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idian 使用教學】插件篇 01 — 如何在 Obsidian 中快速拆分筆記?使用 Note Refactor 讓你彈指之間完成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15 min readJul 18, 2021

--

前言

這是 Obsidian 使用教學 — 插件篇的第 1篇文章。

基礎篇筆記篇 中,我詳細地介紹了 Obsidian 的基礎使用方式、寫筆記的格式。只要用同一套邏輯來維護筆記內容,就算我們的筆記寫的愈來愈多,還是很容易地進行管理與優化。

熟悉了基礎使用方法,接下來正式進入「插件篇」。

插件大幅提升 Obsidian 的使用性能

許多人會好奇,到底是什麼功能讓 Obsidian 受到這麼多人喜愛?我認為是在於「多元的插件 (Plugin)」。

除了官方提供的插件外 (Core Plugins),Obsidian 社群中有非常多厲害、熱情的軟體工程師,依據個人/他人的討論開發出各種有用的插件。

這些插件你剛看到可能覺得沒什麼用,但看完了作者、網友的使用分享後,立刻會興奮的加入到自己的 Obsidian 中。

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插件 — Note Refactor 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你想要了解 Obsidian 的基礎操作,可在 參考文章 找到相關閱讀資源。

一、建立筆記的原子性 (Atomic)

1. 拆分筆記很重要

我在《【Obsidian 使用教學】應用篇 02 — 如何透過 Obsidian 幫助知識工作者寫作 ? 分享我的 Obsidian 寫作流程》分享了使用 Obsidian 非常重要的概念:

使用 Obsidian 寫筆記時要當作自己在「寫卡片」。

一則筆記,一個概念。

如果一則筆記包含 1 個以上的概念,就要拆分筆記。

這就是所謂的「原子性 (Atomic)」,指的是「一則記事只記錄一件事情 (one note should contain one idea and one idea only)」。

2. 傳統筆記的盲點

過去我們習慣以一本書、一篇文章當作一則筆記的單位,將心得全部紀錄在同一則筆記中。

這樣的紀錄方式很直覺,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就是被這樣訓練的。

這樣的紀錄方式有個明顯問題:同一則筆記包含多個概念,不利於筆記連結

我們換成真實世界的案例就可以發現問題了。假設有一本書叫做《產品管理 vs 專案管理》,書籍內容包含:

一本書中包含了 6 種不同的概念,且這些概念都是可以被重新組合的。

例如書籍用「方法論」、「商業世界的應用」、「工作範疇」來安排內容,如果我們用「產品管理」和「專案管理」這兩個概念來安排內容,就會變成下方的樣子。

每一種概念都可以延伸出更多細節內容,像是下方這個樣子。

很明顯地,這些概念是可以被自由拆解與組合。但受限於記錄在同一則筆記中,導致我們每次要查找筆記時,都要先找到源頭的《產品管理 vs 專案管理》書籍閱讀心得,才能找到需要的段落內容。

3. 將筆記拆解成獨立筆記

如果我們將不同概念的筆記拆開來,就可以更自由地組合與排序了。

在 Obsidian 中,我們可以建立新筆記,並將獨立概念的內容貼到新筆記中,並在原《產品管理 vs 專案管理》筆記中使用 [[]] 進行連結。如下圖:

在 Graph View 中也能看到筆記產生了連結。

二、使用 Note Refactor 輕鬆拆分筆記

1. Note Refactor 可以幫助我們什麼 ?

雖然「原子化」的概念很好,但是每次都要重複進行以下動作也太累人了吧…

寫筆記 → 新建筆記 → 複製筆記內容 → 貼上到新筆記 → 重複 n 次

拆分筆記的動作很簡單,但是做了數十次也是很累人的!這麼麻煩的事情,是否有程式可以輔助我們呢?

有的,這個程式就是 Note Refactor。

它能夠讓我們透過一行指令,輕鬆地做完上方的重複性動作。如下方示範:

上方的例子是依據 H2 標題拆解筆記內容,並自動新建筆記。

下方詳細解說使用方式。

2. 安裝與設定 Note Refactor

▶︎ 安裝 Note Refactor

在 Setting > Community plugins > 搜尋「Note Refactor」並點擊 Install 就可以安裝插件了。

安裝完畢後,記得在 Community plugins 將「Note Refactor」打開。

▶︎ 設定 Note Refactor

Note Refactor 插件有以下設定可以調整:

  • Default location for new notes
拆解出來的筆記要儲存在哪裡。我個人設定是「Same folder as current file (跟拆分筆記同樣的資料夾中)」。
  • File name prefix
拆分出來的新筆記標題要加上什麼文字前綴,例如自動加上今日日期與現在時間 (date:YYYYMMDDHHmm)。我個人沒有設定此功能。
  • Transclude (嵌入) by default
在原筆記中,自動在被拆解的筆記前加上 !在 Obsidian 中,如果在 [[連結筆記]] 前加上 !,則在 Preview 模式下可以看到連結筆記的內容內嵌在本則筆記中。
  • Note link template
當筆記內容被拆解時,筆記內容原先的位置要出現什麼文字,支援 {{date}} {{title}} {{link}} {{new_note_title}} {{new_note_link}} {{new_note_content}} 等變數。例如我輸入 [[{{new_note_title}}]] 時,會出現 [[新筆記標題]]。
  • Refactored note template
當筆記內容被拆解時,新筆記的內容可以加入模板內容,支援 {{date}} {{title}} {{link}} {{new_note_title}} {{new_note_link}} {{new_note_content}} 等變數。這個功能我會在下方的《Note Refactor 的實際使用案例》舉例。
  • Exclude First Line
當拆分方式是使用「first line as file name」時,可排除第一行文字被一起拆分到新筆記。
  • Include Heading
當拆分方式是使用「first line as title 」或「content only」時,可排除標題文字被一起拆分到新筆記。例如在上方的 Gif 示範圖中,是有勾選此功能的結果。如果將此功能關閉,那麼在原筆記中就不會保留 H2 標題,如下圖。

3. Note Refactor 的拆分方式

Note Refactor 一共有 2 大種拆分筆記的方式 (Split/Extract),共計 7 種拆分功能。

▶︎ Split 系列

  • Split note by headings (H1 ~ H3)
按照筆記的 Heading H1 ~ H3 來拆分筆記內容,也就是 #、##、###。以上方的 Gif 圖片來說,就是使用 H2 來做筆記內容拆分。
  • Split note here - content only
將目前選擇到的文字段落內容移動到新筆記中,舊筆記留下新筆記的標題。例如下方會將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的內容段落 (從 Lorem ipusm...到 sed Vout ex.) 到新筆記中。請注意,在使用此功能時 Obsidian 會詢問要將內容拆分到哪裡,可以附加到現有筆記中、也可以附加到一則新筆記中。
  • Split note here - first line as file name
跟 Split note here - content only 功能相同,但會將所選內容的第一行當作新筆記的標題。

▶︎ Extract 系列

  • Extract selection to new note - content only
跟 Split note here - content only 功能相似,但僅會將選擇到的內容擷取至新筆記內容中。
  • Extract selection to new note - first Line as file name
跟 Extract selection to new note - content only 功能相似,但會將所選內容的第一行當作新筆記的標題。
  • Extract selection to new note - only prefix as file name
跟 Extract selection to new note - content only 功能相似,但會將 Note Refactor Setting 中的 Prefix 文字當作筆記標題。

更多說明可參考插件官方網站:

三、Note Refactor 的實際使用案例

介紹完 Note Refactor 的使用方式後,接下來分享我平時如下使用 Note Refactor 這款插件。

參考《【Obsidian 使用教學】整理篇 01 — 整理我的 Obsidian 使用流程》的流程圖,我目前僅會在 2 種狀況使用 Note Refactor :

  1. 拆解讀書筆記心得 (目前還沒畫在下方流程圖中)
  2. 拆解紀錄在 Daily Note 中的想法
原圖請看這裡:https://whimsical.com/obsidian-LPyw6fia5hvjto5bWrQc4Y

1. 拆解讀書筆記心得

例如我近期正在學習商業思維學院的《產品經理基礎學程》課程,就是先將筆記統一記錄在「商業思維學院-產品經理基礎學程 MOC」筆記中,再使用 Note Refactor 做拆分。

2. 拆解紀錄在 Daily Note 中的想法

在實際使用 Obsidian 的過程中,我習慣先將想法紀錄在 Daily Note 筆記中,等到一天結束進行復盤時,再將筆記從 Daily Note 拆分出來。

由於我習慣在筆記中加入 Metadata 的說明,因此可以在 Note Refactor 建立模板,在拆分筆記時可以一併將模板內容加到新筆記中。

總結

這篇文章分別介紹了:

  • 建立筆記的原子性 - 一則筆記只寫一個概念
  • Note Refactor 功能介紹
  • 我如何使用 Note Refactor

目前我推出了「Obsidian 學習包」課程,我設計了 21 堂課程來解說 Obsidian 的核心功能,並且舉一個實際流程 (怎麼寫日記) 來結合 21 堂課的內容。

👉 有興趣購買 Obsidian 學習包的朋友,歡迎點擊 表單購買

目前我也有提供 1 對 1 的 Obsidian 付費個人諮詢,幫助學員從 0 到 1 打造自己的網狀筆記系統,提升自己的創作產出。

其他 Obsidian 文章

1. 基礎篇 | Obsidian 全新手從這裡開始讀

2. 觀念篇 | 要讓 Obsidian 變得好用,先來了解背後的方法論

3. 筆記篇 | 開始在 Obsidian 中建立個人的網狀連結筆記系統

4. 插件篇 | 增強 Obsidian 功能的秘密武器

5. 整理篇 | Obsidian 資源彙整

6. 問答篇 | Obsidian 常見問題與答案

▶︎ 關於文章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2/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3/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關於我我是朱騏,一個組織能力超強的軟體產品經理,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時間管理方法。1/ 我可以提供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生產力工具的「個人問題諮詢」與「講座邀約」。2/ 若是個人諮詢,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吃頓晚餐,可透過 Email/ Facebook 跟我約時間,請參考「聯繫方式」。 (由於疫情期間無法實體碰面,可以幫我分享一篇你最喜歡的文章到個人社群平台上,分享後透過 Email/Facebook 告訴我即可)3/ 若是講座邀約,請直接使用 Email 聯繫。︎▶︎ 聯繫方式-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Facebook:請先加我個人好友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建立人脈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