必自行仔細閱讀當期申請要求。】

建議:

  1. 每個 program 的 SOP 或 PS 都有自己的提示文字 (prompt),說明他們在該份文件希望看到側重什麼內容。每個都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有的差距很大,不是用同一份改改關鍵字就能交的!請務必仔細研究,斟酌應該呈現什麼內容。還有要注意篇幅限制,單位是 pages or words or characters?是否要求 double spaced?是否要求 standard margin?有的則是直接提出三四個明確的問題,請你依照題目分題作答。
  2. SOP / PS 對於跨領域申請很重要,是這一份申請的靈魂,說你的故事。整體方向就是串起你過去的經歷、擁有的能力、特色 + 想轉向這個方向的啟發與動機 + 為何選擇申請這個學校這個 program + 打算在學期間學什麼做什麼 + 未來的目標?書寫目標就是 整個起承轉合邏輯很順,讓人覺得講述行雲流水,完全說服讀者為什麼你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來申請這個 program。若有熟悉你的優勢與經歷的朋友、熟悉申請文書的朋友,能與你討論是最好的。有了自己已比較滿意的內容後,可再找專業編修人士。
  3. GPA / GRE / TOEFL / 作品 則是來證明你不同面向的水平與努力。
  4. 作品集我是放了 5 個區塊,2 個主要的 UX / Product Design Project 的完整流程(其一為之前工作上擔任 PM / Product Planner 角色的產品,其一為個人 project 設計了一個 app)、過去業餘純興趣的 平面設計小作品、書法對聯、手繪素描速寫/油畫。自認為 UX / Product Design 的設計流程並不夠 solid,且 storytelling 手法和視覺呈現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個人建議,若能至少有 3 個主要、亮眼且完整的 UX design project 比較好,作品夠的話可以再放 3 個次要作品。不過若為特色設計背景,像是稍後會提及的一位北京清華建築設計碩士小伙伴,放了 建築/裝置/城市設計/構造/產品/UX/調研 各一個(然後橫掃 HCI/工設/Design/建築 領域共錄取了 9 個 program,真大神!)新增:他的申請分享
  5. 「可能有面試」的意思是,系上有準備面試環節,但不一定會經過面試才錄取。實際結果當中有人沒面試就錄取。有面試不必定表示錄取,沒有面試不必定表示不錄取。各家面試經驗分享可在一畝三分地找找。
  6. 一畝分三地裡有些小伙伴認為在 HCI 申請門檻水漲船高的情勢下,建議 19Fall 起的申請者托福考到 110+、GRE 330+。雖然大家通常說台灣學生跟大陸學生並不是放在同一個 pool 裡直接比較,不過仍可以此為鑑,了解競爭的激烈,確保準備好自身足夠的亮點與優勢。(沒有人規定學校一定要收台灣人對吧)

各 Program 申請心得

1. CMU Design for Interactions

CMU School of Design 的 Masters in Design for Interactions,位於賓州的匹茲堡市,在 Interaction Design 界歷史悠久著名。其不限於人與電腦螢幕 / 軟體 / 既有科技 的互動,更廣地延伸到人類與整個人造世界 (built world) & 自然世界 (natural world) 的互動。學習的方法論更讓學生也能為尚未存在的未來科技進行設計。With deep roots in Communication Design & Information Design,現有三大側重方向:Design for Service 服務設計、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社會創新設計、Transition Design 過渡設計 (How to transition human society to sustainable future?) 。 非官方中文program介紹

這個 program 在華人留學圈非常神秘 很少聽到討論,只在 Medium 和一畝三分地各找到一篇分享文。當時覺得看起來不錯、方向對口就還是認真準備申請,一直好奇究竟為何很少聽說有人唸。直到幸運錄取後才發現它是互動設計殿堂級 program!🤩 一個項目只收 ~10 人,國際學生少,大都為美國本地學生。

共分 MA 、MPS、MDes 三個項目:

  1. MA 時長一年(Fall & Spring 兩個學期,五月畢業),招收先前學位非設計的跨領域學生。可申請接續就讀 MPS 或 MDes。17 Fall 10 位學生;18 Fall 13 位,其中 3 位為國際學生(台灣/印度/澳洲)。
  2. MPS 時長一年,招收先前學位為設計領域之學生,課程設置等同 MDes 的第一年。17 Fall 5 位學生;18 Fall 9 位(其中 5 位新錄取入學、4 位為選擇續讀 MPS 的 17 Fall MA 學生)。
  3. MDes 時長兩年,招收先前學位為設計領域之學生,第一年同 MPS、第二年主要為論文書寫。17 Fall 16 位一年級生;18 Fall 7 位(其中 6 位新錄取入學、1 位為選擇續讀 MDes 的 17 Fall MA 學生)。

像今年錄取的華人國際學生,就我一個 MA + 兩位 MDes 大陸小伙伴(一位是北京清華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碩士,另一位是上海同濟建築設計碩士)。

有幸在決定就讀前到校參訪,超級小班制、師生比極佳。旁聽了三堂課,各是 2 師 11 生、1 師 8 生、2 師 15 生!通常名為 Interaction Design 的 program 是藝術院校,不過這個是開設於以科技著名的綜合大學(的設計學院),所以科技成分與資源也很多。畢業生約有 60–70% 選擇進入科技公司、30–40% 進入設計公司(例:IDEO、Frog),不過據說設計公司較少贊助國際學生辦理工作簽證,所以國際學生大多是進入科技公司任職。

因為是即將就讀的 program 所以了解較多就也多向各位介紹,順便幫忙提升一下在中文世界的知名度! 😄

延伸閱讀:

MA (16 Fall):

MPS = MDes 第一年 (17 Fall):

#話說 CMU 身為 CS 名校,人稱是個全民皆碼(寫程式)的學校,聽說像是文學院跟戲劇學院也都會碼喔 🤓~👩🏻‍💻👨🏼‍💻👩🏽‍💻👨🏾‍💻

2. CMU MHCI

CMU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的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 的 Master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時長一年 密集扎實。一屆約錄取 60 人。是 HCI 歷史最悠久的 program 之一!華人申請討論度極高 人稱夢幻校夢幻 program。時長一年,Fall Spring Summer 三個學期,八月畢業。若想了解與 School of Design 的 Design for Interactions 的差異,MHCI 除了設計外,較多心理學與 CS 的綜合學習,而 Design School 則較專精設計。(匹村室友就是 MHCI 的兩位女神~~ 😍)

延伸閱讀:18 Fall 申請分享17 Fall 學生分享14 Fall 學生分享學生錄製 CMU 各大設計 program 分享的影片

3. CMU MIIPS

CMU Integrated Innovation Institute 底下的 Master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標榜 Engineering + Design + Business。細分為 MIIPS (9 months) & MIIPS Advanced Study (16 months),官方建議工作經驗五年以下者申請 Advanced Study,以上者申請 MIIPS for a more accelerated format (但就沒時間做暑期實習)。項目較偏工業設計(若早點知道 我可能就不申請這個了)。作品集要求為 pdf 格式 20 頁以內,並且不能是放網站連結,所有內容都要直接在 pdf 上,對於不擅長平面排版設計者比較辛苦,也代表他們希望錄取擅長這方面的學生。

延伸閱讀:學生分享學生分享

4. UW MSI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formation School 的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時長兩年,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市。一屆約錄取 70 人。有六種 specialization:Business Intelligence, Data Science, User Experience, Information Consulting,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培養 Information Leader,所以六個方向都提供入門機會,課程大多偏向 management 的角度。選課非常自由,只有四門必修課。MSIM 不限制學生去修外系課程(不過最多承認 21 個外系學分的樣子),不過據說 MS CS 和 DS program 目前不對外系開放修課。

18Fall 聽到幾個小伙伴都是 GRE AW 未達 3.5,第一波就直接刷掉了,二月過年時就收到拒信。

WeChat 和 Whatsapp 上,錄取生+第一波備取生的共同群組(約 100 人)當中,約有 30 位華人、50 位印度人。

我在錄取後也有到西雅圖參加 campus visit,個人認為 MSIM 特別適合:

  1. 非資訊科技行業從業者想要換行業
  2. 資訊科技行業從業者想要提升管理技能
  3. 已經很強的 CS 同學 希望能彈性安排課程 以空出較多時間刷題

若畢業就職目標是擔任 Designer,建議:

  1. 可選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 User Experience 的課程(不過並不是非常深入),亦可再選 Data Science 課了解 database。
  2. 可關注 iSchool 大學部的 INFO498、INFX598,每學期有若干 sections,部分與 UX 相關,例如 iOS development, mobile prototyping 等等。
  3. 可嘗試登記修 HCDE 課程,HCDE518 UX Process、HCDE517 Usability、還有些 visual design 課。不過 HCDE 從 2016 年起只對本系學生選課完畢後尚未額滿的課程開放至多 2 席給外系學生,所以不一定修得到。

(以上 2、3 點感謝 Z 引介的 X 學姊分享)

5. UW HCD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uman-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 的 master program,時長兩年,晚上上課。時長、上課時間、課程安排,都對想要留在美國做設計師的國際學生非常友善(兩年中間暑假可實習、第二年平日白天可實習),也是女神校 program 了,不過收華人好像收得不是特別多。

鐵了心想念 UW HCDE 的同學,托福口說一定要考到 26 分(18Fall 申請條件:托福總分 106、口說 26)。其他家要求差不多也這個程度區間的分數的,若總分夠高 (通常是指 >110) 對於分科分數要求可能會放寬,但 UW HCDE 對口說分數要求非常硬。我到 UW 參加 MSIM campus visit 的時候有申請 HCDE 的 advising session,想了解外系修課機會,人很好的 advisor 說她有先幫我查 master application 沒錄取的原因,結果是因為口說 24 沒到 26 所以申請文件都直接沒有被審閱了 😢。(她還自己補充說:阿呀好可惜 你總分可是很高呢。我: 😂)

延伸閱讀:18Fall 申請分享

6. UW MHCI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的 Master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Design,由四個院系提供資源組成的 program,時長一年。一屆約錄取 33人。近年新創立,和 HCDE 同樣熱門,不過一年時程對國際學生求職相對辛苦。18Fall 要求托福總分 106、各科 26,不過有認識口說 24 錄取的小伙伴,所以應該相對彈性一些。

7. IUB HCI/d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的 M.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emphasis),時長兩年,位於印第安納州的 Bloomington 市。一屆約錄取 40 人。系方從系辦秘書到教授到面試老師到學長姐各個非常親切!面試通知寫的是台北時區的時間,而且我是被安排在台北時間早上九點,已經是學校當地晚上九點了,十點多也還有大陸同學的面試,面試老師非常用心啊。還有請你回覆面試時人會在哪個城市,說不定如果在其他時區,還會給你換個更適合的時間?!

其以師生校友關係緊密互助、program 設置好而聞名,聽過多個業內人士讚美 program 很好,並且學費非常便宜,兩年只要五萬美金,拿到獎學金 (US$12000) 後只要三萬八更真的是史上最划算學費。virtual campus visit 時一位學生分享她住獨立一房的租屋月租 $550(對比她暑假到舊金山實習 房租 $2400),她的同學租兩房與室友共用浴室 月租 $380 左右,簡直了。

IUB HCI/d 是我收到的第一個 offer,解除了失學危機,特別感謝~!

8. Cornell MPS IS

Cornell University, Information Science Department 的 Maste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時長一年 兩學期,位於紐約州的 Ithaca 市。可於申請時說明欲延長為三學期,尤其是無 CS 背景者。不過聽說三學期名額較少,所以若申請三學期較難錄取,不是很確定。另有一說是 18fall 開始,入學後可自由改為三學期,但目前尚未看到確切證實。

9. UMich MS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cs,時長兩年,位於密西根州的 Ann Harbor 市。有三種 Area of Interests:HCI/UX/Social Computing (最大宗)、Data Science/Data Analytics/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Digital Archives and Library Science。每年錄取 200–300 位學生,是人數最多 規模最大的 program,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會申請… 聽說今年申請人數又大爆表創新高!有點審不完的樣子,分好幾波發錄取,最初由美國學生開始發,直到現在 (2018 五月底) 許多人都尚未收到消息。

延伸閱讀:17 Fall 申請心得學生分享

10. UC Berkeley MI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chool of Information 的 Maste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s,時長兩年,位於加洲東灣 Berkeley 市。一屆約錄取 50 人。申請時須繳交一頁 Programming Proficiency Statement(系方有提供 教授介紹如何準備的 video)、一題 Short Essay: “What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problem you have ever solved? Explain why it was interesting and how you solved it.” Limit your response to 300 words

*勘誤:感謝 MIMS 校友 Derek 留言分享 — 「MIMS 並無偏好編程能力強者,事實上,我們系每年暑期都會為了系上無程式背景的錄取者開設程式先修課程,並不會以程式背景來篩選申請者。工作經驗相較之下會稍微更重要一些。」

MIMS 在申請季結束後還有來信表示,針對今年未錄取的學生,若也未接受其他校系的入學邀請,可提出 feedback session 申請,將由 MIMS 審核委員會提供個別的 application 優化建議,歡迎明年再次申請。非常佛心!

延伸閱讀:18Fall 錄取分享1 錄取分享2 武漢理工大學軟件工程系排第一名的學霸!

11. GaTech HCI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orgia Tech) 的 Master of Science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時長兩年,位於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據說 18Fall 有 ~80 人接受 offer 前往就讀。有四個方向:Interactive Computing、Industrial Design、Psychology、Literatur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延伸閱讀:18 Fall IC track 申請分享18 Fall Psychology track 申請分享學生分享

12. NYU IDM

New York University,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的 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grated Digital Media,時長兩年,位於紐約市。program 內容偏向互動裝置藝術。

延伸閱讀:17 Fall 申請分享

資料搜集推薦

PTT 留學版 / 全文搜索工具:https://billcccheng.github.io/ptt-search/

一畝三分地: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

部分重點內容要求一定積分(=大米)以上才能看,如果你急用但還沒累積夠大米(有學習價值的發文/留言 其他人覺得很好則會給你加米),可以去淘寶瞧瞧… 還有一般搜尋關鍵字會扣大米,要在導航列選「免米搜尋」 用 Google Customized Search 搜尋就不會扣米啦。🍚

知乎:https://www.zhihu.com/

結語

能夠順利走來,首先感謝 Chris、爸爸媽媽、Chris 的爸爸媽媽姊姊支持 😍

沒有你 就沒有這一趟實踐人生理想的奇幻旅程!(幫各位客官遞墨鏡)

感謝認識多年的小伙伴 Stephanie Kuo 領我入 UX 門 幫看文件 回答疑難雜症、學長 Mason Wu 的 MasonGRE 課程與資源 助我備考與進入同期留學生圈、收到我首次去信請教就熱心幫看文件 提供許多寶貴意見的 CY 前輩、敏敏學長熱心幫忙反覆討論、proofread 文件。

感謝這幾年共事的三位老闆 Alex、Ed、Maggie 傾情傾力為我撰寫與提交這麼多份推薦信。

非常期待接下來的旅程:)歡迎大家一同交流!文末再附送一波資源 💎

18Fall 申請過程超乾貨分享

[怂-从心-人人心]人机交互/产品/建筑/MDes混申小结 (CMU/UW/GaTech/UMich/IUB/Yale)

你是誰到底有多重要?我的 HCI 申请复盘与策略总结 (CMU/UW/IUB/GaTech/UMich/UTAustin/CCA/Pr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