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Evergreen Note (長青筆記)?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12 min readJun 12, 2021

前言

這篇文章是對 Andy Matuschak 的 Evergreen Note (長青筆記) 的簡單介紹。

Evergreen Note 是一套筆記概念,目標是將碎片化的筆記資訊,逐漸發展成知識主題,最終成為個人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Evergreen Note 並非是全新的筆記概念,它奠基於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之上,甚至可以說是因應現代人資訊爆炸的現況,優化了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提到:

  •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簡介與問題
  • Evergreen Note 對於筆記愛好者的啟發
  • Evergreen Note 的核心概念

一、回顧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簡介

Sonke Ahrens 在《How to take smart notes ?》這本書中詳細闡述了 Niklas Luhmann 教授的 Zettelkasen 卡片盒筆記法,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 “生產力達人”¹ 的成果產出方法。

我曾在 《如何正確使用 Zettelkasten 筆記法?了解 4 種筆記形式的功能,以利後續筆記連結》提到這項筆記法的 4 種重要筆記形式:

  • Fleeting note (靈感筆記):用來捕捉瞬間出現的靈感。
  • Literature note (讀書筆記):我們常見的「讀書筆記」,但範圍並不局限於「書」。舉凡如 Podcast、網路文章、書籍、論文、雜誌…等,只要筆記的產生是經由閱讀外部資料所產生的心得,都算是 Literature note。
  • Permanent note (永久筆記):將 Fleeting note、Literature note 重新組織、整理、連結過後的筆記,通常能是一個邏輯完整的段落。
  • Project-related note (專案筆記):跟某個特定專案有關的筆記。

這些筆記的最終目的是:讓知識自然湧現 (emerge)。

[^1] : Niklas Luhmann 在 40年 的研究生涯中出版了超過70本著作、400篇的學術論文,主題橫跨了多個領域包含社會學、生物學、數學、模控學、電腦科學,這些著作在當時(20世紀)學術界中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的問題

在這套方法中,Niklas Luhmann 教授會將寫下的 Fleeting note, Literature note 發展成 Permanent note,透過觀察自己的大櫃子中是否有可以「互相關聯」的筆記,將關聯紀錄下來後再歸檔至大櫃子中。

Niklas Luhmann 教授使用的是筆跟實體的櫃子,而我們則可以用數位筆記軟體。我們將數位筆記放入到特定資料夾中,模擬教授將筆記歸檔到櫃子中。

筆記 + 箱子 = ZettelKasten,Image courtesy of the author (CC BY-SA 4.0)

但在使用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大問題:

每次紀錄完 Fleeting note、Literature note,很難當下就發展成 Permanent note 並歸檔到特定資料夾中。

我想最大的差異點就是「接收的資訊量」。

Niklas Luhmann 教授生活在 1930–2000 年。跟任何一個生活在 2021 年的人相比,接收的資訊數量是完全不同量級的。

在生活步調相對緩慢的年代,我們可以早上發現一個問題、下午翻書寫筆記(literature note)思考看看有沒有特別的想法、晚上將想法紀錄成一張 Permanent note 卡片加入到大櫃子中。

然而在現在,一個現代人在早上獲得的資訊量,就是 Niklas Luhmann 教授一星期、甚至一個月才能獲得的資訊量。在「大腦思考效能」沒有太大差異的情況下,我們要將巨量有感的資訊都寫下、發展想法並歸檔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似乎在 Fleeting note/Literature note 和 Permanent note 之間,還需要某種方法的運作,讓破碎的靈感慢慢成形。

二、Evergreen Note 出現

Evergreen Note 的核心概念

在 2020 年時,一位 iOS 工程師 Andy Matuschak 提出了「Evergreen Note (長青筆記)」的概念。

他認為:

在 Zettelkasten 的 Fleeting note 階段,應該還是要有一段過渡期間,讓 Fleeting note 逐漸發展成 Permanent note。

Evergreen Note 的說明,圖片來源:Andy’s working notes

Andy Matuschak 將 Evergreen Note 的概念發表在網路上,你可以在這裡看到。

👉 Andy’s working notes

Evergreen Note 對筆記愛好者的啟發

這樣的想法啟發了非常多 “筆記愛好者” ,並陸續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筆記系統概念。例如:

  • Maggie AppletonsSalman 的 Digital Garden (數位花園)
  • nickmilo 在 Obsidian 論壇提出的 inbox 、incubation folder、Evergreen notes
  • Bryan Jenks 提出的 Seedling、Incubation、Evergreen 標籤系統

不論是哪一種實作應用,都展現了同樣對待筆記的態度:

筆記會隨時間發展、需要重複複習 (review) 、最終融入到個人知識網之中。

我對於 Evergreen Note 的想法

我在《了解 Obsidian 的 Metadata,建立一套可持續迭代的筆記系統》中提到的「標籤系統」,就是參考 Bryan Jenks 基於 Evergree Note 概念的啟發,所提出的 Seedling、Incubation、Evergreen 標籤系統。

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解釋如何在 Obsidian 中實作這套標籤系統。

三、寫 Evergreen Note 的原則

要實現 Evergreen Note 的概念 — 也就是將 Fleeting note 逐漸發展成 Permanent note,我們可以參考 Andy Matuschak 對於寫筆記的 5 大建議原則。

這 5 項原則在寫 Evergree note 時會時常用到,請大家可以多留意。

1. Evergreen notes should be atomic

Evergreen note 應該要「原子化」。

所謂的「原子化」,指的是 一則筆記只記錄一個想法,複雜的知識是由數個想法連結堆積而成。

如果一則筆記超過 1 個以的概念,就要分拆筆記。

2. Evergreen notes should be densely linked

Evergreen note 應該要「緊密連結」。

這個原則就是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不斷強調的。當我們建立一則新筆記時,最少要跟 1 則筆記相連 ,也就是被其他筆記提及、或是提及其他已存在的筆記。

隨著筆記不斷被複習,會有愈來愈多的筆記被「連結」(提及)。

3. Evergreen notes should be concept-oriented

Evergreen note 應該要「概念導向」。

所謂的「概念導向」,指的是筆記標題必須能夠表達筆記內容的核心概念,也就是「看標題就能知道內容在講什麼」。

有趣的是,Andy Matuschak 認為筆記標題應該用完整的句子來闡述概念 (Prefer note titles with complete phrases to sharpen claims)。例如:

  • 番茄鐘 (x)
  • 使用番茄鐘可以有效提升效率 (o)

或是

  • 和專案利益關係人溝通 (x)
  • 保持和專案利益關係人的溝通頻率會關鍵性地影響專案成敗 (o)

這其實就是「抽象化」的能力,我們將龐大的內容壓縮成一個概念,只保存一部分特定的資訊。

我在《使用「漸進式總結」來寫筆記,逐步萃取出高含金量的知識內容》有提到實際的作法。

4. Prefer associative ontologies to hierarchical taxonomies

讓知識自然湧現,盡量不要用分類。

知識的形成應該是從零碎的片段開始,透過不斷的連結、組合,最後產生完整的知識體系。

然而我們卻非常習慣從「架構」開始分類,將筆記依序放到分類之下。這其實反而不利知識的發展。

5. Write notes for yourself by default, disregarding audience

捨棄讀者,寫自己看得懂的文字即可。

為了讓筆記方便在未來的公開場合發表,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加入大量論述、參考資料,讓筆記成為別人也能看得懂的文章。但這件事情其實是相當費力的。

我們應該將「筆記」跟「文章」區分開來,讓寫筆記時的摩擦力降到最低,這樣才能自由地表述、連結筆記系統中的各種想法。

當我們將筆記當作是一種思考工具時,記住:

讀者應該只有自己。

四、總結

這篇文章快速的介紹了 Evergreen note 的概念。

Andy Matuschak 的網站上還有非常多實用的寫筆記建議,有興趣的人不妨自己去閱讀,可以學到非常多東西。

目前我推出了「Obsidian 學習包」課程,我設計了 21 堂課程來解說 Obsidian 的核心功能,並且舉一個實際流程 (怎麼寫日記) 來結合 21 堂課的內容。

👉 有興趣購買 Obsidian 學習包的朋友,歡迎點擊 表單購買

目前我也有提供 1 對 1 的 Obsidian 付費個人諮詢,幫助學員從 0 到 1 打造自己的網狀筆記系統,提升自己的創作產出。

Obsidian 系列教學文

1. 基礎篇 | Obsidian 全新手從這裡開始讀

2. 觀念篇 | 要讓 Obsidian 變得好用,先來了解背後的方法論

3. 筆記篇 | 開始在 Obsidian 中建立個人的網狀連結筆記系統

4. 插件篇 | 增強 Obsidian 功能的秘密武器

5. 整理篇 | Obsidian 資源彙整

6. 問答篇 | Obsidian 常見問題與答案

▶︎ 關於文章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2/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下方「Follow」我~3/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拍手讓我知道 ▶ 關於我我是朱騏,一個組織能力超強的軟體產品經理,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時間管理方法。1/ 我可以提供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生產力工具的「個人問題諮詢」與「講座邀約」。2/ 若是個人諮詢,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吃頓晚餐,可透過 Email/ Facebook 跟我約時間,請參考「聯繫方式」。3/ 若是講座邀約,請直接使用 Email 聯繫。︎▶︎ 聯繫方式-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Facebook:請先加我個人好友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建立人脈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

--

朱騏
PM的生產力工具箱

線上寫作教練,擁有 6 年的 SaaS 產品經理 & 2 年軟體技術寫手工作經驗。我專注寫 (1)技術寫作 (2)數位寫作 (3) 個人知識管理的文章 🤝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可參考 www.chichu.co/training